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云掐之鬼立自死。在驱鬼、杀鬼一类法事中使用。
右手大指掐中指甲下。在勘查致病“邪鬼”时,问病人所见“怪异狂邪”情况时使用。
代表巡逻十方三界。左手掐寅文,共掐十二宫。祭炼施斛一类科仪中,请神吏巡行各处召亡灵时使用。
代表持剑斩杀妖邪或划破障碍。右手大指掐酉文,无名指屈于大指下,食指、中指并拢伸直。使用广泛,行符敕水中往往都少不了。
代表升天金桥。两手各以大指搭住小指,其余三指竖直;然后左前右后迭起。凡炼度、破幽一类科仪中、法师引导亡灵超出幽冥、往登仙界时使用。
代表玉帝。掐中指中节右侧。凡朝玉皇时使用。
亦称斗诀。代表北斗,小指从四指人藏于三、四指下,大指屈曲掐定三、四指,只第二指伸直。应用广泛,凡步罡、书符及用印经常掐此诀。
先掐斗印,再移大指掐四指中纹。在天官附体时使用。
又称“变神诀”。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九精思篇:“左手小指从四指后人中指根,四指曲掐掌心,用中指勾定小指,用大指掐中指中节弹了,大指却掐第二指根,此乃本师印诀。”
象征仙鹤。道法会元卷二三二:“以无名指压住中指,又以第二指压住无名指,即白鹤诀。大拇指与第五小指皆下垂,如鹤两足。”
左右两手小指与二指相交叉,大指掐中文。在炼度、破幽一类科仪中,立神虎堂追摄幽灵时召役神将使用。
布天罗地网时用。各道派不尽相同。天蓬法中所传为:以左手三、四、五指勾定左手三、四、五指,右手大指掐在左手大指甲下,左右手二指张开。念咒后,以二指相合,指向认为鬼魅所在的方向。代表结成罗地网、撒网、收网的过程。
又名天关印、山字印。用于步罡、吸天罡气书符咒水等场合。作法:先以小指从四指里面c入中指背,以二指勾定小指头,四指曲在小指背上,直伸中指,以大指掐煞文为印。
以其自子文始,最后掐定于午文,其轮掐的七个点连起有如斗形,故名。太上d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卷五:“左手大指掐四指根子文,次过中指根丑文,移上中指中文,次过四指中文,移上四指上文,次过中指上文,直上中指尖掐午文。”
有意研究的请联系我,,;手机阅读,
龟息功的修习方法
龟息功
喜欢玄幻的读者,应该也喜欢玄学,看看这篇吧,对人的身体机能有着很好的作用。 一、潜心
潜心,即调心,此法为龟息功的预备功法,初学者采用盘膝跌坐,上体正直,务必使全身放松自然,松则气顺,百脉舒畅。双手扣子午了扣,即左手拇指弯曲掐住中指午位最上端,右手拇指由左拇指、中指圈内c入,掐住左手无名指根部子位,右中指在对相对掐住,两手相抱放在小腹前,扣子午有少生杂念,有助入静之功效。二目垂帘,服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舌抵上胯,心、神、意守脐部,务使心念不移。久之感觉随心意降,头、手如同虚无,只觉脐中一点真息幽幽出入,移之不动。此时第一步功乃成。
二、潜息
潜息即为龟息,始人正功。坐式同上。此时振动鼻腔,深吸气。觉气人腹脐之中,吸端八分气即可,不要吸满。气进入腹中后,心念又下移,如同上式,宁心静气,住息。住息时可用数息法并非数呼吸次数,仅默数。住息者对于初习者,必不习惯,马上觉得气息憋闷,感觉也上澎,气息上浮,废气欲出,胸咽憋闷。初练者便可出气一口,再吸气如前。练功时间一长,忍度越长,气也越长。此时,如感叹人之气欲出时,放松小腹,心念下降,息亦下降憋闷之感便消失,但迅即又至,依法再放松小腹,下降心念。初习肴如确感气憋不住了ot,出气一口。练功时间一长,反复升潜次数亦可逐渐增加。但切记莫初习即憋长久,总要循序渐进。每次吸气,吐气一次,即闭放一次为一息。出气后调匀呼吸再行吸气。每次练习,至少要七息,至多四十九息。修炼至息潜人腹,不急不憋,久久安然,则第二步功成。
三、真定
上面二法修成,始惨人定。姿势坐卧都可。纳降气息,守心意念于脐,至心息全都忘却唯有一灵知感存于脐内中空之窍,久久不动,渐入真定。真定即为龟息上乘功夫,但习之不易,道家太极门诀:“于无而静,自然而定,无知有灵,乃人真定”。真定的饶界只有过来人方可领悟。
四、出定
当功夫达到“定境”时,收功之法就应当以“法”来掌握。按时出定方法也很简单。每个人手上有22个关窍:无名指根部关节为子时关窍,中指根部为丑时关窍,食指根部关节为寅时关窍,食指第二关节为卯时关窍。食指第三关节为辰时关窍,食指尖端为午时关窍,无名指尖端为末时关窍,小指尖端为申的关窍,小措第三关节为酉时关窍,小指第二关节为戌时关窍,小指根部关节为亥时关窍,如果打算练功在哪个时辰“出定”,可将双手握拳,拇指尖扣住那个时辰关窍,平放于腿上,则可以准确“出定”收功。
其他龟息功的相关资料
自古以来,人们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来达到长寿,其中途径之一是修炼,修炼的方法很多,然而,若论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则是“服气”。服气也叫吐纳,今天称为“气功”说得确切点就是练内功。考古发现证明,在距今约5000年以前,我国已有了模仿龟类的呼吸运动的龟息气功锻炼法。1975年在青海省乐都地区柳湾的三平台出土了一件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罐。在这件彩陶腹部正中有一彩绘浮塑炼功人像,其形态二目微闭,口形张开近园,微向外翻,腹部隆起,双手张开置于下腹部两侧,两下肢呈弯曲状态,双脚平行分开比肩略宽。通观全身,为蹲裆式。有关专家鉴定表明,这个姿态与流传至今的龟息法中的某一炼功姿势几乎完全相同。传说尧舜时有个名叫彭祖的人善于导引行气,活了八百多岁,据说这种气功的吐纳法是向乌龟学来的。因此,气功是值得加以研究推广,用它来增进人们健康的。 龟息功法是我国悠久的气功史中最古老的功之一。 一、俯息蛰藏 1姿势:俯卧,面枕床或地毯,两臂上抬,肘曲,俯掌分置两耳旁。两臂放松,两腿自然伸直,两脚距离与肩同宽或略宽。想象如灵龟深沉渊底,全身极度放松,放软。 2呼吸及意念。胍望载:“牛虽有耳而息之以鼻,龟虽有鼻而息之以耳,凡言龟息者,当以耳言也。”意思是说龟息引,要以听息为之。芝田录亦言:“睡则气从耳出,名龟息,必大贵寿。”具体作法是思想先静下来,口轻闭,以舌在上下牙到外徐徐搅动,待唾y满口后,先徐徐吸气一口,随即缓缓呼出一部分后,闭眼咬牙,提g,如吞咽硬物状,将y津用力咽下,咕咚有声。静听汨汨声。随后轻轻吸入一口气,这口气随津y下降入丹田。再缓缓深长呼气,将气吐尽,全身也随呼气极度放松。此时宁心静听呼吸之出入,即听息,一念代万念,渐渐入静,呼吸自然。渐入匀、静、深、长、细、缓,此时进入专心听息,则自然合于气,气合于神,神融且和。泯泯澄湛,渐达闻似不闻,恍恍惚惚,不知不觉地自然进入龟之蛰藏伏气状态。此式对高血压、失眠及某种生殖系统疾病,效果良好。 二、侧俯卧息右侧卧式 枕高约46寸1218厘米,头微前俯于枕上。躯干微向后弯,呈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式。右腿微曲在下,左腿卷曲,膝部触床,左脚背钩贴在右腿委中或承山x上。左脚亦可不钩贴,放置右腿前,以自我舒适为度,右肘屈曲,肘弯呈钝角,掌心向上置于耳枕上,左臂自然置于身侧,掌心朝下置于髋部。 此式与一般侧卧式不同。它的特点是骨盆微向前扭转,头微俯以通经,而成龟形团聚状,呼吸同俯息蛰藏。 三、龟神出水 俯卧,面枕床或地毯上,两腿自然伸直,两腿距离与肩宽或略宽,两手轻按于两肩旁。 缓缓以鼻吸气,吸气时,上身向后舒展,引劲前伸,徐徐抬头,渐及上体也随之抬起只用腰脊力,待不能支持时,始用手力支撑,两眼极力向上远眺。 头微低,肩松驰,先缓缓呼出一部分气体。同时吞津或咽气一口,再轻轻吸入一口气。这口气似随津y下沉丹田,再缓缓深长呼气。将气吐尽,同时恢复俯卧,全身松驰,软如酥瘫。在保持自舒适状态下,轻松自然呼吸35次。 此般反复“出水”37次后,亦可接着练俯息蛰藏或侧俯卧息。 此式对腰背痛、便秘防治有效,并能调控腹腔诸脏气之功能。 四、俯仰吃气 1端坐床边或椅上,坐时臀部要少着座位,两脚分开相距约自己的三只脚长。两掌重叠或分别按抚在小腹处,亦可分按两腹股沟处,全身放松,两眼自然睁开向前平视,亦可轻闭或若垂帘,口腔也要放松,上下牙齿呈微小的休息咬合间隙,舌尖轻抵上下牙齿之间或轻抵上齿龈处。这样,就可以使咀嚼肌、舌肌放松,促使津y分泌,口腔放松了劲部也会跟着放松,随之胸部腰脊依次自上而下地放松。然后,自然缓慢地呼吸三至五次或数分钟,直至半小时。这时,消除杂念,入静,犹如龟鳌在海洋中憩息。 2在最后一次呼吸将完时,上体浑浑前俯,头部低于两膝,将肺中的余气呼尽。 3头像小勺舀水似地引颈前伸,同时缓缓地自然吸气,上体也随之徐徐抬起恢复端坐姿势时,恰好气也吸满。 4端坐不动,将嘴唇撅起如猪嘴状使鼻孔变窄,缓缓深长呼气,按2、3、4段谈的方法,反复俯伸9次,循序渐进,直至增至36次。每次做完,散步片刻再做下一次。如在室外练习,也可站成马步式,其他做法相同。,,;手机阅读,
