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时间转眼过去六年。
这六年里, 张家的杂货铺生意完全步入正轨。普通的货源来源于乡下铺子。其余货源来自于北方走镖。
张家弄出一个走镖队伍,刚开始是跟镖师们合作。后来他们走的次数多了,就开始自己招募人手。
大部分人手都来源于许家村。
甚至就连张家大房也出了三个人手跟着一块干。
张大伯俨然成为这条队伍的领头人。
光靠这个铺面以及走镖, 张希瑶就可以得到上千两的收入。
她又在外城置办了两个铺面,她暂时没有生意可做, 所以就租给别人。也在许家村附近置办了两座山头。
张家的女眷们在夜市摆摊, 张希瑶只收一成的分红,其余的钱都交由张老头, 收他给女眷们发工钱。
张希瑶正在外城买的宅子里盘点账目。
这是她最近新添置的宅子。不能做生意,就是用来住人。
房子面积不大,也就两进, 足够一家人住了。
杂货铺住的是大郎一家。
她这边住的是张家其他人。他们倒是不用再去外面租房子。
张希瑶正看得热闹,夏花从外面急匆匆进来,“阿瑶,二哥回来, 他让我通知你, 明日回家。说是……”
她羞涩地低下头, “为我的婚事做准备。”
夏花已经定了亲, 说亲对象是夏家的二少爷。
说来也是一段奇缘。
六年前, 张希瑶让张大伯去南方走镖,得知布匹运到北方能赚大钱。所以她就找上夏家布庄,跟对方商谈价钱。
正好夏家二少爷出来接待,然后两人你来我往。
原本夏二少爷想向张希瑶求娶,可得知她不嫁, 只招婿, 他自然不能答应。所以又求娶了夏花。
他娶夏花,和求娶张希瑶都是同一个目的。可以帮助夏家掌管外面的生意。
他经常去南方走镖, 多日不在家,需要一个女眷帮忙管理。
夏花跟着张希瑶做事,对经商也多有心得。也是非常好的人选。
张家现在家底比几年前厚多了,夏家这边出三百两聘金,张家这边也还三百两嫁妆。算是结两姓之好。
婚事定下,但是张家这边想多留夏花几年,所以一直耽搁到二十岁。
再不嫁,就不合适了。
张希瑶笑道,“这是好事啊。你的嫁衣绣好了吗?”
以前文氏还可以帮忙绣花,但是自打张家做甜菜生意,张希瑶就让家里建个甜菜厂。专门聘请村里的女人做工。
文氏识文断字,张希瑶就让她负责管理女工。
她现在根本没有时间绣花。她是如此,许氏就更如此。
所以夏花的嫁衣是请绣娘帮忙定做。最后她上去绣几针就算自己的成果。
夏花点点头,“绣好了。”
张希瑶招手让夏花过来。
夏花依言靠近,张希瑶紧紧握住她的手,“真的很不舍。你也要嫁人了。我以后又少了一个帮手。”
夏花冲她笑了笑,“阿瑶,我以后还要在布庄忙活,你想我了,可以来布庄找我。”
张希瑶点点头,“你也算完成自己的目标,没有宅在内院。也挺好。你嫁了之后就是秋花了。”
秋花定了个秀才。这秀才在村里租院子,与秋花见过几面。觉得她大方稳妥,就使了媒婆向张家求亲。
张老头觉得这是一门好亲,征求秋花的意见。
秋花也很喜欢读书人,再加上她嫁人后,受人尊敬,就答应了。
秋花的婚期定在下半年。
张希瑶一连失去两个帮手,这心情可想而知。
夏花见她难过,又笑了笑,“我觉得阿爷会催你成亲。这样就多一个人帮你。”
张希瑶唉声叹气,“嫁人倒是没问题。可是怀孕生子很危险。”
古代可不比现代,生产是一道鬼门关。她真的不放心。
“那也得生啊。”夏花拍拍她脊背。
张希瑶点点头。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传来大郎咋咋呼呼的声音,随后就是敲锣打鼓的声响。
张希瑶微怔,突然一拍巴掌,“是不是成绩出来了?”
夏花点头如捣蒜,“应该是了!”
半个月前,石子参加院试。通过就算是秀才。
虽说石子之前已经通过县试和府试,但是院试才是难关。之前张希瑶的父亲张明礼在院试卡了好几回。
这些日子张希瑶一直待在汴京,就是想知晓石子能不能考中秀才。
说实话她是有点担忧的。毕竟石子今年才十三岁。这个年纪的秀才还是非常少见的。
张希瑶和夏花片刻不敢停留,马不停蹄跑出去。
就见二郎正在给前来报喜的衙役赏钱。石子已经欢喜得傻了,石子的亲大哥石头扶着他,“没事吧?”
张希瑶跑出来,二郎忙把消息告诉她,“石子真的中秀才了。第二十名。”
这个名头不算特别高,但也不是特别低。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石子傻呆呆地,等张希瑶看过来时,他终于恢复点往日的稳重,“阿瑶姐,我……”
张希瑶拍拍他肩膀,“不错!真给咱们张家长脸。明天我们一块回去。这回咱们两家都要办喜事了。”
石子抿唇笑了。
石头问石子,“三郎四郎的没考上吗?”
石子没有回答,二郎失笑,“他们估计是考不上了。之前考童生也是好几回才考上。估计也就止步于童生了。”
石子忙道,“等我回去就把院试心得拿给他们复习,兴许下回就考中了。”
二郎笑道,“好啊!”
