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郑芝龙投降 二更(1 / 1)

回到明末去当兵 不到黄河不死心 5595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498章 郑芝龙投降 二更

“纪子,你怎么还不动手?再迟就来不及了……”郑成功充田川真纪子大喊。

“纪子听福森哥的!”田川真纪子贝齿咬出了血,深吸口气,气沉丹田,瞬间她的身子像吹起来一样,随着几声绳索的断裂声,她身上的绳索,全部散落在地。

行刑武士一看,犯人挣断的绳索,这还了得,跳过来就是一刀。

田川真纪子把袍袖一抖,一股劲风这名行刑的武士便倒飞出去,重重地摔出一丈多远,刀也落地了。

那名郑成功来的刽子手一愣神的功夫,田川真纪子身子像一道鬼影一般,飞身过来就是一掌,行刑武士被拍飞了,一口鲜血喷到空中,落下来便成了一巨尸体,与此同时,他手中的鬼头刀就到了田川真纪子的手中。

那名走向郑鸿逵的行刑武士,吓得提着刀抹头就跑,本来是他们来砍人的,现在成了他们被砍了,这真是个女魔头,如此厉害,此时不跑还等待何时?

三名负责行刑的武士,眨眼之间已死一个成了一具尸体,另一个在地上起不来了,第三个狼狈而逃。

田川真纪子旁若无人,在郑成功和郑鸿逵惊愕的目光之中,到了他们近前用手中的鬼头刀刷刷几刀,把他们的绳索斩断。

“纪子你保着三叔快走。”

“福森哥那你呢?”

“见到林大人,你告诉他说我郑成功不能再为大明尽忠了,让他不必顾及成功,如果父皇拒不接受招安,让大人尽管采取军事行动。”

“你不走纪子也不走!”

“成功,你是不是打退堂鼓了?”郑鸿逵道,“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事到如今,你爹杀了你也是白杀,你的死没有一点儿价值,快跟我们走吧,不要有妇人之仁。”

郑成功一咬牙,“好吧。既如此,我们不能就这么走了……”

这是午朝门,一般的斩杀犯人的刑场还有守护法场的兵将,何况这里是三尺禁地?这些所谓御林军这也吓傻了,认为郑成功和郑鸿逵绝不敢造次,可是没想到这个田川真纪子有如此武力,反应过来之后,拉弓射箭,有的还拿着火枪就对他们瞄准。

但是这三个人当然不会站在那里不动让他们当靶子,看事情到了现在不反抗也不行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今天就是今天了,郑成功也豁出去了,和郑鸿逵也都捡了一把刀,三个人没有往外杀,而是直接问皇宫里杀,这才是真正的逼宫!

南军虽然多有弓箭也有火枪,但是这东西距离近了就玩不转了,郑成功和郑鸿逵,都是骁勇善战的虎将,两个人一发威真正的万人敌,田川真纪子就更不用说了,寒光闪烁身影晃动之间这些南军的御林军,被杀得四散奔逃,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染红了午门。

“快关门……快告诉陛下……快调御林军……”

这里的南军乱成了一锅粥,太监和宫女更是吓得无影无踪,尖叫着,像被狼撵了一样。

郑成功和郑鸿逵连夺了两道宫门,第三道宫门刚刚关上,真纪子双掌推出两股劲风,哗啦一下宫门大开,把关宫门的太监宫女和几个南军一下子给撞翻一片。

一女二男如三只下山猛虎势不可挡,眨眼间就冲进了郑芝龙所在的宫殿……

郑芝龙传旨要杀郑鸿逵和郑成功等人之后,脸色苍白,肤色姜黄,像是大病初愈的人,少气无力两眼呆滞,整个身子呼哧呼哧直喘,像是一只狼狈不堪的老狗。

在场的太监宫女及文武诸大臣们,大气都不敢出,太医也不敢离开。

他们觉得郑芝龙跟精神失常了一样,但是也知道斩杀郑成功、郑鸿逵这些人,郑芝龙像是剜心割肉一般,痛下决心,但是谁也不敢过来相劝,事情闹到这步天地,大大出乎意料,谁能想到郑鸿逵和郑成功突然闯进来,竟然双双投降了大明与郑芝龙公然对抗,一个是皇上,一个是太子,一个是亲王,他们是骨肉血脉相连,是兄弟曾经亲如手足,突然间上演了这一出,皆有些茫然不知所措,面面相觑。

