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知府一听, 也赶忙和县令一起追过来禀报。原本要启程的苏芷涵等人不得不暂且打消返程的念头,跟着县令去了死人的地方。
苏芷涵赶到时,就见祠堂院子里停七八具尸体, 其中三个年轻的,其余都是上了年纪的。
知府衙门的仵作已经在验尸了, 见苏芷涵等人到了, 赶忙起身禀报。
“大人, 这些人死状非常诡异, 身上乌黑发脓,没有一处好地方,应该是一种传染的急症。”
苏芷涵闻言, 赶忙让三公主到祠堂外等候。与此同时, 其他地方官员听闻是有传染的,也不敢再上前。
请来的郎中以纱巾遮面进到祠堂内给尸体做检查。唯一留在院内的只有苏芷涵, 她同样蒙住口鼻,等待郎中的检查结果。
一盏茶的时间过后, 郎中起身,“启禀大人!这些人是死于瘟疫!还需把镇子上的家畜掩埋或者焚烧。”
苏芷涵当即下令,让侍卫们遮住口鼻去通知百姓们焚烧家禽,特别是病了的鸡。
镇子上还有不少具有同等症状的百姓, 苏芷涵也让他们集中在一个院子里,统一进行诊治。
镇子上的郎中也都被请进集中病人的院子, 只留了一个在外头以防还有漏网之鱼, 好及时治疗。
“旱灾之后又有瘟疫,难道是天要亡我淮南!”县令仰天长叹道。
苏芷涵却道, “等着天命, 怕是什么都晚了, 县令与其在这里感叹,不如下去给百姓们分发预防的药物。”
“大人说的是,下官这就去。”
待县令走后,苏芷涵也打算动身。
“芷涵。”
苏芷涵被三公主叫住,回头问道,“殿下有何事?”
“我想与你同去。”
苏芷涵不赞同道,“此病异常凶险,殿下还是莫要亲往的好。”
“我来是替母皇彰显皇恩,越是危险之时越要在场。”
最终苏芷涵也没扭过三公主,还是带上了她。
公主殿下亲到淮南的消息不胫而走,关于皇恩浩荡,皇亲国戚亲下灾区的说法也在淮南百姓间广为流传。
苏芷涵与三公主一起在院子里分发汤药,每一碗都亲自送到病患手里。
“谢谢公主殿下,谢谢苏大人!”
数十名百姓都在对着她们道谢,苏芷涵安抚好他们,再去准备分发吃食。
“大家尽管安心治病,一切费用都不用大家承担。我保证治好最后一个人才离开。”
三公主一番陈词下,那些病重的患者也开始主动喝药吃东西了。
苏芷涵见状,走到三公主身边,让她进屋休息,自己继续接替她安抚百姓。
两人在病患处忙碌了半天,直到天色暗了才回知府衙门。
进门洗手换衣服,待一切处理完毕,她们才有休息的功夫。
然而到了后半夜,突然有侍卫急匆匆赶回衙门,说是病重的那几个老者一晚上都没了。
苏芷涵听闻,让他先不要惊动三公主,自己和侍卫赶去查看情况。
眼见着白日里还在努力喝药的老爷爷老奶奶们被抬出去火葬,苏芷涵心里也不是滋味儿。
等通知病患家属的时候,苏芷涵都在场。她看到死者的家人们伤心哭泣,便一直默不作声的跟在旁边。
这时候,突然有个小男孩儿跑过来揪住她的手,哭喊道,“你们不是说可以救我爷爷吗!为什么他会死!你们都是骗子!说话不算说话。”
男孩的家里人把他拉走,并且对着苏芷涵连连道歉。
她摇摇头,对着还在哭闹的男孩说,“对不起。”
郎中还在想办法,但始终筹莫展。消息传到其他地方,就是为了寻找可以解决瘟疫的医者。
苏芷涵等人依旧每日去送药,可还是挡不住每天都有人死。
她头一次遇见如此束手无策的事,连同三公主等人全都陷在死人的阴霾里。
大约持续了半个月之久,镇子上已经死了几十口子。汤药只能延缓病情,却不能治愈。
“这可怎么办?再死下去怕是一个镇子都要灭了。”
知府和县令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子里团团转。
正待束手无策之际,突然有人来报,称有个神医到了镇子上,说她会治瘟疫。
苏芷涵一听,赶紧赶去见见这个神医,结果等见到了,她又惊讶了。
“丹雪?”
