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0 章(1 / 1)

将相 太子姑娘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树下接。李洪义有时候故意扔到邵安接不到的地方,两人嬉笑打闹,笑声充满整个小院。

十几年过后,枣树依然在茁壮的成长,每年结的枣子香甜依旧。邵安没事时,会一人来到这里,帮它浇浇水,修剪枝叶。树影婆娑间,昔年旧影仿若眼前……

如今,连邵安都要离开这座宅院了,他没想到,他会在这里住这么多年。望着高大的枣树,邵安不知今后的主人会不会继续照料它,会不会任由它枯萎,会不会铲除它……然而即使它依旧顽强的生长在此处,但后人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了。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邵安和阿瑞轻车简从,安静的从长安离开。当他站在高耸的城楼下,仰望这座带给他所以悲欢的长安。他没想到,他会在这里生活上十几年,在这里遇上了此生挚友,在这里得到了所有,也失去了所有……

原来不知不觉中,长安已在他生命中占据了大半的时间。无论风也好,雨也罢,悲也好,喜也罢,他的所有记忆都与长安扯上了联系。随着岁月的更迭,年华的流逝,这座城市的张扬与柔情,黑暗与光明,都已融刻他的骨血中,成为深深的烙印。

邵安想起泰安二年时再度回到这里时,他内心充满着深深的不屑与厌恶。到如今离别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了不舍的惆怅,然而长安不见使人愁……

“邵安!”远处一阵马蹄声响起,两人一前一后向这边飞驰而来,卷起一阵尘烟。

邵安回头,原来是张三和李洪辉送行来了。

“你走,也不叫上我,居然光通知了他。”张三一下马就开始抱怨,“幸好他有良心,把我捎上了。”

邵安的确是想悄悄的来,轻轻的走。他看到张三居然来了,心下还是有些感动,“没想到你还愿意送我。”

“我们是朋友,难道不该送送你。”张三坚定的说道。在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后,张三依然坚信,邵安是自己的朋友。

此时,李洪辉也骑马赶来了,他拱手道:“邵相。”

“不是什么邵相了。”邵安调侃了自己一句,然后取出东西,递给李洪辉,“请你来灞桥一见,是想托你把这封信和玉佩交给圣上。”

“玉佩?”张三眼尖,一眼就认出那是隐卫的玉佩,他猜测道,“你要把老四的玉佩交出去?”

“我拿着也没什么用。”邵安叹了一声,轻轻说道,“是时候物归原主了。”

李洪辉将东西小心收好,邵安却依然紧盯着他,对他道:“如今我也要走了,临走前,我想冒昧问一句,你就是隐卫中智谋第一的小军师吧?”

李洪辉一笑,他猜邵安早已清楚,便坦然答道:“正是。然而论智谋我不如你,论武功我不如李四。以你无双的智谋,以他盖世的武功,若你们二人联手,天下谁能与之敌?”

的确,恐怕这世间,已无人是李洪义和邵安两人的对手。然而,这也是皇帝不得不防他们的理由。

邵安辩解道:“可我并无野心。”

“你没有野心,他有。”李洪辉很清楚,李洪义从小就有着雄心壮志。

邵安自然也很清楚李洪义的大志,“他是有。他想保家卫国,扬名立万。而我,只愿洗尽一生罪孽,干干净净入土。”

“邵安!”张三被这句话击中,一瞬间心痛无比。

李洪辉无言以对,他此时此刻终于明白邵安的真心。

邵安缓和下激动的神色,将一把钥匙交给张三,“既然你来了,我就把府邸的钥匙给你吧。”

张三手捧钥匙,神情激动。没想到邵安如此信任自己,把相府的钥匙交给自己保管了。

邵安见张三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忙道:“我把钥匙交给你了,你闲着没事帮我去府里照顾照顾花草,尤其是偏院的那棵枣树。顺便再收拾下房间,要是还有时间,再帮我把书房的书拿出来晒晒。”

张三:“……?”

不等张三反应过来,邵安翻身跃马,拉起缰绳对诸位道:“告辞。”

天涯比邻,不诉离殇。

************************************

第六卷完,下一卷是最后一卷了,揭秘,相认,大结局!大家不要错过哦!

------------

卷七

------------

114念戎马倥偬惆怅魂,幸万顷波中逍遥身

五年后,泰安十六年春。颍州。

“包子包子,刚出笼的热包子喽。”

“大饼大饼,两文钱一个大饼。”

…………

颍州的某处小镇上,卖吃食的、卖菜的、卖布料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得不行。阿瑞掂了掂钱袋里的碎银子,果断买了一堆青菜、一篮子鸡蛋、一只鸡,拎回去给自家主子补身体。

阿瑞走了十几里地,回到他们在乡下买下的一处小院。那里山水灵秀,丰饶淳朴,而且十分清静,是养病的绝佳地点。

推开门,阿瑞便见刘汝卿正在厨房里熬药。话说刘汝卿能跟他们来到隐居于此,当真出乎阿瑞的意料。当年,邵安悄悄离京时,并没有通知刘汝卿。等刘汝卿发现邵府大门紧锁时,二话不说直接骑着马沿路追来。他追了一天一夜,终于赶上了邵安的脚程。

邵安莫名其妙的看着刘汝卿,玩笑道:“你是来送我的吗?也不必送这么远吧。”

“谁说我是来送你的。”刘汝卿对于邵安的不辞而别很生气,语音硬邦邦的说道,“你不是说认我做弟弟吗?我要跟你一起走。”

“你还有官职在身。”

“辞了。”刘汝卿直接就挂冠而去了。他才不会留恋官位,没有邵安在,他何必还待在中书省呢?他态度十分坚决,“就算你不理我,甩掉我,我也一定要找到你,跟着你。”

邵安无语,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如此任性妄为啊。

后来的几天,邵安不理会刘汝卿,而刘汝卿坚持跟着,一直跟到了颍州。后来,邵安在颍州遇见了徐策,此时徐策已考中了秀才,春风得意时又看到了故友,自然倍感亲切。

万幸的是,当年冯彻并没有告诉徐策,关于邵安的真实身份。此时徐策只当他是有后台的贵人,拉着邵安回顾当初,在颍州和冯大人一起办案时的日子。

“冯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听说他现在在刑部为官,真替他高兴。”徐策喝了一口酒,笑着说道。

“你也不赖,当年要不是你,冯大人怕是扳不倒那些贪官。”

“我不行。我就会点邪门歪道的,正经的四书五经,看了又忘,忘了又看,根本记不进去。”

“你能考上秀才,说明资质不差。好好读书,还是有希望的。”邵安没想到会找到自己的同类,他年少时也不爱四书五经。然而科举却必考这些,难倒一片读书人啊。

“看刘兄谈吐不凡,到时候学问上的事,我可要请教你了。”

两人相谈甚欢,徐策在谈话中才知道,邵安是来南方养病的。正巧,徐策乡下亲戚的房子正好空着,邵安便买房住下,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