另外他们也知道,陛下杀了郑成功和郑鸿逵,对他们这些臣子来说也绝非是好事,万一说错了哪句话,郑芝龙在盛怒之下,迁怒他们,他们全都死无葬身之地,说不定给郑成功和郑鸿逵这些人陪葬也未可知,这就是伴君如伴虎。

因此这宫殿之中,全都鸦雀无声,落针能闻。不知道下一刻厄运能够降临到谁的头上,特别是平日里跟郑鸿逵和郑成功关系来往密切的这些太监宫女臣子们,个个面如瓦灰,有的甚至浑身开始栗抖了。

正这时有人跑进来了,“报于陛下得知,郑鸿逵和郑成功他们带来的两万人马已经直扑福京来了。”

“让京营兵挡住他们。”

“遵旨。”

“报于陛下得知,大批的明军从西边尾随而至,离福京不足五十里了。”这名报事的刚走,又来一个。

“报于陛下得知,福宁失守,我军全军覆没,大帅刘国轩被俘,大明监国林毅亲自统帅水陆兵马二十万自福宁向京师杀来……”

“报于陛下得知,甘辉和钟斌两位大统领中了明军的诡计,二将战死,仙霞关失守,二十万明军从仙霞关方向直扑京师。”

“报于陛下得知,北路明军取下邵武,直插京师北,带兵主将是沐天波和宋献策……”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时间,接二连三的战报说来都来了,郑芝龙和在场的文武太监宫女个个惊如泥胎,全被这一连串的噩耗弄傻了。

特别是郑芝龙,他之所以不愿意接受朝廷招安,是因为有倚重,他的倚重不过郑鸿逵和刘国轩以及东北的仙霞险关,郑鸿逵背叛了他,西部防线没了,他还不太着急,但是现在福宁和仙霞关全部沦陷,刘国轩被俘,眨眼之间他的倚重成了镜花水月,犹如万丈高楼一脚登空一般,郑芝龙一下子瘫坐在龙椅上,两眼一翻又背过气去了。

朝堂上就更乱了,大呼小叫,忙着抢救皇上。

郑芝龙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的,双眼塌陷,眼皮都快抬不起来了。

正这时,报事的太临又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了,刚要跪倒奏报,太医充他摆了摆手,准知道没好事,陛下接二连三地受打击,身体虚弱至些,再也受不了刺激了,再要添乱,就会要了陛下的老命。

但是这名太监,脸上火烧火燎的,只好对郑芝莞和李国助这些掌事的朝臣低声道:“郑鸿逵、郑成功反了法场,已经杀进宫来了……”

“啊?……快调御林军。”郑芝莞和李国助只好代替陛下发号施令。

“来不及了,还有那个东洋女子,三个如山下之虎无人能挡……啊来了!”

小太监正说着,最后几名御林军跑进来了,但刚跑到宫门口,便被田川真纪子追上斩杀在地,郑成功、郑鸿逵和田川真纪子拿着血淋的钢刀冲进了金殿。三将浑身是血,杀红了眼。

在场的宫女太监吓得面死灰,纷纷躲闪,在场的文武面皆变色,战栗后退,连郑芝龙也不管了。

关键时候还得说郑芝莞,毕竟是十八芝之一,跟郑芝龙是兄弟,挺身而出,高声断喝:“郑鸿逵、郑森,胆大包天的反贼,你们要干什么,要刺王杀驾不成?”

