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俱非等闲
“光义朕昨夜思之再三还是认为你不适合领兵出战辽国不知光义意下如何?”赵匡胤始终觉得晋王报仇心切肯定会被敌人所乘若是在战场上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有负太后所托?
听得皇上还是不让自己领兵出征赵光义心中阵阵失望他知道自己的这个皇兄识人的能力还是有的若是他认为自己不适合领兵那领兵作战这方面就是自己的短处。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男子汉大丈夫谁人不想将百万兵横行天下建立功勋这方面成了他永远的痛。但是既然昨日已经商议了策略自己本就要找接口托辞的不想今日不用自己费劲脑汁想其他理由了。赵光义略作挣扎状然后恭敬地说道:“臣弟遵旨。一切听从皇上安排。”
想起昨夜的计策今日无论如何也要让赵德昭领兵出汴京所以赵光义顿了顿又马上开口道:“皇上南汉和辽国两处来犯形势刻不容缓。昭侄儿前两次领兵都能旗开得胜已经显露出了卓越的领兵才能。臣弟举荐昭领兵阻挡一处。”
赵德昭已不像昨日那般急着请求领兵出战今日是抱定了闲看风云的态度所以一直没有说话冷眼看着赵光义的举动。果然今日的议事还没有开始赵光义的做法就像赵普所说的那样自己不仅不领兵出战而且还要竭力举荐让自己离开汴京。想到幸亏有窦仪和赵普两位给自己出谋划策否则有些事纵然自己在诗书上看过、知道但是身在局中却是半点都没有想到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哈哈哈晋王也认为昭的领兵才能出众吗?你的性子可是对谁都不服的啊。”赵匡胤却好似忘了今日是在商议军国大事好整以暇的和晋王说笑着。
赵光义似羞赧、又似惭愧低下头说道:“让皇兄见笑了昭年纪轻轻便为我大宋开疆拓土。臣弟也是极为佩服的。”
赵匡胤紧紧地看了赵光义几眼心里忍不住暗暗叹息着:但愿你说的是真心话否则。我这个做哥哥的可就难做了。
“其实朕也认为以昭地才能足以领兵抵挡一处但是”说到此赵匡胤看着赵光义认真地说道:“昭年纪轻轻就已经立下了那些功劳朕认为足矣。[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身为皇室子弟朕认为既要不断锻炼才能但是又不能独占所有功劳否则那些辛辛苦苦浴血奋战的将军们又怎么有机会立功啊?昭你说父皇这些话对吗?”
赵德昭听出了赵匡胤的这番用意。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群臣争封武将们都认为自己地功劳第一但是刘邦却认为从未上过战场的萧何功劳第一于是武将们不服刘邦曾说: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踪指示人也。汉高祖的意思是如果把争夺天下看成是一场围猎那么这些武将如猎人的狗而萧何却是那能指挥狗的猎人。s刘邦的这句话除了为萧何的功劳定论而且也对后世的君主们识将用将给了明示。作为君主不一定很会用兵只要学会用人即可。于是拱手道:“昭多谢父皇教诲孩儿铭记在心。”
赵匡胤笑着点了点头对着朝中的各位大臣说道:“辽国来犯兵马仅只两万。区区南汉又有何可虑?我大宋如今兵强马壮兵精将勇天下都将一统这些又何足道哉?”
赵光义听出了皇上地意思那就是赵德昭这次不用领兵出征一切谋划失败赵光义彻底失望不甘心地说道:“敌人来犯不知皇上如何处置?”
赵匡胤看出这也是众大臣心中的问题大笑道:“诸位放心。朕早有打算。传旨任命郭进为山西巡检董遵诲为副驻守泽州和潞州。”
圣旨一下群臣哗然。卢多逊跟随赵匡胤多年。对赵匡胤的那些往事知之甚多。上前奏道:“回皇上郭将军性耿介。领兵如亚夫自当无碍。只是董遵诲……辽国来犯形势危及是否请皇上重新考虑考虑?”
“不用了”赵匡胤断然就否决:“你多虑了朕身为天子如果连那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吗?更何况朕已经派人从幽州接回了董遵诲的母亲相信董遵诲能感恩戴德不要辜负了朕对他的重用。”然后赵匡胤拿起案上的一摞奏折又继续说道:“这些都是董遵诲的部下共十余人联名上奏董遵诲地一些不法之事朕已经派人查明虽然一二件是确实是董遵诲的不是但是却对大局无碍其他都是诬告朕派天使宣纸晓谕想必董遵诲一定能够明白朕的一番苦
“皇上胸怀宽广非臣能及。”卢多逊佩服地心服口服。
原来当来赵弘殷失了兵权赵匡胤想投军却是无门于是浪迹天下寻找时机。董遵诲的父亲董宗本本是赵弘殷的好友于是赵匡胤便投奔了他希望讨个好出身。董宗本对赵匡胤倒是很好也很看重赵匡胤希望自己的儿子董遵诲能够和赵匡胤成为好朋友。可当时赵匡胤正值落魄董遵诲却是世家骁将自恃武艺绝伦才华出众对赵匡胤自然是横挑竖捡怎么看都不顺眼。在和赵匡胤交往的过程中也是盛气凌人稍有不如意就肆意责辱赵匡胤忍无可忍只好另谋高就。结果赵匡胤向北游荡的时候正好碰上了郭威在邺城招兵买马。到了世宗柴荣时期两人因功又是同殿为臣。董遵诲一时气愤不过结交赵匡胤的政敌韩通继续跟赵匡胤作对。谁知风水轮流转当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曾想赵匡胤竟然时来运转黄袍加上成为了皇帝而韩通却在政变中死于非命。
