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三千红尘客(1 / 1)

洪荒求圣录 红烧翅膀我爱吃 5102 汉字|4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三千红尘客

1,“弟子申公豹,见过圣人师叔!”

金鳌岛的一间静室内,申公豹对着首位上的通天大礼参拜道。

话说,当申公豹悄悄来到金鳌岛后,便被早已守候多时的童子领到了此处。

“免礼吧!”通天点点头,随即沉声吩咐道:“你的来意,吾已知晓,明日晨课过后,吾自会给你一个交代!”

“谨遵师叔谕旨!”

申公豹不敢质疑通天,所以老老实实应了一声后,便在童子的引领下,低头退出了静室。

“呵呵,小弟没说错吧,这个申公豹精着呢!”

当申公豹远去无踪后,李扬随之现出了身形。

闻言,通天不禁摇头笑了笑。

原来,在申公豹没来之前,李扬便已提前赶到了金鳌岛。

虽说上一次,李扬已经明言封神主榜出了岔子,必须由三清亲自为自己门下签押才行,但到了最后,还是出了问题。

没办法,截教的门人实在太多了,而封神主榜上的大机缘就那些,根本不够分的,加之通天又是那种喜欢“护犊子”的老师,事情自然就被拖了下来。

不过通天深知,随着申公豹到来,事情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他再也不能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了。

否则的话,那些大机缘只能白白错过!

亦是因为这个缘故,李扬才会出现在此处。

“兄长收好此宝,贤弟去也!”

说话间,封神主榜已然缓缓落到了通天面前,而当通天接过封神主榜时,李扬则早已不见了踪影。

“贤弟,为兄在这里谢过了!”

通天将封神主榜收入袖中后,立刻起身对着瀛洲仙岛的方位,深深使了一礼。

封神榜乃是道祖炼化的因果法器,蕴含着天道规则,可谓是珍贵异常,放眼整个洪荒,也仅有这么一件。

如今封神主榜出了岔子,身为此事始作俑者的李扬,又怎能逃脱干系?

“大道劫数”这个词,通天亦只在盘古留给他的传承中,隐隐知道一点眉目。

其中的凶险,绝对不能用常理来论之!

虽然李扬当日说的轻松,但通天亦不是笨蛋。

在“大道劫数”下,李扬或许会有惊无险,但他的弟子,他在洪荒中的传承,绝对要受连累,至于最终会变成什么模样,通天也无法算出一二。

天道圣人,混元圣人,虽然同是“圣人”,但却有着天壤之别。

而想要算清楚“大道劫数”,也只有混元圣人才能办得到。

以通天对李扬的了解,恐怕李扬已经隐有所悟,否则他也不离开的这么快,这么突然了。

一念及此,通天却是对李扬愈发的感激。

毕竟不管怎么说,李扬会有此番劫数,都是为了道门,为了他的截教,就冲这一点,便值得他使此一礼!

………

第二日拂晓,金乌初升。

噹……噹……

悠长的钟声在金鳌岛上空回响不休,数以万计的人影,纷纷向着碧游宫齐聚而来。

因为半年之前,通天便已晓谕门人,今日将有大事宣布,所以除了像闻仲那样无法脱身的弟子外,其他的截教门人几乎都来到了金鳌岛。

很快,碧游宫内便聚集了无数男女修士。

一时间,寒暄之声不断,当真煞是热闹。

突然——

大殿内为之一静,却是通天现出了身形。

“见过老师,老师圣安!”

一阵山呼海啸般的人声,让随之前来观礼的申公豹暗暗心惊。

他早就听说截教有“万仙来朝”的美誉,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免礼吧!”通天应了一声后,随即盘膝坐在了首位的莲花宝座上。

须臾。

大殿内一阵寂静,说是落针可闻也不为过。

众多截教门人皆凝神静气,竖起耳朵细细倾听。

要知道,此时的洪荒正逢道门大劫,三清曾有严旨,门下修士皆要静默黄庭,少惹因果,否则惹祸上身,只能怪本人咎由自取!

可是现如今,通天突然大张旗鼓的聚集门人,这么反常的举动,焉能不让截教门人好奇?

在扫视了门下弟子一番后,通天终于缓缓说道:“此次道门大劫非同小可,为师已经隐隐算知,本教正是此番大劫的应劫主角,所以为师需要三千愿意自我牺牲之人,替本教化解此次劫难!”

