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再露锋芒
就在太祖皇帝领兵向潞州进的时候。[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南方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趁机起了反意。
李重进是周太祖郭威的外甥自小在太原长大经历过晋、汉和周三朝。周太祖传位于周世宗柴荣时害怕李重进不服于是在临死的时候让李重进当着他的面给柴荣下跪叩先确立了君臣关系再加上柴荣英气勃文韬武略是五代十国最为出色的君主。所以李重进只好安分守己。待到世宗驾崩满朝文武害怕他闹事就下旨意让他镇守扬州。
如今赵匡胤代周立宋李重进因为在周朝时两人分掌兵权如今怕赵匡胤不能容他又对赵匡胤不服气所以常常心存不满。现在他听闻李筠在北面起兵于是心里也活络起来。趁此良机他就派自己的心腹翟守珣和李筠联系。
汴京
皇宫之中赵德昭正在跟着窦仪学习经史子集。但听窦仪讲到:“当是时秦王嬴政统一天下改六国于郡县车同规书同文斗同量于是天下大定。但是由于秦朝怕六国臣民反抗所以当时法律严峻百姓动辄遭刑大家敢怒不敢言。这个时候天下有两个人分别亲眼目睹了秦始皇。敢问二皇子可知是谁吗?”
“不知道忘了具体说是当时那么多人都看见了秦始皇谁知道这个老头说的是谁?”赵德昭心里腹诽了一下很惭愧的说:“老师是哪两个人?”
窦仪的目光在赵德昭的脸上停留了一小会儿直接说到:“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
好像是为了洗脱自己不是不学无术的形象窦仪的话音刚落赵德昭马上就抢答道:“老师我知道这两个人。”
结果事与愿违啊窦仪的目光在他的脸上停留了比上一次更长的时间然后说道:“知道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两个人。”
赵德昭开始笑了。没办法也许是窦仪老了他希望自己在临死前可以好好的对这个皇上的嫡长子有所教育好的继承人可以延续或者强大一个国家。所以他对赵德昭还是很严格的。窦仪的良苦用心在赵德昭看来就好比初中高中的老师一样同样的认真负责。于是他忙说道:“请老师接着讲。”
“汉高祖当时作为沛县的亭长押送沛县的物资到咸阳进献正好在都城碰到了秦始皇出行看到了作为皇帝的威严和仪仗的华丽他出了‘大丈夫当如是’的壮语。”
“当秦始皇巡游四方到江东时正好被楚霸王项羽看见他当时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
“正是他们很早就树立了远大的目标所以一生才能辉煌壮丽留名于青史。”
“如今天下诸侯割据皇上励精图治为了统一大业严于律己对待国事勤勤恳恳。二皇子作为皇上的长子也要努力啊!”
又来了赵德昭知道窦仪的心思可惜啊他不知道除了太祖还有太宗呢。
赵德昭正要说话但见外面跑进来一个小太监说:“窦大人晋王传话说有重大要事商量请大人过去。[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赵普不在窦仪这个参知政事还是很重要的。
窦仪在宫殿中见到赵光义的时候他的身边还有两个人。一个是枢密承旨李处耘另外一个人窦仪却是不认识的。
“老臣窦仪见过晋王殿下”
“窦大人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大人的心腹翟守珣。”赵光义笑着用手指着窦仪不认识的那位对他说道。
“哦原来是翟大人。不知翟大人到汴京所谓何事?”窦仪素知李重进自恃身份对朝廷甚是不恭敬。如今皇上正在平叛这个时候李重进派人来汴京肯定没有什么好事情。
“守珣见过窦大人。守珣本是奉了李大人的将谕到潞州联络李筠将军的。”崔守珣也是第一次见窦仪。
窦仪这才知道为什么李重进的心腹怎么出现在了皇宫之中。原来是崔守珣弃暗投明忠于皇上。想到幸亏有崔守珣帮助不然李重进和李筠南北起事大宋两面受敌真不知道到时候会出现什么局面啊。
“窦仪代天下百姓谢过崔大人了。若非崔大人弃暗投明不知又有多少人死在战争中了。”
“窦大人言重了守珣也是尽一个臣子的本分。”
赵光义看窦仪的书生气又来了知道自己再不打断的话窦仪肯定没完没了了。于是说:“窦大人这次请你过来就是商议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窦仪知道晋王肯定有主意让自己过来就是要让朝廷的大臣知道此事。不然晋王趁皇上不在独断专行是会受到御史非议的。
“一切凭晋王做主。”窦仪很识时务的回答道。
“那好”赵光义看窦仪也是个聪明人就不客气的说道:“正好李处耘大人押送一批粮草送到皇上军营。我就让崔大人和李大人一起去潞州见皇上了。”
窦仪本来是没有打算在这件事上表自己的看法的但是听到晋王这样的安排后心理总觉得好似其中有什么不妥之处默默想了一下于是忙说道:“晋王老臣认为这样不太妥当。想那李重进是安排崔大人单骑联络李筠的如果崔大人随粮草一起行动必然在时间上大大的拖延了。李重进必然对此事起疑心的。”
“亏的窦大人提醒不然本王可就误了大事了”赵光义也感觉自己思虑不周惭愧的说道:“那我就派人一路保护崔大人快马去见皇上吧。”
窦仪回到赵德昭房间的时候赵德昭正在看书。他看见窦仪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而且脸上带着隐隐忧愁心想北宋初期除了北汉的杨继业和契丹是个隐患外还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给朝廷造成不利的。于是好奇的问道:“老师不知何事让您费心?”
窦仪这才现自己面前还有二皇子赶忙说道:“刚才见到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心腹前来投效原来是李重进派他去联络李筠一起反叛的。皇上如今正在北边平叛如果李重进在南边也反叛了可就大事不妙了。”
赵德昭可知道北宋的这两个反叛的在历史上都是小打小闹根本没有对大宋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所以他也没有担心什么就说道:“老师放心有父皇和赵普在似李筠、李重进这等人是不会对我大宋产生危害的。”
看到连年纪才12岁的二皇子都如此气定神闲窦仪还真是来了兴趣。于是提起精神来接着说道:“难道二皇子对此事有什么高见?”
赵德昭也没有多思光想着在窦仪面前澄清刚才的不好影响了:“李重进无非是担心父皇对他不利所以父皇得知此事一定会派人安抚他的如此才能拖延他造反的脚步。一旦李筠被平父皇就会全力对付李重进了。”
“难道李重进就会认可皇上对他的安抚?”窦仪利用自己的经验步步为营的考较道。
“一则我想父皇和赵普可以找到安抚李重进的方法;二来父皇为了防备他所以在节度使中他的兵马不多。他为了能获得胜利肯定在造反前会派人联络南唐请南唐出兵相助这样一来一去也会拖延他的。”
“那南唐会答应帮助他吗?”
“肯定不会。南唐的国主最怕打仗了遇到战争息事宁人还来不及的呢怎会出兵?更何况是和我们大宋打别忘了李重进镇守的扬州就是父皇从南唐手里夺过来的。”
赵德昭根本没有现自己懒懒散散的回答竟然让窦仪的眼光如此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