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的权利,不等于不许别人说话或裁决。同样的,公共海洋权利的分配,不可能均等的分配给大xiǎo国家。”
“要区分强权、霸权与国力公权的不同。强权霸权的本质是把本来属于别人的权利强行要过来或予以剥夺,而国力公权是按国家大xiǎo、实际需要或能力强弱合理的占有公共权利。中国现在才刚刚恢复自己原来失去的公共权利中的一点点,尤其是本来失去得一干二净的海权,中国的海权伸张才刚刚开始,随着国家力量的增长,海权必然相应增长。中国在海外投资的增多增大,中国海运的增多增大,中国在海外利益的增多增大,中国人在海外人数和地域的增多,世界各国对中国需求的增多增大,种种这些因素,中国的海权自然会逐步增多增大。这不仅仅是必然如此,而且是自然如此、应该如此。一战后,我们中华帝国将要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海权国家,太平洋将成为我们的内湖,我们要用事实告诉世界,海权维系着国家的命脉,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运!”
“不久前的帝国主义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相反的还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国家将会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可以预计,因为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进行的更大的一次帝国主义战争即将到来。”
“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二十年分二期的陆、海、空三军扩建计划势在必行。树yù静而风不止,胜利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在未来逐渐的把重心向国防上面转移,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一定是各种因素的综合,造成了大国的崛起!”
在皇帝陛下高亢而充满jī情的声音下,中华帝国以四分之三的通过率完成了投票。决定在三年内建立世界上最强大的陆、海、空三军,借此显示中华帝国的世界强国地位。
随着中华帝国的崛起,美国也不甘示弱,开始扩建海军,旧一轮的结束是新一轮的开始,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竞争日益恶化,雨过天晴之后,世界上空的战云开始重新聚拢……
第两百三十三章 闪电战
第两百三十三章闪电战
1919年,被废黜的朝鲜国王李熙突然死去,中华帝国驻朝鲜总督发出讣告,宣称高宗李熙是患脑溢血不治而亡,准备在三月三号为其举行国葬。但是,世上总有不透风的墙,李熙的死因还是被传了出去。
19第二届万国和平会议,朝鲜高宗李熙派使者去海牙参加,要求各国承认朝鲜独立,废除中华帝国的“保护”。
不过此时正逢国际局势紧张之时,中华帝国的国力如日中天,当然就没有国家愿意为朝鲜出头。
虽然李熙的做法没有起到效果,但这无疑就触犯了以罗凯为首的中华帝国的底线,罗凯把朝鲜总督撤职后立刻就令人软禁起李熙,强迫其退位,到了1919年干脆一杯毒酒解决掉所有隐患。
不过,高宗皇帝在位数十年,他被毒死的消息传开后在朝鲜人民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一些朝鲜人决定在国葬的那一天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民族独立运动。
朝鲜民族党甚至起草了一份《独立宣言书》,向巴黎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中华帝国政fǔ发出呼吁,要求给予朝鲜独立,并且还准备在汉城举行大规模的和平示威。
朝鲜留中学生在北京发表宣言,号召人民“为自由而溅其热血”,得到国内学生的响应,揭开了独立运动的序幕。以孙秉熙等人为代表的朝鲜民族主义者积极活动,希望依靠帝国主义的“民族自决论”来谋求独立。
孙秉熙等事先与学生商定,利用高宗国葬之机,于3月3日下午2时在汉城塔dòng公园集会,发表独立宣言,举行游行请愿。但举事前,这些人却慑于人民高涨的革命气势,不敢参加群众集会。而躲到一家饭馆里,把事先拟好的《独立宣言书》宣读一遍后,向总督府警务总监部自首。
学生和市民等没有被他们的变节行为所动摇,纷纷涌上街头,当众宣读《独立宣言书》,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参加人数达30多万,并同前来镇压的中**警进行搏斗。当天,平壤、元山等地也同时举行示威和暴动。3月中旬,斗争làngcháo迅速推向全国城乡,工农大众成为主力,暴动的人民到处袭击政fǔ大楼,破坏jiāo通,处决官吏、走狗和恶霸地主,把运动推向高cháo。全国有11个府、206郡,200多万人示威和暴动。海外侨民也举行示威游行,响应国内的斗争。
不过,人民群众与殖民当局的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因而在罗凯调派来的武装镇压下失败了。
另一边,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签订摩德洛斯停战协定后,面临着亡国的民族危机。英法意等国利用战胜国地位,开始实施大战期间缔结的瓜分奥斯曼帝国的密约。1919年5月15日希腊占领伊兹密尔,使民族灾难空前严重。
1919年5月19日凯末尔?阿塔图尔克来到安纳托利亚,着手组织全民族的抵抗运动。
1920年4月23日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组成了以他为首的政fǔ。同时确认“主权在民”的原则,宣布苏丹政fǔ3月16日以后与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法令无效。在1921年1月10日和3月31日~4月1日两次伊诺努战役中,新建的土耳其军队击退希腊军队进攻。同年8~9月,在萨卡里亚河战役中土军粉碎了希军占领安卡拉的企图。1922年8月26日,土军对希军发动全面反攻,9月9日收复伊兹密尔,9月18日在安纳托利亚的希腊军队完全被肃清。1923年7月24日协约国被迫与土耳其签订《洛桑条约》,承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1922年11月1日大国民议会决定废除苏丹制,从此结束了奥斯曼皇室长达600年的封建统治。
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
凯末尔革命的胜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建立民族国家体系,是20世纪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