精神力修炼法
精神力修炼法 死神的守护神
基础:也就像习武者要有好身体做基础一样,我的方法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做基础,该方法仅仅能提高精神力的运用度,而不能增加精神力。
增加:1冥想,哪种方法都有增加精神力的能力,但是,注意了,愈加冥想法是必须学的,它虽然不是增长精神力最快的方法,但是,你需要它来净化自己的精神力,避免有急功近利而产生的杂质。愈加冥想法是想象自己在大自然中,融入大自然,其他冥想法有注视某物半小时等。
运用:精神力说白了,不知道它是什么,但是在运用的时候,会发现它和血y有关系,可以通过对血y的c纵来达到我的目的,比如说突然爆发出双倍体力,屏蔽某处的痛觉神经。大脑中精神力感知最明显,如果你能控制大脑中的精神力在天灵x头顶产生一道旋涡,让所有精神力在那里汇合,再分散通往大脑的各个地方,那么,你可以保持异常清醒24小时,智商暂时提高50,不过这个时候你的体力会下降到最低点,后遗症两天内精神力衰弱。
修炼:我上面的说的精神力增加,就是精神力修炼第一重到第二重的方法。到了第二重后,你的精神力每次进步都会在外表上明显变化。下面先说层次。精神力第二重第一层,变化在眼睛上,眼神会变得深邃,但是仔细看的话,能从深邃眼神的底部发现你真正的内在,我的真正内在是一缕寒光。第二层,气质上会有明显变化,表面上看上去非常自信,当你抬头眯眼时,你会发现,你的整个面部在变形,同时你的眼睛也会被一层闪亮的类似薄膜的东西覆盖,再也无法看到你的真正内在。第三层,再也没有人能看到你真正的脸,你的脸会在你的不同表情下变化,精神力达到这个地步可以说达到媚惑的地步了,通过精神力改变周围人对你的面部的印象。后面几层在表面上变化不明显,自己领悟吧。在第七层,你会发现你所看到的东西和以往完全不同,但哪里不同看不出来,似乎不经意间,世界在你的眼中就变了。至于如何修炼,这需要的是思考,不停地思考和感悟。你学到了什么你看透了生死吗去玩玩narcissu吧,如果你能把它彻底研究透了,你也就能达到精神力第二重第五层了,不过narcissu可少有人能一遍遍地去玩的。如果你在玩的时候没感觉,那么抱歉,你不适合修炼精神力。我在思考的时候,我的哲学研究笔记不下4万字,尽管我是理科生,不过这哲学研究耽误我不少学习啊。
第一重的修炼,其实就是创造一个新的自己,让新的自己和旧的自己残杀,如此几次后,便可以得到一个非常强大的未塑造的灵魂可以承受一切打击和改变
第二重就开始改造自己的灵魂了没有经过第一重就开始第二重,当心精神分裂。
第三重则是反璞归真,一切气质全掩,就和普通人无异,如同宝剑入鞘,当然,从眼睛中,还是能看出来痕迹的
开启方法:
前要:躺下,闭眼,放松,去杂念,使心境中正平和,无我我物。
起始:集力于眉心,使之有刺痛这是集中注意力的一种办法,后而忘物。
开篇:
一、运算能力:如果你的运算能力强,可以尝试。
运算能力开启:躺下后,先放松全身、保持心境平和中正。然后在脑海的记忆中找一个运算对象可以是数学、物理、天文之类的计算题,也可以选比如飞行、赛车时的速度计算,反正只要跟运算有关的都可以,但要记住,只能找一个对象。运算的方法可以自定,但必须算出结果不要找什么11=2之类的问题,题越难越有助于开启。运算时,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印堂即脑门或眉心,每一个运算步聚都需记住,计算完之后,还要回朔即逆向回忆,比如将一句话倒着读之类的。完成一次即可。运算法适合于对事物规律的了解。注:运算法只是以运算为主而已。
二、分析能力:这个适合分析能能力强的人。
分析能力开启:同上,先让脑中无杂念。分析法需要先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可以自定,原则上和运算开启法是很相近的。分析不同于计算,就算下棋一样,除了运算之外,主要还是以分析为主,分析什么呢下棋的布局、路数,还有下棋的人。分析法就是要将所有的事物都考虑到,并进行判断。分析的对象可别是你进门是该踏左脚还是右脚之类的问题,分析法更多的适用于对人生的体悟。
三、观察能力:这个自己看着办吧。
观察能力开启法:同上,无杂念。观察是需要对象的,闭眼之后观察什么呢最好的观察对象其实是自身,如果你有心去观察自身的身体状态就知道精神力的好处了。观察方法是,让大脑判断自身的各部分位置、状态、温度等,如果精神力超强的话,说不定还能内视自己的身体状况,这个是很有用的。不多说了,好好观察吧。
四、感知能力:这个最适合感知外界环境。
感知能力开启法:同上,先去杂念。大家都知道盲人的听觉是很好的,这虽然是盲人只能用耳的缘故,但从中的启发却是不小的。如果我们闭眼之后,凭感觉能查看周围环境时,你会发现现实中的世界和真实世界是有很大区别的。
终末:好了,以上四个能力,最多做一个就可以了,不要贪多,做完一个就可以休息了,睡不着的话,就将注意力集中在眉心,什么也不想就可以了。
放松,将注意力集中在眉心,让刺痛感上移到印堂,印堂上升到天灵,天灵散于两耳,两耳集于下鄂即喉咙上方,复而回到眉心。注:每一步不可过急太急的话容易导到状态的丧失,一旦失去状态,今晚的努力就白费吧,还是去睡觉吧。试太多的话消耗太大伤身。
上面的方法,是我自己亲自试验后总结的一些,虽然我还没有达到开启“上帝之眼”那种程度,但平时却精力更加容易集中,观察力也有不小的提升,感知能力还一般,不过可以很细微的感知周围人的一些情绪。计算能力就不多说了,有点惨淡,计算能力不是很好。分析能力还将就了,下棋的时候少了很多昏招虽然不怎么下棋。
4、精神力不是表演
精神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就别想着能够“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了。我提出的方法只是让人可以小幅度提升想大步也不太可能,提升之后有什么感觉呢很简单的呀,就是睡醒了很快就会清醒,做事情的时候很容易集中精神,分析事情的时候条理也会清晰很多,这些都是很微小的提升,平时或许感觉不到,不过总有一天会发觉自己的变化的。
以上是修习精神力的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精神力越用越强。精神力并非用越用越强,只能说是越用越会用而已,毕竟我们的大脑开度程度有限,精神力也就那么点,想要更多的精神力,那么你的大脑开发度是要提高的。
第二个误区:精神力的实质化。精神力是大脑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并非实质性的东西,你可以理解为能量,也就是大脑在运作时产生的变化。精神力是运算、分析、观察、感知等等的综合体现。
第三个误区:精神力强的人可以知道别人想法、或者控制别人。明显这个太意y了,精神力强的人勉强是可以感觉到别人的情绪和想法的,但只能模糊地知道别人在想什么、高不高兴之类的,而且对于陌生人的效果会降低。毕竟,对于一个一点都不熟悉的人,你无法通过感知、分析、观察来立刻进行判断的。所以更别提什么控制别人用钱叫人帮忙还差不多。
第四个误区:精神力是超能力。精神力不是超能力,每个人都有精神力,只是精神力的强弱不一样而已。超能力那东西我也想要的,可惜没有而已。
要记住:精神力不是表演
5、精神力之野望
其实众多科学家研究精神力,是想知道人类大脑的开发度为什么如此之少的原因。大脑的开发度是指大脑中的脑细胞的激活程度,现在都认为人类的大脑开发度在37之间,人类的精英份子诸如爱因斯坦之类的天才人物也才13左右。
其实,大脑为什么让大部分脑细胞休眠呢这实际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想想,如果有50以上的脑细胞需要活动,那么大脑要消耗的能量将是我们现在的上百倍,这不将人弄成人干才怪。所以能开发到10已经很不错了,太高的话,人类的身体无法承受那么高的消耗。
而精神力与大脑的开发度是分不开的,锻炼精神力其实就是在锻炼大脑的。为何前面我要说,想开启的话睡前吃的东西,就是因为锻炼大脑是十分消耗能量的,而且不能太频繁。
