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贺喜(1 / 1)

淑妃今天也只想咸鱼 寒花一梦 3825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51章 贺喜

  赵崇开口, 云莺便听出他话里的不正经。

  她也记起自己不是第一次对皇帝说出这样一句话,而之前那一次……

  脑海中闪现生辰那天夜里在她闺房浴间与赵崇之间的种种回忆。当想起那时气性上来后的主动“勾引”,再连上赵崇此刻之言,她的脑中转而无声无息悄然浮现方才落在地上那本画册上面的场景。

  光天化日在藏书阁那样对他好?

  疯了吗?

  脸上勉强才消散大半的热意隐隐有重新烧起来的迹象。

  云莺恼羞成怒, 奋力挣脱赵崇, 不忘偏头瞪他一眼,随即绕过书案, 头也不回快步往外走。

  必须快点儿离开。

  否则不知道皇帝要缠着迫着她在藏书阁做什么寡廉鲜耻的事情!

  赵崇看着云莺变得气呼呼的背影又轻笑一声。

  她今日穿紫色织金妆花缎裙, 因为这会儿走得又快又急,裙摆也生风, 摇荡出层层紫色的涟漪。

  几息时间, 赵崇嘴角噙着笑不紧不慢抬脚去追云莺, 随她从藏书阁出来。

  行至廊下便见云莺已经走出去一段路了。

  没有穿上斗篷,也没有乘轿辇。

  袖炉更是不曾捎上了。

  被云莺留在廊下的碧柳自然不知藏书阁里发生什么事。

  只是见自家娘娘脸颊泛红从里面出来, 却半个字也无光闷头往外走,疑惑微怔之下连忙拿上斗篷袖炉要去追。

  却被紧跟在云莺身后也从藏书阁出来的赵崇拦下,连同斗篷和袖炉也齐齐被要了过去。碧柳将东西递过去后依旧有些不明所以,但见皇帝陛下亲自去追自家娘娘又忍不住偷笑。她想着, 等回去月漪殿一定要把这一桩说给碧梧听。

  云莺气冲冲走出去一段路后才想起袖炉、斗篷以及轿辇的事情。

  她脸颊热意虽然未消,但藏书阁同月漪殿颇有些距离,也不愿靠一双脚走出去,白白受冻遭罪。

  因而记起分明可以乘轿辇回月漪殿,当即转身往回走。

  哪怕一回头又看见皇帝也没有停下脚步。

  见自己的斗篷在赵崇的手里,云莺快步走向他,两相碰面先客气福了个身:“陛下有劳。”

  话音刚落已伸手去取赵崇臂弯属于她的斗篷。

  赵崇却侧身避开, 将袖炉递过去, 云莺只得先行将袖炉接过来。

  那一件紫色绣金线边绣鸢尾斗篷到底没有被递给云莺。

  将斗篷抖开, 赵崇便将斗篷披在云莺身上,又低下头帮她将斗篷的飘带仔细系好,甚至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

  “是爱妃自己说要对朕好的,怎么还跑了?”

  直到帮云莺将装饰着一圈雪白绒毛的斗篷风帽也戴好,赵崇方徐徐开口。

  云莺用力抿唇:“陛下休想。”

  又觉得这么几个字不足以表明自己态度,她迅速斩钉截铁补上一句,“那样的事情绝无可能。”

  赵崇听云莺两句话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十分配合收起唇边的笑意,露出两分认真思索的表情:“爱妃在说什么?朕休想什么?什么事情绝无可能?”

  云莺简直想呵他。

  堂堂天子竟也这般耍无赖。

  但毕竟不能当真呵他,云莺便不理会他,微抿嘴角,抱着袖炉径自继续往藏书阁的方向走。

  她折回去唤上大宫女碧柳,继而坐进轿辇中,吩咐:“回月漪殿。”

  轿辇没有动。

  然而垂落着的厚厚的棉帘动了。

  赵崇弯腰钻进云莺的轿辇,在厚厚棉帘落下来的同一刻在她身旁坐下,同她紧紧挨在一处。妃嫔的轿辇自无法同御辇相比,要狭窄一些,两个人坐在里面,只能互相挤挨着。云莺侧眸去看赵崇,赵崇也转过脸看她,弯一弯唇,吩咐抬轿的大力太监:“去月漪殿。”

  下轿已无可能也无必要,云莺视线从赵崇脸上收回来。

  狭窄的一方小天地更没有地方可以供她挪动,她干脆双手抱着袖炉一面取暖一面保持沉默。

  偏偏皇帝不安生。

  哪怕轿辇狭窄彼此挨挤也犹觉得不满足。

  他侧了下身,随即一条手臂环住云莺的腰,一条手臂穿过她的腿弯,将她抱到自己大腿上坐着。轿辇的周围全是宫人,轿辇里一点小动静也会被知晓,云莺不敢挣扎,无法开口,只拧眉看着赵崇。

  赵崇但笑,指腹摩挲云莺的唇。

  他靠过去在她耳边用很轻很轻的声音说:“莺莺若是乱来,外面的宫人可就都要听见了。”

  云莺心下轻哼,谁在乱来?谁会乱来啊?