接着,只见通天抬手一指,大殿的半空中顿时光芒连闪。

不一会,当光芒散去后,无数散发着淡淡金光的莲台宝座随之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些莲台宝座,乃是为师以成圣功德炼制的灵宝,虽不入先天,但亦属后天顶级,事到如今,此宝权当为师的最后一点心意吧!”

交代完后,通天随即闭目不语,神游太虚去了。

通天的话,却是在一众截教门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截教号称“万仙来潮”不假,但通天不问门下出身、过往的做法,让截教内部注定会鱼目混珠,精华与糟粕并存。

值此危难之时,当真是大浪淘沙,真金尽显!

是忠是奸,是坦诚,还是虚伪,一眼便被看个清楚。

良久后,随着最后一人跃上空中的莲台,通天终于缓缓睁开了双眼。

“尔等散了吧!”通天挥了挥手,脸上显得有了落寞。

在通天的想象里,截教一向团结义气,想要凑出三千红尘客,根本不是一件难事,说不得,等他刚一下完谕旨,就会应者如云,到时,还得让他头痛一阵。

可惜,真相往往最是残酷!

对于这些聆听过圣人讲道的截教门人来说,他们心中十分清楚,洪荒此时的天道不全,根本无法衍生灵气,所以每过一段时间,就要从洪荒生灵中“返本归元”,而这个“返本归元”的过程异常残酷,因为天道采取的手段正是“大劫”!

虽说通天炼化的那些莲台,已经隐隐有了成就后天至宝的潜力,但与自家的性命相比,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要知道,这些修士之所以会拜入通天的截教,原因可谓是五花八门。

真心实意的死忠之人固然有,但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能够长生,能够证道,能够有所庇佑。

如今,通天让他们去“牺牲自我”,他们当然不愿意!

不过事有两面,通天很快便恢复了心绪,按他原来的预估,难免会对门下弟子有所愧疚,但到了此时,通天反而轻松了许多。

“生机已经给了你们,但你们没能抓住,那就怨不得为师了!”

通天暗暗叹了口气,吩咐了身旁的童子几句后,便闪身离开了大殿。

………

半晌。

随着一众各怀心思的截教门人纷纷离去,碧游宫再次变得冷清起来。

此刻,申公豹正跟在通天的童子身后,默默向前走着。

申公豹本就心思玲珑,当见完刚才那一幕后,他就暗暗苦笑起来。

申公豹很清楚,那三千个莲台宝座,很可能跟紫霄宫的六个蒲团一样,谁坐上,谁就能得到大机缘!

可封神榜上就有三百六十五个正神之位,能分给截教的,只会少不会多。

如今他身负师尊所托,岂不是说,那些人能否上榜就在他的一念之间?

没用多久,正在胡乱寻思的申公豹便被带到了目的地。

当他迈步进入静室后,却是陡然意识到,恐怕自己刚才那番思量真的错了!

……………………………………………………………………………………

ps:这几天事太多,本来想恢复两更,正常写的,结果——

哎!还请各位书友多包涵!

------------

圣人泪潇潇

1,申公豹刚一进入静室,便愣在了门口。

放眼望去,小小的静室内,大约只有百多人,此刻,他们皆盘膝坐在通天的下首,神情很是严肃。

这些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虽然衣着服饰各有不同,但每个人的周身皆是清气缭绕,显然积累了不少功德。

不用说,这些人才是截教真正的精华所在。

“师侄,坐!”

对于申公豹的失态,通天不以为意,只见他抬手指了指一处空位,便不再言语。

“谢师叔!”

通天的话,却是让申公豹回过了神。

虽然申公豹已经隐隐猜出了通天的打算,但他心思剔透,故而只是静静坐在了那里,便不再有所动作。

申公豹相信,通天既然将他招了来,便一定已经做好了安排,他此刻需要做的,不是巧言令色,而是静静倾听。

否则的话,必然会被通天看轻!

果然,通天扫了一眼申公豹,暗暗点了点头,暗道李扬对申公豹的评价果然没错。

他这位师侄心思缜密,善于审时度势,当真是个精明的家伙!

发完一小段感慨后,通天随即将申公豹搁在一边,转而望向了下首的一众截教精英。

“尔等是不是一直在埋怨,为何为师只让你们日日行善,而不传你们斩尸证道之法呢?”

“弟子不敢!”