在未来,可以预计,当人物可以使用20以上脑细胞时且解决脑细胞死亡的问题,那么可以看到,人类是个个都是天才。或许那时,人类发现了精神力的其他用途也不一定的哦,,;手机阅读,
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
万法归道 外篇
早年,玄阳曾经研究过道家文化,也有过收获,今天抄录一些,有缘者可以修习,功到自然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古书隐楼藏书
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
添油接命章第一
尹真人曰:原人生受气之初,在胞胎内,随母呼吸,受气而成。此缕与母相连;渐推渐开,中空如管,气通往来,前通于脐,后通于肾,上通夹脊,由明堂至山根而生双窍,由双窍下至准头而成鼻之两孔,是以名日鼻祖。斯时我之气通母之气,母之气通天地之气,天地之气通太虚之气,窍窍相通,无有阂隔。及乎数足,裂胞而出,剪断脐带,“”huo音地一声,一点元阳,落于脐轮之后,号曰天心,虚灵一点是也。自此后天用事,虽有呼吸往来,不得与元始祖气相通。人生自幼至老,断未有一息注于其中;尘生尘灭、万死万生,皆为寻不着旧路耳所以太上立法,教人修炼,由其能夺先天之正气,所以能夺者,由其有两孔之呼吸也。所呼者,自己之元气,从中而出;所吸者,天地之正气,从外而入。人若使根源牢固,呼吸之间亦可夺天地之正气,而寿命绵长;若根源不固,所吸天地之正气,恒随呼吸而出,元气不为己有,反为天地所得,亦只为不得其门而入耳
盖常人呼吸,皆从咽喉而下,至中脘而回,不能与祖气相通,所谓众人之息以喉也。若至人呼吸,直贯明堂而上,此惟息息自先天,故能息息由黄道。盖切切然以意守夹脊双关,其间即黄中、即神室,又名黄堂。位在关前心后,非后天呼吸所得经也、自然通于天心一窍,得与元始祖气相连,如磁吸铁而同类相亲,即庄子所谓真人之息以踵也。踵者深也,即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之义。既潜深渊,则我命在我,而不复为大冶所陶矣 此窍初凝,即生两肾,次而生心,其肾如藕,其心如莲,其梗中空外直、柱地撑天。心肾相去八寸四分,中余一寸二分,谓之腔子里,乃心肾往来之路、水火既济之乡。是皆胎始结时,气与母一,所成之一缕,乃先天真气结成,渐推渐开而然也。原其得结之由,由于未孩不有思虑,故气不杂而纯,
初无朕兆得见,继因往来。久久乃现,然属有形而无质也。既而未孩而孩、始有脐带得凭以通,而尚无心,故得与同呼吸。及既出胎,“”也一声,气落下极,则已自成一物,故惟自行呼吸。
然与天地终始相通而其祖不接者,气浮不沉之故。欲与祖接,绝不费功,但自放下一切,吾心自静。心静气自静,气静则自下沉,下沉自与祖接,自得通流一体。久久气浮,不但周流一身,且与天地太虚同一呼吸,那有不得长生之理。欲通此窍,先要穷想山根,曰穷想者,犹言想到无可想,想念则自无。则呼吸之气,方渐次而通夹脊、透泥丸,以达于天心祖窍,而子母会合、破镜重圆。渐渐扩充,则根本完固,救住命宝,始可言修炼功夫。行之既久,一呼一吸,入于气x,乃自然而然之妙也。此千古不传之秘,而妙用只是无念而已,是纯由黄道升降故能自然如此。
按了真子曰: ot 欲点长明灯,须用添油法。 ot
一息尚存皆可复命。人若知添油之法,续尽灯而复明,即如返魂香点枯亥而重茂也。油乾灯绝,气尽身亡,若非此窍则必不能添油、必不能接命,无常到来,懵懵而去矣。故吕祖曰:
ot 塞精宜急早,接命莫教迟。 ot
接则长生,不接则天死也。人生气数有限,而盛不知保,衰不知救,如刘海蟾云 : ot 朝伤暮损迷不知,丧乱精神无所据。 ot
细细消磨、渐渐衰耗,元阳斯去,阖辟之机一停,呼吸之气立断,噫,生死机关,迅何如也而世人不肯回心向道者,将谓繁耶,抑畏难耶然于此着功法,最是简易,但行住坐卧常c此心,藏于夹脊之窍,则天地真气随鼻呼吸,以扯而进,自与己之混元真精凝结丹田,而为吾养生之益。
盖此窍之气,上通天谷、下达尾闾,周流百节之处,以天地无涯之元精,续成有限之形躯,自是容易。学者访能凝神夹脊之窍,守而不离,久久纯熟,则里面皎皎明明如月在水相似,自然散其邪灭、消其杂虑、降其动心、丑其妄念。忘念止则真息自现,真息现而真念无念、真息亓息。息无则命根永固,念无则性体常存。性存命固,息念俱消,即性命双修之第一步功也。张崇烈云:
ot 先天气从两窍中来,西江水要一口吸尽。 ot 即此义也。
嗟夫,人生如无根之树,全凭气息以为根株,一息不来,即命非我有。故修长生者,首节专以保固真精为本精旺自然精化为气,气旺自然充满四肢。四肢充满,则身中之元气,不随呼而出;天地之正气,恒随吸而入。久之胎息安、鄞鄂固,斯长生有路矣。此段功夫,自始至终舍他不得;
起手时,有添油接命之功;坤炉药生时,有助火开关载金之功;婴儿成形时,有温养r哺之功。只待婴儿既长、脱x而升、移居内院之时,则是到岸不须船,而此添油接命之功,方才无用。夫添油入窍,种种玄况不一,总以造有热汤倾注之验,觉极通畅,却并不是将无作有的话头,学者细心行持,自有天然妙处。
南樵子曰,此夹脊双关一窍,在人背脊二十四节上下之正中,真可以夺神功、改天命。易曰: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和之至也。
闵小艮曰:按此窍在脊前脘后,而有形无形,未开谓之玄关,既万谓之玄窍。
学者行到虚极静笃时,此窍乃现,胎息于此也。我身元神,于此升降,乃谓得道道路也。谓得彻天彻地也。故此元神一入,自觉此中大无外、细无内也。丹书一名神室,又曰黄房,其名不一。
总之,结胎养胎造至脱胎,皆基于此处,第非后天三宝所得闯入也。盖以此处是黄中,先天休养之所,主君之堂,臣辅得入须凭宣召者。
若夫任督,乃为赤黑道,后天精血所由之径,为之导者,亦藉神气。世人未知分别,每有后天闹黄之弊。历古丹经,不敢径示由中升降,而但示以由任而降、由督而升,职此故也。是经慈示,实为万古未尝少泄之秘;而为证道捷径。是故谆谆导以自然。自然则无后天升降,升降纯是先天矣。
一得惟恐学者妄用心意,不从自然,致遭不测识此数行,以告同学云。
明天写第二 凝神入窍章第二
元神大道,喜欢着可以试试。,,;手机阅读,
凝神入窍第二
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
凝神入窍章第二
尹真人曰:太上云谨遵山本增之:吾从无量劫来,观心得道,乃至虚无。夫观心者,非观r团之血心,若观此心,则有血热钞本热作凝火旺钞本火旺作气滞之思,不可不慎也。
闵小艮曰:谨按太上观心,核属三观,盖即内观、外观、远观也。人心虽妄,当于此心之后而退藏之,妙用无穷。皆基于此。其法盖以观虚、观无、且观静寂耳如是,观若勿观,个中玄窍始开,若一杂有意念,其弊莫测,故有不可不慎之戒。
人有三心,曰:人心、道心、天心。人心者,妄心也;道心者、照心也;天心者,玄关祖窍气x是也。太上观心者,以道心而普照天心也。
又曰钞本误作南樵子曰,兹准山本订正之入窍观心之法:凝神定息、清虚自然、六根大定、百脉平和,将向来夹脊双关所凝,潜入命府,送归大冶牢封固。命门一窍,即脐后一寸二分,天心是也,一名神炉,又名坤炉,而息之起、息之止,在此一x。
按自气x起息,状如炉烟,随吾呼吸,仍不外乎黄庭为之主张者,盖有元神在也。调处之法,乃以道心而照天心,则此灵谷之中,气机虽繁,有神以主,亦仍如如不动;本体常存,神与气合,紧紧不离,是名外炼,而不失夫胎息。
盖如凝神于炁x是神室也,时时收视返听、照顾不已,则此气x是坤炉也,亦自寂寂惺惺、永无昏沉,而睡魔自遣,且能应抽应添,运用自如矣。楞严经云:“一根既返元,六根自解脱。”盖无六根,则无六识;无六识,则无轮回种子;既无种子,则我一点真心,独立无倚、空空荡荡、光光净净,斯万劫而常存也。每见专务顶门之性为宗者,是不知命也;专务坤炉修命为宗者,是不知性也。纯阳曰:“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y灵难入圣。”
若此凝神入窍之法,乃性命双修之诀,盖得中央黄晕所结之神以宰之耳人若识于此处,而迎吾一点元神入于元始祖窍、天心气x之中,绵绵续续,勿助勿忘,引而亲之,一若升于无何有之乡,则少焉呼吸相含、神气相抱,结为丹母,镇在下田;待时至时,则摄吾身先天灵物,上引三才真一,油然下入,合我身中铅汞,即成无上英华,融而化之,有如北辰居所众星皆拱之验,是皆元神潜入气x所致,故尔诸气归根,万神听令。然而古哲谓是黄叶、非真金也。必须久久行之,先天性命真正合一,如汞投铅而相制伏,而大丹真孕其中矣
