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6集团军由法约勒将军指挥向德军侧翼进行突击。当日,法军和英军右翼突破德军第一道阵地,但英军左翼为德军壕沟阵地所阻。英军采用密集队形突击,遭德军暴雪式重机枪的强大火力杀伤,损失近6万人。
两天后,英军右翼和法军攻占德军第二道阵地,法军一度德军防御要地。此后数日,由于德军投入预备部队以及英、法联军本身对各地区的突击规定繁琐,限制了军队的主动xìng,在突破战术和指挥调度方面存在着严重缺点,以致推进缓慢。
十天后,德军指挥部又投入新一bō预备部队,为便于指挥,将第第第2集团军。并在防御上加长纵深,构筑了补充防御地区。
复十天,英、法联军仅向前推进数公里,未达成作战的预期目标。
战争进行到7月底至8月中旬,英、法联军将其部队增强至51个师、飞机增加至500架;而德军增加到31个师、飞机增到300架,由于作战的迟缓、胶著,遂转变成为消耗战。
第第5集团军分别投入战斗,战场正面范围扩大到50公里宽的战线。德军增强至40个师,又不停加强阵地的防御工事。因此英、法军队的推进速度平均每昼夜仅有150至200米。
9月15日,英军使用新式兵器坦克,配合步兵进攻,推进了4至5公里。但是随机被德国人更加强大的坦克所击退,仍然没有达成打开突破口的作战目标。
随后,德军转入反击,将主突方向转移到英法联军右翼,企图攻占105高地和250高地,解除西边法军炮兵的威胁,并从西面轰击敌军阵地。同时继续加强东边的攻势,由稳步防守改为急促攻击,但遭法军顽强抵抗,付出巨大伤亡。
9月底德军集中兵力兵器包括使用喷火器、窒息xìng毒气和轰炸机,但是进攻部队遭法军炮火猛烈反击,仅仅五天后就停止进攻。法军频繁轮换作战部队,不断实施反击,与德军反复争夺,迟滞德军进攻。
在损失大量士兵后,德国人又开始转入防守。英法联军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经七天jī战切五个师团的德军和其他阵地的联系,迫使其投降。
德军立刻使用光气窒息毒气弹和催泪弹猛攻展开反攻,在4公里宽的正面上发shè11万发毒气弹,给法军造成重大伤亡,一度进抵距法国临时首都bō尔多不足3公里处,但终被击退。
入秋季后,气候开始恶化,由于yīn雨连绵、道路泥泞,战斗渐渐平息,到了11月完全停止,英、法两国的作战计划宣告失败。战争陷入胶着。
bō尔多战役中,德国制造的暴雪式重机枪出尽了风头,成了血雨腥风制造者,它是战场上凶残的杀手。无数的英、法联军倒在重机枪枪口下,成了它的牺牲者。
正是由于英、法两国的陆军部队中没有装备重机枪,才使得英、法联军在bō尔多战役中损失惨重。就是从此时开始,重机枪称霸于陆战场,被称为最具威慑力的陆战武器。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用了当时的先进武器,比如德国使用了大口径陆战巨炮,使用了喷火器和毒气弹,对一战有重要影响。这次战役改变了火炮的运用,在此之前火炮多数是用来防守或是在发动进攻前进行一下轰击,而这次德军集中大量火炮运用到进攻中则是火炮的新战法。此次战役中的火炮战法,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炮火支援。
10月底,战役结束,在10个月jiāo战中,双方共投入200万兵力,发shè了4000万发炮弹,伤亡人数近百万,创造了战争史记录,使bō尔多郊外成了骇人听闻的人间地狱。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英法联军损失60万人,德军损失40万人,故此役有屠宰场和地狱之称。战役中,法军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组织防御的经验,成为大战后各国修建要塞工事的依据
在陆地上,德国人依靠先进的武器可以用二比三的比例来取得胜利,但是在海上却完全不同了。
一战前,为了争霸海权,各个国家秣马厉兵,不断地升级自己的武器装备,等着在战争中大显身手。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军备竞赛不可避免地拉开了序幕。
海军的军备竞赛主要集中在英德两国之间。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以维持德国和他日益扩张的殖民地的联系。
鉴于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其生存依赖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国土安全及海上补给路线,故德国之海军扩张惹来英国的忌惮,于是在1905年英国开始建造超级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也开始建造无畏舰时英国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更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bō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
英国长期以来都稳坐海上霸主的位置,德国兴起之后便对海上霸权虎视眈眈。为了能够从英国那里夺取海上霸主的位置,德国开始组建海军,开发新的巨型战舰。
自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以来,英国一直保持着海上霸主的地位,它的庞大舰队耀武扬威地游戈于全球的各个海洋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尽管德国加强了海军力量,但在舰只数量和排水吨位上仍然落后于英国,火炮口径和数量也不及英方。因此,在战争开始后的两年半时间里,英国海军凭借其优势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
英国的主力舰队像一条看mén狗一样蹲在斯卡帕弗洛港,死死盯住了德国的大洋舰队,使其多半时间困在威廉港和不来梅港,成了名副其实的“存在舰队”。
1916年1月,莱因哈德.舍尔海军上将被任命为德国大洋舰队司令。面对实力强大的英主力舰队,舍尔这位“粗暴好斗”的老水兵认为,战争虽说是实力的较量,但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选择只有一个,要么困在港内无所作为,要么拼掉英主力舰队。如何以不占优势的德国海军去拼掉强敌呢?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一个富有进攻xìng的大胆计划在舍尔脑海里酝酿成熟:首先以少数战列舰和巡洋舰袭击英国海岸,yòu使部分英国舰队前出,然后集中大洋舰队主力聚歼,继而在决战中击败英国主力舰队。为实现这一计划,舍尔用了4个月的时间,派出战列巡洋舰、潜艇和“齐柏林”飞艇,多次袭击英国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