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1 / 1)

将相 太子姑娘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藏不露,如此聪慧,真的和李洪义是一个娘亲生的吗?

※※※※※

此战歼敌五万余,俘虏三千,给西瓯以沉重打击,乃我朝前所未有之大胜。捷报传至京城,举国欢腾。皇帝闻之,龙颜大悦,下诏犒赏三军,宣高巍班师回朝。

泰安九年,十一月廿六,皇帝率领文武百官,于永德门外亲迎。邵安陪伴圣驾,立于城楼,翘首以盼。

正午时分,鼓号齐响,远远望见三千黑甲铁骑,在高巍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向城门这边而来。邵安在皇帝身后笔直而立,细数将士三千骑。然而在那么多人中,邵安还是第一眼就看到了哥哥的身影。恰巧此时,李洪义也抬首望向城楼。二人目光不经意间相碰,他与他,城上城下,隔着层层叠叠的人群,遥首相望。

不仅是邵安,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齐在了主帅身旁的那位年轻的将军身上。只见那名将领一袭墨黑铁甲,跃马扬鞭,提缰前行;顾盼之间,神采飞扬,意气风发。

经此一役,我朝一雪前耻,李洪义也因此威震天下。无论平民还是贵胄,都对这位千里奇袭,扫荡草原的将军产生了强烈的崇拜之情。

皇帝观旌旗渐近,高巍已临城下,便动身下楼。邵安见圣上起驾,也紧随其后。高巍见圣驾亲临,激动不已,下令全军下马跪拜。

皇帝见状,面露笑容,亲扶高巍起来,说了句:“诸位将士,辛苦了。”

高巍谦辞:“臣不敢居功,此战全赖李将军胆略兼人,孤军深入,得以重创敌军。”

皇帝偏头看看李洪义,心头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感动。那感觉就像是看自家孩子终于功成名就,无比欣慰,无比自得。

按照祖制朝纲,大军归来,先郊迎、再告太庙太社、后献俘。郊迎结束,皇帝起驾奠告天地祖先,随后于午门行献俘礼。

为彰显天朝仁慈,皇帝下令大赦俘虏。侍臣传旨,宣布开释。被俘者在礼部官员的指示下,三呼万岁,拜谢皇恩。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随后领着邵安与李洪义,在众臣的簇拥下登上城楼,俯瞰江山。绚丽的阳光洒在紫禁城的每一处角落,映照出点点金光。宛若琼楼玉宇,华美不可方物。

再远处,长安城中腾起袅袅轻烟,透过烟柱往北看去,是茫茫的平原……他的目光仿佛已经越过了上万里,一直去向天涯海角,将整片江山尽收眼底。

然而邵安的天地,并非是这九州天下。他微微偏头,含笑看向站在身侧的李洪义。只见他的盔甲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沐浴着万丈荣光。

忽然,皇帝回首叫李洪义上前,越过高巍,并立君侧,共赏万里河山。此刻,城楼下千百士兵齐声呐喊:“万岁万岁万万岁!”呼声震天撼地,响彻长安内外。

然而没有人会指责这位年轻将军的轻率僭越,毕竟谁都看得出,李洪义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

①出自:《史记·殷本纪》。指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

蠢作者今天才知道,原来的鲜花是免费道具的。每日零点都会刷新,不累计。感觉我浪费了好多鲜花啊啊啊::>_<::

ps:既然是免费的,那我就不客气的求各位读者多多送花啦!!!

------------

083步步谋珺义巧言辩,招招败子重黯归乡

大胜过后,朝廷大赏诸将。然而皇帝此次的封赏,却着实耐人寻味。凡是跟随李洪义,出兵塞外的大小将领,皆有升迁。而跟着高巍守卫金城的,却只有金银赏赐,并无其他。高巍本人,也无加封。

于是圣旨下,封张凌为正四品忠武将军,李洪辉为从四品明威将军,徐磊为正五品定远将军。而李洪义,则为正二品枢密副使,仅在高巍之下。

一时官场之中流言四起,人人都道李洪义正得圣宠,而高将军将要被圣上冷落了。

“功高震主,人臣大忌。幸好此战高将军没有什么大功劳,否则以圣上的性子,岂是冷落几日就能解决的?”秦叔冷眼旁观近日来的朝局变动,得出以上结论,而后他开玩笑说,“丞相你的那几封信,反倒是救了他。伴君如伴虎啊。”

邵安也玩笑道:“皇上近年来,重术轻道,该多读读《论语》了。”

“丞相不是不喜儒家,偏爱老庄么?”秦叔经常见邵安闲来无事,手捧着《南华经》①看得津津有味,反而那些四书五经,全都束之高阁了。

“孔孟也好,庄周也罢,诸子百家,各有千秋,何必拘泥于一家之言?”

“丞相大才。”秦叔拱拱手,随后言归正传,“如今李将军风头正胜,枢党死灰复燃,于我党不利。不过皇上这么捧着李将军,恐怕并非什么好事,早晚会步高巍后尘。”

秦叔并不知他俩是兄弟,邵安更不会轻易说出这段辛密,故而只是点点头,未置可否。

李洪辉成为将军后,皇帝特赐宅院一套,不日便从李洪义府上搬出去住了。如今他已行过冠礼,取字孟明。本该张罗着娶妻生子,可由于大哥还未成亲,兄弟俩就都耽误下来了。

还好李洪辉并不着急,李洪义这个当哥哥的却有点急了,可惜他整日忙于军务,连自己都管不清楚,更何况管他的弟弟呢。

现在皇帝赐宅,兄弟俩分了家,李洪义又把提亲的事搬上了日程。可李洪辉一副不堪重负的样子,推脱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②大哥你就不要操心了。”

“匈奴?哪来的匈奴。”李洪义傻愣愣地看着弟弟,“好吧好吧,我也管不了你了。等将来有看上的姑娘,记得跟哥说,哥给你提亲去。”

李洪辉微笑着送哥哥出门,回来后则有些惆怅。当年入隐卫时发过重誓:此生无名无利,无妻无子,忠心侍主,永无二心。

正当李洪辉陷入沉思中时,忽然窗户一响,他警惕的站起身,却见是张三又翻窗入室了。

李洪辉松了口气,道:“老四还没走远,你就敢闯进来,不怕被他发现啊?”

张三解释道:“我是躲在大门外,见他走了,才敢进来的。”话说他向来天不怕,地不怕,连相府都如履平地,唯一忌惮的就是李洪义。他不愧为他们隐卫排行第一的高手,那双耳朵,贼灵了。

好在李洪辉搬出来了,以后他们俩碰头,终于可以不再躲躲藏藏的了。这不,才搬过来,张三就登门造访,四下打量起房间布局了。

等张三细细参观完,李洪辉才问起他来干嘛。

张三一拍脑袋,终于想起来此的目的,故问道:“西瓯这仗,怎么回事?你们没事干嘛跑到圣地去啊?”

“迷路了呗。”李洪辉颇显无辜的说道。

当然张三是一百个不相信的,他质问道:“你会迷路?你号称‘小军师’,还会迷路?”

“都怪高帅,打了一仗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