盖以此段功夫,神既入窍,则呼吸一在窍内,而吾鼻中呼吸,只有一点而微若无,方为入窍之验。验验不失,乃得真金焉。
南樵子曰钞本误作师又复言,盖误。将经又曰作南樵子曰,故误以此注反作师又复言。今准山本正之:此一章功夫,妙在运双关所凝之神,藏于气x,守而不离,则天地元始祖气,得以相通而入也。凡修持者,每日以子午卯酉四时为则,每时或坐一香三香,斯时毛窍已开,必须再坐一、二香,将神一敛,下坐,方可出户,否则恐干外邪,故亦不可不记。
闵小艮曰:此章玄论皆属丹经所未泄,了道成真,秘旨备矣。中被魔学节改,幸道不终隐,得准山本一一订正,夫岂人力也哉,,;手机阅读,
神息相依第三
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
神息相依章第三
尹真人曰谨遵山本增之:天谷之神,湛然寂然,真性也;神炉之中,真气氤氲而不息者,真命也。
他两个才是真水火、真乌兔、真夫妇、真性命。使二者纽结一团、混合一处、炼在一炉,二六时中,神不离气,气不离神,性不离命,命不离性,二者则二而一、一而二者也。
其功与前章之功一贯而下,每日子前午后,定息静坐,开天门以采先天,闭地户以守胎息,纳四时之正气以归正室、以养胎真,渐采渐炼以完乾体,以全亲之所生、天之所赋。真汞八两,真铅半斤,气若婴儿,y阳吻合,混沌不分,出息微微,入息绵绵,内气不出,外气反入,久之神炉药生,丹田火炽,两肾汤煎,此胎息还元之初、众妙归根之始也。
则一刻功夫,可夺天地一年之节候,璇玑停轮,日月合璧,真是:万里y沉春气到,九霄清彻露华凝。妙矣哉,真阳交感之修欤
盖神入气中,犹天气之降于地;气与神合,犹地道之承于天。
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也。”盖一阳不生于复而出于坤,坤虽至y,然y里藏阳,大药之生实根柢于此。药将产时,就与孕妇保胎一般,一切饮食起居,俱要小心谨慎。
诗云:“潮来水面侵堤岸,手风定江心绝浪波。性寂情空心不动,坐无昏愦睡无魔。”此惟凝神气x、定心觉海,元神与真气相依相恋,自然神满不思睡,而真精自凝、铅汞自投、胎婴自栖、三尸自灭、九虫自出,其身处觉安而轻,其神自觉圆而明,若此便是长生路,休问道之成不成。此境必待神炉药生、丹田火炽、两肾煎汤,方见此效,方可行开关之功。
又曰青羊钞本误作南樵子曰,兹准样本订归经文录之:修真之土,果能将夹脊双关所凝之神藏于气x,守而不离。则一呼一吸,夺先天元始祖气尽入气x之中;久而其气充满,畅于四肢、散于百骸,无有阻滞,则自然两肾汤煎、丹田火热而开关也。
南樵子曰;此一段功夫,妙在照之一字。照者,慧目也。“慧日照破昏两,能见本来面目。”
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空者,光明之象也。五蕴皆空,则六识无倚、九窍玲珑、百关透彻,空空荡荡,光光净净。
惟到此地,方为复我本来之天真,还我无极之造化。明心见性,汞去金存,再行添油入窍之功,神息永不相离,只待婴儿成形、移居内院方歇止。
闵小良曰:按此内院,即是泥丸,又为玉清宫,元神坐以待诏飞升之地也。,,;手机阅读,
聚火开关第四
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
聚火开关章第四
尹真人曰钞本误作南樵子:开关乃修真首务,胎息即证道根基。未有不守胎息而望开关、不待开关而能长生在世者。许旌阳曰:“关未开,休打坐,如无麦子空挨磨;开得关,透得锁,六道轮回可躲过。”此确论也。
闵小艮曰:此关是元关,乃即尾闾关,故可聚火以开,上而夹脊双关亦然,皆可以运行开者。
锁则无缝锁,大造用以封锁玄窍者也。法惟虚寂之极,先天匙现,豁然d启。
此窍一启,九窍齐开,而胎息得行,大道乃有路焉矣。
然按章旨,真人盖为玄关未开者而发,乃从色身上攻去积y,则行无病阻,是亦一法也。
余更进而寂体,真人另有玄意,乃补首章所未示,恐人专事中透捷法,而置任督于勿理,则于生生妙用未免。功诀亦非至庸至正功法。
此功行后,则于色身固大利,而于法身得培,更无欠缺,后学遵循中透,亦无混入闹黄之误,玄意盖如此。
开关之法,择黄道吉日,入室静定,开天门以采先天,闭地户以守胎息,谨候神炉药生、丹田火炽、两肾汤煎,见此功效,上闭巽窍、塞兑垂帘,神息归根,以意引气,沉于尾间,自与水中真火纽作一股,直撞三关钞本作自有天然真火,误。
当此之时,切勿散漫,倒提金锁锁,以心役神、以神驭气、以气冲火,火炽金熔,默默相冲,自一息至数百息,必要撞开尾闾,火通金过太元关,而闾口内觉刺痛,此乃尾闾开关之验。
一意后冲,紧撮谷道,以鼻息在闾抽吸,内提上去,如推车上高坡陡处,似撑船到急水滩头,不得停篙住手,猛烹急炼,直上升,再经夹脊关,仍然刺痛,此又二关开通之验。
以神合气,以气凝神,舌拄上腭,目视顶门,运过玉枕,直达泥丸顶上,融融温暖,息数周天数足,以目左旋三十六转,铅与汞合,真气入脑而化为髓。
再候药生,仍行前功,每日昼夜,或行五六九次,行之百日,任督自然交会。
一元上下,旋转如轮,前降后升,络绎不绝。内有一股氤氲之气,如云如雾,腾腾上升,冲透三关,直达紫府;渐采渐凝,久则金气布满九宫,补脑之余,化而为甘露,异香异美,降入口中,以意送入黄庭土府,散于百络,否则送炉,如是三关透彻,百脉调合,一身快畅,上下流通,所谓“醍醐灌顶得清凉、同入混炉大道场”者此也钞本于土府下少两句。
百日之功,无闲时刻,关窍大开,方可行采药归壶之事。不然,纵遇大药而关窍不开,徒费神机,采亦全无应验。
张三丰祖师云:“不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道且修心。修心自然丹性至,性至然后药材生。”还虚子曰:“开关之法,妙在神守双关一窍,此窍能通十二经络,善透八万四千毛窍,神凝于此,闭息行持,久之精满气化,气化自然冲开三关、流通百脉、畅于四肢,窍窍光明,此为上根利器也。”
然于中下之士,或又行功怠缓,则关窍难开,必得丹田火炽,两肾煎场,依法运行,方能开通。故经云:“天之神栖于日,人之栖于目。”
古人谓目之所至,神亦至焉;神之所至,气亦至焉。又云:“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开关功夫,不外乎此。
南樵子曰钞本误纂下文入经,故无四字,兹准山本订正文:此章功夫,始而妙在神气纽作一股,默默透后上冲,次而直如推车至上半山,似渡江临急流水,必要登巅达岸而后已,学者专心致志,努力行持,自有此效。
先师太虚翁云:“吕祖医世功法入手,亦以开关为第一义,大可即此章以治身,即可准此功以医世。细体以行,身无有不治,世无有不安泰也。其效乃在流通百脉,畅于四肢;而难在通关透窍也。关开乃有用,奔透用始得当,治身其然,治世亦尔也。”,,;手机阅读,
采药归壶第五
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
采药归壶章第五
尹真人曰谨遵山本增之:采药必用夜半子时一阳初动者,其时太阳正在北方,而人身之气在尾闾,正与天地相应,乃可以盗天地之机、夺y阳之妙、炼魂魄而为一、合性命以双修。
盖此时乃坤复之际,天地开辟于此时,日月合壁于此时,草木萌孽于此时,人身y阳交会于此时,至人于此时而采药,则内征外应若合符节,乃天人合发之机、至元而至妙者也。
经云:“食其时,百骸理,盗其机,万化安。”又云:“每当天地交h时,盗取y阳造化机。”
于亥末子初之时,清心静坐,凝神定息,收视返听,一念不生,万缘尽息;浑沦如太极之未分,溟幸如两仪之未兆,湛然如秋江之映月,寂然似止水之无波,内不知乎吾身,外则忘乎宇宙。虚极静笃,心与天通,先天大药,随我呼吸而入于黄庭。
周天数足,铅汞交结,天然真火,熏蒸百脉,周流六虚,冲和八表。一霎时雷轰巽户,电发坤门,五蕴空明,九官透澈,玉鼎汤煎,金炉火炽,黄芽遍地,白雪漫天,铅汞髓凝,结如黍珠。三十六宫花似锦,乾坤无处不春风。
诀曰:“存神惟在肾,水火养潜龙,含光须默默,调息顺鸿蒙。”此乃封闭之要诀也。青羊钞本此下有文六句,梓本无之,盖后人所搀也,兹削而不录。
南樵子曰:修真炼至明心见性,归真已得其半,学者果能九窍玲珑、五蕴空寂、百节透澈,则采药亦易得。邱长春曰:“深耕则易褥,布种为钩玄。识得玄中奥,人元遍大千。”在人遇师不遇师耳此梓本原文,钞本大有窜改,不录
闵小艮曰:闻诸驻世神入泥丸李翁谕我先师太虚翁云:“成道多门,而采取非一。”
律宗所事为最高,盖谓得自虚空也。得之之时,学者倘有遍体统炽之患,此情动于中之故。法惟退心于密,能感致太极真阳,y焰自灭。夫此真阳,归自坤位,升得乾护,归体太极,故能降熄燎原之焰。
然非凉德所能感降吾身者。是以学贵累行,名曰深耕;次惟大隐朝市,不劳布种,自有人元虚集,而己则寂静虚无以俟,此则律宗之所受授也。