赵匡胤虽然自继位后从未想过迫害董遵诲。但是董遵诲一直深居简出不再理事。赵匡胤想到如此人才就这样埋没实在是可惜。于是经过深思熟虑终于还是决定了启用董遵诲。
卢多逊知道赵匡胤的这些往事担心董遵诲由于这些过节不肯效死力也是害怕辽国攻下泽州和潞州这大宋地北大门。但是赵匡胤的安排却是从亲情和政治上双重下由不得董遵诲不感激涕零誓死效命。
“皇兄昭曾领兵收复湖南而湖南毗邻广东昭也可说是轻车熟路。若有昭领兵南汉岂不是手到擒来?”赵光义眼看着自己的计策又要失败很是不甘心的做着最后的努力。
“南汉那些跳梁小丑朕实不放在心上。别说是昭领兵就是朕为他们准备地将领就足矣。”
众位大臣纷纷窃窃私语小声地议论着不知是哪位将军如此幸运能成为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个单独领兵的异姓将军。
原来自大宋建国。平李筠、李重进的叛乱都是皇上御驾亲征杯酒释兵权之后就是赵德昭领兵南方赵光义领兵北汉还从未有异姓将军能够单独领兵更何况是消灭一个独立地政权这么大的一个功劳。
“回皇上秦州团练使潘美从蜀中回来特来觐见。”就在群臣摇头接耳笑声谈论之际宫外地小太监进来回禀。
“好来的正好!当真是不早不晚啊。”赵匡胤大喜道:“宣潘美觐见。”
不多时一个身材高大。眉清目阔颌下长髯已过胸膛的中年将军进入大殿叩道:“臣秦州团练使潘美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匡胤站起身子虚手相扶然后笑道:“潘爱卿请起蜀中之行可顺利否?”
潘美又叩道:“臣奉皇上旨意到蜀中晓谕皇上恩德赖皇上洪福一切顺利。”原来赵匡胤担心孟昶的死会对蜀中造成震动于是派了使者到秦州宣旨。让担任秦州团练使的潘美到蜀国各州县晓谕大宋地恩德以期稳定蜀国。如今潘美顺利归来蜀中应该能够相安无事。
赵德昭听到此人竟然是“潘美”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看着他见这人长相俊雅。脸上一团英气。怎么看也不像是演义里奸诈无比心狠手辣。迫害杨家地那位。难道是人不可貌相?
“潘爱卿来地好!朕本想着我大宋修养几年再出兵地不成想区区南汉竟敢进犯我朝朕早就想派爱卿领兵为我把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跳梁小丑们擒来。正好爱卿回京复命爱卿就替朕辛苦一趟如何?”
潘美在从蜀中回来的路上就已经知道了南汉进犯的事情他也想着这次到了汴京若是能够随军出征也是好的万万没有想到皇上竟然让自己领兵这天大的喜事从天而降潘美一时还没有反映过来。
任谁也没有想到皇上任命地南下主帅竟然是朝中还不曾显名的潘美不少人心中不服看是想到皇上对兵权的忌讳却又忍住不言。只有枢密使曹彬和兵部尚书吕馀庆相互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既然南北统兵的主将都已经确定朝中各司立刻忙碌起来调兵、备甲、储粮等各项事务都要准备。待得诸事准备停当两路大军立刻行军。潘美带领一路南下北上的兵马则在禁军统领的带领下到潞州交由郭进和董遵诲。果然董遵诲在接到赵匡胤的圣旨既是惭愧又是感激身在潞州面向汴京方向三叩九拜。看那神情这次来犯的辽国兵马估计很难讨得好去。
汴京又回归平静繁华处仍然是人声鼎沸。
晋王府宋琪当先说道:“两路兵马离京如今汴京的禁军兵力已经是最为薄弱的时候但是武功郡王还在汴京不知我等计划可有改变?”
三个人眼巴巴地看着晋王赵光义眼睛盯着烛光好似没有听到他们地声音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一只飞蛾不知从哪里飞向烛火第一次从烛火旁边飞过飞走后又折返而回第二次却是直接触到了火光边缘翅膀瞬间化为灰烬而飞蛾也瞬间掉落在地上。
“形势殊为不利如果我一意孤行是不是也如飞蛾扑火一样自寻死路?但是不如此难道就一辈子坐个太平王爷?”赵光义心里委实难以决断。一方面想着自己的胜算颇小另一方面却是实在不甘心自己就此沦落。
内心的挣扎使得他胸口此起彼伏宋琪害怕王爷出什么事情忙上前拽了拽赵光义的衣袖急声叫道:“王爷王爷。”
赵光义猛然惊醒看着身边三位心腹忍不住叹气道:“不知道是皇兄洞悉了我们的计划还是皇兄果真看重郭进、潘美竟然在一个晚上就想出了应对之策。如今汴京禁军虽然出洞但是赵德昭还在京中辅以他在群臣和军中的声威本王心中委实难以下定决心。”
“王爷事已至此除非王爷甘愿从此不理政事否则王爷只能早下决断。”宋琪谨慎地劝慰着。
“本王实不想一辈子平庸但是又担心赵德昭在此事难以成功啊。”
贾琰见平日里刚毅果决的晋王如今左右为难变得优柔寡断忍不住说道:“若是王爷担心武功郡王不如就让我那兄弟及他的那般弟兄们在当夜潜入武功郡王府内……”说完贾琰用手做了一个切的手势。
“你兄弟你兄弟啊事情隔了这么久本王都忘了你兄弟那一路奇兵了。”赵光义陡然间想起贾琰的兄弟想到这一路人马已经很久没有使用了心中地欲望又不禁涌上心头。
既然下定了决心赵光义马上恢复了生机立刻又与身边的这三位重新策划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