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在热爱的领域上,发光发热!(1 / 1)

穿越七零新婚夜:甜夫十项全能 江榴火 201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14章 :在热爱的领域上,发光发热!

  忙忙碌碌间,就这样来到了暑假。

  霍飞宁在文学社认识了不少学长学姐,都是一群热爱文学的人,他们社长是一个大二的学长,叫顾宇君,此时正在激烈的跟社员们讨论,讨论联合出版社,把他们社团的稿子发表出版的事情。

  当然了,不是每一篇都能出版,要给出版社主编看过,先由社长看过一遍,筛选过后,再给出版社主编看,如若有看中的稿子,直接就收录出版了,到时候作者那里,会写明是出自京大中文系文学社社员的稿子,他这个当社长的,多光荣啊!

  其实这就算是插队投稿了,还是团队投稿,一般报社收稿的多,出版社都是直接出版长篇小说,或者是某某文集,单独一个人的,还得是已经出了名的,但是顾宇君还是想努力一下,万一他们也成了呢?

  顾宇君说完后,问霍飞宁,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霍飞宁便说了自己的想法:“出版社要么是出版整本书籍的,要么就是我们跟九歌诗刊一样,直接做成刊物出版,这样的话,我们就要自己收录稿子,自己整理成册,然后刊物的名字也得有,所以首先得起个名字,然后就是规划,是月刊,还是季刊,目前他们九歌那边是季刊,我们人其实也不是很多,而且我觉得季刊比月刊好,毕竟我们还有学业要完成,没那么多时间去搞这个,而且重在质量,不是数量。

  还有就是,灵感这种东西,不是随时随地就有的,所以月刊的话,供稿可能又赶不上,既然做了,就必须要有存稿,不能断对吧,不然咱们的刊物做不起来。

  所以我的建议是季刊,我们自己整理好稿子,一本收录大概十到十五篇左右的稿子,一年发四本,春季刊,夏季刊,秋季刊,冬季刊。

  然后呢,我们还得要个主题,就是定位,我们的刊物,定位是什么?是青春文学,还是纪实文学,还是综合性的?这些都制定好,然后精挑细选稿子,再呈送给出版社,如今我们文学社也算小有名气了,出版社那边也知道,如果稿子再没有问题的话,我觉得成立刊物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了,这个还需要学校的帮助。”

  文学社的社员们都竖起了耳朵,听着霍飞宁的话,纷纷在心里感叹,还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呢,他们以为就是直接写好了,给出版社那边看,然后过了的话,就可以出版发行了呢。

  顾宇君也想过这个问题,问题这样的话,这就是直接出刊物了,这当然好,但是感觉很难啊,不如他那样直接给出版社供稿好,还有稿费,成立刊物的话不止是费时间,费脑力,还要金钱,没有那么容易。

  他一直觉得周琛九他们诗刊可以发行,就是因为运气好,还有是因为他们诗刊是第一次创办,然后中文系教授看后,帮他们印刷出来了,寄给了其他高校看,所以名气才那么大,学校才出面,有教授和其他几位老师美言,所以学校给搞定了,直接出刊了呗。

  “这当然是好事,不过,这样吧,资金方面,我来想办法,那个,飞宁你和教授熟嘛,你去帮我们问问,而且你家周琛九有经验,你多取取经,看看是怎么办成的。”

  “嗯,我们先问问学校吧,至于资金什么的,谁出,谁来审稿,初审终审,还有录用作品,有没有稿费,稿费怎么算,这个我们大家都可以提意见,然后再商量,现在最重要的是作品,拿出好作品来,我们至少要有一期的稿子,终审完毕后选中的可录用发表的稿子,至少要有十二篇,然后交给学校那边看,还要讲明我们刊物的宗旨是什么,立意是什么,读者群体是哪些,出刊后,收不收费?多少钱一本?初始资金有多少?这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书,计划书我们现在开会讨论一下,到时候我写出来,社长你也可以写,到时候我们再讨论,有了完整的计划书和稿件了,再去找老师,找学校,才更有底气更可能成功啊!”

  文学社里忽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顾宇君带头,眼神热切地看着霍飞宁,这简直说到他心里去了!

  还有很多他没有想到的点,也被她想到了!

  难怪都说第一届考上来的大学生,是最有真才实学的,个个都是天才呢,这头脑,这语言组织能力,真的不错,而且考虑的非常周到。

  顾宇君等人都夸奖霍飞宁,此时是下午,他们在文学社时,都是选的下午大家都下课了,或者没课的时候来的,周琛九正在外面等霍飞宁,他已经站了很久了,对于霍飞宁刚才说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周琛九面带笑意,靠着墙站在窗户旁边,顾宇君先看到了周琛九,然后才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都快天黑了。

  顾宇君才恋恋不舍的决定结束这个会议,然后让大家明天中午过来继续开会,顺便提醒霍飞宁。

  “学妹,周同学在外面等你呢。”

  霍飞宁立刻回头看向窗外,一下就看到了周琛九,霍飞宁开心的露出笑容,朝他招招手,走了过去。

  “你来多久了?怎么不去教室等我,外面冷死了!”

  周琛九笑了笑,“还好,不冷,可以回家了吗?”

  “可以了。”

  其他社员都羡慕的看着周琛九和霍飞宁,霍飞宁和周琛九两人在京大还是很出名的,大家都觉得他俩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个同样优秀美好的人走到一起,结了婚,一起考大学,一起上同一所大学,真是羡煞旁人。

  没对象的已经开始幻想自己也有一段美好的爱情了,看到他俩,就让人想恋爱,会不自觉的微笑起来。

  霍飞宁挥手和社员们告别,社长走近霍飞宁,好奇的问了一句,“当初周同学诗刊那么快就成立了,他也是像刚才我们开会时说的那样,准备了那么多东西和程序吗?”

  “对啊,他自己审稿,初审终审都是他,他们社没几个人,主要是他写的多,灵感来了就写,然后老师看了后,觉得他们的诗写的都很好,是老师帮忙印刷了,寄到其他高校去穿越了,名气大了,之后出版社主动找上他们的,找了学校,所以后来就正式定刊看,有了出版号,成为了季刊。”

  顾宇君点头,所以,质量再加上伯乐,然后有了名气,出版社就自动找上门了啊,出版社跟学校谈,难怪这么快。

  顾宇君也干劲满满,心里燃起了激情,他们也要努力,在热爱的领域上,发光发热!

  霍飞宁也斗志满满,“加油学长,争取让我们的刊物万年长青,一百年后,一千年后,还能继续发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