夫太极真阳,学者德能感此,必自顶门而下,且必滴顶应阙,霎时清凉,验乃如此,所谓“乾元得自顶、三界立清凉”是也。南樵所述,玄乎玄乎,而青羊钞本,削而不录,故准梓本订增之。
又曰:一得参究“遇师”语意,辗转不成寐,久之忽入一境,见我师太虚翁,燕坐如生平,手执一卷青纸金书,曰:“此是琼官先生所遗,鹤林彭君纂入天仙枕中秘,世间尚有之,访可得者。”
一得跪而阅之,记其大旨,乃即太上宗旨所载,须置活虎生龙,备为勾引,感太宝于虚际,是乃清净道侣,以元引元、以一引一,此自然通感之妙用。书内有八十一偈,其七言曰:“活虎生龙习静时,虚空交感不相知。无中生有还归彼,有里还无我得之。得此恍同巫峡雨,全凭目力慎维持。”盖言以目后透而升,斯无逐情外漏之弊。其殿偈四言,盖释师字之义。
按尔雅“师,、众也。”
玉篇“像他人也。”是籍男女众人,以引元之义。如释氏之无遮大会,即此妙用也。
礼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以事,如集清净道侣,以引太玄之事;喻诸德,则兼有积德之旨。
师字之义,所该如此。
偈云:“太玄真一,极休如雌,感而遂通,行行合师。五五不圆,勿克应之。得之则荣,失之则枯。道无予夺,德孤乃孤。”
太虚翁曰:“斯贵自勉,毋辜负,尔自知。”又曰:“后世必有误会者,岂仅作功行条数已裁”二千五百人为师,五五是解师中众字之义。
孤者众之反,曰“德孤乃孤”者,言无德,虽遇众,如不遇也。南樵所述师字,隐含如许妙义也。
南樵述而不之释,感师慈示,爰谨识之。,,;手机阅读,
卯酉周天第六
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
卯酉周天章第六
尹真人曰:前章先天大药,入于黄庭,采药也。此章卯酉周夭,左右旋转,收功也。
张全一铅火秘诀云:
大药之生有时节,亥末子初正二刻。
精神交清含光华,恍恍惚惚生明月。
媾毕流下喷泡然,一阳来复体轻泄。
急须闭住太元关,火金过尾闾x。
采时用目守泥九,垂于左上且凝歇。
谓之专理脑生玄,右边放下复旋折。
六爻数毕药生乾,阳极y生往右迁。
须开关门以退火,目光下瞩守坤田。
右上左下六凝住,三八数了一周天。
此是天然真火候,自然升降自抽添。
也无弦望与晦朔,也无沐浴达长篇。
异名剪除譬喻昂,只斯数语是真诠。
此于采药归壶后行之,则所结金丹不致耗散。大药采来归鼎,若不行卯酉周天之功,如有车无轮、有舟无舵,欲求远载,其可得乎
其法:先以法器顶住太玄关口,次以行气主宰,下照坤脐,良久,徐徐从左上照乾顶,少停,从右下降坤脐,为一度,如此三十六转,为进阳火;三十六度毕,去了法器,开关退火,亦用行气主宰,下照坤脐,良久,徐徐从右上照乾顶,少停,从左下降坤脐,为一度,如此二十四,为退y符。
纯阳祖师云:“有人问我修行法,遥指天边月一轮。”此即行气主宰之义也。
此功与采药归壶之功,共是一连。
采取药物于曲江之下,聚火载金于乾顶之上,乾坤交情于九宫,周天运转而凝结,故清者凝结于乾顶,浊者流归于坤炉。
逐日如此抽添、如此交媾,汞渐多而铅渐少,久而铅枯汞乾、y剥阳纯,结成牟尼宝珠,是为金y大还丹也。
盖坎中之铅,原是九天之真精,离中之汞,原是九天之真气。始因乾体一破,二物遂分两弦,常人日离日分,分尽而死;而至人法乾坤之体、效坎离之用,夺神功、改天命,而求坎中之铅制离中之汞,取坎中之阳制离中之y,盖阳纯而复成乾元之体也。
紫阳曰:
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y。
自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
南樵子曰钞本误纂入经:后升前降,采外药也,左旋三十六以进阳火,右转二十四次退y符,皆收内药而使来归壶,不致耗散。日积月久,炼成一黍米之珠,以成真人者,即此也。
偈曰:
移来北斗过南辰,两手双擎日月轮。
飞趁昆仑山顶上,须臾化作紫霄云。
闵小艮曰:谨按此章,乃就一身中采取坎一以为种子,与上章经义不一。上章得自虚空,此章成自神功者也。,,;手机阅读,
长养圣胎第七
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
长养圣胎章第七
尹真人曰:始初那点金精,浑然在矿,因火相,遂上乾宫,渐采渐积,日烹日熔,损之又损,炼之又炼,直至烟销火灭,方才成一粒龙虎金丹圆陀陀,活泼泼,辉煌闪灼,光耀昆仑,放则迸开天地窍,归复隐于翠微宫。
此时药也不生,轮也不转,y也不降,火也不炎,五气俱朝于上阳,三花皆聚于乾顶,阳纯y剥,丹熟珠灵,此其候也。
然鼎中有宝非真宝,欲重结灵胎,而此珠尚在昆仑,何由得下而结耶必假我灵,申透真阳之气以催之、太阳真火以之。催久则灵丹自应时而脱落,降入口中,化为金y而直s于丹扃之内。
霎时云腾雨施、雷轰电掣,鏖战片晌之间,而消尽一身y滓,则百灵遂如车之辏毂,七宝直如水之朝宗矣。 许宣平曰:“神居窍而千智生,丹入鼎而万种化。”然我既得灵丹入鼎,内外交修,炼之又炼,至与天地合德,则太虚中自有一点真阳,从鼻窍而入于中宫,与我之灵丹合而为一。
盖吾身之灵,感吴缺灵,内征外应,浑然混合。老子云:“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
当此两阳乍合、圣胎初凝,必须时常照觉、谨慎护持,如小龙之初养珠,如之初怀孕,牢关圣室,不可使之渗漏;更于一切时中、四威仪内,时时照顾,念念在兹,混混沌沌,如子在抱,终日如愚,不可须臾间断也。
葛仙翁曰:“息息归中无间断,天真胎里自坚凝。”
陈虚白曰:“念不可起,念起则火炎;意不可散,意散则火冷。”
惟要不起不散,含光默默,真息绵绵,此长养圣胎之火候也。
南樵子曰:道之所以长养圣胎者,不独玄门为然,释氏亦有形成出胎之语。
修真之士于静定之中入三摩地者,谓道之元神、元气、元精,三者合一而归于天心一窍也。
释氏谓之正定、正中、正受,三昧真定而入于真空大定也。入定之时,慧日悬空朗大干,大道分明体自然。十月圣胎完就了,一声霹雳出丹田。
照天心一窍者,以耳内听此窍,以限内观此窍,如如不动,寂寂惺惺,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包含十方诸佛刹土,静定自如,虚空淡然,浑然一物,此为三昧真定法门。
偈曰:
男儿怀孕是胎仙,只为蟾光夜夜圆。
夺得y阳真造化,身中自有玉清天。
闵小艮曰:谨按此章,双承前两章得药归壶,示以长养圣胎功也。
盖前两章得法不同,而皆有未尽善处。一由性功未纯,而感外扰,致有燎原之患;幸知累行积功,上感大造,降至真阳,色身赖以拯救。然经此患,玉石俱伤,欲保功成,必须得法以抚以安也。
其次章之失,乃是命理未精,所采所得,尽属后天,丹书所谓黄叶,不是真金。
何以故
我身三宝,得自父母,父母得自天地,是太极无极之降本流末也。
以人而论是先天,以道而论尚属后天。至人知之,放必先事身中胎息,致开先天玄关,摸着大造鼻孔,同出同入,始得于中招引人元,出坤入坤。按两坤字,上坤指坤方,西南是也;下坤指人身,坤腹是也。如是呼吸,自得一收归坤炉,朝烹夕炼,与夫平日所引所致种种真元炼而成珠者,引归神室,溶而成一粒,乃为胎成。
先师太虚翁谓功至此,方可从事长养,倘或所聚有杂,必重加功力,以熔以化。盖以往昔所结,尚属幻化之胎,法惟仗神出内院,熔成金y,重下坤炉,招致玄窍感降之一,与吾神炉炼物,融成一粒,引归神室中,以休以养,始得谓真种。
是章所言,若合符节,则知是章所言鼻窍,不可认作人身鼻孔,此窍必是玄窍,而鼻则祖义焉耳
南樵子隐而未泄,恐误后人,不敢不白云。,,;手机阅读,
乳哺婴儿第八
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
r哺婴儿章第八
尹真人曰:前面火候已足、圣胎已圆,若果之必熟、儿之必生,弥历十月,脱出其胎。释氏以此谓之法身,玄门以此谓之婴儿。
盖炁x钞本作气,误也。按此炁x即是玄窍,又名神室。而气x是神炉,又曰坤炉,乃为药归锻炼之所,而炁x乃是仙胎结养之地,此不可以不辨者也。原是神仙长胎住息之乡,赤子安身立命之处。
婴儿既晏坐静室、安处道场,须藏之以玄玄,守之以默默。始借坤母黄芽以育之,断聚天地生气以哺之。此感彼应,其中自呼自吸、自阖自辟、自动自静、自由自在,若神仙逍遥于无何有之乡,若如来禅定于寂灭海之场。 虽到此大安处,仍须关无,勿令外缘六尘魔贼所侵,内结烦恼j回所乱。
若坐若卧,常施莹净之功;时行时止,广运维持之力。方得六门不漏、一道常存,真体如如,丹基永固。
朝夕如此护持,如此保固,如龙之养珠,如鹤之抱卵,而不敢顷刻之偶忘,方谓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也。
