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内举不避亲
汴京
“皇上赵普丞相奉召在外求见。(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宣”
待赵普入内行礼毕还没有开口相询赵匡胤就先说道:“则平朕这几日一直在考虑成都府尹的人选。今日特招爱卿前来相询。”
赵普拱手道:“皇上如今蜀国还没有平定现在就决定成都府尹的人选是不是太早了?”
赵匡胤哈哈大笑说道:“放心拿下蜀中是早晚的事情我对我们大宋的禁军还好是有把握的。”
赵普看赵匡胤信心满满也觉得有武功郡王、王全斌和曹彬在拿下蜀中肯定没有问题于是就询问道:“不知皇上选派何人主理成都?”
赵匡胤不答反问道:“朕要先听听则平心目中的人选?”
赵普沉思片刻然后答道:“皇上微臣认为现今担任长沙知州的吕馀庆吕大人最为合适。”
赵匡胤笑道:“则平的意见总是和朕相同。朕本意也是属意吕馀庆知州成都府。但是……”说到这赵匡胤拿起一封奏折又道:“朕前几日派人快马通知吕馀庆让他准备出任成都知州然吕馀庆却给朕回了这道奏折回绝了。你说吕馀庆的胆子是不是越来越大了?”
赵普见赵匡胤虽然如此说但是脸上一点怒意都没有笑着说道:“馀庆跟随皇上多年对皇上忠心耿耿若他拒绝出任成都知州想必也有他的理由。”
赵匡胤笑道:“你能如此想朕心甚慰。馀庆上奏说周逢行七年治理湖南湖南的百姓还对周家感恩戴德他不放心就此离开长沙是以推辞。”
“馀庆既然辞了成都府可向皇上推荐了合适的人选?”
赵匡胤笑道:“很好你们二人不愧是我当年在宋州时的得力助手想法都如此一致。可你却想不到馀庆在奏折上推荐的是何人?”
见到皇上兴致如此高赵普也想不到到底是何人能让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高兴至此凑身问道:“不知馀庆向皇上推荐的是何人?”
赵匡胤笑着道:“馀庆推荐的是他的兄弟吕端吕易直。”
赵普却是认真说道:“早就听人说馀庆的这位兄弟很少注意小节做事颇有点糊涂。如今正在蔡州知州任上。不过既然馀庆推荐想必必有其道理。”
赵匡胤赞同道:“朕也是如此想。既然馀庆推荐朕这次就听他的。”
两人正说笑着守护在外面的王继恩就进来传报:“皇上大喜啊大喜啊武功郡王捷报到了。”
“哦这么快?这才出征不到三个月就平定蜀国了?”赵匡胤又惊又喜道:“快把捷报传上来。”
赵匡胤看着手里孟昶的降表浏览毕又递给赵普待赵普看完高兴地说道:“恭喜皇上皇上洪福齐天武功郡王才能这么快就平定蜀中。”
赵匡胤听了也不由地放声大笑起来。
赵普又接着说道:“皇上如今既然蜀国投降那蜀中的军队就要赶快处置臣恐时间久了生变。”
赵匡胤笑道:“则平所言甚是朕即可下旨让王全斌按禁军的条件在蜀军中挑选合格兵士到汴京操练已被日后我军南下北上之用。”
孟昶投降蜀中各州县知州都纷纷献表请降赵德昭和孟昶联名向各州县下了进城时的约定条例。是以蜀中仍然如往日那般平静百姓的生活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曹彬和刘光义入川的行程更加顺利在赵德昭他们入城四日后曹彬和刘光义也率兵赶到了成都城下。因着宋军人多赵德昭和曹彬商议后就让曹彬的人马在城外扎营安住为了怕有兵变生顺便让原先成都府的十多万蜀军也驻扎在城外由曹彬的人马就近监视。
吕端接到皇上的圣旨立刻就向自己的属下交接了所有的事务然后带着诏书和两个下人从蔡州出赶往成都。[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吕端也知成都刚归附大宋还存在很多变乱的可能性有很多事情读需要他这个新任的知州处理是以三个人再加上不多的行礼一路上日夜兼程赶路不多日就赶到了成都。
刚进入成都见到城里的百姓熙熙攘攘好似什么事情也没有生过一般仍然像往日那样生活。吕端不由地对这次领兵的武功郡王多了几分敬服。在他这样的读书人看来领兵的将领多数都好杀戮严重者更可能纵兵侵扰百姓、抢劫财物而像成都府这样在领兵将领的治理下仍然平和的情景在刚刚渡过的五代时期却是不多见的。
在城中先随意地查看了民情正要向身边的行人询问去向蜀国皇宫的道路吕端突然看见有许多人围在一个豪华地府门前。看见前方好似了什么事情吕端就带着下人跟了过去。
人很多但大部分却像是读书人占了多数吕端在两个下人的帮助下挤进去时就看见朱红色的大门前两个石狮子知道这是成都权贵之家心里不明白为何这么多竟敢围在此府门口?