  正想着,唇上便一软,辗转缠绵,所有的呢喃呜咽被吞入腹中。

  回到月漪殿,云莺是被赵崇从轿辇抱出来的。

  一路上的耳鬓厮磨让她始终心弦紧绷,又大抵因为紧张,所以格外敏感,一颗心像在荡秋千,晃来晃去。

  哪怕此刻也能感觉到胸腔里的一颗心正在“怦怦怦”剧烈跳动。

  她将红透的脸埋在赵崇身前不让任何人看见,而赵崇将她横抱入殿内,直接将她抱到床榻上去。

  云莺整个人一沾上锦被便忙坐起身。

  袖炉被她抱在手中不曾松开,她一双眸子看着立在床榻旁的赵崇,深深怀疑他当真打算在大白天便胡来。

  尤其赵崇挥手放下帐幔。

  云莺微微瞪大眼睛,这会儿离天黑还得小半个时辰呢!

  听着云莺心声的赵崇一味失笑。他低头去看她,手指轻轻攫住她下颌,俯下身吻一吻她有些红肿的唇:“爱妃缓一缓再出来,朕先去吩咐他们准备晚膳。”

  赵崇发现平常在许多事情上颇为心大的云莺在有些事上到底脸皮薄,逗弄起来便格外有趣。

  却也不敢逗狠了,叫她心里不好受。

  今时今日,赵崇仿佛彻底接受自己在云莺眼里不正经。

  乃至身体力行去将这份不正经落到实处。

  可云莺没有接收到来自皇帝陛下的温柔体贴。

  听见赵崇让她缓一缓再出去,她忍不住想,这便是传闻中的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欲盖弥彰吗?

  一番温柔体贴却白费劲的赵崇:“……”

  细想,让她待在这里缓过来以后再见人确实也一样会令人多想。

  他只得再吻了下她的唇,摸了下她的脑袋以作安抚,又去吩咐准备晚膳。

  陪着云莺回月漪殿的赵崇直到翌日要去上早朝才离开。而当云莺又睡醒一觉便收到刘太医因母亲作古须得回乡奔丧的消息,调理身体的事宜交由另一位吴太医。

  云莺让碧梧去打听,确认刘太医尚在收拾行囊,即刻要出发,方让碧梧代她前去抚慰怜恤。

  刘太医帮她调理身体尽心尽力,这些事情也是应该的。

  当天刘太医便离开京城回祖籍去了。

  及至第二日,吴太医前来月漪殿为云莺请脉。

  他被请进殿内时,云莺正同沈文茵坐在罗汉床上下棋。

  “微臣见过淑顺仪娘娘,见过沈婕妤。”吴太医走上前来躬身请安。

  云莺搁下手中的一枚白色棋子,先免吴太医的礼,而后徐徐道:“刘太医回乡奔丧,之后本宫调理身子的一应事宜便托付给吴太医了。”

  “微臣必定尽职尽责,不负娘娘所托。”吴太医恭恭敬敬回答。

  云莺颔首,露出手腕、掌心朝上将手腕轻轻搭在罗汉床榻桌上的脉诊:“如此便有劳吴太医为本宫看诊了。”

  “是。”

  吴太医再应下云莺的话,方走上前隔着罗帕为她诊脉。

  沈文茵来月漪殿并不怎么频繁。

  但自从她确认云莺对她没有什么不喜后,纵然嘴上从不曾说过,心下已然认定往后六宫妃嫔中便只追随云莺。

  她不受皇帝宠爱,家世不上不下,比贤妃、良妃、娄昭仪皆是比不得的,如此想要在六宫过得好一些,难免须得有所倚仗。云莺深受皇帝宠爱,又有护驾之功伴身,况且这半年来几乎只有云莺得过侍寝的机会,往后诞下皇长子也未可知,沈文茵觉得在云莺身上赌一把不亏。

  若云莺不喜她,她也不会强行来凑这个热闹。

  好在,云莺一直对她还算客气,如今亦不再是只留她喝茶,偶尔会让她陪着下棋、赏花了。

  沈文茵坐在旁边安静看着吴太医。

  见吴太医眉心微蹙,她也跟着皱一皱眉,但不一会儿,她又见吴太医眉眼舒展,随之面上浮现一层喜色。

  沈文茵眼瞧吴太医拜倒在云莺面前:“恭喜淑顺仪娘娘,您这是喜脉!”

