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 章(1 / 1)

重生1881之崛起 四方之王 2000 汉字|94 英文 字 1个月前

米50倍径主炮,主炮高低shè角:-5°/+40°。

装甲:主侧舷装甲320毫米表面渗碳硬化钢外倾角20°,上装甲甲板80-100mm高强度匀质钢,主装甲甲板80-120mm高强度匀质钢,弹yào库侧壁装甲80mm高强度匀质钢,司令塔立面装甲300mm高强度硬化钢。

主炮塔装甲,正面320mm表面渗碳硬化钢,侧面240mm表面渗碳硬化钢,顶部220mm高强度匀质钢,背面200mm表面渗碳硬化钢,炮座320mm表面渗碳硬化钢,

弹yào舱壁,200mm高强度匀质钢,倾角25°,机舱、锅炉舱防护带装甲200mm高强度匀质钢倾角14°。

防雷装甲100mm高弹xìng匀质钢。

装甲总重量约15000吨

定员:1000-1200人

1898年7月7日,就在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指挥官威廉?桑普森中将快要失去最后一点耐心的时候,他终于等到了一个令其jīng神振奋的好消息,平海舰队离港了。

命运的耐人寻味之处就在于它的微妙与复杂。由于美国在台海岛的情报人员极其有限,所以威廉?桑普森中将并没有得知平海舰队的具体数量和质量。

在威廉?桑普森中将的预想中,平海舰队的实力还停留在他们攻击马尼拉时的水平线上。

1898年7月8日清晨,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风平làng静,一切都表明这一天是一个好日子。

怀着对胜利的憧憬,威廉?桑普森中将和罗凯率领着各自的舰队在南海之上进行了一场命运攸关的大海战……

第一百八十三章 决战开始

第一百八十三章决战开始

这次平海舰队可以说是倾巢而出,三艘主力舰扬海号超无畏舰、靖海号无畏舰和镇海号前无畏舰如同一部新式战舰的发展史,推进着世界各国海军前进的步伐。

两艘威海改进型重巡洋舰和两艘威海级巡洋舰在正面决战中不比万吨级的铁甲舰弱多少,利用穿透力强大的穿甲弹,就算是面对万吨级的新式战舰也有一拼之力。

至于三艘参战的定卫二型护卫舰,他们对付那些轻巡洋舰绰绰有余,就算是面对那些装甲巡洋舰和战列舰,他们装备的最新型的捕鲸叉型鱼雷发shè管足以在五百米的距离内给予其毁灭xìng的打击。

虽然只有十艘军舰,但是这几乎已经是平海舰队全部的力量了,罗凯下的注不可谓不大。

相比于平海舰队,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阵容同样豪华。四艘新式战列舰,三艘老式战列舰,十二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

其中的四艘新式战列舰除了一艘是原来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外,其他三艘都是从美国大西洋舰队和本土舰队临时调来的,所以这支新生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集中了美国各大舰队的jīng华。

而三艘老式战列舰虽然就低干舷回旋炮塔的布局而言已经过时,但是他们中的两艘也勉强可以称为前无畏舰,因为他们都是1889后下水的全钢质舰体战列舰。

这支舰队就吨位和数量而言也许只相当于美国海军的三分之一或更少,但是就实际战力而言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海军的二分之一。

其中两艘老式战列舰为:

德克萨斯级两艘,分别为德克萨斯号和哈特福德,排水量7100吨,长:98.1M;宽:19.5M;吃水:7.5M;航速:17.8节马力93002轴驱动;人员:400人火炮:2mén305毫米口径单装炮,六mén152毫米炮,6磅炮12mén,1磅炮10mén;鱼雷发shè管:356毫米四具

装甲:舰侧弦复合装甲带厚305毫米;隔舱舱壁厚203毫米;炮座装甲厚76毫米;甲板厚76-25毫米;指挥塔装甲229毫米。

缅因级一艘斯普林菲尔德号

排水量:7000吨;长:98.9M;宽:17.4M;吃水:6.9M;

速度:17节/9290马力/2轴;

火炮:254单装×2,152×6,6磅炮7mén,1磅炮8mén;鱼雷发shè管:356毫米四具

装甲:舰侧复合装甲带厚305毫米;隔舱舱壁厚152毫米;炮座装甲厚203毫米;甲板厚76-51毫米;指挥塔装甲254毫米

其中四艘新式前无畏舰为:

印第安纳级两艘,分别是印第安纳号,马萨诸塞号。

排水量:12000吨,长:110M;宽:21.2M;吃水:8.5M;

速度:16.8节/1000马力/2轴;人员:500人;

火炮:330毫米口径双联装两座,203毫米双联装四座,76毫米十二mén;鱼雷发shè管:356毫米四具

装甲:舷侧带200-456毫米;甲板80毫米;炮塔380毫米;指挥塔250毫米

衣阿华级两艘,分别是衣阿华号和俄勒冈号。(美国的舰名是沉了之后反复用的,所以这艘衣阿华不是二战时候有名的衣阿华)

排水量:14000吨;长:130M;宽:23M;吃水:8.5M;

速度:18节/12000马力/4轴;人员:800人;

火炮:305毫米口径双联装两座,203毫米双联装四座,102毫米六mén;鱼雷发shè管:356毫米四具

装甲:舷侧带200-456毫米;甲板80毫米;炮塔380毫米;指挥塔250毫米

这样就形成了主力舰三艘对七艘,非主力舰七艘对十六艘的局面。仔细算来罗凯方如果没有扬海号的加入,以两艘主力舰对七艘,很可能是一个落败的下场

不过现在,有了扬海号超无畏舰的加入之后,双方实力的对比就发生了变化。无疑的,撇开战术问题不谈,这场南海海战胜利的关键就在于扬海号的战力是否足够强大。

总之,在这一天,双方几乎不约而同的赌上了未来十年的气运,失败者不说退出争霸世界的舞台,但十年内一蹶不振难有作为是肯定的。

扬海号超无畏级战列舰。

45米高的装甲瞭望塔可以令瞭望员看到100公里外的目标,这样的高度使得扬海号率先发现了美国太平洋舰队。

“报告,前方出现异常蒸汽。”

经验丰富的瞭望员在看到黑sè的煤烟后大声示警。

“终于来了吗?”

坐在装甲指挥塔中闭目养神的罗凯睁开眼睛自语道。在这一海域能够形成大片异常蒸汽的除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舰外几乎可以不做第二人想。

罗凯知道,现在仅仅是目视可见,离真正jiāo火大概还要一个半xiǎo时,所以他又闭上眼睛继续闭目养神。

和罗凯不同。舰上的每个人,从锅炉工到炮手到指挥官都很清楚,他们正要参与一次书写历史的大战当中,他们隐约感到祖先的英灵正在远处làng尖上出没,在炮台前方闪耀,在云层上低语,评论着他们这代人的价值。”

医生开始检查氧气面具和急救箱,炮手把棉球塞进耳朵。无数次的计划,无数的假设,无数次的祈祷,到了战时只剩下冷酷与机械,计算与校准。历史的转折点就取决于每个人的表现。

尽管军官们一在示意所有人保持冷静,但是当听到敌人已经在望的报警后,所有人都因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而变得兴奋起来。一方面所有人都害怕失败,失败意味着死亡。另一方面所有人又不约而同的想到胜利,胜利意味着无尽的荣耀。对于未知,他们忐忑,他们憧憬,但绝不害怕。

扬海号的lù天指挥台上,保卢斯少将举起望远镜盯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