郑成功双腿一软跪倒在地,“儿臣不敢,既然父皇要杀儿臣,儿臣愿意死在金殿上,儿臣愿意以死相谏,父皇一定要接受朝廷招安,方是正道。”说着,郑成功把钢刀横在脖子上就要自杀。

“福森哥不要……”眼眼手快的田川真纪用纤纤玉手挡住了锋利的刀刃,鲜血滴滴答答,但郑成功终究没有拉动刀子,寒芒利刃在脖子处徘徊,“纪子,你给我放手……我要以死明志,你这是要陷我于不义吗?”

“好吧,既然如此,纪子先死……”田川真纪子说完,松开了郑成功,把雪亮的钢刀横在了玉颈上。

“纪子不要……”郑成功大骇。

“你们都不要闹了,朕愿意投降……接受朝廷招安……”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声音传来,声音苍白无力,但此时却显得振聋发聩。

这时无数双眼睛都盯向了龙榻上半倚半坐的郑芝龙。

“父皇?”郑成功也惊住了,还有郑鸿逵,田川真纪子,像不识得他一样盯着郑芝龙。

郑芝龙少气无力地往上坐了坐身子,终究自己不行,太医赶紧过来帮忙,扶他坐好之后,郑芝龙脸上平和了很多,缓了缓气道:“成功,鸿逵,大明监国林毅真能赦免朕和朕的百官?”

郑成功和郑鸿逵、田川真纪子又惊又喜,相互看了看,纷纷道:“陛下(父皇、皇兄)放心,千真万确,林大人一向言出法随,一言九鼎。”

郑芝龙点了点头,“看来这是天意,众卿听旨……”

呼啦一下全都跪到在地,包括郑成功、郑鸿逵和田川真纪子都扔了手中的利器,往上叩头,“臣等接旨。”

郑芝龙已经在打了腹稿,缓缓道出,像在读圣旨:“奉天承运诏曰,自大南立国以来,连年征战,生灵涂炭,百姓生于水火,为解民之倒悬,顺应天时,朕决定接受大明朝廷招安。招安之事由郑成功、郑鸿逵、郑芝莞、李国助负责料理,从即日起,开始着手迎接大明监国之事,钦此。”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纷纷往上磕头。

四路明军八十余万从四面八方开到福州的时候,一身监国礼服的林毅在卫队和女营及锦衣卫的保护下,如众星捧月一般开始进城了,城门口此时跪着迎接的除了郑成功、郑鸿逵和田川真纪子外,还有郑芝龙等一帮君臣人等。

------------

499章 刘国轩负荆

在大明监国林毅的运筹部署下,打掉了郑芝龙所有的倚仗,葡萄牙殖民者,荷兰红毛子,东洋洋人等域外势力支持郑芝龙,全都成了画饼。

刘国轩被俘,仙霞关失守,明军80万重兵压境,亲生儿子和亲兄弟实行兵谏,这一切令郑芝龙幻想破灭,因为气火攻心身体也吃不消,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因此郑芝龙无条件接受朝招安。

其实对于对于郑芝龙来说,接受朝廷招安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的第一次是接受崇祯皇上的招安,那一次郑芝龙由一名大海盗兼大海商、军火商大佬等复杂的多重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大明朝廷的要员,南安伯福建总镇,成了冠冕堂皇的名副其实的福建王。

这一次是接受了大明监国林毅为首的朝廷招安。因此有了第一次,郑芝龙对于朝廷招安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不过这一次与上一次明显不同,在崇祯时代,朝廷对他的招安,明显是安抚的意思,因为朝廷鞭长莫及,没有力量把他剿灭,当时他的势力太庞大了,庞大到他的私人海军能把海上霸王荷兰红毛子的舰队干翻,庞大到朝廷无策无力。