夏丹雪回过头来,微微一笑,“大人,我听到消息就动身了。大人放心,我有经验。”
在夏丹雪的带领下,众人到处去寻她要的草药,然后再由她亲自熬制,苏芷涵和三公主带着底下人去分发。
短短三日功夫,病患们的病情大有好转。
夏丹雪嘱咐道,“连服用三日,每日三次,第四日只晚上服用即可,然后继续连服三日,如此循环。”
按照她的方法,病患们一个接一个的开始好起来,已经有人痊愈了。外头的百姓们也没有再染上瘟疫的。
“丹雪,这回多亏你了。”苏芷涵捣药的时候说道。
夏丹雪笑了笑,“大人不必客气,只要大人需要,丹雪必定做到。”
“你是怎么学会治疗瘟疫的?”
夏丹雪低头摘药材,“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我从坟墓里爬出来,染上了尸疫,被好心的医者救活以后,我就学会了。不管是尸疫还是瘟疫,都有异曲同工之处。我曾经想让那个地方染上瘟疫,但我终究还是没有那么做。”
苏芷涵听她诉说这些经历都会觉得心惊,还好夏丹雪没有那么做,不然她可能就成为自己需要抓捕的一员了。
“那是因为你终究是个善良之人,不会那么做的。”
夏丹雪看看她,不明的笑笑,“大人是第一个说我是善良之人的,旁人怕是都畏惧我。即便是大理寺的其他人。”
苏芷涵接着劝她,“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你,不知者所以惧怕。”
“谢谢大人。”
两人没有再就着这个话题继续,而且各自去那你自己的事情了。
在夏丹雪到来的十日后,镇子上的瘟疫彻底消除,病患们都痊愈了。
苏芷涵等人也终于能返回洛阳城。
她们回来时已然赶上冬至,每逢冬至,挨家挨户都会聚在一起包饺子。苏府里,自然是由福儿带领着底下人准备冬至的饭食。
刚好赶上苏芷涵回洛阳,福儿高兴的带着众人多准备了两倍的饭菜和饺子。
一大早晨,苏府后厨留在切菜活馅儿。为了显得热闹,苏芷涵让她们来会客厅包饺子,地方大,人也多,刚好装下。
“我也要雪包饺子!”苏慕蝶兴奋道。
苏芷涵摸摸她的头,“二姐姐陪你包。”
“好啊好啊!”