其法:以眼观内窍、以耳听内窍,潜藏飞跃,总是一心。则外无声色臭味之牵,内无意必固我之累,方寸虚明,万绿澄寂,而我本来之赤子,遂恰恰然安处其中矣
老子云:
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
如心空无碍,则神愈炼而灵;身空无碍,则神愈炼而愈精。炼到形与神而相涵,身与心而为一,才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者。
古仙云:此际婴儿,渐露其形,与人无异,愈要含华隐耀、镇静心田者,若起欢心,即为着魔。婴儿既长,自然脱窍,时而上升乾顶,时而出升虚际,时而顿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出没隐现,人莫能测。
修道必经之境,古哲处之,惟循清虚湛寂焉,是为潜养圣婴之至道。
南樵子曰:火候已定,圣胎已完,全赖灵父圣母,y阳凝结以成之。
虽然,婴儿显象,尚未老成,须六根大定,万虑全消,而同太虚之至静,则婴儿晏居静室、安处道场,始能得灵父圣母虚无之祖炁,以养育之。养育之法:神归大定,一毫不染,开天门以采光天,闭地户以守神室,无昼无夜,刻刻堤防,勿令外缘六尘所侵,内贼五y嗔魔扰乱,心心谨笃,三年婴儿老成,自得升超天谷,直与太虚不二矣。
偈曰:
含养胞胎须十月,婴儿r哺要千朝。
胎离欲界升内院,乘时直上紫云霄。
闵小艮曰:青羊钞本,搀入门外汉语。如此章中,既云婴儿既长,x不能居;又于注末搀入婴儿老成,自尾闾上升天谷。既长而x不能居,是r身耶,婴儿乃由尾闾钻上耶;且焉有玄窍嫌窄者,翻能透闾而上自相矛盾乃尔,兹准山本订正之。,,;手机阅读,
移神内院第九
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
移神内院章第九
尹真人曰:始而有作有为者,采药结丹以了命也;终而无作无为者,抱一冥心以了性也。
施肩吾曰:“达摩面壁九年,方超内院;世尊冥心六载,始脱藩笼。”
夫冥心者,深居静室,端拱默默,一尘不染,万虑潜消,无思无为,任运自如,无视无听,抱神以静,体含虚极,常觉常明,此心常明,则万法归一,婴儿常居于清净之境,栖止于不动之场,则色不得而碍之,空不得而缚之,体若虚空,斯安然自在矣。
y长生诗曰:
无位真人居上界,空寂更无尘可染,
有为功就又无为,无为也有功夫在。
所谓“居上界”者,盖即婴儿之栖天谷也;
“空寂明心者,盖耶吕祖向晦晏息合道之法也; “无为也有功夫在”者,盖即太上即身即世、即世即心,遥相固济之宗旨。
其次盖即谭长真所云:
婴儿移居上丹田,端拱冥心合自然。
修道三千功行满,凭他作佛与升仙。
谓必移居天谷者,非必以地峻极于天,实以其纯一不杂,婴儿居此,自无一毫情念得起。但起希仙作佛之心,便堕生死窟中,不能得出。
夫此清净体中,空空荡荡,晃晃朗朗,一无所有,一无所住。心体能知,知即是心;心本虚寂,至虚至灵。 由空寂虚灵而知者,先知也;
由空寂虚灵而觉者,先觉也;
不虑而觉者,谓之正觉;
不思而知者,谓之真知。
虽修空,不以空为证,不作空想,即是真空;虽修定,不以定为证,不作定想,即为真定。
空定真极,通达无碍,一旦天机透露,慧性灵通。乍似莲花开,恍如睡梦觉,忽然现乾元之境,充满于上天下地而无尽藏。
此正心注常明,炯炯不昧,晃朗宇宙,照彻古今,变化莫测,神妙无方。
虽具r眼,而开慧眼之光明;匪易凡心,而同佛心之觉照。此由见性见到彻处,修行修到密处,故得一性圆明、六根顿定。
何谓六通
玉阳太师曰:坐到静时,陡然心光发现,内则自见肺肝,外则自见须眉,知神踊跃,日赋万言,说法谈玄,无穷无极,此是心境通也;
不出庐舍,预知未来,身处室中,隔墙见物,此是神境通也;
正坐之间,霎时迷闷闷,混沌不分,少顷,心窍豁然大开,天地山河,犹如掌上观纹,此是天眼通也;
能闻十方之语如耳边音,能忆前生之事如眼前境,此是天耳通也;
或昼或夜,能入大定,上见天堂,下见地狱,观透无数来劫及宿命所根,此是宿性通也;
神通变化,出入自如,d见众生心内隐微之事,意念未起,了然先知,此是他心通也。
若是者何也
子思曰:“心之精神谓之圣。”
故心定而能慧,心寂而能感,心静而能知,心空而能灵,心诚而能明,心虚而能觉。
功夫至此,凡一切善恶境界,楼台殿阁,诸佛众仙,不可染着。
此时须用虚空之道,而扩而充之,则我天谷之神,升入大虚,合而为一也。
再加精进,将天谷元神,炼到至极至妙之地,证成道果。
太上曰:“将此身世身心,融归入窍,外则混俗和光,出处尘凡,而同流俗;往来行藏,不露圭角,而积y功;开诚普渡,以修以证,是正性命双修之妙用。”
究其旨归,不外皇极阖辟之玄功。
易曰:“先天而天弗违”者,盖言机发于心,两大之气机,合发而弗违也。此即人能宏道之旨。而功法不外神栖天谷,行夫不识不知、惟深惟寂。阳光不漏。故能愈扩愈大、弥远弥光,自然变化生神。生之又生,生之无尽,化之又化,化之无穷。
东华帝君曰:
法身刚大通天地,心性圆明贯古今。
不识三才原一个,空教心性独圆明。
是言当以普济为事,是即行满三千、功圆八百之旨。
又曰:
世间也有修元者,先后浑凝类圣婴。
若未顶门开巨眼,莫教散影与分形。
是言杂有后天。
后天有形。一纸能隔,况骨r乎若夫先天,金玉能透,何劳生开巨眼哉惟其杂有后天,开眼而出,虽可变化无穷,未能与天合德,故须加以九年面壁之功,淘洗净尽,乃与天合。自然跳出五行之外,返于无极之乡,证实相玄之又玄,得真功全之又全,成金刚不坏之体,作万年不死之人;自觉觉他,绍隆道种,三千功满而白鹤来迎,八百行圆而丹书来诏,飞升金阙,拱揖帝乡。
中和集有云:
成就顶门开一窍,个中别有一乾坤。
然此顶门岂易开哉先发三昧火以透不通,次聚太阳火以冲之,二火腾腾,攻击不已,霎时红光遍界、紫焰弥天,霹雷一声,天门开也。
吕祖亦云:
九年火候真经过,忽尔天门顶中破。
真人出现大神通,从此天仙可称贺。
此言后天未净,破顶而出也。
至于积功累行,全在神栖内院之时。
余昔有云:
功圆才许上瑶京,无限神通在色身。
行满便成超脱法,飘然跨鹤觐三清。
而今金阙正需材,邱氏功高为救灾。止杀何如消杀劫,三千世界尽春台。
南樵子曰:吾师运心,何等之普今之人得有一诀一法,秘密深藏,惟恐泄漏,知与吾师自较,岂不愧死噫渡人即是渡己,累行即是修仙,盖以普渡即性天耳
闵小艮曰:按钞本此一章,大有改削,注不胜注,兹一准山本增之。
细体经文,直是医世入手功法,其间圆证宗旨,亦备示焉,第未说破医世之旨耳驻世神人泥丸李祖,谓是书与山本所降金华宗旨,皆为医世而出,盖必上承元始法旨者。
然章中不露应运而说,迳谓旨归不外云云,是从太上所示体会而得。按真人在世以法显,未闻倡行医世之道,此经盖升证后宣示之文,亦运会使然也。
故神人李祖有“欲说未说”、“今将说之”偈,见于是经下章。,,;手机阅读,
炼虚合道第十
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
炼虚合道章第十
尹真人曰:水邱子云:“打破虚空息亿劫,既登彼岸舍舟揖。阅尽丹书万万篇,末后一句无人说。”
李真人曰:“欲说未说今将说,即外即内还虚寂。气x为炉理自然,行满功圆返无极。”
高真人曰:“此秘藏心印,皆佛佛相接,祖祖相承,迄今六祖衣钵,止而不传,请佛秘藏,于斯已矣今值元会,樵阳再生,真道当大行,世所传炼神还虚而止者,犹落第二义,非无上至真之道也。”
樵阳者,古真人之号,姓王,不知何代人。王昆阳律祖,潞洲人,相传生时,有仙人过其门曰:“樵阳再生矣太上律宗,从此复振矣”载在三山馆录。
律祖于顺治、康熙间,五开演钵堂,付接太上三大戒,弟子三千余人,传戒衣钵,有吕祖医世说述,则得受者有三千余部,岂非真道之大乎况律祖戒堂,开在京邸白云观,尔时佛道两宗传戒,非奉旨不得私开。
其所传,有律、有书、有手卷,卷中载历祖支派,自太上而下,所传戒偈,或五言、或七言、或四言,累代相承无缺。无所承者,则必属冒入,律必究送勿贷。
卷上录有谕旨,冠其卷端,而玄律亦极严,所以杜假冒耳所传之书,义理本无所禁,然戒律郑重,恐人亵玩,故轻泄之律最严,是以律裔一概袭藏,而凡无人可授之裔,则必聚而焚之,此食古不化之流弊。
律祖三传而道逐绝。今嘉庆间所开演钵,邱祖戒本失传,近所传访诸净明宗教录,与邱祖所传,大同而小异也。我山先辈,亦守戒焚之,书则录本幸存,而卷律亡矣。先师太虚翁道及,必抚膺流涕,盖为此耳
真人此书,直与医世妙用,一贯相通,循以修入太上宗旨,如示诸掌。不为注而出之,何以对我师且任情不政,何以对真人此一得不得已之苦衷,非好为饶舌也。龙门后学闵一得谨志。
禅关一窍,息心体之此一句为开玄窍之枕中秘,一旦参透,打开三家宝藏,消释万法千门,还丹至理,豁然贯通,而千佛之秘藏,复开于今世。盖释曰禅关,道曰玄窍,儒曰黄中,事之事之,方能炼虚合道,乃为圣谛第一义、即释氏最上一乘之法也。
