第310章 海湾之牙
塞哈利姆三世征战的无数的地方,他的威名赫赫,当他的使者在大明军队内说出这番带着威胁意味的话的时候,却引起的周围所有大明士兵的无情嘲笑。
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他还是能察觉到这是嘲笑,肆无忌惮的嘲笑。
这让使者感觉到无比的屈辱,万分的愤怒,他们伟大塞哈利姆三世到任何地方都被人敬仰着,这群东方帝国的人似乎还不知道他的可怕之处,他所下辖的这支名为海湾之牙军队的可怕之处。
他们的成名之战是一个月内从波斯湾沿岸打到了开罗,将这些土地全部划归了奥斯曼帝国,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塞哈利姆三世也靠着海湾之牙这支队伍建立起来自己的赫赫威名,现在在奥斯曼帝国内声势滔天。
所以当他面前大明军队的时候,也不将他们放在眼里,觉得对方不过也就是一支普通的队伍而已,那钢铁战船就是唬人的。
朱瞻墡并未让明军将士停止嘲笑,肆意的嘲笑声让使者异常的愤怒。
“无礼的东方人,你们会为了自己的无礼而付出代价的。”使者恶狠狠的说。
此时朱瞻墡开口说话,用的居然是本地语言:“回去告诉你们的王,我将此地我们要了。”
朱瞻墡来到这里之后终于发现了自己穿越过来过目不忘的金手指有了用途,超强的记忆力帮助他可以快速的学会当地的语言,没曾想到这么些年了,居然还真用上了。
使者惊愕与朱瞻墡这么快可以掌握当地的语言。
略带威胁性质的对朱瞻墡说:“阁下,可了解到你这么做的后果,你将面对我们海湾之牙的进攻,帖木儿帝国都不敢轻易与塞哈利姆三世殿下对抗。”
“我可以给你们钱买下这些地方,但是若你不愿意,不管是海湾之牙还是海湾之眼,没人可以阻挡我。”朱瞻墡表达了自己坚定的立场。
使者最后说了一句:“还请阁下早日找好后退之路吧。”
使者趾高气昂,大明寸步不让,双方的会面就是一场战争的导火索。
而苏伊士本地人并不在乎谁是统治者,他们原来的国家是被塞哈利姆三世带领海湾之牙摧毁的,一同摧毁的还有他们的男人,儿子,虽说现在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但是对他们来说奥斯曼帝国就是侵略者,而这场侵略的战争才过去两年而已。
所以其实大明和塞哈利姆三世对战,对他们来说并没有要帮任何一方的想法,最好是双方两败俱伤,他们自己万一可以渔翁得利。
塞哈利姆三世得知了大明军队的态度,勃然大怒,当即长刀出鞘:“奥斯曼的子民,海湾的将士,我的兄弟们!东方帝国的军队想要占领我们的土地,从你们的眼中,我看到了同样占据我内心的愤怒,跟随着我高举你们的双臂,拿出你们的武器,骑上你们的战马,用了奥斯曼而战,为了胜利而战。”
塞哈利姆三世当即率领了骑兵队从苏伊士十里外的营地冲向了苏伊士城。
铁骑弯刀,这就是海湾之牙取下无数胜利的制胜法宝,塞哈利姆三世发动奇袭就是为了打大明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黄沙滚滚而来,铁蹄扬尘,奥斯曼的骑兵们挥舞着弯刀,高声疾呼,他们想象中他们又将依靠着自己的弯刀取下敌人的头颅,获得一次胜利。
咻
当奥斯曼骑兵可以看见苏伊士城的时候,一道火光从他们的队伍中间穿了过去,众人惊愕间那火光落下,并且伴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
轰
铁蹄冲锋,火炮迎击,大明军队在见到烟尘中奥斯曼骑兵的第一时间就开火了,而且这可不是警告,第一颗炮弹之后,无数的炮弹随之而来。
但是奥斯曼军队毕竟还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塞哈利姆三世也不是第一次面对火炮,当即下令,队伍四面散开从多个方向冲击,要撕开大明的火炮阵线,毕竟火炮这样的东西,就算是以奥斯曼帝国现在这么强盛的国力,制造起来消耗也不菲,各个队伍配备的也有限。
东方帝国远道而来,难道他们还能比奥斯曼帝国更加富有,一支舰队带上几十门火炮远渡重洋而来?
