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不如归去
清晨周大人早早的就给赵德昭送行一路上说了让赵德昭放心的话他一定会派岳倾武把周薇随后送到汴京让他们二人相聚的。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赵德昭没有后顾之忧就放心的走了。
众人一路北上沿途自有大宋的地方官员和军队护送。徐铉和韩熙载二人路过各州州府都要出去看看一个深入市井之中看那民风吏治一个绕城一圈看那城头治军如何回来后自然各自会拿自己的所得当下酒的菜一声叹一杯酒一声呼喊一大白两人倒也是苦中有乐乐中藏悲。
转眼间就已经从江宁过寿州穿过了归德和宋州离汴京只有两天的路程了不仅赵德昭感到内心的悸动就是韩熙载随着日益临近汴京也是内心激荡。韩家本是北方望族大名鼎鼎的昌黎韩家如今已是过往云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近乡情更怯的心情正充溢着他的全身。遗憾的是他不是回家而是以别国的使者身份来赔罪的。
进了汴京城城里的百姓并没有他们的到来而改变一天的生活照旧是熙熙而出攘攘而归。驿馆已经布置的大方得体大宋迎接的官员既不因自己是大宋的官员而瞧不起南唐的使者也没有因自己的官位不如徐、韩而有半分的羞赧。其他人都留在驿馆休息徐铉和韩熙载稍微休整了仪容就跟着大宋的官员进宫拜见宋皇去了。
汴京不是江宁所以南唐的随行办事人员都在驿馆很安分没有半分出去游玩的意思。赵德昭从进入城门就感觉自己到家了待得徐、韩二人随着大宋的官员入宫朝见后他见没有士兵阻拦他们的行动就出了驿馆到了窦仪的府邸。
正欲进入不想从门房里走出两个下人拦在门口大声喝道:“什么敢擅自进入相府?”
赵德昭不想在他们面前表露自己的身份估计说出来也没有人会相信眼前这个穿着南唐服饰的人是大宋的皇子。赵德昭只好说道:“在下是窦大人的学生今日特地前来拜见老师的。”
不想那门下却是丝毫不松动大声说道:“大人特地嘱咐若有学生来访一概不在府里相见。你还是请回吧。”原来自大宋立国赵匡胤为了怕文人们因为科举而结党成派所以在这方面看的很严重窦仪身为当朝大学士门下学生无数但是却也不敢违背皇上的意思。(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赵德昭无法只得在附近等待。直到接近正午才看见窦仪的官轿徐徐而来。赵德昭等轿子落地窦仪从轿中出来才大声叫道:“窦大人学生在此。”
窦仪正欲踏着台阶上前不料耳边却听到那梦中不知听了多少遍的声音以为是思念心切正欲进府不想那叫声更加急切而且且越来越近。转过身一看那熟悉的身影已经到了身边看得他惊喜交加。
“你您你是…..你没死!你没死!”窦仪颤抖的叫道。
“是的先生学生没死。”
“好啊好啊。真是上天保佑。老臣该死老臣该死啊拜见二皇……”
看见窦仪欲俯身下拜赵德昭赶忙上前扶住说道:“老师不用多礼。学生往日不知先生教诲这几个月每每思之心中都觉惭愧往日一番作为是学生辜负了老师的一片用心。”
窦仪此时已经老泪纵横当得知自己认为最有作为的皇子在自己生病期间竟然在前往扬州的路上不知所踪而最后得知却是何人假借皇上名义骗了赵德昭前去的众人都知道他是凶多吉少了。窦仪当时就大病一场没有比他更清楚赵德昭的潜力。两个月后当同样病倒的皇上开始重新振作打理朝纲的时候他也振作起来参加朝会。今日刚刚在朝中接见了南唐的使者不想回到府中就看见了朝思暮想的赵德昭怎能不让他如此激动。