“呵呵,敢也好,不敢也罢,此时都已不再重要!”通天淡淡笑道:“两年前,为师发下谕旨,希望门下能够日日行善,不得有所废辍,可惜,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只有你们牢牢抓住了这份大机缘,正所谓春种秋收,今天就是为师给你们补偿的日子!”

接着,通天便把封神主榜之事详细讲了一遍。

原来,自从两年前,李扬和三清在金鳌岛一番秘议后,通天因为门下弟子实在太多,便想出了这么一个选拔“上榜之人”的法子。

可以说,截教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那份大机缘。

不过,行善积德容易,但日日行善,那就需要大恒心,大毅力了,所以两年时间过去,截教上万弟子中,也只静室中这些弟子符合了条件。

“老师,既然此次机缘与封神榜大有关联,我等岂不是要死上一回才行?”

一位玉面琼鼻,英姿勃发的锦袍青年恭声问道。

“不错!”通天点点头,随即看了那位青年一眼。

一看之下,通天不由暗暗苦笑起来。

那位青年姓洪名锦,生得仪表堂堂,乃是他的一位记名弟子,资质算不上顶尖,但却拥有大毅力和大恒心。

此时的他,乃是大商三山关总兵,因为驻地尚未被战火波及,这才有机会来到了金鳌岛。

通天之所以苦笑,乃是因为他已隐隐算知,这个洪锦本应与昊天的女儿龙吉公主有段姻缘,可惜硬是让李扬给活活拆散了。

对于这个结果,通天也是无可奈何,此时木已成舟,洪锦和龙吉之间的红线已断,想要再续姻缘,已然不可能。

不过通天并未因此埋怨李扬,因为他很清楚,以李扬的脾性,绝对不会干这种“棒打鸳鸯”的事情,这件事的背后,一定跟昊天和瑶池脱不开关系。

也只有他们二人,才有理由这么干,也只有他们,才有能力求动李扬!

“好你个昊天,好你个瑶池,居然敢算计我的徒弟,这笔账咱们日后再算!”

当通天在心底暗暗冷哼一声时,天庭中的玉帝和王母,却是齐齐打了一个冷战。

就在昊天和瑶池心有所感,开始默默推算时,一众截教精英已是难掩兴奋之情。

此时,他们终于明白了师尊的苦心。

谁能想到,那份大机缘居然是李扬的苍之果实!

既然要改修另一种证道之法,自然没有了再学斩尸之法的必要。

事实上,李扬的证道之法,早已享誉洪荒。

毕竟想要证道,就那么三条路可走,以力证道之法固然好,但上手太难,阐教弟子中,良才美玉无数,但《九转玄功》这部以力证道的法门,也只有杨戬一人修成。

由此可见,以力证道这条路有多难走了。

斩尸证道虽然上手容易,可鸿蒙紫气就那么九道,加之已经被诸位圣人炼化了七道,剩下两道又不知所踪,故而此法看似最容易证道,但其实亦是最难的证道之法。

而李扬的证道之法则不同。

只要修士一心向善,不停积累功德,便有成功的希望,而此法的关键,正是那颗苍之果实。

《苍生证道诀》何以叫此名字?取的就是“人人证道”之意!

尽管通天已经明言,封神主榜上的那份大机缘乃是被弱化过的苍之果实,想要修成圣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就算如此,静室内的百多个截教弟子仍是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几乎不可能”和“完全不可能”,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代表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至于要“死上一回”,那更是没有问题,对他们这些身具道行的修士来说,只要元神魂魄不灭,便一切皆有可能!

“魔礼青、魔礼海、魔礼红、魔礼寿!”

随着通天喊出了四个人的名字,静室内的众人这才稳下了心绪。

“弟子在!”

只见四位头戴金冠,孔武有力的披甲大汉,应声越众而出。

“你们且随申公豹前往西岐,助闻仲一臂之力!”

“谨遵老师法旨!”

通天点点头,随即转身望向申公豹,正色说道:“李道友曾言,‘与人方便,便是与己方便’,师叔今天给你开了方便之门,你可莫要让师叔失望!”

“谢师叔成全,弟子知道该怎么做了!”