塞哈利姆三世使用了他惯用的策略,让骑兵分散开,让对方无法使用炮火单方向火力覆盖,只要火炮被分散开,单独一两门火炮是无法对骑兵队造成大范围杀伤的,而且火炮多笨重,临时想要调转方向也很麻烦,精确度又不高。
塞哈利姆三世粗略计算了一下,以自己的海湾骑兵队来算,总兵力两万五千人,配备火炮是四十门,这次他带出来八千多人,因为要快速赶路所以没带火炮,对方的人数还要略少于自己,火炮的数量不可能超过自己队伍拥有的总数量。
因为他清楚的知道火炮虽然威力大,但是消耗也大,弹炮的价格高。
他的计算中只要分散了敌方的火力,自己的骑兵队可以近身,他对于自己的骑兵队非常有信心,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奥斯曼的弯刀锋利无比。
朱瞻墡瞧着对方的骑兵队四散开了,就明白了对方训练非常有素,在战场上可以快速的根据指挥的命令执行,要知道这年代的战场指挥很大程度依靠挥动旗帜,若非训练有素,不可能做到如此的整齐,快速。
塞哈利姆三世不得不说是个很不错的将领,他在临场时的一番计算在正常情况下确实也没错,奥斯曼的骑兵单兵作战和集体冲锋威力都不容小觑。
他唯一的错误就是他只计算了正常情况。
正常情况下东方帝国的人怎么可能远渡重洋带来几十门火炮?不好意思现在是不正常情况,大明军队炮火优先,这趟带来两百门火炮。
正常情况下,火炮弹药昂贵,怎么可能随意轰击?不好意思,就是这么富,因为预料到在苏伊士一定有一战,所以在柯枝港的时候,朱瞻墡等到了补给船将弹药补充满才来,而且大明的生产力和他们不是一个等级的,弹药虽贵,但是海王殿下富啊,富的流油的富。
正常情况下,火炮繁重难以快速转换区域,但是不好意思,考虑到了大明军队主要战斗方式可能还是进攻,朱瞻墡就到了四十门大型火炮,其他的都是以类似迫击炮的小型火炮为主,训练有素的战士们可以快速的转移阵地。
正常情况下,奥斯曼骑兵引以为傲的单兵作战能力在地中海,海湾地区,都所向披靡,他们的弯刀之下多少冤魂,但是不好意思,大明军队人人也都训练有素,而且这次带出来的将士们基本都配备了单兵火器,就算一打一也完全不怵。
塞哈利姆三世信心满满的分散了骑兵队伍对方位冲击苏伊士,因为没有什么城防设施,他预想中,骑兵队很快就可以冲入其中。
但是顷刻间爆炸声四起,几乎从战场的各个方向都响起了火炮落地的声音,地面上也埋下了不少的地雷。
还有他没听过的突突突,砰砰砰,啪啪啪,当当当的声音。
战场上一时间尘烟弥漫,不得不说奥斯曼骑兵的战斗力确实彪悍,而且一个个作战经验都非常的丰富,常规部队和他们碰到的话,大明的军队也不一定能够讨到多大的便宜。
他们不断的冲过火力覆盖区,冲向大明的阵线,但是隐藏在战壕中的明军,使用各种火器不断的压制他们,就算是冲到了近前,但是因为人数稀少不能造成有效杀伤就会被明军斩于马下。
“报,塞哈利姆殿下,不好了,敌军西面火炮凶猛,我方损失极大。”
“报,塞哈利姆殿下,不好了,敌军西面火炮凶猛,我方损失极大。”
战斗开始不就,塞哈利姆三世就接到了各处传回来的战报,一时间信心满满的塞哈利姆三世浆糊灌顶,人都愣住了,引以为傲的海湾之牙部队,骑兵队冲击连对方的阵线都没冲进去就倒了大半,后面的步兵队就跟别说了,骑兵队冲不过去,他们血肉之躯能冲的过去?