吕端还没有现他身边却有人大叫道:“世—修—降—表—李—家”。此音落罢跟读声、嘲笑声、附和声立时从人群中传出吕端顺着有些人的手指望去才现在豪门前大红柱子上贴着硕大一张红纸上书“世修降表李家”六个黝黑大字。吕端不解其意便低声询问身边的一人。
那人笑道:“看来阁下不是成都人吧?此事说来话长啊。这府里的主人姓李原先在前蜀的时候就担任要职后唐攻打蜀中前蜀不敌向后唐投降当时前蜀皇帝的降表就是这府里的主人写的。如今我蜀国投降大宋降表又是这府里的主人所书。两朝皇帝两份降表你说这岂不正是世修降表吗?
正说到此吕端就看见从府里走出一青衣老者面容惨淡待看到自家大门红柱上的六个大字更是浑身抖喘息不止瞬间就口吐鲜血昏倒了过去。他身边的下人赶紧扶住高声叫着:“老爷醒醒老爷醒醒。”
吕端上前来到李昊身边一手抚胸一抚背待见得他醒来吕端说道:“为官者当造福一方;为臣者当为主分忧。大人听上命而修降表恶名虽由己负然上可保全君命下可保全一方百姓。大人不负国、不负君、不负家此人臣之道。纵今人不解史家自有评论。大人要宽心养身呢!”
李昊听了这般如此体己的话仿佛俞伯牙遇钟子期大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受感动地说道:“多谢!多谢!敢问阁下高姓大名?李昊终身不忘。”
吕端轻声说道:“在下大宋新任成都知州吕端吕易直。大人保重他日相见再相谈。”说完转身离去。
孟昶已经从他原来的住处搬迁皇宫的主殿都空着。赵德昭等一干将领统帅住在宫中的偏殿内史德威领兵在城外防止生变故。
听得新任成都知州这么快就赶到了所有人出列迎接入眼处却是一位仪表俊秀身材高大长相不凡的中年人满脸的笑容让人感受到他的和蔼可亲却又透漏出威严的感觉。那俊朗的仪容就让所有人不敢轻视大家上前依礼相见。
待得听到这位新任知州名叫吕端赵德昭心里大震。原来后世有名的“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吕端现在就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而那著名的“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典故也来自这位大宋初期的名臣。
据传吕端在相位的时候曾遭奸臣陷害被削职还乡为民。吕端得旨后二话没说便和书童背上行囊挑上书籍离开京城回乡。
吕端在路上行走数日回到自家门口时见家中正在设宴摆席大办喜事原来是为同宗兄弟结婚设宴有不少当地官吏和豪绅参加赴宴。这些人见吕相爷回来了又是大礼参拜又是重上厚礼只弄得吕端哭笑不得。当得知吕端如今只是一介白丁那些势力眼的官吏和豪绅们个个面色突变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斜眼相视有的甚至拿起所送礼品离坐而去。
不料皇上突然又派人下了旨意恢复吕端官职方才散去的那些官吏和豪绅见此个个面红耳赤张目结舌心中着实难堪。只好重新相聚拉下脸皮回到吕府重新送礼贺喜。
在那些官吏当中有位七品知县坐着轿子走后复返跪在吕端面前一边不住地向吕端叩一边自己打自己的嘴巴道:“相父我不是人大人不怪小人过。”吕端的书童很是生气上前揪住那知县说:“大胆狗官竟敢戏弄我家相爷摘去你的乌纱帽!”
书童此举吓坏了那个知县他便双手紧捂头上的乌纱帽。吕端却是毫不在意好言相劝知县非常内疚忙说:“相爷呀!相爷你可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哪!”从此“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就传开了一直传至千年后的当今。
本来想好好的与这位未来的名臣详谈借此拉近两人的关系但是没想到吕端自上任后却是每天忙着亲点府库、整理文书、审理诉讼、体察民情一点闲暇时间也没有让赵德昭佩服之余又无可奈何。
吕端到来汴京的使者也相继到来皇上命曹彬和赵德昭四人护送孟昶一家回汴京王全斌要挑选蜀军中附和禁军条件的兵士史德威领兵驻扎成都城震慑那些心有不轨的宵小之徒。
赵德昭此时才想到还没有在孟昶的皇宫大内为周薇挑选一些珍宝顺便也想让韩崇训、王承衍、石保吉他们为自己的亲人挑选一些礼物但是却被吕端拦住吕端言道:“武功郡王当日初下成都时若将府库内的财物全部据为已有或封赏下属都无可厚非然而如今本官已经清点府库府库里的所有物品都已属皇上若王爷想要可向皇上上奏请赏。以皇上对王爷的厚爱王爷一定能得到所需之物而又不违背朝廷的法度。”
赵德昭等人听了心悦诚服此事就此作罢心里愈加对吕端佩服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