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头引诱小红帽的狼外婆一般,罗凯相信只要是小女孩就很难抵挡好奇心的诱惑。
“内幕消息,什么内幕消息。”
果不其然,这位一直在和罗凯交谈的小女孩毫无心机,竖起耳朵作出一脸好奇宝宝的样子。
而另一边,那位脸上古井无波且至始至终都没和罗凯说上一句话的女孩终于动容,她才是这次抛售家里股票的始作俑者。
凭着女性的敏锐直觉,从罗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自信,她可以肯定这位玩世不恭的公子哥对于股市必跌的断言不是说着玩的。
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是上海股市的领头羊,它们的地位不光是靠着国企这一金字招牌建立的,更多的还是靠着其本身的业绩。
1881年初,开平煤矿正式开钻出煤。上海权威媒体《申报》对此进行了报道: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煤矿——开平煤矿已经开钻出煤。在技术上,它采用国外先进钻探机器、雇用西方有经验的技师做指导;在体制上,采取官商合办、公开招股的形式,是脱离和不依靠外国的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企业。
在开采方法上,开平煤矿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同时开两井的方式,一口小井深三十丈,用来抽水灌风,保证井下的安全,新式的抽水机每分钟可抽水千斤;另一口大井深六十丈,是专门向外提煤的井口,机器提煤每天可达到百万斤。
轮船招商局比开平煤矿更甚几分。招商局成立后,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中与外轮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华的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联成一气,采用大幅度降低运费等手段想挤垮招商局。
李鸿章采取筹借官款、增拨漕粮及承运官物等措施,予以回击,使招商局转亏为盈。结果旗昌公司反遭破产,而太古、怡和等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签订“齐价合同”,打破了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
这两企业可以说是各自行业内的巨无霸,其实力足以和西洋跨国大企业相抗衡。
就在现在,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每股攀升到两百六十两的高峰,在各位清朝富商看来,买这两种股票就相当于是坐等收钱。
但是这位女孩却从两个人口中听到了股市必跌的断言,并且这两人在说这话时极富感染力的自信几乎一模一样,就好像是在说既定的事实一般。
而这两人一位是自己留学归来的亲哥哥,另一位就是眼前的满身暴发户打扮的公子哥。
“我的内幕消息就是,清法战争即将全面爆发。”
顿了顿,罗凯又补充道。
“在此前的一百年,英国利用股票集资这种形式共修建了长达2200英里的运河系统和5000英里的铁路,那些西方人才是玩弄股票的老手,而研究过英国股票的人就会发现,对股票市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战争!”
罗凯故作高深莫测状,一口道出所谓的内幕消息。
自1883以来,大清与法国在越南问题上摩擦不断,累积死伤战士已愈百人,但是普通的大清朝人却是从未想过战争会演变成宣战后大国与大国之间的全面战争。罗凯的内幕消息足够内幕,但是难以让人相信。大清与法国两个庞然大物真的会全面开战吗?
“这位公子,你凭什么断定清法战争会全面爆发,而清法战争为什么又会影响到股市呢?”声音婉转柔媚,那位一直没有开口的西贝货终于忍不住开口。
现如今在上海的富商大部分都持有一定量的股票,这两位西贝货的父亲正是这一部分富商之一。
虽然是坚决站在看跌一方,但是偷偷卖出父亲的股票还是一件让人惴惴不安的事,毕竟未来是什么样子谁也无法说得准。
所以两位集父母万千宠爱的公主即使是要卖掉股票也不敢在股票交易所中进行,因为保不准自己父亲或者亲朋好友就在其中,当然不可否认股票交易所人山人海接踵拥挤的场面也是令两人望而却步的因素之一。
至于托人代办,价值五千两白银的股票在两位女孩离开父母的网络后是很难找到可以信赖的人托付的,是以两人只能亲力亲为。
在对未来的结果充满未知与不安之时,罗凯这位同样站在看跌一方的公子哥的观点显得尤为重要,也许罗凯的话能够更有利的证明她的坚持是对的。
“清法战争的全面爆发只是时间问题,至于消息的渠道恕我无法透露。至于战争对股市的影响……。”
第一百零五章 请客
通过战争在股票市场上大发横财的典型莫过于罗凯现在的合作伙伴罗斯柴尔德家族了。
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近郊展开的滑铁卢战役,不仅是拿破仑和威灵顿两支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斗,也是成千上万投资者的巨大赌博,赢家将获得空前的财富,输家将损失惨重。
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的空气紧张倒了极点,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滑铁卢战役的最终结果。如果英国败了,英国公债的价格将跌进深渊;如果英国胜了,英国公债将冲上云霄。
正当两支狭路相逢的大军进行着殊死战斗时,罗斯柴尔德的间谍们也在紧张地从两军内部收集着尽可能准确的各种战况进展情况。
一个名叫罗斯伍兹的罗斯柴尔德快信传递员亲眼目睹了战况,看到拿破仑的败局已定,连夜乘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内森亲自等候在岸边,从罗斯伍兹手中接过信,快速打开信封,浏览了战报标题,然后策马直奔伦敦的股票交易所。
内森快步走进股票交易所时,正在等待战报的焦急而激动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注视着内森那张毫无表情、高深莫测的脸。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富贵荣辱寄托在内森的眼神上。
内森故意冲着身边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交易员们递了一个深邃的眼色,大家立即一声不响的冲向交易台,开始抛售英国公债。随之公债价格开始下滑,然后更大的抛单像海潮一般一波比一波猛烈,公债的价格开始崩溃。
狡诈的内森依然毫无表情地靠在他的宝座上。交易大厅里终于有人发出惊叫:“罗斯柴尔德知道了!”“威灵顿战败了!”所有的人立刻像触电一般回过味来,抛售终于变成了恐慌。经过几个小时的狂抛,英国公债已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