此法无他,只是复炼阳神,以还我毗卢性海,以烹以炼,浊尽清纯,送归天谷;又将天谷之神,退藏于密,如龙养颔下之珠,似鹤抱巢中之卵,即内即外、即气即心,凝成一粒;谨谨护持,无出无人,眼前即是无量寿国,而此三千大千世界,威各受其益。
无有圭角可露,虚寂之极,变化之至,则其所谓造化者,自然而复性命,自然而复空虚,至此则已五变矣。变不尽变、化不尽化,此通灵变化之至神者也。
故神百炼而愈灵、金百炼而愈精。炼之又炼,则炉火焰消,虚空现若微尘,尘尘蕴具万顷冰壶世界;少焉神光满x,阳焰腾空,自内窍达于外窍。外大窍九,以应九州,大窍之中,窍窍皆大神光也;小窍八万四千,以应郡邑,小窍之中,窍窍皆大神光也,澈内澈外,透顶透足,在在皆大神光。
光之所注,其处利益,故当在在照注。注以透澈为度,无有丝毫作用于其间,惟以恒定为妙。定则周遍,恒则透澈,医世秘诀,尽于此章矣。盖照则一到,光则元至,能透能足,施有虚施乎哉是有实理实验。
然在行者,不费一文、不劳丝力,坐而致之,得间即行,日计不足,月计有余,况有三年九载乎第当切戒者,于光明之时,慎忽妄加作用。
按琼官诗文集详载:“白祖本是先天北斗禄存星君,唐尧时大旱,玉帝付以瓶水拂尘,命星君驭龙施雨。旨曰:某地几点,某地几点,毋缺毋多。既行,凶地皆赤,禾苗枯、溪涧坼,乃不遵旨,倾瓶馨水而回,致有九年之水,星君乃下谪为人。”
此可见天工人代,不可作意于其间畸轻畸重也。医世功法,无如是书“光照”两字,而教养亦自两全。即如用清用和,我辈性功来澈、命理未精,用或不当,得罪非细,不如迎光普照、不加意念为得。鄙见如是,笔以质诸高明。 再又摄归祖窍之中,一尘不染,寂灭而静定,静定而寂灭。静定之久,则红光如奔云发电,从中窍而贯于上窍,则更无论大小之窍。而神光动耀,照澈十方,上天下地中人,无处不照耀矣
医世至此,所得益地,不独震旦、南瞻可周,西牛、东胜、北狄,中赤皆受益焉。而功用全在一尘不染,并无作用于其间。下文所行所言亦如此,是有涵育薰陶、俟其自化之义。
如是,则更加敛摄,消归祖窍之中,一尘不染,寂灭而静定,静定而寂灭。
静定之久,则六龙之变化已全,而神更变为舍利之光。如赫赫日轮,从祖窍之内一涌而出,化为万万毫光,直上于九霄之上,普照大千世界。
一如大觉禅师所说偈言。方知太上所云:天地有坏,这个不坏。这个才是先天主人翁,这个才是真性本体,这个才是金刚不变不换之全真,这个才是无始以来不生不灭无神。
这个大神通、大性光,觉照阎浮提,普渡一切,才是不可称、不可量、不可思议之无量功德也。故其偈曰:一颗舍利光烈烈,照尽亿万无穷劫。大千世界总皈依,三十三天咸统摄。
闵一得读是经毕,欢喜踊跃,百拜稽首,谨献一偈曰:至真妙道隐西天,东土重闻赖师述。是名皇极阖辟经,道宗玄旨该儒释。
即修即证道并行,功用默申医世说。忘年忘月一心持,有效无效敢休歇。自从无始到如今,生生世世空劳力。生年月日时现存,一寸光y皆可惜。一朝圆满返大罗,大罗天本为人立。大干志士莫灰心,佛也凡夫修乃及。如是如如非杜撰,皇皇经语堪重绎。青羊宫原本,辗转传写,道颗辈证诸律宗,律宗惊其轻泄,节去其要,道贩辈又从而增损之,故尔强半失真。奉天李蓬头,名一炁,曾论及此,此世传讹本之由。
有夙根者,具慧眼,觉其参错不纯,委余校订,幸有山本、样本刊自康熙间者,取以雠剔,遂成完壁。吾宗丹书,皆为世珍,先师太虚翁于是书有跋,借为同人携去。
忆其大旨,谓:此经上承正脉,是通天澈地之道,长生久视乃其余事。
又言:真人生于东汉,隐现不可测,驻世神仙泥丸李翁谓尝会于青羊宫之寥阳殿,自云于岭南蜕化,生平以有为法炫世,大厄随至,乃跨铁鹤以遗世,兹述虚无大道以勉同志焉。
现于此,则是经炼虚合道章所引李诗,即为我祖泥丸真人无疑矣尹真人于元明时姓尹,世所称尹蓬头是也,于东汉时姓屈讳祯,道号无我,阅千数百年,盖屡易姓名以隐于尘世者。
余生也晚,何幸得处其山,又得其书今更得其讹本而订正之,个中奇缘盖有不可思议者。
故谨志之。龙门后学闵一得谨跋。,,;手机阅读,
一转 降丹
九转金丹秘诀
一转 降丹
一转之功似宝珠,山河宇宙透灵躯。
红莲叶下藏丹x,赤水流通九候珠。
解曰:内丹之功,起于一、而成于九。
一者,万物之所生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五行之序起于一。
故内丹之功亦起于一,转而成于九者,九为阳数之极。数至于九、则道果成矣。
似宝珠者,言天一真水藏于胆,y阳和合,降而成丹。初降之状如露一颗明珠。珠者、珍敬其丹也。
且人之有身,父精母血交媾而成,此形交也。
丹之所降,心火肾水交媾而成,此气交也。
故曰:形交则生人,气交则成丹。
言其丹降之后,神游方外,y阳太和;坐忘其形,天地山河;万物,皆在我身之内。我身在天地万物之外,只觉心中一点光明。乃是丹降也。
故曰:山河宇宙透灵躯,躯者、身也。山河包藏我身之内也。所谓红莲者,舌是也。自两窍通心,两窍通y。人有病者,则舌下津y干而其真气耗。
一转之首以舌闭其两窍,使真气不泄于外,以通其神水也。所谓赤水者,心之y是也。
九转之首,每遇九日纳息九次。每一次纳息九口。自然津y通流自舌下,而生以灌五脏,故曰九候珠也。
望江南
闭舌下巧,通胆气
黄中宝,须向胆中求。
春风令人生万物,
乾坤膝下与吾俦,
百脉自通流。
施造化,左右火双抽。
浩浩腾腾光宇宙,
苦烟烟上霭环楼,
夫妇渐相谋。
解曰:天一生气,名曰中黄。其气藏之于胆,以为性命之根,其味苦。故人之胆气味亦苦。如草木之根华其味亦苦,乃知万物非生气不能生也。
内丹之药先闭舌下之窍,内通胆中生气至喉舌之间,微觉味苦,是丹气流通。然后汞水凝结而成丹也。
天地生气萌之于春,万物得生气,然后能生人之得生气,藏之于胆。人能通胆之气,然后内丹成就一转之功,如四时之春也。
生气上行其中觉苦,y阳太和,神居天外则天地四海亦在吾膝下。浩然之气塞乎天地,百脉通流万窍施张。内丹降也。
造化言者,其下手之初也。
先闭舌下两窍,不令气泄于外。其左边之气贯于左太阳而入脑,右边之气贯于右太y而入脑,左右俱过脑。而入顶泥丸宫合成一处,下重楼十二环,入心经、传入丹冲开胆窍。使胆中生气,上行随心胆之脉,贯于舌窍、觉舌有苦味,乃是生气注将欲降丹也。
然后闭定舌窍左右之气上行,故有腾腾之状也。胆窍即闭,则生气袅袅,上重楼十二环,自舌下之窍而升,满口觉苦乃是生气流通也。
夫妇者y阳也,夫者阳也,妇者y也,生气流通则y阳太和,心肾交媾故曰渐相谋也。
口诀:
行持下手之初,先须饮食以和五脏,不可饥不可饱,心田安静无忧无虑,乃可入道。
凡于二更尽、三更初当洗漱,定神入室,烧香盘膝而坐,闭目存神,候息出入调匀,以舌先倒卷定舌根两窍闭息。
渐觉左右太阳经有两道气大牙根冲上,贯二太阳,次入顶门,觉二气交h结为一次。
却闭眼良久,亦闭目依前卷舌,候至泥丸宫止,如此每夜行三次即止。
行至数夜或数日之间,渐觉泥丸宫次流入脑,下重楼十二环,透夹脊串尾闾,复次前冲心贯胆,脐胸中温温,微觉意思和畅,乃真降也。
如此后则数夜渐觉气到心,次微觉温温或心头气渐动,却有温气从心而上,过重楼口觉微苦。是中黄气自胆而出y阳大和,将有降丹之象。
如此之后,每夜行持之初,令一人在门外,拦人进入及猫狗等,恐忽然相惊。至每夜行三两次时,于坐前横一几,忽然气冲,觉身体渐大,精神腾腾,渐见屋舍、人物、山河、皆在我身之内。手足皆不知所在,次急以手按几,闭目大觉,心头微一块光明,团圆如日,忽然坠下丹田,此乃降丹也。
丹降之后,未得便开眼,且渐渐收拾精神归定。四体复旧,或手足觉麻痹,次候定醒,然后开眼,次吃人参汤睡。至来早吃粥食将养一二日,如丹降也。丹降之后百病消除,更无疾苦之厄也。,,;手机阅读,
二转 交媾
九转金丹秘诀
第二转 交媾
二转阳成始结y,肾光心y合丁壬。
神珠奔电归东海,时迸灵光照紫金。
解曰:二转之初,如人怀胎两月,胎之初降乃是真阳之精。神为丹心,属火,为y以配南方丁火,丁者火之y也。肾属水为阳,以配北方壬水,壬者水之阳也。
吕祖曰:火取南方丹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故于二转则养阳,使心火之光感于下。三转则养y,使肾水之y交于上,真水真火上下以配,丁壬抱养真丹以成造化。凡丹之初降养于心,育之以真火生其丹也。
一转成功,则丹从心络流下,藏于丹田育以真水,此二转之功也。
丹藏丹田之后,静坐虚室中,忽然时有光明,从胎照见如金团,乃月光而也。
望江南
玄珠降,丹窟在中宫。九侯息调重九数,
赤波或迸太阳东,心肾遂交通。
逢六变,重六息y功。火自海门朝帝坐,
水从莲萼佐丁公,紫电透玲珑。
解曰:玄珠真丹也。一转之初,丹降于心络中,故云丹窟在中宫,丹降为一转。丹降之后,凡遇九日,则闭息九侯为一次,至九九八十一为九次。