在窦仪的府内赵德昭梳洗完毕在菜桌上把自己生的事只是简略的讲了一遍自己既然没事其他的事情就不用多提。吃过饭就跟着窦仪入宫朝见皇上了。
自从生了赵德昭失踪的事情后赵匡胤派了很多人在大宋境内查寻而且自己亲自过问了当时的情况但是没有现一丝一毫的破绽本来就子嗣很少再一想到赵德昭年纪轻轻就此可能离去他就病倒了。若非赵普和赵光义以天下为重劝解他他也不能在短短的两个月里振作起来。为了统一大业新年未完他就派遣官员纷纷出使各诸侯国要他们沿路记载各国的风土人情和山川险要其他使者都很好的完成了他的使命只有出使南唐的陶谷却只是献上了古画珍玩却完全忘了自己交代的事情经过调查知道了陶谷在南唐的所作所为曾经在立宋上拥有大功的陶谷让他失望了。
他本就没有因为陶谷在南唐的事情怒所以今日早朝他假装在徐铉的巧妙解说下消了怒意还没有决定让南唐的人什么时候离开汴京时就听到窦仪求见。待见到窦仪身边的赵德昭时他喜出望外惊喜的神情和窦仪一模一样。
徐铉和韩熙载没想到此次出行竟然是如此的顺利心中都对大宋的皇帝佩服不已。但是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他们不知所措。一是司徒大人推荐的人莫名其妙的出去后就不见人影了二是他们朝见后的当天下午大宋皇帝就下令大宋全境欢庆三天至于什么原因在整个汴京城都打探不出来。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三天的欢庆结束后他们被晾在了驿馆向驿馆的官运递表求见宋皇那官员说皇上国事繁忙让他们等待但是一连一个月的等待又让他们心里害怕不知道到底生了什么事情。直到有一天大宋的参知政事窦仪大人在驿馆外求见。
窦仪带着一个年青人求见等徐、韩见了窦仪却现那年青人就是周大人推荐的周全。
韩熙载见了赵德昭笑着说道:“怪不得司徒大人推荐你前来原来你认识窦大人。”
“见过两位大人在下是窦大人的学生。这几日就跟窦大人叙旧了累的两位大人担心是在下的过错了。”赵德昭在他们二人面前还是一如既往的恭敬。
徐、韩见他与窦仪是师生关系对此次出使之事就没有前几天担心了但是韩熙载想到他既然是窦仪的学生那么以后可能就要在大宋为官了心里不觉为南唐失去了一个人才而感到惋惜。
徐铉没有和赵德昭接触过他身为这次出使的要大臣既然宋皇在大殿中当着满朝文武说了不会怪罪南唐但是为何一个多月了既不接见他们也不下旨让他们返回。所以他很礼貌的说道:“在下有一事不解今日既然窦大人前来特此请教?”
窦仪大笑道:“容某猜上一猜徐大人是否要问你们的归程?”
徐铉见窦仪既然说了出来就再也没有否认。
窦仪说道:“其实原因很简单我皇见两位大人都有济世之才特想请两位大人留下辅佐我朝但一时之间没有想好说辞所以累的两位大人担心了。”
徐铉和韩熙载没有想到是这样的原因两人愕然的相互看着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良久徐铉当先说道:“看来今日窦大人是前来当说客了还请窦大人回禀宋皇皇上的厚爱徐铉心领了但是徐铉深受国主大恩不敢有丝毫相忘。”
窦仪见韩熙载还没有说话就抢先说道:“韩大人祖籍在北方如今正好借此回到大宋岂不是正好上可报国家下可振家业?”
