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1 章(1 / 1)

重生1881之崛起 四方之王 2000 汉字|31 英文 字 1个月前

治理国家。其缺点在于国家内仍存在着特权阶级,优点是不用战争就可实现宪政。

1903年八月,清政fǔ以铁路乃国有之名,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财团,jī起湘、鄂、粤、川等省人民的强烈反对,掀起了保路运动。

运动在四川省尤其jī烈,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推举立宪党人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以“破约保路”为宗旨,参加者数以十万计。清政fǔ下令镇压。

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罗纶、蒲殿俊等保路同志会代表,枪杀数百请愿群众。第二天又下令解散各处保路同志会。jī起四川人民更大愤怒,将各处电线捣毁,沿途设卡,断绝官府来往文书。9月25日,“延安五老”之一的吴yù章、同盟会成员王天杰、龙鸣剑等人领导荣县独立,荣县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cháo。

清廷为扑灭四川的人民起义,派出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致使清军在湖北防御力量减弱,**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

9月1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建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关,联合反清。9月24日,两个**团体召开联席会议,决定10月6日发动起义。**党人的活动被湖北当局察觉,处处提防,再加上同盟会的重要领导人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未能赶到武汉,起义延期。

10月1日,一批日式武器通过长江运抵武汉,由于运送的商船挂有英国国旗,湖北当局未能查出。

第两百零四章 第一执政

第两百零四章第一执政

10月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党人名册、起义文告等,秘密泄lù。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党人。情急之下,**党决定立即于10月9日晚12时发动起义。但武昌城内戒备森严,各标营**党人无法取得联络,当晚的计划落空。

新军中的**党人自行联络,约定以枪声为号于10月10日晚发动起义。第八营的**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mén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mén,子弹数十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时,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党人亦以举火为号,发动了起义,并向楚望台齐集。武昌城内的29标的蔡济民和30标的吴醒汉亦率领部分起义士兵冲出营mén,赶往楚望台;尔后,武昌城内外各标营的**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并赶向楚望台。起义人数多达3000多人。

10月10日晚上10点30分,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署和旁边的第八镇司令部。并把已入城之炮架在中和mén及蛇山上向督署进行轰炸。起初,起义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加上兵力不够,进攻受挫。

晚12点后,起义军再次发起进攻,突破敌人防线,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为标志,蛇山与中和mén附近的炮兵向光处发炮轰击。湖广总督瑞澄打破督署后墙,从长江坐船逃走,第八镇统制张彪仍旧在司令部顽抗。起义军经过反复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督署和镇司令部。张彪退出武昌,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

10月10日深夜,正在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名陆军大学)学习的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六弟何贯中(同盟会员),与同寝室的李济深等同学立即将军校学生组织行动起来,第一时间炸毁了保定附近的漕河铁桥,成功阻止了清军南下镇压**运动,为**党人赢得了宝贵的准备时间。

汉阳、汉口的**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fǔ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

另外,端方率湖北新军第八镇第十六协第三十一标及三十二标一部入川镇压四川起义,至四川资州,11月27日新军哗变,端方为军官刘怡凤所杀。

至此,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各地起义之声不断,大清王朝的统治开始变得摇摇yù坠起来。

相对应的,为了挽救清朝统治的灭亡,清政为了挽救因为辛亥**造成的时局动luàn,清廷在数天之内仓促制定《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十九信条》是中国第一部成文宪法,从形式上被迫缩xiǎo了皇帝的权力,相对扩大了议会和总理的权力,但仍强调皇权至上,且对人民权利只字未提。

十九信条已经接近于英国的君主立宪,而且具有了临时宪法的xìng质,《十九信条》宣布“速开国会,以确定立宪政体”。

大清帝国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第一条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

第二条皇帝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条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

第四条皇位继承顺序,于宪法规定之

第五条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

第六条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

第七条上院议员,由国民于有法定特别资格者公选之

第八条总理大臣由国会公举,皇帝任命。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大臣推举,皇帝任命。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它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

第九条总理大臣受国会弹劾时,非国会解散,即内阁辞职。但一次内阁不得为两次国会之解散

第十条海陆军直接皇帝统率。但对内使用时,应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此外不得调遣

第十一条不得以命令代法律,除紧急命令,应特定条件外,以执行法律及法律所委任者为限

第十二条国际条约,非经国会议决,不得缔结。但媾和宣战,不在国会开会期中者,由国会追认

第十三条官制官规,以法律定之

第十四条本年度预算,未经国会议决者,不得照前年度预算开支。由预算案内,不得有既定之岁出;预算案外,不得为非常财政之处分

第十五条皇室经费之制定及增减,由国会议决

第十六条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第十七条国务裁判机关,由两院组织之

第十八条国会议决事项,由皇帝颁布之

第十九条以上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八各条,国会未开以前,资政院适用之。

武昌起义之后,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北洋新军成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的力量,于是袁世凯被任命为湖广总督、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一面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