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1 / 1)

将相 太子姑娘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意图了,意味深长道:“怪不得说,患难见真情。”

张三话音刚落,阿瑞再一次跑来了,隔着门小心翼翼的问道:“主子,那人不走。他说,您要是不见,他便长跪不起。”

张三凑近邵安的耳朵低语,“看吧,是真情。”

邵安却对张三摇摇头,转身对门外高声道:“让他跪着吧。”

等阿瑞走后,张三抚额道:“你呀,就是多疑。非要让人跪上几个时辰才能信?”

邵安不答反问道:“你说,徐磊和我并无交情,为何想到来求我呢?”

“……不知道。”

“绝对是李洪辉让徐磊来求的。但他为何不亲自来?”

“哦,他被打了六十军棍,趴床上养伤呢。”张三是隐卫,什么消息能逃过他的耳朵?

邵安起身在书房转了两圈,而后站在张三面前,盯着他眼睛问道:“李洪辉此人,真的没问题吗?”

“……没问题。”张三避开邵安探究的眼神,嬉笑道,“咱隐卫查人,你还不放心?咱能把他祖宗三代都翻出来。”

“当然放心。”邵安也笑道,“只是奇怪高巍居然如此信任李洪辉,连这些事都告诉他。”

“高将军选中的人,想必是不错的。”张三见窗外飘起了雪花,便向邵安辞行,“居然下雪了?雪下大了路不好走,走了,不送。”

邵安从窗口望向张三在雪中穿行的身影,陷入沉思。

※※※※※

今冬的初雪,飘飘荡荡的下了一整夜。第二天清早,已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了。

一入冬,天气冷得如在冰窖似的,怎么暖也暖不过来。邵安穿了夹棉的紫色朝服,佩金鱼袋,再披上厚厚的深蓝色大氅,拿起桌上昨晚批阅的公文与笏板;随后坐上早已备好的暖轿,出门上朝。

来到门口,邵安遥遥望见一人跪在雪地里,那人显然是跪了很久,肩头落满了雪花,而膝头的积雪却已融化,润湿了裤子。

“他怎么还在这儿?”邵安不小心忘记这一茬了,没想到徐磊居然真的跪了一宿。

阿瑞回禀道:“奴才劝过,他不肯回。”

“罢了。先让他进府里,等我回来再谈。”

话说徐磊也是个命苦的,昨夜饥寒交迫中跪了一晚,终于换来句“进府等候”的吩咐。还好邵府下人有眼力劲,给他备了姜汤祛寒,又带他换了身干爽的衣服。

徐磊忐忑不安的在邵府坐了大半天,他实在对此次求见无半点信心。要不是李洪辉信誓旦旦的说邵相一定会帮忙,他才不会冒雪求见呢。

幸好之后邵相再未为难他。邵安回府后立刻接见了他,他说明来由后,邵安沉思片刻,道:“这么说,祸是你闯的?”

“是。可是在下也没有贿赂……”

“好了。”邵安打断徐磊的话,“既然李洪义无罪,救他不难。但救了他,你势必要受到牵连。毕竟是否送礼,不能光听你一面之词。”

邵安的话讲得很明白,若无人证物证,不能证明清白。

徐磊毫不犹豫道:“在下相信清者自清。”

邵安眉心一动,细细审视眼前之人,赞许道:“敢作敢当,是条汉子。其实此事你不必求本相,只需去大理寺即可。”

“大理寺?”徐磊起疑,“禁军的案子,大理寺能接收吗?”

“受贿行贿,是谓大案。大理寺自然会接。”

“在下受教,多谢丞相提点。”

徐磊离开邵府后,依旧忧心忡忡。他心里藏着一句话没说,就算大理寺会接,殿前司也不一定会给呀。

回去后徐磊将邵相的话转述给李洪辉,没想到李洪辉对邵安坚信不疑,当下写了状子递交给大理寺了。

大理寺卿冯彻接到此案后也没多想,直接找殿前司提犯人。按说大理寺提人,理应配合。可宋綦最恨文官干涉武将之事,再加上徐磊击鼓鸣冤,摆明是认定殿前司审案不公。此时将案子交给大理寺,不是正承认自己办案不力?

宋綦以禁军之事旁人不得插手为由,拒绝大理寺。但冯彻怎么可能罢休?双方都是耿直的性子,半步也不肯退让,果真就闹起来了。

张三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瞠目结舌。这和那晚与邵安商议的结果,简直是背道而驰嘛。

————————————————————

①中书省与枢密院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政府、枢府)

------------

035替弟罪躬身陷囵圄,解兄忧暗自相扶持

“徐磊看似挺精明的啊,这是疯了还是傻了,居然会闹到大理寺去?”张三忍不住又夜访邵府,对邵安抱怨道。

邵安无辜的看着他,“我教的。”

“为什么?老四的案子明明可以大事化小,干嘛整这一出?”

“本来是打算大事化小的,可等我见了徐磊后,就改变了想法。”

“于是你就利用他挑起文武纷争?”张三目瞪口呆,“你身为丞相不去化解,反而引起内斗?”

“你说的对,二府的怨恨是要化解。但前提是,主动权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若是我方被动挨打,谈何化解?”

张三看邵安自信满满的样子,忍不住泼冷水道:“你确定能赢?”

“徐磊一心顶罪,怎能不赢?哥哥身边有这样的朋友,我也放心了。”

“那徐磊怎么办?”张三内心默默为徐磊默哀。

邵安一笑,“放心。虽然现在无人证物证,但你要相信冯彻的能力,他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出了这事,高巍自然要提前回京了,他气呼呼的去找邵安理论,然而邵安只说了一句话就让高巍无言以对。他说:“冯彻审案是出了名的公正,将李洪义交给他,总比交给殿前司好吧。”

后来邵安代表所有文官,高巍代表全体武将,在朝堂上各自向对方略表歉意,再相互就此事谦让一番,最后邵安喜滋滋的将李洪义转入了大理寺狱。

武官们哪能咽得下这口气,简直是气红了眼,一个个都盯着冯彻审案。估计要是冯彻审理不公,他们便会拆了大理寺的门。

这边冯彻审案也十分迅速,提审过李洪义后,证实他是被冤枉的,当堂放人。而徐磊和那位考察的武将,暂时收押狱中。

但这事确实无人证物证,众武将都等着看冯彻出丑呢。可冯彻也真绝了,让李洪辉与禁军校尉们比武。若赢,则判其应得校尉之位;若输,则判徐磊行贿。

禁军个个牛气冲天,哪里将李洪辉这等小辈看在眼里,纷纷赞同冯彻的主意。可惜比武结果令诸将大吃一惊,李洪辉带伤都能把几个校尉打趴下了,可见他的武艺果真不是吹的。当然,李洪辉对付将军都绰绰有余,何况是小小校尉呢?

此案判徐磊无罪,李洪辉官复原职。这个结果证实了殿前司审讯不公,相当于狠狠的扇了枢密院一个响亮的耳光。那些耀武扬威的武将们这回彻底蔫了,一个个灰头土脸的离开了大理寺。

本以为李洪义这事就算完了,谁知某日政事商量完毕,皇帝单单留下丞相,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