  喜脉?她微讶中连忙去看云莺。

  当吴太医说出“喜脉”两个字的时候,云莺下意识一愣继而止不住笑意。

  她笑吟吟看着吴太医,连语气也似藏不住的愉悦:“当真?吴太医可看准了,本宫这是喜脉?”

  吴太医一拜。

  “娘娘若不放心,可派人去太医院再请太医来为娘娘确认,但微臣诊出来的确实是喜脉。”

  “本宫这个月的……”

  云莺垂眸,如在思索吴太医的话。

  沈文茵听见这半句话便明白过来了,大抵淑顺仪这个月的小日子不曾来,她去看云莺身边的大宫女碧梧和碧柳,见她们面露喜色,心知吴太医的诊断多半无误。

  想到云莺怀上龙嗣,沈文茵心下感慨,又觉得这事出现得理所当然。

  近半年的圣宠,合该如此。

  这个孩子也有福气。

  虽然来得不算早但却来得很是时候,以淑顺仪如今的身份,可以自己抚养孩子,何况在圣眷正浓时有孕,往上继续升一升也绝非难事。最重要的是,这将会是皇帝陛下的头一个孩子。无论其是皇子又或是公主,都定然备受重视。

  不过离顺利诞下这个孩子也还有许久的时间。

  沈文茵想,她得帮着淑顺仪一起照顾好这个孩子才行。

  “吴太医,本宫有身孕多久了?”

  云莺的话拉回沈文茵思绪,沈文茵又去看吴太医,听吴太医说:“回娘娘的话,娘娘已有一个多月的身孕。”

  一个多月……

  云莺拿帕子掩着唇笑,半晌欢喜对碧梧说:“快赏!”

  “嫔妾恭喜淑顺仪,喜得龙嗣。”待吴太医退下后,沈文茵离开罗汉床,福身祝贺起云莺。

  云莺只笑:“今日这棋想来下不成了,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陛下才是。”

  沈文茵一愣,现在便去告诉陛下?

  转念再想又觉得这样也好,早些让陛下知道,陛下看重这个孩子,自会在一应事宜上有所安排。

  “娘娘既有喜事,嫔妾也先行告退了,改日再来陪娘娘下棋。”

  沈文茵微笑温声说道。

  云莺点点头,示意碧柳代自己去送送沈文茵。

  之后,她吩咐备轿,去勤政殿。

  她直到生辰那日才真正侍寝承宠之事,除去她和皇帝再没有人知晓,而离她生辰也未及一个月时间,哪里可能会有一个多月的身孕?是以这一出“有孕”的戏码,在云莺眼里无疑十分的有趣。

  如此有趣的事情,怎么能不让皇帝陛下知道?

  她自然可以理直气壮去把这件天大“喜事”告诉皇帝。

  在她身边有四名皇帝拨来的宫人,纵使想污蔑她私通,也是绝无可能的。

  及至在去往勤政殿的路上。

  云莺仔细想一想,甚至怀疑这个喜脉的局同前些时日她召嫂嫂和小侄女进宫过一趟有关系。

  这件事,明面上是她借梦见小侄女、想见这个孩子而央求陛下允准她召见自己的嫂嫂和小侄女。

  同样不会有人晓得实际上牵扯到清河公主驸马的事情。

  单凭“梦见小侄女、央求召见”来看,以为她盼着有孩子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入宫侍奉皇帝已半年,她这个独得恩宠的妃嫔迟迟没有喜讯,为着此事心急有何奇怪?

  一切看起来如此顺理成章。

  可惜,从根子上便错了,皇帝实则一直没有让她侍寝,她也根本无意去求得一个孩子用来傍身。

  只是无人知晓她经历过的那些事也不会晓得她心里真正的想法。

  他们的一应揣测全在人情常理之中,好巧不巧,她已不在人情常理之内。

  勤政殿。

  听大太监夏江禀报云莺求见,赵崇抬起头来,一面吩咐将人请进来,一面搁下手中的朱批御笔。

  “爱妃怎么过来了?”

  赵崇步下白玉石阶,伸手扶云莺起身,又开口屏退殿内的宫人。

  当下握一握云莺的左手又握一握她的右手,见她的两只手都是温暖的赵崇才放下心,牵着她朝侧间走去。云莺任由赵崇牵着她,弯唇:“臣妾特来恭喜陛下。”

  赵崇带云莺入得侧间,闻言挑了下眉,再看云莺眉开眼笑的模样,一笑问:“喜从何来?”

  云莺冲他眨眨眼,反握住他的手,并捏一捏他的掌心:“方才吴太医来为臣妾诊脉,说臣妾已有一个多月身孕,故而臣妾恭喜陛下,喜得龙嗣。”

  赵崇一怔,凝眸看着云莺。

  她初次承宠未及一个月的时间,如何可能会有一个多月的身孕?

  便也明白过来,这不是前来贺喜是告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