朝廷无奈之余只有像对待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流贼一样,采取安抚的政策,授予官职给其好处,让他们仍然拥护大明,不要生事,这不过是权宜之计。

可是眼前这次截然不同,这一次郑芝龙接受朝廷的招安,明显带有被迫的成分。明军大兵压境,剪除其羽翼,郑芝龙只剩下孤城一座,内部策反,众叛亲离,如果郑芝龙再不识时务,绝对是被剿灭的下场,没有任何悬念,也不会有第二种可能。

还好郑志龙还不算是一根筋,林毅对他的运筹也不是对牛弹琴,可谓是恰如其分。

因为林毅知道,从理论上说,郑芝龙能够接受崇祯皇上的招安,就能够接受他这位大明监国的招安;历史上郑芝龙能够投降大清,应该也能够投降大明。

事实证明,林毅是完全正确的。郑芝龙走投无路,不想灭亡只有乖乖俯首称臣。

尽管林毅也知道历史上郑芝龙的人品不怎么样,但是当他带着所谓的文武众臣跪在城门面前,把龙冠龙袍玉玺等高高举过头顶,跪迎接林毅的时候,林毅还是非常高兴的。

因为能让郑芝龙乖乖的接受招安,这毕竟是意义重大的事情。

这算是给了郑成功几分薄面,也算是准许他戴罪立功了,郑成功日后必将感激不尽,更加忠于大明,忠于他这位大明临国。

更重要的是一点,和平解决了福州的战事,解除了当地老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功德无量。此时郑芝龙连他的御林军算上,福州城内还有数万人马。如果他负隅顽抗,誓死不降,坚守城池与明军血拼,顽抗到底,80万大军一起攻破城池不是难事,但是伤亡的军民百姓,难以计数,损失也难以估量。

和平解决这一战事,无疑造福了这些黎民百姓军民人等,使他们的生命财产免遭涂炭。

运筹成功这样一件大事,当然值得高兴。

此时福州城城门大开,守城的南军兵将,全都扔了刀枪打出白旗,然后原地集合待命。

郑芝龙和手下的文武百官脱了官服,把官印都拿了出来,在东门外跪迎大明监国林毅。此时官道上全都是明军了,简直如兵山将海,刀枪如林,盔明甲亮,兵甲森森。

大大统领施琅全副武装,坐在马上,指挥万马千军严阵以待。卫队营的张华和锦衣卫头子马銮早就布置好了警戒,他们紧随林毅身边左右。

到了城门附近,林毅下了马。小颖、哲哲、苏茉尔等人紧随其后。

林毅看了看在场的数万名明军将士和南军的文武百官,从郑芝龙手上接过龙袍,龙冠和玉玺,当场宣布:“郑芝龙屯居福建,祸乱九省,罪在不赦。但是本监国有好生之德,念在其子郑成功、其弟郑鸿逵,能够悬崖勒马,为朝廷立下不朽之功勋,郑芝龙亦愿意悔过自新,愿意献城投降,继续效忠大明。特赦免郑芝龙一帮人等无罪,所犯罪行,一律既往不咎,因其献城有功,破格加封其为南王,加封郑成功为南安少王,加封郑鸿逵为金门总兵……”

郑芝龙这些人还真没想到,这位监国大人真的是言出必行,一言九鼎。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宣布赦免他们无罪,还加封他的官职,皇恩如此浩荡,令郑芝龙、郑成功郑鸿逵和郑芝莞这些人不住的往上磕头,有的磕响头,一边磕头一边大喊:“多谢监国大人,皇恩浩荡,龙目有恩,我等必誓死报效朝廷,永不相判,日月可鉴……”声震宵汉。