于是苏府上下所有人都参与到包饺子的过程中。
福儿旁人准备了十种馅儿,寓意十全十美。
苏芷涵这边包的是香菇猪肉馅儿,比起其他桌,她们这明显进度慢多了,并且成品奇形怪状,说不清是饺子还是包子还是六角馒头。
她正懊恼着,两位公主突然到访。一进门,李芸环就直奔苏芷涵,看她包饺子也跟着包。
“我就说师父这一定比宫里好玩。”李芸环肯定道。
三公主笑笑,也跟着加入包饺子大队。
“有了芷涵这,我和母皇都放心多了,环儿终于不用乱跑,出宫就来芷涵这。”
苏芷涵闻言往左侧瞧,就见李芸环和苏慕蝶排排坐,动作神态都很是一致,就连包出来的饺子形状都一样。
“五公主天真烂漫,心思单纯,能认我为师是我的荣幸,定然会尽好保护之责。”
今日悯嫣要留在侍郎府陪伴父母,关姐姐也要陪母亲。苏芷涵原本打算留在府里和妹妹、福儿她们过了,没想到两位公主突然到访。
因为公主们的到来,苏府准备的菜肴更加丰盛起来。
福儿笑道,“奴婢这就去属下把酒酿挖出来。本来想等明年秋天的,现在提前拿出一坛子应该没什么问题。”
她刚出去没一会儿就回来了,顺便身后多了一个人。
“小姐,您看谁来了。”
苏芷涵往后面望去,就见到提着油纸包的楚楚。
“快进来。”
楚楚进门后把点心放到苏芷涵跟前,“我记得苏姐姐最爱吃他家点心,就买了点过来。”
苏芷涵知道她说的轻巧,这家点心总排队,怎么也得排上小半天。
“好,快坐下暖和暖和,待会儿吃饭。”
楚楚向两位公主行礼后依言坐下,“好。”
等她看到苏芷涵等人都在包饺子,也拿起饺子皮,“这个我会,我和大家一起包。”
众人拾柴火焰高,不一会儿工夫,十全十美的饺子就包好了。
这回,苏芷涵没有喝太多,主要在吃饺子,反倒是李芸环喝高了,要不是三公主,她就得住下。
酒宴过后,两位公主回了宫,底下人开始收拾,苏慕蝶也被带下去歇息了。
由于时间太晚了,苏芷涵不放心楚楚一个人回去,便留她住一晚上。
回到卧房后,苏芷涵发现了窗外的信鸽。她赶紧取过来看,就发现娘亲的身份当真是不简单。
娘亲原为将军遗孤,将军夫妻俩走后,也没有亲人了,便被陛下接进了宫。
也可以说她的娘亲是陛下这边的人。
此时,她派出去的人回来复命了,带回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苏侍郎,也就是她的父亲,暗中与王爷联系频繁,全是王爷那头的人。
苏芷涵得知这个消息后,沉默了许久,她的父母不是因为两情相悦而结合,他们的婚事不过是两方势力的较量。
王爷与太子联系密切,他的父亲是他们的重要党.羽之一。陛下两她的娘亲接进宫后,让她加给父亲,是为了监视。
父亲要效忠王爷,娘亲却要刺杀王爷,两个人怎么可能合得来?只是这样的关系又为何会有她的存在?难不成是其中一方动了心?
她原本怀疑过二夫人和娘亲失踪有关,可试探之后她知道二夫人没有这个本事。那么她的父亲和这件事又有多少关联呢?
次日,苏芷涵下朝后拦住了苏侍郎,把人约到茶楼叙话。
苏侍郎不明其意,只是喝茶不开口。
苏芷涵看他一眼,率先道,“爹。”
苏侍郎笑笑,“你还知道有我这个爹。我以为你把你妹妹接走后,从此自己门后,与我两不相干了。”
“爹,怎么会呢?不管我在哪,你都是我爹。”
她还需要向这个人打听消息,无论如何都得先把话聊下去才行。
苏侍郎那头似乎是满意了,再没有话里带刺。
“说吧,无事不登三宝殿,你找我有什么事?”
“确有一事想向爹您请教。”
苏芷涵盯着他,一字一句的问道,“娘亲她到底是怎么失踪的?”
苏侍郎皱眉,“我不是都告诉你了?该问什么,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
苏芷涵见他避而不谈,开门见山下了杀手锏,“换句话说,您在这件事里扮演了什么角色。”
“混账!”
苏侍郎一拍桌子,吹胡子瞪眼,像是要把她吃了。
“你听听自己说的什么话!你的意思是我害死你娘的?大逆不道,你这个不孝子!”