韩熙载听了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在下年少时离家如今在南方已经二十多年妻子儿女俱在南方而北方的故友都已故去。多谢皇上的赏识实在是舍不得南面的亲人啊。还请窦大人回去向皇上求情早日让我等回家与亲人相聚“然后向窦仪行了一礼看向窗外口中念道:
“我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
还至江北时举目无相识。
清风吹我寒明月为谁白。
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
窦仪听了也是感慨不已看着赵德昭不知该无何是好赵德昭见窦仪看向了他遗憾的说道:“既然这样先生回去后就向皇上如实禀告吧。”
窦仪走后的第二天宋主的放他们回去的旨意就下来了。听到可以回去了大家都欢雀不已。
汴京城外当送行的大宋官员走后徐铉和韩熙载就加紧赶路了。还没有走出五里后面马蹄声阵阵大家都吓得不知所措。徐铉和韩熙载不会担心在大宋都城外会生什么意外只是不知道要生什么事情。
但见一队马队飞驰而来看穿着竟然是大宋禁军装备大宋沿袭周世宗选兵惯例禁军都是从全国各地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武器装备都是最好的尤其让他们吃惊的是这队骑兵竟然打的是黄龙旗帜只有皇室宗人才能用的旗帜难道是皇上来送行了?想到此处两人互望了一眼同时摇了摇头都寻思着不管宋主如何看重他们还不至于亲自为他们送行。
正疑惑着早有军士上前请韩熙载相见。韩熙载不知何故被延请到旁边的树下时就看见了那个好像是司徒周大人府上教苏公子武艺的岳师傅正站在一边而一位穿着黄色长袍的年青人正微笑着看着他正是赵德昭。
韩熙载惊异地问道:“你是——?”
赵德昭早已料到韩熙载是如此模样笑着说道:“韩大人在下有礼了。我正是大宋当今二皇子赵德昭。”
韩熙载听了赶忙上前要下拜赵德昭阻拦道:“韩大人不必如此在下今日前来只是送行。前几日是我向父皇赞了韩大人和徐大人是贤臣父皇便想把你们留下为我大宋效力。不想误会了韩大人的归期今日特来赔罪。”
韩熙载此时又恢复了自己往日的洒脱大声说道:“不想这次出使大宋能有这般际遇只是阁下既然是大宋皇子又怎么到了我朝司徒府上作了书僮?”
赵德昭毫不介意的笑道:“真是说来话长往事不提也罢。往日若有得罪之处还请韩大人见谅。”
韩熙载忙道:“韩熙载哪里敢如此。今日能够得到二皇子相送韩熙载不虚此行。”
赵德昭说道:“今日前来一为韩大人和徐大人送行二来是请韩大人转告司徒大人司徒大人的好意在下心领了对司徒大人的承诺在下不会忘记。”
韩熙载不知道周宗曾拜托赵德昭何事只是说道:“阁下的话我会带给司徒大人的如果二皇子没有其他事情在下就先告辞了。”
赵德昭很是不舍的说道:“韩大人熟读史书当知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如今天下如此我大宋自当努力向前。韩大人难道不想留在大宋辅佐大宋一统天下留贤名于青史。”
韩熙载看着眼前意气奋的青年遗憾的说道:“可惜一切都太晚了如果能让我早二十年遇到二皇子韩熙载定当效犬马之劳。但是如今韩熙载早已经心灰意冷只想平平安安的渡过下半辈子还请二皇子成全。”
赵德昭也是无奈的叹道:“不能得韩大人辅佐是我人生一大憾事。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可相见。韩大人后会有期。”
韩熙载抱拳说道:“后会有期。”说完转身就走了。也许是此时送别情更浓韩熙载边走边赋诗道:
“未到故乡时将谓故乡好。
及至亲得归真如身不到。
目前相识无一人出入空伤我怀抱。
风雨萧萧旅馆秋归来窗下和衣倒。
梦中忽到江南路寻得京中旧居处。
桃脸蛾眉笑出门争向门前拥将去。”
看着韩熙载一行渐行渐远赵德昭上马返回汴京纵马前行风驰电掣看着眼前越来越高大的汴京城巍峨雄伟赵德昭浑身沸腾从此要结束清闲的日子开始真正的征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