塞哈利姆三世怔怔的说:“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殿下,先下令撤退吧,不然的话我军恐怕损失惨重。”
塞哈利姆三世转过身来立刻说:“撤,撤都快撤,快去让人撤回来。”
但是古代的战争信息的传递可不够通畅,在前线冲锋的骑兵队在烟尘弥漫中也看不清后方摇动的军旗。
当他们全军选择后撤的时候,前线已经损失了八百名的骑兵了,这对于海湾之牙队伍是巨大的打击。
而且跟在柯枝不同,朱瞻墡下令大军追击。
俗话说穷寇莫追,怕的是对方有埋伏,但是考虑到塞哈利姆三世接到消息就带队过来,时间飞常赶,所以朱瞻墡决定让大军追击,这也是考验明军不依靠阵地作战的时候了。
算是为将来练兵。
目前来打的两仗都是阵地战,明军摆好了架势,挖好了壕沟,埋好了地雷,架好了枪炮,事实证明这样的情况下明军的战斗力极为出色,碾压级的,若是再有好的城防,几乎就是铁桶。
但是以后他们是要打到欧洲内陆去的,那就必然会存在需要大规模内陆作战的情况,现在正好借此机会练兵,让明军追击塞哈利姆三世的部队,争取直接打到开罗去。
两千人步兵部队开始追击。
因为没有马,所以明军只有步兵部队,但是海湾之牙的骑兵队因为刚才的冲锋死的死伤的伤,就算是完好的,心里也吓破了胆。
对方的骑兵可以跑的快,但是步兵跟不上,双方都是甲士,但是明军因为有火器的原因,所以这些年战甲变得更加轻便,而且制造工艺更好,这也就意味着明军装备更轻便,速度更快。
而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正是奥斯曼帝国军队气势低迷之时,乘胜追击。
朱瞻墡的身边谋士们劝诫了一句:“殿下,马上要入夜了,夜晚追击,我军不熟悉地形,恐怕不利。”
朱瞻墡却是摇摇头:“此次军中多为黄埔军事大学之学子做将领,其他将领也都入学临时学了一段时间,学校有教夜战,有教追击战,有教山林战,这也是检验他们作战能力的时候了。”
要锻炼他们,让他们适应战场,百战之兵方可。
前线在追击,这边朱瞻墡也没闲着,这一站狂轰滥炸用掉了不少的物资,虽说还够用,但是也得未雨绸缪,必须保证航线的畅通,让物资不断的过来。
第二天清晨,朱瞻墡还没起来,就有军报。
“启禀海王殿下,我军昨日连夜追击二十里,在山林中与地方遭遇,进行了作战。”
“结果如何?”朱瞻墡有些急切的问。
“敌军溃败,我军继续乘胜追击,在山林中穿插作战,依靠火器对方现在继续遁逃中。”
朱瞻墡笑了起来:“战术穿插,看来祖传的本领以后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祖传了。”
“传我命令,我军继续追击,但是切忌冒进,利用火器获取优势,尽可能减少白刃战,今日傍晚结束追击,返程。”朱瞻墡下达了进攻指令,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早点回来吧,他也怕孤军深入出问题。
并且朱瞻墡又下达了一道命令:“让回去大明报信的船只下达我的命令,蒸汽母舰起航,争取早日达到苏伊士。”
“殿下蒸汽母舰消耗燃料过大,此行如此遥远,怕是困难重重。”
“那就多配备一些燃料补给船,计算好航程和富裕的量,从淡马锡出发,先到柯枝港再到苏伊士。”朱瞻墡必须要让蒸汽母舰过来,因为只有蒸汽母舰可以将大型装备带过来,包括坦克。
此时又有卫兵前来:“殿下,昨日物资消耗以及人员伤亡已经统计完成。”
朱瞻墡看着统计上来的数据,眉头微微一皱,现在大明的打法确实人员伤亡数量小,但是物质消耗巨大。
是用火炮枪械的覆盖来争取了付出更小的伤亡,这些东西可都是钱啊,海量的弹药消耗若是不能换取来战争主要结果的胜利就得不偿失。