翌日,张希瑶带着一行人往回走。
除了走镖的张大伯和看守店铺的大郎,其余人都回来了。
许家村人自然也知晓石子中秀才的消息。他们的牛车一进村,就有不少村民迎上前。
“秀才公回来了?!”大人们孩子们全都围在外面。
石子再坐车上就不像话了,立刻从车上下来,朝这些村民们拱手施礼,“劳烦大家相迎。”
在村民们的簇拥下,石子往前走。
夏花拍了拍张希瑶的胳膊,“哎哟,这才当上秀才,说话怎么那么客气了?”
“你个傻丫头,他现在是秀才,一切都得注意。”张希瑶提醒她,“以后我们张家的族规要严格了。出去办事可不能给张家抹黑。”
夏花叹气,“没想到享,反而要受他的约束。”
“那以后咱们家也有底气了。不会再被人勒索。”张希瑶在汴京摆摊,开铺子。除了差点上当受骗,当然也受到小吏们的勒索。
偏偏她还不能找他们麻烦。因为大官可以调走,可小吏们的职位是世袭的。走了一个,还有许多个。
张希瑶也只能跟这些小吏好处,从他们嘴里打听消息。
竒_書_網 _w_ω_ w_._q_ ǐ_ S _Η _U_九_⑨_ ._ ℃_ o _Μ
回到家,张老头已经兴冲冲在门口等着。
石子特地在门口停留,叩谢他多年资助。
张老头笑眯眯扶起他,“一笔写不出‘张’字。你又是我亲侄孙,哪用得这么客气。快回家吧。”
石子拱手后,这才离开。
张老头看着石子的背影,久久不肯收回视线。
张希瑶笑眯眯走过来,“阿爷,人都走了,别眼馋啦。”
张老头摇摇头,“还不是你们没用。要是你们读书好,我哪用得着羡慕别人。”
张希瑶呵呵笑,“阿爷,旺旺不是很聪慧嘛。让他给你考个秀才。”
旺旺是大郎的儿子。成亲第二天生的。今年才五岁。现在已经开蒙了。
夏花也跟着笑,“是啊,旺旺将来的起点可比石子高。他以前读书全都自己摸索出来的。”
虽然也有夫子教,但这古代的书深奥难懂,原先的夫子只能启蒙。想要学习更多,就得拜名师。
张老头就拖关系,请人帮石子去书院读书。
石子能考秀才,二房也是出了不少力。
张老头连连点头,“罢了。有石子在,我们张家也能沾光二十年。”
张希瑶夫着他进屋,堂屋摆了张家为夏花准备的嫁妆。
明儿就是正式成亲的日子。这些嫁妆都得提前亮出来,让别人观看。等明天再一抬抬地请人抬出去。
张希瑶把夏花和秋花即将出嫁,她缺人手的事说了。
张老头沉吟片刻就做了决定,“三郎四郎年纪也大了,再读也读不出什么名堂。让他们帮你吧。”
张希瑶闻言有些诧异,“这么快?他们年纪还很轻呢。”
三郎今年18岁,四郎14岁,说实话这个年纪考不上秀才太正常了。完全可以再供几年,再做决定。
张老头无力摆摆手,“没必要。他们俩的资质摆在那儿。之前送石子去读书,我也把他们送进去了。读同样的书,他们就是不行。白白浪费家里那么多钱。”
他叹了口气,又继续说道,“旺旺也五岁,正是启蒙的年纪。还不如先紧着他。二郎家的小子今年已经过了周岁。再过几年也能启蒙。我还是指望下一代吧。”
张希瑶没想到阿爷这么洒脱,说放弃就放弃,也是点头,“那就行。”
“我正想跟你说呢。比起他们,我更期待你生的孩子。你聪慧过人,生的孩子肯定很强。你今年也二十一了,这个年纪该成家了。”张老头问她是怎么打算的,有没有看上谁。
张希瑶还真留意过。说实话有能力的,肯定不屑入赘。没能力,吃软饭,她怕对方吃绝户。
所以她思来想去,还是找白让稳妥。
他亲娘不要他,而他又不爱交际,整天捣鼓他那些木头。
可能不是个好爹,但至少没有太多花花肠子。她对男人的要求不高,只要不在她背后捅刀子就行。至于爱情?她压根不指望,“你问问白让吧。他要是同意,就他了!要是不同意,我再想想法子。”
大不了,她找个长得好的,又聪慧的书生来个春风一夜,她怀上,就把人给踹了!
张老头见她答应,终于乐呵起来,“行!我去问他。他最近一直在山上琢磨磨石头的机器。”
张希瑶不好意思道,“是我让他弄的。”
张老头抽了抽嘴角,“他倒是把你的话放在心上。我之前让他帮我再做个水车,他都不要!这样的男人是木讷一些,但是也踏实。男人嘛,老实肯干就行。你性子这么要强,不适合太强的。”
张希瑶明白他的意思,这是担心她欺压白让,回头再影响夫妻感情。
“我不是那种人。只要他不背叛我。我会对他好的。”张希瑶觉得白让长得还是不错的。至少下一代很养眼。至于其他的,她不指望。
张老头颔首,“对了!山上养了不少只鸡,回头你们走的时候,记得带些鸡蛋回去。”
自打六年前在山上养鸡成功后,他就在另外两个山头也养了不少。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