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1 / 1)

什么样的人能获得成功 读书堂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要认真分析探索。

吸收"太阳锅巴"的教训,李照森认为"八珍牛肉甜辣酱"名字不能用。最后起了一个既有传统文化背景,又有民族特点的名字"阿香婆",这里面还蕴含着"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意味。李照森憋在心里的气也要通过"阿香婆"发出来。

是太阳就会升起,"阿香婆"一上市就在京津地区市场畅销起来。到现在,"阿香婆"攻势如『潮』,不知道和没吃过"阿香婆"的城市人恐怕不多。1996年1月~7月,太阳集团还亏损了690万元,8月份扭亏为盈,创利税400万元,9月份创利税近千万元了,10月份利税达1500万元。

屡败屡战的李照森承受了一次又一次失败带来的压力,从"太阳锅巴"到"阿香婆",他既学会了开拓市场,也学会了运作和驾驭市场。

成大事者没有一帆风顺的,总会经历波折。能笑对人生,不畏失败的必将有所建树,因他们有别人所没有的,自然机会多上几锐、百倍、千倍。

2视失败为成功的转机

一位学者指出:惧怕失败是我们社会的一种强大恐惧心理,从孩童时期别人就向你灌输这种恐惧感,而这种恐惧往往将终生陪伴着你。

你或许会惊奇地得知,世界上并不存在失败。所谓失败,只不过是别人对你应该如何做某件事的看法。所以,一旦你相信没有必要事事都按别人的意图去做,你也就不会失败了。

然而,有时你根据自己的标准也未能完成某项具体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是不要将这件事与你的自我价值等同起来。你在某一具体事情中的失败并不等于你作为一个人都失败了,你只不过是在某一具体时刻中未能成功地进行某一具体尝试而已。

希望取得成功的原因来自我们文化传统中最具有自我毁灭『性』的四个字,你成千上万次地听到并使用的这4个字--"尽力做好"!这就是渴望取得成功这一心理的根源所在。"不管你做什么事,尽力做好。"可是,如果一般骑自行车郊游,或到公园去随便散散步,又有什么不对的呢?在你生活中,为什么不能仅仅去做一些事情,而并不"尽力做好"呢?"尽力做好"这种误区心理会使你既不能尝试新的活动,也不能欣赏目前的活动。

哈佛大学毕业的柯维致力于成功学的研究,他曾接待过一位18岁的高中生,名叫卢安。她满脑子都是想要成功的概念。她是个标准的全优生,踏进校门以来就一直如此。她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拼命读书、做作业,因而没有时间过自己的生活。她简直就是一架储存书本知识的计算机。可是,卢安非常羞于和男孩子接触,长到这么大还从未同男孩子拉过手,更别说约会了。她养成了一种神经『性』抽搐的习惯,每当别人谈及她『性』格的这一方面,她的面部就会抽搐。卢安一心想做一个成功的学生,并因此而忽略了全面发展,在询诊中,柯维问她,在她生活中什么更重要一些,"是你的知识,还是你的感觉?"她自己也搞不清楚。尽管她是个出类拔萃的优等生,但她却缺乏内心的安宁,而且实际上非常不幸福。在询诊之后,她开始重视自己的情感,她用学习课程的顽强精神来学习新的思维方法。一年之后,卢安的妈妈打电话给柯维,说她女儿在大学一年级英语考试中有生以来头一次得了个3分,她非常担心。柯维告诉她,这是件大好事,正说明她女儿在其他方面开始有所用心,说明她在全面发展;当妈妈的应该带她到饭馆里好好庆贺一番。

温斯敦 丘吉尔曾讲过一句著名的话:"唯尽善尽美者为上",这句格言的含义就是两个字:瘫痪。

柯维指出:事事追求完善、都要拼命做好,这会使你自己陷入瘫痪。不要让尽善尽美主义妨碍你参加愉快的活动,而仅仅成为一个旁观者。你可以试着将"尽力做好"改成"努力去做"。

尽善尽美主义意味着惰『性』。如果你为自己制订尽善尽美的标准,那么你便不会去尝试任何事情,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因为尽善尽美这一概念并不适用于人。它也许只适用于上帝,但你作为一个人,不必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如果你将自己的价值与成败等同起来,必然感到自己是毫无价值的。想一想托马斯 爱迪生,如果他以某项工作的成败来衡量他的自我价值,那么他在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就会认输,就会宣布自己是个失败的探索者,并停止用电灯照亮世界的努力。然而他并没有认输。

失败是成功之母,它可以激励人们去努力,去探索。如果失败指出了成功的方向,人们甚至可将其视为成功。正如一位作家说的那样:"我最近修改了一些名言,其中之一便是将\'一事成功,事事顺利\'改为\'一事成功,事事失败\',因为我们从成功中学不到任何东西。惟一给我们以教益的便是失败。成功仅仅坚定我们的信念。"

3笑傲挫折,永不放弃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如果去尝试,后果将会怎样?"这种想法本身是与成功作对的一个敌人。

成功的敌人总是让我们去想:"如果我失败了,那怎么办?我去试过了,但没能成功会怎样?"它会使你放弃努力。

有一位战胜了这个对手的人,他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哈佛的学子,也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

那是在1832年,当时他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他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他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第二年,即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憔悴,数月卧床不起。在1836年他还得过神经衰弱症。

1838年他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要是你处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放弃努力?他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