申公豹大喜过望,连忙冲通天俯身施以大礼。

很快,申公豹带着魔家四将赶往了西岐,而静室内的一众截教修士,亦高高兴兴的回转了各自洞府。

………

半晌。

数位大罗修士端坐在通天下首,神情异常凝重。

望着面前的这几位弟子,通天忍不住叹了口气:“如今截教大难将至,公明已经斩尸证道,此次大劫中虽然有惊,但却无险,无当身具一丝开天大功德,亦能平安无事,惟独你们几个,怕是很难善终!”

通天面前坐着的,正是乌云仙、长耳定光仙、金光仙、虬首仙、灵牙仙、毗卢仙、金箍仙七人。

他们几人虽然没能斩尸证道,但亦修成了大罗道果,乃是截教中少有的高手。

如果放在往日,修成大罗道果乃是无上的尊荣,但在此次大劫中,大罗道果反而成了“掣肘”。

因为想要炼化李扬的苍之果实,必须是大罗境界之下的修士才行,换言之,他们几个根本上不了封神主榜,亦拿不到那份大机缘。

“我虬首仙生是截教人,死是截教鬼,只要能为截教尽一份心力,老师尽管吩咐就是!”

虬首仙乃是青面狮子得道,性格最是直爽豪迈,闻听通天之言后,立刻便拿定了主意。

通天欣慰的点点头,抬手示意虬首仙稍安勿躁。

“你们都已是大罗修士,为师不忍你们就此成为截教的牺牲品,所以特给你们指出三条明路!”

“第一条路,乃是脱离截教,重新成为散修,没有了截教的大因果拖累,凭你们的道行,只要不参合进商周之战中,当能逃脱一劫。”

“这第二条路,则是转投西方教,相信以你们的修为,成为菩萨绰绰有余,就算想要成就佛祖,也不是一件难事。”

“这第三条路吗?为师本不想说,但为师知道,如果不说出这条路,你们当中,必会有人因为此次大劫而陨落,故而,为师希望你们能慎重选择!”

“据为师所知,此次大劫过后,阐教将会有数位弟子转投西方教,到时,为师可以安排你们成为他们的坐骑,以躲避大劫因果,等你们劫数完满后,为师自会将你们接回身边。”

当通天说完时,下首的七人不禁心下骇然。

连老师这样的圣人,都要想出这种有损面皮的办法,才能帮门下弟子脱劫,这次大劫的恐怖程度可想而知。

“老师,不知此次大劫过后,我教门人能保住几位?”

一阵寂寂无声后,终于由长耳定光仙打破了沉默。

“除了公明和无当外,万仙无存!”

嘶……

七人顿时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

“老师,难道连大师兄都难以幸免吗?”

毗卢仙想了想,随即问出了心中疑惑。

闻言,众仙不由同时望向了通天。

这几人深知,和他们不同,多宝乃是真正的斩尸修士,如果连多宝都保不住,这次大劫的凶险程度,绝对远超他们的想象。

“你们的多宝师兄,将转投西方教,否则的话,你们那三千同门,如何能逃过一劫?”

这一下,下首七人立刻恍然大悟,今日道场中,那三千个莲台宝座,根本就是三千道生机,可笑有些人自以为聪明,全然不知道,已经一脚踏进了鬼门关。

良久后,下首七人尽皆做出了选择。

金箍仙选了第一条路,等最后一战过后,便重归散修的行列。

乌云仙、长耳定光仙、毗卢仙选了第二条路,决心跟大师兄一样,转投西方教。

惟独金光仙,虬首仙、灵牙仙选择了第三条路。

正像虬首仙说的那样,他们生是截教人,死是截教鬼,既然连死都不怕,又何惧成为坐骑?

只要能够保住截教门人的身份,一切便都值得了。

“老师,不知我们三人何时能够重归您的身边?”

在七人准备告退时,金光仙忍不住问道。

“一千五百年后,当有一人前往西天取经,那时,就是尔等脱劫之日!”

说完,通天深深叹了口气,便合起双目不再言语。

乌云仙等人见状,不由双目泛红,齐齐使了一礼后,随即缓缓退了出去。

当众人的身影远去不见时,通天的衣襟上,已然多出了数滴晶莹。

有道是:“一朝立大教,万仙尽来朝,大劫悠然至,门人踪影消,为谋生机路,面皮亦能少,无音空寂处。”

…………………………………………………………………………………………

ps:谢谢“一念乱天机的打赏”,特殊字符不会打,还请见谅!

另外,本小说中的诗歌都系原创,如果大家觉得翅膀用心了,就请收藏,推荐支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