故曰重九数,九九功成,真阳丹足,自心络流入丹田,丹藏于水府养其y。太阳东者海水之府象,丹田肾水也。丹之神藏于心,以养真火。丹之转归于肾,次养真水,水火既济,y阳大和,故曰心肾交通。二转之功成,其三转之初也。逢六则闭息,六数为一次,六六三十六为一周。以养其y,故曰重六息。
y功海门,是丹田肾府也。
真丹藏于丹田,丹阳之数以足,每到日中,则神自丹田,热气达之于上,而朝于心。帝坐心也。
莲萼舌也,六六内y数足,则下莲池神水浇心络,以养丹气,故曰佐丁公。
丁者,心之火也。此真水真火,以成既济之功。y阳既济,真丹气足时。有神光出于面目,夜半安坐内视脏腑,表里分明,直见玄珠,养于丹田。故曰透玲珑。
口诀:
丹降之后,一转了毕,凡遇初九、十九、二十九日,亭午时静坐虚室中。盘足、瞑目、端坐、叩齿九通。神交气通,然后闭息,每一闭入九息为一次。
开眼良久再闭息,如前九息为一次。
初闭时一次二次行之渐热,闭五次又极热,用之九次,一向行之直候内之火候,用足与天地相应,不以远近,或前入息至九,心中温热,四神和畅,心神摇动,一道热气下丹田,为二转功成。
自此以后不行九息之数。,,;手机阅读,
五转 换骨
九转金丹秘诀
第五转 换骨
五转y阳造化成,婴儿盈尺弄阳精。
寐游四海寤知所,去住无为信步行。
解曰:四转养内y,三转养内阳,五转内外,y阳数足。造化之功,已成养就。圣胎神通自在,故曰造化成也。
五转之后,内丹圣胎养就,灵躯身长尺余,自此采日之精,以养外阳,夺天地造化之功也。
常人内无所养,精神四散而无归著,昼则神在于心,夜则神出于体,及其睡著神无速守,更不知有身,亦不知所在,随魂随魄,入幽趣之中,与鬼同聚,于梦中无一,不见四大物坏,神从鬼往随福受生天堂地狱。皆不由己乃神,不识其身随波逐浪之形也。
得道真人,内丹成就,神合于身,物不能诱。是故魂魄潜伏,万邪不干,更无忧虑,出离生死皆由于我。出神入神纵横莫测。
故丹经颂曰:真人无梦,此之谓也。得道真人。神无所滞,魂住在我,信步无碍也。
望江南
珠自右,紫电入丹城。
内养婴儿成赤象,
时逢五转采阳精,
火自水中生。
烧鬼岳,紫电起峥嵘。
随意嬉游寰海内,
寐如砂碛卧长鲸,
时序与偕行。
解曰:五转功成,y阳数足,内丹玄珠,忽自右肋一道真火飞入丹田。声如鼻光如火,乃是丹珠内y内阳,皆复丹田以成五转之位也。
圣胎之内,真人成就,出入顶门,长尺余也。
三转养阳四转养y,内之y阳皆足。
丹田功成五转,则夺天地造化。采日之精,以成外阳修行之道。自内及外、其序之顺也。
故自五转之后,于一月之内逢三九之日,采日月之精,以养圣胎也。
行持之法,以水求火,以y求阳,水火既济,y阳大和。
故曰:火自水中生,常人于丹田之下积y之气,谓之鬼岳。遍体纯阳,y山鬼岳烧荡,阳宫神庭建立。
吕先生曰:烧山符子鬼难看。此之谓也。
随意出神游行四海,去住从己所欲也。寐识其身,寤之其所运神出,身自观本形,如长鲸卧于砂碛也。
五转之后造化功成。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内丹造化与时偕行。
口诀:
内丹复入丹田,五转之功成就。
内之y阳数足,当采外之y阳以成大道,凡遇每月初九,十九,二十九,三九之日。
当日正午之时,面南盘膝闭目,对日而坐。候气定绝鼻息,使气无往来,真阳不泄,充满于内,其内真火交通。
自觉一身上下通红,光明满室,一二刻后渐渐丹田真水一道冷气,一直上贯于心,如水精丸浮在心上。
然后闭目开息,从鼻中吸之,吸气九九八十一口,纳之于心。其日光到心之后,渐觉心头气动,在丹田如鱼踊跃,乃是y阳大和,至八十一口而止。
如此行持三年而毕。三载后不采日精却,采月华也。,,;手机阅读,
六转 换肉
九转金丹秘诀
第六转 换r
日有五色三年,月有九芒一年
六转丹田弄月华,变胎魂魄影潜赊。
阳砂换骨y消r,换尽真如玉不瑕。
解曰:丹至六转,内外y阳皆成。圣胎全具,真人与内身一体。每遇月圆之夜,采月之华,以积其y,故曰:弄月华也。五转真阳全,魂化为神。六转真y全,魄化为气。魂魄内外,全日中游,行更无其影,与日纯阳为一。自此之后,鬼神不可见,y阳不可测,以成其真仙之道。故曰影潜赊也。
人之凡胎浊骨,y阳不洁。不能上升得道,真人丹成四转之后,至五转采日精,纳丹田结为阳砂。丹砂内结入于骨髓,随汗而消也。故曰阳砂换骨。
换骨之后至六转,采月华纳于丹田,结为y粉。采月华一年之后,其y粉内化入于内中、以养仙肌。但觉大小便常有血随n出,乃是y消凡r,仙肌自生。故曰y消r也。
玉之有瑕不成真玉,人之凡胎浊骨,不成真人。六转之后换其凡骨亦生仙骨,去其凡肌而生仙肌,换尽无瑕神仙纯一。
望江南
日精满,y魄化无形。
每遇月圆开地户,
神龟时饮碧瑶精。
清洁复如水。
阳砂赤,y粉色微青。
粉换r兮砂换骨,
凡胎换尽圣胎灵,
飞举似流星。
解曰:y阳数全,魂魄内外,体无形影,乃登真人之道。六转每遇十五月圆之夜,运北方肾水,交南方心火。使内外水火既济,以结y粉。与天地造化流通,以育圣胎之质。神龟者,肾水中龟也。
吕先生曰:饮海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乃谓是也。采月之英华纳于神水之府,其神龟饮之清洁如玉,冰冷如成y。粉生于北极之中,故象其龟也。
阳砂者,日精所结,故属于阳,其色赤亦象其日。y粉色月华所结,故属于y。其色青青者,象于月也。
骨r换尽,则胎内化肌、骨、皮、r皆无,尽化仙质。魂化合神,魄化合气,悉皆清静一体之中。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学道之士,能全其神,未能换其形。
为形所累,故出神则身不能动。尸假则形,为形作累故,出神则身不能动,尸假则形不能忘,丹成六转,则换凡形,而成仙质。形神俱妙,神之所向,体亦随之,上升九霄,如云如星之快也。
口诀:
丹成六转,采月之华,每遇月圆,十五夜半子时,洗漱毕。对月而坐,闭息合口,绝往来之息,使真气不泄于外。内之真气充塞于六腑,肾之真y与太阳之精,内外之真气,莹若水精湛然明朗。
一二刻间肾之真水感动于心火,心神之火一道热气降入丹田,如一火轮,安在琉璃盘内,然后款款开目,放息鼻中,对月吸月之气,纳于丹田。吸八八六十四口而止。吸气一半之后,其月华真y,激动丹田中真火,水火相济,如沸汤之状,四体汗出,百脉甦畅。
至六十四口而止。如此行持三年了毕,其功入七转之位也。,,;手机阅读,
七转 换五脏六腑
九转金丹秘诀
第七转 换五脏六腑
七转身飞四体轻,
灵光闭息满丹城。
千朝却粒生成火,
坤户施张浴海鲸。
解曰:丹成六转,y阳内外俱足。凡骨换为仙骨,凡r换为仙肌,四体百骸并无凡物。仙体轻清,飞举自然也。内丹点就神骸,故一身之体为之减也。
丹之七转,使y阳内外和合。当闭十朝,以成妙道之用也。丹成七转,闭息千朝,使y阳大和,千日数足,神气合会,五脏皆新,内外纯一,丹光明彻于六腑,真火烛开于五内脏,腑谷虫化而为水。
自此肠胃充实,不著烟火之气,不纳烟火之食。饥餐仙果,渴饮琼浆,与世不类也。内丹皆化之后,消尽惟有一窍,名曰:坤户。以象其y,每遇神丹火盛,则于三九之日,投身水中运其丹珠,从坤户而出,吸呼弄水游戏自在。一二时久,复运其丹归于丹x,以制火之盛也。
望江南
形透日,七转任飞腾。
幽静深岩图宴坐,
息无来往气坚凝,
却粒著其能。
生成火,返本气澄清。
九候浴时开地户,
月中取火日求冰,
五内换重新。
解曰:七转之后,形神俱妙,内府皆为仙器。日中游行,身体通明,色如红玉,飞举腾空,纵横任意。
大抵须要内外和顺,使之日月光华。会于心肾水火,y阳交通,神气和会。深入岩谷之中宴坐千百日。闭鼻息,以绝呼吸之气,冲和凝定。然后内实,不食尘世之物,以证逍遥之道也。
至于却粒,不食真奇功、奇道也。
闭息千日,神火内发,荡洗谷气,更无食念。返本还元,抱一守静。
故曰:还返气澄清,凡遇神火五脏发热,则逢三九之日,入于水中,澄其真丹,光明如火轮之状,从地户出。 故曰:开地户月者,y之象也。神火至阳之物也,户者y之窍,通阳光从地户yx而出。故曰:月中取火也。日者阳物也,舌者阳之窍,通流神水,从舌窍阳x而出。 故曰:日求冰也。五转换骨,六转换r,七转换五脏,五内者五岳也。故曰:五内换重新也。
口诀:
丹成至七转,当离尘世,入深山之中,或岩谷间宴坐、闭息精神,口鼻绝往来之息。使真y真阳交于腹,夺天地造化之功,归于四体。
千日之后,五脏换尽,胎气变为仙府。但觉顶门窍开,出黑赤之气。乃是胎气发散,千日数足,顶门窍合。乃是胎气出尽,七转功满也。
自此之后,五脏结实,不纳烟火。
若有时五脏丹火发,则入水中闭定鼻息,使丹珠神火从地户而出。浮于水面,如牛弄黄,直候舌下神水如泉,则丹火息吸其丹珠,复入地户。直至八转地带成就,无火毒则不复浴也。,,;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