林毅进城之后,郑芝龙早就把他的皇宫给林毅腾出来了。林毅搬到里面办公。

接下来,林毅交给郑芝龙一项特殊的任务。

这时有人把刘国轩从福宁监狱押过来了。郑芝龙,郑成功,郑鸿逵拦住囚车见到了刘国轩,刘国轩愕然……

未几刘国轩光着膀子,跪倒在林毅面前负荆请罪。

林毅哈哈大笑把他拉了起来,“本临国也赦免你无罪,破格加封你为福州总兵之职。愿你能够摒弃前嫌,再立新功。”

刘国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后感激涕零,跪倒在地,磕头不止,半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数日之后,郑芝龙带着他的老婆孩子,一家人等到南安府上任,做起了名副其实的南安王。他樱花国的妻子田川氏,得报后带着郑芝龙的母亲丫鬟婆子等等一大家子高高兴兴地到南安府外迎接。

郑成功带着田川真纪子,和郑鸿逵,郑芝莞等人也来送行,一家人团聚了。

只是经过这一次突变,郑芝龙的身体染上了难以治愈的疾病,此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南安养病,一直到数年之后寿终正寝。

郑成功,郑鸿逵等人送走了郑芝龙之后,返回福州继续勤王王。

现在福州当然也不称福京了,林毅仍然把她改成福州。

只是郑芝龙修建的这座皇宫规模及豪华虽然比不上燕京、南京,但跟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西京还有一比的,住在这里也觉得舒适和新鲜。

接下来开始出榜安民,将郑家在福州的财产充公清算,连南军的其他战利品,统一入库,然后再分配。

城内城外的数万南军,也都接受了改编,根据自愿原则,愿意当兵的,继续留下吃粮当兵,那些被抢抓过来的不愿意当兵的就地遣散,让他们回乡。留下的愿意这些当兵的南军兵将,然后进行再挑选,合格者统一发给大明的军装和刀枪,从今以后他们就是大明朝的正式军人了,粮饷按规定照发。

那些不合格的兵将就地遣散,劝其回乡。

郑芝龙手下的那些所谓的文武百官,虽然没有治他们的罪,当然也不可能让他们全都官复原职了,这些人登记造册,先在原衙门待命,等大明京师内阁那边委派官员走马上任后,统一整顿吏治,再决定其任免去留。

这些南军将士和官员真是没想到如此便宜,不管是被遣散的,还是留下来接受改编成明军的,都觉得捡了天大的便宜,要知道造反是抄家灭门之罪,砍脑袋坐大牢是最轻的。现在全都既往不咎了,无论是继续留下吃粮当兵还是遣散还乡,这简直就是天大的便宜!

因此数万南军将士,包括文武百官在内,无不感念这位大明临国龙恩浩荡。

福建周围80万明军,加上收编的南军将士,在这一带勤王的将近百万大军。

至此,郑芝龙建立的大南帝国彻底消亡了。消息传到了大明的京师燕京和陪都南京,轰动朝却。

燕京内阁六部的官员,无不整冠抖袍望福建方向顶礼膜拜,包括太子朱糍良等人在内。

郑芝龙投降了,南疆也平定了,数年之前还是内忧外患,千疮百孔,濒临灭亡的大明朝,现在又成了一个生机勃发、朝廷统一行使主权的天朝大国。疆域之辽阔、万民之颂扬完全可以与太祖和成祖时期相提并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短短的几年如此丰功伟绩,谁人能与之比肩?恐怕太祖在世、成祖重生也会自叹弗如的。

京师的内阁高宏图等人暗中已经开始策划,为监国大人林毅张罗登坐殿之事了。他们认为,监国班师凯旋之后,此事必然提上日程,早作运筹,早做打算为上……

郑芝龙之事完了,但是林毅知道,郑芝龙虽然投降了,战争并没有结束。

接下来他开始厉兵秣马,运筹驱逐台湾红毛子收复宝岛的战事。这些红毛子这些年赖在台湾不走,奴役当地的人民,坏事做绝,丧尽天良,扶殖朝廷反动势力对抗大明朝廷,所犯罪行罄竹难书,是该跟他们清算一下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