第一重要的结果就是拥有并且维持苏伊士航道,要么把奥斯曼帝国打趴下,要么让他们诚心诚意的签下契约让朱瞻墡在此开发航线。
而要让他们诚心诚意,至少就得将之打怕,归根结底还是得打,只是不能漫无目的的打,而是选择关键目标进攻。
朱瞻墡拿出地图说:“等前期部队今日回来,早则明日,晚则后日,城内大军随我进发开罗城。”
换一拨人继续打。
(本章完)
------------
第311 尼罗河畔的朱瞻墡
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华夏,除了华夏之外其他的古国都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的人民拥有者别人说不具备的包容性和坚韧不拔。
包容性能够致使我们的人民达到真正的民族统一,而不是口头上的政治正确,凡习我华夏文化,并且发自内心认同者,都能融入到这个民族中来,这个特性虽然不常被提及,但是放眼望去全世界拥有此包容性的民族少之又少。
汉朝包容了匈奴,当匈奴人投降后安置了他们,而不是种族灭绝。
唐朝包容了突厥和中亚民族,虽然后来引发了乱世,但是其包容性也让后世这些西域诸多民族成为了华夏的一部分。
现在的明朝包容了蒙古,也是同理。
可以去看看世界的历史上,两种不同的民族若祖上有隙往往都是愈演愈烈到最后你死我活。
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不同,在自己璀璨的同时也能容得下其他文化,时至今日华夏文化仍在博采众家之长,变得更加辉煌。
另外一点是坚韧不拔,我们也曾经经历过,古埃及,古印度那样的被入侵,但是与他们不同,就算是在废墟之中,我们的祖先们仍旧顽强的重新在废墟中立起高楼。
此时朱瞻墡带兵来到了开罗城附近,他骑着从老乡那里买来的马匹,这老马也就能驼人,想要它冲锋战斗是万万不能的。
朱瞻墡看着远处壮观的尼罗河,大江大河孕育文明,养育了它的子孙。
而此时的尼罗河畔,生活的不再是它的子孙,而是曾经杀害他子孙的人,而这些人又被其他人继续占领,周而复始,纷争从未停止过。
来自东方帝国其他大江大河养育的人们来到了这里,它们同样的古老,同样的神秘,同样饱经沧桑。
开罗城之前被塞哈利姆三世带兵侵占,城墙也是残垣断壁,他并未修缮这座城市,因为他知道自己终究回到自己的城市,他只是暂时的待在这里,在这里掠夺,侵占。
他只是没有想到强敌来的这么快。
“殿下,现在奥斯曼军队龟缩在城内,城墙不高,而且破损处不少,我军若是强攻可以攻入。”
朱瞻墡微微皱着眉头,根据消息奥斯曼军队虽然之前攻打苏伊士折损了不少,但是城内总兵力远高于大明军队。
明军虽然连战连捷,但是以少数人攻城,对方严阵以待之下,恐怕自己的损伤也不会小。
而且朱瞻墡的目的并不是开罗城,拿下这座城池对于朱瞻墡的最终目的修建并运行苏伊士运河并无太大的作用。
不能强攻。
朱瞻墡观察了一下四周的位置,磅礴雄伟的尼罗河穿过了开罗城,若是现在有钢铁战舰,朱瞻墡可以利用战舰直接杀入敌方腹地,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现在战舰都在红海内,过不来,朱瞻墡只得召集了此次带出来的所有将领们一起商议。
营帐内朱瞻墡看着下方二十来人的士官队伍说:“此次我们眼前的开罗城守军中至少有一万五的海湾之牙队伍,其他的守城卫队我方现在暂时缺少数据,因敌方与我方在领土问题上存在矛盾,我们要开凿运河就肯定要解决这个矛盾,但是本王不想让损失太多的队伍,将士们都是明军的好将士,本王带着他们出来就希望能够带他们回去。”
说了这个前提,朱瞻墡拍了拍桌子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我们依靠着守城的优势,火器的优势打了一场大胜仗,但是现在我们位置转换,我们要成为攻击方,这对于我们是一个考验,诸位都是我军士官,所以我要征询你们的意见。”