“爹,先不要急着往我头上安罪名。”
苏芷涵反倒显得沉着冷静,“我已经知道你在帮王爷和太子了,而娘亲帮的是陛下。”
苏侍郎眼睛瞪的溜圆,不敢置信的看着她。
良久,父女俩谁也没有说话。
壶里的茶水没有了,苏芷涵打破了沉寂,“我原来还在奇怪,就算是不喜欢我娘,虎毒不食子,你也不至于对我如此。原来你不是不爱她,而是恨她。”
“住口!”
苏侍郎忽然捂住胸口咳嗽不止。
苏芷涵见他如此反应,心里已经知道了大概,就算不是直接捅刀,也是有间接关系。
从茶楼出来,苏芷涵现在街市上愣神,茫然的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大人,我们现在去哪?”车夫问道。
苏芷涵侧身跃上马车,“去宫里。”
她知道陛下也不会告诉她,但她还是要去问问。不管娘亲是是生是死,都是因为完成陛下指派的任务。她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陛下时的情景,那时候的陛下对她和颜悦色,却又隐藏不了骨子里的帝王之相,是那么的令人敬畏。
“苏爱卿,去而复返所为何事?”
苏芷涵抬头望向高座上的人,“臣斗胆请陛下猜测臣所为何事。”
陛下饶有兴致的打量她,“朕猜,你是为了你母亲的事。”
苏芷涵想笑笑不出来,只能言道,“陛下神机妙算,不知陛下可否为臣解惑?”
陛下居高临下,不紧不慢道,“还不是时候,你若非要知道,就去问寺卿去吧。”
“陛下……”
苏芷涵还想问,被陛下打断了。
“朕乏了,退下吧。”
苏芷涵依旧坚持,“臣只是要知道一个真相。”
“放肆!”
陛下突然发难,广袖一扫,案几上的茶壶茶杯尽数掉到地上摔得粉碎。
“苏少卿,御前无状,罢免早朝三日,闭门思过。”
苏芷涵还想说些什么,突然被来请安的李芸环打断。
“母皇怎么生这么大的气啊?”李芸环从中打圆场,“师父惹您了?交给儿臣,儿臣替您教育她。”
李芸环一边说,一边冲苏芷涵使眼色。
陛下果然消气许多,瞪了李芸环一眼,“你呀,你舍得教育她?得了,你们都退下,朕想清净会儿。”
李芸环吐下舌头,“还是母皇了解儿臣,儿臣和师父这就告退。”
言罢,她便过来拉着苏芷涵往外走,一直把人拉到自己宫里。
“师父啊,你怎么敢惹我母皇生气,她生气很可怕的。”
苏芷涵不好意思的笑道,“给公主添麻烦了。”
“嗨,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李芸环坐到她身边,“我是担心你,你到底是为了什么?”
苏芷涵看了她一会儿,将自己所思所想告诉给她。
李芸环听后大为吃惊,“居然有这么一回事,寺卿那呢?”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寺卿到别的地方休养去了,少说十天半个月,多则不清楚了。”苏芷涵皱着眉头回道。
李芸环认真的考虑一番,“没事的师父,我帮你打听,有道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再说了,咱俩都是聪明人,我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苏芷涵闻言笑了,这回全是发自内心的,“多谢公主。”
李芸环扬了扬下巴,“徒弟帮师傅,应该的,师父就静候佳音吧。”
三日后,苏芷涵恢复了早朝资格,等来的不是李芸环的好消息,而是一桩刺杀案。
被刺杀的是朝臣,姓周,年四十三,死因是中毒,案发现场是在府中书房。
苏芷涵接到案子第一时间和夏丹雪赶到周府,检查过程中,突然来了一个人。
苏芷涵瞧见这人时愣住了,被刺杀的人姓周,她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蓉儿!你爹爹没了,再也不会醒了。”
周丝蓉走进来,看到周大人的尸体,没有说一句话,只抱住周夫人,咬住嘴唇不吭声。虽然她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可是红了的眼眶还是出卖了她。
苏芷涵轻声唤道,“丝蓉……”
这一声将周丝蓉唤回神,眼泪夺眶而出。
“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