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1 / 1)

别信任何人 刘晔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大意,就很可能被对手算计。所以,宽容也不能过度,身在商场中的人,切记不要让自己的宽容变成纵容。要想在商界站稳脚跟,就要学会做人做事“狠”一点,斩草就是要除根。

一味包容,让你一败涂地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秦始皇的都城)。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在即。

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他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的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

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亚父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收下。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璧,气得范增却拔剑将玉斗撞碎。

结果,自从鸿门宴之后,刘邦险胜一筹,保得小命。而项羽最终却是放虎归山,直接导致了自己最后的结果:悲壮地死在了江东边上。

一直以来,楚汉争霸的故事都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江山应该是项羽的,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刘邦都无法胜出。然而,历史就是这么传奇,偏偏上项羽悲壮地死去,让刘邦夺得天下。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项羽有一种“英雄情结”,他的过度宽容给了刘邦一次又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明明是煮熟的鸭子,最后却飞走了。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当时在鸿门宴上,项羽没有宽容地放过刘邦,那么现在的历史就应该从此而改写了。

在战场上,你可以手软吗?绝不可以。也许就在你手软的那一刻,就已经被敌人的利剑刺穿了胸膛。那么同样的,在商场上,对待竞争对手也不可过于宽容,你宽容他就会得寸进尺。你不先下手为强,他就会后来者居上。

感悟:

我们常说,宽容不应该是纵容,宽容并不是无原则地宽大,而是建立在原则上的适度宽大。在商场上,切不可有『妇』人之仁的宽容,否则你的下场将会和吴王夫差和悲剧英雄项羽一样:沦落到『自杀』的地步。

虽然,当今的社会很难再出现战争厮杀的场面,但是,商场上的过度宽容,绝对不会给你带来好的发展和好的利益,有时候甚至会比战场场面更加凄惨。

别信任何人 第五章 有能者,未必有德 (上)

在商界中,拥有过人的能力自然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倘若少了道德来辅佐,想必这个人的成功之路也会相当坎坷。

说起用人之道,很多国际型的大企业领导都表示:如果有德才兼备之人自然最好。假使没有,那么他们宁愿用一个有德无能之人,也不愿意去用一个有能无德之人。因为他们明白,缺乏能力可以慢慢培养,但道德的缺乏却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它很有可能会断送一个公司的前途。

1.高能力不能代表一切

成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名词。在浩瀚如海的历史名流中,拥有不计其数令人心往神仪、光辉夺目的成功者;他们或叱咤风云、傲视群雄;或矢志治学、硕果累累;或以长篇巨著传世;或凭艺术珍品留名。

一个人来到世间,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成功,有的人却总是失败?或许大多数人都以为能力是获取一生的必备因素,是通向成功彼岸的一只小舟,然而,高能力并不能代表一切。

有能无德,危害慎大

赵高,本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但在公元前222年,秦国将赵国灭掉后,他和许多赵国人一起被掳往秦国进宫当了太监。由于秦王嬴政听说他身强力大,又对法律颇为精通,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爱子胡亥如何断案。但由于赵高自小便练就了一套善于观言察『色』、逢迎献媚的本事,因而他很快就博得了秦始皇和胡亥的赏识和信任,甚至有一次赵高犯下大错,大将军蒙毅按律要将他处斩,秦始皇却将他郝免并复其原职,可见秦始皇对他有多么的偏爱。不过他万万也没有想到,自己如此看重的一个宠臣,却断送了大秦江山的祸首。

秦始皇病倒时,便想要将王位继承人册立下来。虽然他最疼爱自己的次子胡亥,但也深知此子昏庸无能,是个不成器的人物,而长子扶苏虽屡屡与自己政见不合,但其为人颇有一个君王的气度,再加上扶苏与大将军蒙恬走得比较近,有他的辅佐,相信他会是一位贤能的君王。当秦始皇将诏书封好后嘱托赵高将诏书发出,谁知老『奸』巨猾的赵高却假意允诺,暗中却胆大包天地扣留了它。因为他十分清楚,长子扶苏为人正直,又与手握兵权的大将关系亲密,甚至会有『性』命之忧。而如果胡亥成为继承人,情况就有所不同了,毕竟自己曾教会他书法与法律,且胡亥对他是言听计从,于是深思熟虑的赵高,便将继承人的名字篡改为胡亥。

之后,便引起了一场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最终使整个国家,人人自危,被一片恐怖的气氛所笼罩,而安于享乐的秦二世在赵高的愚弄下,更加花天酒地、怠于政事,对岌岌可危的局势一无所知,继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如果不是事实摆在眼前,有谁能相信,德高望重的赵高却成了令人发指、阴险毒辣、残酷绝情的『奸』臣呢?在所有的人看来,赵高令人不耻,可历代的君主却十分欣赏赵高的“治国高招”,并乐此不疲地将其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