朱瞻墡伸出两根手指环视一圈:“两个目的,第一尽可能的减少我军伤亡,第二消除开罗城方向也就是即将开凿运河以西存在的军事威胁,合谈,战斗,斩首行动都行,我需要你们集思广益的方案。”
在沙盘面前,将士们开始讨论了起来。
到达任何一个地方一旦安营扎寨下来,明军都会在第一时间制作附近的地形沙盘,分析情况。
众人议论纷纷,一位面相有着稚嫩的年轻人站了出来,行了军礼说道:“殿下,末将有一想法。”
朱瞻墡对这位小将印象不深,瞧着年纪应该也是刚提拔上来不久的人。
边上小生瞧出了朱瞻墡不认识他,便说:“王爷,这位将军名为樊忠,是军校的毕业生,之前在柯枝一战中表现极为出色,执行力很强,提拔上来的。”
作为朱瞻墡最信任的人之一,现在小生也帮着朱瞻墡处理一些事情,他将军中信息都牢牢记着。
而且他的义父就是候显公公,父子二人感情甚笃,所以小生一心想要去救他父亲,其本人在内务管理上确实是一把好手,从小为人机敏,深的朱瞻墡的信任。
一听樊忠的名字,朱瞻墡略略有些吃惊,历史上关于樊忠的记载并不多,但是寥寥数语也可证明其为人。
其为明朝世袭将官算是将门出身,武力过人,因耍一手好锤,在以后的朱祁镇驾前担任护卫,其最大的功绩就是土木堡一战中以重锤怒而击杀奸恶太监王振。
没想到这人出现在了自己的阵中。
“你且说说有什么计策。”
樊忠站在沙盘面前说:“殿下,附近区域地势平坦开阔,若我军贸然进攻,地方必然提前做好的防备,就算我军占有火器之利但是大型的攻城火器没有带来,小型的虎炮难以在远距离造成有效杀伤,敌军有城池,而且一旦冲杀起来敌军有战马之利,一旦不小心被冲散了阵型,我军将极为不利,末将认为不得攻城,而应诱杀。”
“如何诱杀?”
樊忠手指沙盘上的开罗城,志气昂扬的说:“奥斯曼帝国刚和我们打过一仗,我军大胜,敌军受损严重,地方将领若是个没志气的那肯定龟缩在城中,若敌方将领是个有志气的一定想尽了办法反击我们,现在在随时准备着反扑,估计就在等我们攻城后可以趁机反击。”
樊忠在沙盘上画了两个点:“殿下,我们可以佯装攻击而后败逃,敌方应该不清楚我军实际兵力多少,毕竟只碰面了一次,若我军持续屯兵在此,让苏伊士城的士兵隐藏起来,敌方或有可能趁着苏伊士城城防空虚绕道偷袭,到时候怎们就前后夹击。”
“若对方不出击呢?”
“那就退回苏伊士城。”
众人惊愕,这不就是主动不打了?
“为何?”朱瞻墡略带笑容的问。
“殿下说了不想我军过大的伤亡,而且开罗城殿下也不是非要不可,殿下最终的目的是确保运河开凿,以及运行的安全,我军还在源源不断的派兵过来,依靠着我军与敌军的战力对比,我军在守城只是地方几乎无法打进来,耗咱们也耗的起。”
众多将领斥责其贪生怕死,但是朱瞻墡却颇为满意其想法,因为他也打了跟开罗城耗的想法。
因为苏伊士稳住脚跟,朱瞻墡就打算让第一批的柯枝城奴隶过来开凿运河。
十几万的奴隶,朱瞻墡也不可能将之放在都放在城内,沿途要修建不少的临时聚集点,就算是奥斯曼帝国来攻,正面冲突的也是这群奴隶。
虽然奴隶们的战斗力在明军面前一般,但是如此庞大数量的能力,就算是靠着血肉之躯也可以不断的消耗奥斯曼的军队。
“按你说的办法试试看,明日一早开启佯攻,一波攻击后退出开罗城范围,在营地防守。”
朱瞻墡最终接受了樊忠的建议,然后传令苏伊士城内的士兵们隐藏身形,给人一种苏伊士城内现在守城士兵不断的错觉。
而且现在苏伊士城几乎和外界隔绝,所以他们也很难得知现在城内的具体情况。
第二天清晨,明军就发动了攻击,火炮齐射,当炮火落下的时候,城墙上忽然就冲出来许多人,弓弩飞射而来。
对方早有防备,这一夜估计都没睡吧,就担心着明军忽然发起攻势。
塞哈利姆三世站在城墙上看着残破的城墙之下节节败退的明军不由的发出了一声狞笑。
