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他不听到党爱国的原话,又怎么能最大程度上搞清党爱国的原本意思呢?何况汉灵帝现在的年龄也不过34岁,为人并不保守,否则也不会喜欢胡人之物,他的普通话虽然还有点夹生,但比绝大多数人说得要更像那么回事。
“陛下身乃天子,自然聪慧非常,我等凡夫俗子望之而不可及。”
这蹇硕也先拍了下汉灵帝的小马屁,然后便大胆地按照党爱国的原话,将他的意思传达给了汉灵帝。这个时候要再为了避讳些什么而说得遮遮掩掩地,反而会让皇帝不高兴。
“党校长是这样说的,当皇帝虽然看起来像是一句话就能够决定别人的生死,名义上天下所有的土地和财产都归于他,但是实际上,皇帝并不能够一个人控制住这么庞大的国家。而且皇帝为了防止自己的亲戚造反,还要限制亲戚的发展,不能够让他们拥有实权,那么就只能够依靠其他大臣。
也就是说,这些大臣们背后的世家大族,和皇帝及其背后的皇族,才是共同控制着整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皇帝和皇族看起来特权更多,但只不过是被世家大族们推到了台前当靶子用了。他们躲在皇帝后面,从国家身上吸血壮大自身,只要小心伺候好皇帝,就不用害怕被皇帝处死——因为皇帝也是不能够无缘无故就杀死很多大臣的。
这样凡是百姓过得不好、吃不上饭,那都是皇帝的错,和世家大族无关。等到百姓们真正起来造反,他们又摇身一变,成为了百姓的一员,推翻了旧皇帝之后再立一个新皇帝,继续躲在皇帝后面吸血。
而且还有一点,别的势力打过来了,这些世家大族哪个都可以投降,最多只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而唯独皇帝投降不得,没有一个投降的皇帝最后有好下场……”
“呯!”
蹇硕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激动的汉灵帝打断了。
汉灵帝觉得党爱国的话真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了,他一拍桌子又站了起来,一边在空气中用力挥舞着手臂,一边不停走动着吐起了苦水:“正是如此!虽然朕贵为天子,可却还要看这些大臣的脸色行事!说朕肆意卖官,加重赋税,他们哪个家族的财产都比朕更多!都对朕说大旱、水患、蝗灾以致民生凋零,他们哪一家的粮仓不比朕的粮仓更充裕……”
在哪里大发了一番牢骚之后,他重新坐回了椅子上,身子微向前探,期待地向蹇硕问道:“党校长可曾说过,有何办法可以助朕?”
“回禀陛下,党校长曾言,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所谓‘民主’的政体,真正的世家大族都躲在幕后操纵国家,而表面上则是由百姓自己选出的领袖来领导国家。刘氏皇族,也可以逐渐转变成这样一股重要的幕后势力。”
蹇硕说完,又不自觉地稍微压低了声音,在地上膝行几步凑近了一点,神秘地对汉灵帝说道:“陛下,党校长给陛下留了两个中央大学的推荐入学名额。另外党校长特地命奴婢提醒陛下,学生之中,还有个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刘玄德,以及一直跟随在他左右的两员大将!”
ps:接着求推荐票、求收藏、求点击,虽然冲榜有些难度,但咱还是想尽量努力一下试试,请大家踊跃支持一下吧,非常感谢!
------------
0040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两个推荐名额?”
汉灵帝听了蹇硕所传达过来的党爱国的话之后,对于留给他的两个推荐名额立即反应了过来,这是专门给他的两个儿子,刘辩和刘协准备的。
不过对于党爱国为什么提到刘备,他却不是特别明白,因此便顾视左右询问道:“刘玄德此人虽为汉室宗亲,但他这一脉已然没落。诸如此类的汉室宗亲,虽然不至于数不胜数,但也着实为数不少。不知此人有甚奇异之处乎?”
“陛下,臣思及党校长之言,州牧不尊王命,互相攻伐,我大汉国祚于几十年后将尽。臣又观党校长所择之学生,俱为年轻俊杰,此后几十年间正是将大有为之时。莫非这众多学生,皆为此后魏、蜀、吴三国之名臣猛将?甚至此三国之君主,或许亦在其中。刘玄德及其麾下两员大将,许是这纷乱之际,尚且忠诚于汉室之人?”
中常侍张让在一旁肃然说道。虽然他平时总是对皇帝阿谀奉承,但真正严肃起来出主意,也还是像模像样的,由此说明他最得皇帝宠信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用后世的话说,张让真是要智商有智商,要情商有情商,这人你除非不给他任何机会,否则他肯定给点阳光就能灿烂,绝对是一等一的社会精英。
“阿父言之有理,那中央大学的其余人等……”
汉灵帝琢磨着也是这么回事,然后又想到了什么,不由得目露狠厉之光。汉灵帝给自己认的那个妈——中常侍赵忠看见了,立马明白皇帝在想些什么,连忙劝谏道:“陛下不可!我大汉四百年基业,岂止一二忠臣?除刘玄德外,党校长所择之学生,也未必俱是乱臣贼子。”
中常侍赵忠这个大奸臣,在皇帝面前替忠臣说好话什么的,真像是一出讽刺喜剧。不过党爱国凭空出现,让宦官们不再是哄好皇帝就能够一手遮天了。而且他好像非常反感宦官的存在,严令禁止再出现新宦官,彻底废除宫刑,这让宦官们也绝了讨好哄骗党爱国的心思。那么他们现在的荣华富贵全部压在了皇帝的身上,又岂能不为皇帝尽心竭力?
赵忠打消了汉灵帝的某些心思,然后接着说道:“陛下,当今之际,有党神仙在此,即便学生之中有未来三国之君主,也全无篡夺我大汉之可能。只要不恶了党神仙,我大汉便有如泰山之稳。这一众学生乃党神仙亲笔所提,若有闪失,党神仙必然震怒。何况其人多为世家大族之才俊,亦是天下士林之英杰,尽数斩杀必犯众怒。”
汉灵帝又犹豫了一番,最后还是遵从赵忠的话,放弃了这个看似将乱臣贼子一网打尽的好机会。的确,只要他能抱紧了党爱国的大腿,以后又有谁能把他怎么样?汉灵帝这一番计较倒是很好,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以后几十年在位的皇帝其实已经并不是他了,他那些危机感其实一点必要都没有——因为历史上他今年就直接病死了嘛。
“阿母所言极是,唉,倘若这些臣子都如汝等一般忠心于朕,朕又有何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