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9 章(1 / 1)

重生1881之崛起 四方之王 2000 汉字|35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两亿日元。”

想到那两艘刚下水的无畏舰的建造费用还是从为菲律宾修建铁路的的预算中挪用来的,罗凯就一阵头大,武通造船厂中,还有一艘超无畏舰的后期费用没有着落呢。

眼看着战列舰的巨炮一时奈何不了三笠号,那些守卫在侧的鱼雷艇和驱逐舰开始发挥起他们的护卫作用。鱼雷是驱逐舰和鱼雷艇的专长啊。

几艘鱼雷艇和驱逐舰向着上层建筑已经千疮百孔冒起大火的三笠号冲了过去,令平海舰队全体海军官兵无言以对的是,此时的三笠号竟然只组织起了三架机关炮和两mén副炮对总数量过七艘的鱼雷艇和驱逐舰进行阻拦。

毫无悬念的,两发鱼雷凭借他们的强大的威力令三笠号的速度减至零点,大量的海水几乎是在一瞬间淹没了三笠号的锅炉室,进而令其迅速沉没。

在解决了顽固的三笠号之后,就是收取胜利果实的时候了,日本联合舰队的白痴指挥官干了一件对于穷得叮当响的罗凯来说极其有益的一件事,那就是把两艘日本人的无畏舰送到了自己手中。

为此罗凯决定给这白痴一笔不菲的金钱去他国养老,以纪念自己难得的遇到一个如此极品的日本指挥官。

安芸号全长150米宽25.5米吃水8.4米,排水量两万吨,装备有6座双联装阿姆斯特朗式305毫米L炮,8座单装阿姆斯特朗式120毫米速shè炮,防御力在和平海舰队的战斗中已经得以体现。罗凯估计他的总造价应该超过一千三百万日元。

鹿岛号排水量一万七千吨,全长143.3米,武器装备为305毫米45倍径双联装炮10mén,防御力同样已经经受了实战考验,不过这艘战列舰受伤较重,他的总造价罗凯估计应该在一千一百万日元到一千两百万日元之间。

这显然是横财,这种采用克虏伯装甲的新式战列舰绝对属于硬通货,无论卖掉还是修复后装备平海舰队都是一笔财富。

罗凯沉思片,心思电转间决定把其卖掉。这种新式战舰虽然厉害,但是和自己的无畏舰比还是有一点差距,而且里面的仪器设备还有火炮shè程都和平海舰队的传统和理念格格不入,倒不如六折卖了换成金钱转而填平那艘超无畏舰制造的大窟窿。

置于卖给谁,的确是一个麻烦事,少不得要找德国人帮帮忙,听说土耳其最近很缺这种新式的战列舰,相信六折的价格足以把这两个硬通货推出去。

在解决完日本海军主力之后,接下来就是要给日本政fǔ施加更大的压力了,南台海陆军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集结完毕,除了原先的两万jīng锐部队,罗凯还武装了台海岛上英雄善战的一万五千山地人和一万莫琪人。

这样,罗凯手下就有多达四万五千的军队。而在战列舰的大口径主炮掩护下,四万五千足以攻占日本几个临海的大型港口城市。

罗凯相信在经济军事上的双重打压下,日本人将不得不低头屈服,签下自己早已经准备好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第两百零三章 风云变幻

第两百零三章风云变幻

1902年三月二十八日,大约一万人陆陆续续在舞鹤军港登陆,登陆和修整的时间持续了十天。

十天之后这支装备jīng良的部队从舞鹤军港出发,侵入日本的京都府,并且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向西南方推进,目标直指京都府的政治核心京都市。

沿途遇到的日军被劈头盖脸的一通大炮猛轰机枪弹猛扫,几乎都是一触即溃,完全抵挡不住南台海军势如破竹的攻势。

这下子,日本天皇终于慌了。日本天皇政fǔ外表光鲜民心所向,但是实际上日本近代天皇制建立的政治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日本军国主义。

军国主义意识支配下的武士道,是日本政fǔ毒化和控制日本国民思想的工具。把日本国内的矛盾全部转化为对外的矛盾,把民众的注意力全部调往那些假想敌身上,把那些被军国主义思想控制住的热血青年变为日本政fǔ暴力机器。

不过,像这样的统治在对外扩张中一帆风顺还好说,但是一旦失败那么必然会导致全面的崩盘,日本天皇已经嗅到了危险。这个危险不是来自罗凯的那点兵马,而是来自国内的反对党反对派,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动luàn可能会在不久后爆发。

攘外必先安内,最终,日本内阁决定还是先签下条约以腾出力量来对付国内逐渐抬头的反对派势力。

“以贸易商品输出为主的地方,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自身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jiāo通线上的制海权。”——海权论。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海权论的重要xìng。

1902年四月月十五日,日中签订丧权辱国的《京都条约》,条约规定一,允许中国商人在日投资办厂。二承认包括琉球群岛在内附近一切岛屿为中国所有。三,日本承认中国在朝鲜享有政治军事及经济上之“卓越利益”,并且不得阻碍或干涉中国对朝鲜的任何措置。四,日本支付中国一亿八千万日元的战争赔款。

而相对的,中国所要做的就是撤回所有驻扎在日本本土的士兵,取消海上的封锁行动,撤回在日本海域上游dàng的全部军舰。

以清廷的名义签订这份条约,罗凯也是做过了一番考量的。现在的台海岛毕竟是大清帝国的台海省,自己也是大清帝国的封疆大吏一品总督。搞外jiāo签合约还是以大清的名义来办才合乎规矩,否则少不得要被朝廷之中的清流派参上一本。

当然,如今的罗凯根本不在乎大清朝廷对自己的态度,他真正在乎的还是名声,要是被说成搞分裂那还不是千夫所指,自己真正的舞台应该是在那片地大物博的土地上。

1902年四月二十二日,刚刚回到台海岛的罗凯就迎来了清廷特使的参见。

在罗凯的一亩三分地上,清廷特使显得很是低调,一点也没有显lù出以往外派到地方时候的飞扬跋扈。他给罗凯带来了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那就是清廷急招其进京。而理由就是回京述职,顺便为他取得的“前所未有之功绩”加官进爵进行封赏。

对此,罗凯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意外。自己的势力在清廷眼中已经太过庞大,清廷如果对自己一味的不管不问那才叫奇怪。

这次进京无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