“我就猜到了东方帝国的军队远道而来不可能带着战马和攻城器械过来,虽然他们的火炮和火器很多,但是缺少大型的攻城器械,他们这点人想要以少胜多打下我们开罗城也是万万不可能的,将士们都提起精神来,上一次苏伊士城的失利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对方的情况,这次要狠狠的打他们。”
果然在海湾之牙的带领下,开罗城前,大明的军队被打的节节败退,除了第一波火炮攻击中城墙之外,明军因为被弓箭范围威胁,火炮都落在了城外。
这也让塞哈利姆三世异常的兴奋:“我就说东方帝国的火炮怎么这么灵活,之前攻城的时候,我以为他们所有的地方都部署的火炮,没想到还是这种方便移动的小型火炮,射程和威力都比重型的火炮要差上不少,这样的话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这也是明军故意的示敌以弱。
整个攻城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就结束了,明军消耗了不少的火炮弹药,但是几乎没有人员伤亡,安全的撤回了自己的营帐之内。
开罗城的守军要追,但是塞哈利姆三世警惕的下令不得追击,站在城墙上依靠着开阔的地势可以看得很远,隐约能看到明军的营帐所在地。
虽然这一仗打退的明军,但是并未造成很大的实际伤亡,塞哈利姆三世怕有诈便没有追击,他忌惮明军一旦落下阵地战之前攻城那恐怖的威力就又出现了。
“吩咐人赶紧乘坐船只回去帝国请求支援,派出斥候观察敌军营地内的情况,还有敌军的人数。”
属下正要走,塞哈利姆三世又喊住了他:“再派斥候去看看苏伊士城的情况。”
……
在营地内的朱瞻墡拿着望远镜看着开罗城,发现开罗城的卫队没有出发追击。
“这家伙倒是挺谨慎的,不错。”朱瞻墡颇为赞赏,若是立刻追击,那这家伙就太无脑了。
就这样等到第五天的时候,朱瞻墡再次让明军发动了一次佯攻,这次打的更凶了一些,甚至打塌了一小块城墙,也算是造成了一次杀伤。
等到明军再次败走之后,开罗城内士气高昂,众人想要追击落逃的明军,但是塞哈利姆三世拦住了所有人。
“殿下,此时不追更待何时,敌方的士兵现在士气低落而且敌方没有战马速度不够快。”
“东方帝国的军队一旦形成阵地战威力极强,我们要避免让他们阵地战,他们攻城不力,而且弹药补给不足,如此战斗他们支撑不了多久,第二次的进攻虽然持续比第一次久,但是火力程度却不足,我想他们的丹药要不够了,我们要出击但是不是去打他们的营地,而是绕路奇袭苏伊士城。”
塞哈利姆三世冷笑着:“敌方阵营内至少三千人,根据斥候回报,苏伊士城内不会超过一千守军,就算是有火器,但是这点人效果有限,而且方才你说的没错,敌方无战马,只要我们战马出行一定敢在他们前面抵达苏伊士,到时候拿下两座城,前后包夹,他们无城可依。”
理论上来说他的想法没错,但是他又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认知性的错误,他还是将大明的军队当成战斗力稍微强一点的普通军队来对待。
当然改变认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当夜塞哈利姆三世亲自率队带领骑兵出击,为了速度更快,他这次就带了骑兵出击。
朱瞻墡得知消息,笑了起来。
塞哈利姆三世的海湾之牙骑兵队之前在攻城战中损失惨重,现在剩下的基本都出发了,而他们将要面对的四千多人,武器弹药齐全的大明将士。
为了不让他们起疑心,朱瞻墡命令现在的部队依旧不动,不回防,造成大部队还在开罗城附近的假象。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