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零章 杨家初上阵(下)(1 / 1)

重生之我是八贤王 贺兰拓跋 3459 汉字|28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一一零章 杨家初上阵(下)

北风凌厉吹在脸上像针刺一般疼痛。(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北地的冬天若是没有风也如南国一般舒适一旦起了风天气冷的让人不敢出门。

夜晚当麟州城的百姓人家都紧紧地缩在屋里的时候寒冷的北风中却夹杂着阵阵呼喝声从一处庄园传来。

后院是一处广阔的演武场两个少年此时正专心地对练着两杆长枪时而如蛟龙出海迅捷雷动时而若猛虎出山林杀气磅礴不知道的人看到如此武艺还以为是两个互相仇恨的人在厮杀。

旁边的石桌上却也是战况激烈棋盘上黑白双方投兵布阵时攻时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却不乏沙场中的刀光剑影。桌上的两个青年此时仿佛已经置身于真正的战场硝烟弥漫手执黑白子却不敢轻易出招生怕自己稍有不慎就会给自己的兵马带来灭顶之灾。

“四哥、五哥你们怎么不练枪?”对练结束一黑一白两个少年持枪立在石桌旁看着两个哥哥一心一意沉浸在棋盘中黑衣少年不解地问道。

执黑子的青年仍在沉思白子的青年看着他笑道:“六弟、七弟练习枪法时日尚浅枪法还欠缺火候是以父亲大人要二位弟弟勤加练习。我与你四哥枪法上也有不足但是却不是要像七弟那般练习才能弥补的了。”

白衣少年听了抬起头看着黑色的天穹若有所思。黑衣少年却是不懂挠挠头问道:“五哥小七怎么听不明白?”

那五哥正要回答执白的青年却已经下了一子然后笑道:“五弟小心了。四哥的这招攻势很猛啊。”然后偏着头笑道:“七弟咱们家枪法先练身再练形辅以沙场锤炼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父亲大人、大哥、二哥和三哥都已经与大辽对阵沙场枪法上的破绽日渐减少境界日益提高。我与你五哥如今再勤加练习枪法武艺也不会有所精进若想再进一步唯有亲历沙场征战。然而父亲大人始终不让我们上阵所以你四哥和五哥才想了用下棋先体验战争由此也可以验证我们心中的兵法。父亲不也说身为三军之将沙场争雄顾可不缺兵法谋略自也不能少。(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小七听了精神沮丧叹道:“父亲大人连四哥、五哥都不让领兵出战小七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能跟着各位哥哥上阵杀敌?”

到了此时三人一阵沉默那白衣少年却开口道:“四哥、五哥、七弟昨日小弟不小心听到母亲大人和父亲大人的对话。母亲大人对父亲说如今大宋兵马攻打太原太原势若危卵。若要打退宋军皇上最后一定会重新起复父亲的。小弟思之不出几日或许咱们就有机会上战场了。”

那四哥、五哥和小七听了俱都兴奋道:“真的?”

六郎沉思片刻说道:“这都是母亲大人的揣测之言但是父亲曾赞母亲若是男儿定是天下一等一的将军如此可知母亲大人能下此断论必是很有可能了。”

小七高兴地拉着六郎地衣袖道:“若是母亲说的定然是真的。就要上阵杀敌了……我我……六哥快快和小七再练习一场。”

老五看着老四对着他点头笑道:“下完这一局吧也许下一次就是真正的沙场了。”

……

清晨天还未亮。练习了一晚的小七还在棉被里窝着耳边却已经听到了一阵阵急促的敲门声小七迅睁开双眼自言自语道:“谁会这么早敲我们家的府门?难道是二哥值夜回来了?可不会这么早啊?”刚翻了一个身马上想到这么早就如此急促地敲门肯定是生大事了于是一个鲤鱼翻身跳了起来赶紧穿衣洗漱。

到了大厅却见父亲母亲和各位哥哥都来了六郎朝着他不停地眨眼小七赶紧在六郎的身后战好。

杨继业看着自己的孩子们说道:“先等等延平和延广吧。”

正在说话间却见大郎杨延平和二郎杨延广同时回府。韩若直看着杨延广马上就认出他就是那位把他阻在城下的守城将军。原来韩若直在后半夜就到了麟州城但是守门的杨延广因为宋军进犯不管韩若直怎么说一直到了天明才打开城门检查了他的腰牌放他进来。

杨延广看着父亲相询的目光笑道:“今日这位韩大人就是从孩儿的南门进城的孩儿知道韩大人带来了皇上的诏书特意到西门叫了大哥一起回来的。”

杨继业对自己的这几个年长的孩子比较放心也不责怪正色道:“既然大家都到齐了我也就明言相告。皇上诏书命我带兵救援太原大宋兵力雄厚我们只有麟州城中六千兵马可用。留下两千兵马守城就只有四千可用。为能成功解救太原之危我决定除了大郎、二郎和三郎这次四郎、五郎和六郎都跟随为父出战。”

“父亲那我呢?”七郎一听父亲没有念到自己的名字立时着急地问道。

“七郎你年纪还小就留在家中陪伴你母亲。”

“我……”小七刚要说话看见父亲大人神色怒吓得不再说话。看着自己六个哥哥俱都兴高采烈的样子心里愈加不平。突然看见四哥朝他挤眉弄眼便趁着父亲和母亲商议出兵事宜之际悄悄地凑到四郎身边。四郎在他的手上写了一个字:“溜”。小七明白其意刚要笑看见四哥看着他赶紧又忍住了没有让笑容露出来。小心得以之际却没有现自己的全部举动都落入了母亲眼中。

……

单骑查看了宋军的营寨杨继业返回大帐召集诸子说道:“宋军前次因为韩大人的夜袭是以对城内的偷袭防备甚严但是对外围的稍弱。我想可能是宋军不会想到我们会从南面救援太原。大郎、六郎你们二人带领一千兵马从西面攻入宋营二郎、五郎你们二人带领一千兵马从东面攻入宋营我和三郎、四郎从南面攻入宋营。记住为了迷惑宋军每个人多备火把进入宋军大营要焚烧宋军的营帐和粮草。听到我的三通鼓就要同时进攻攻入宋营不要停留三军直接杀入宋军中军大营我军兵力薄弱若要解此危机必须擒贼先擒王。”

深夜北地的天气越来越冷。又经历了一天攻城未果的宋军早早便入帐休息。贾琰和宋琪在经历了三天的攻城后就已经没有了拿下太原城的信心。只要他们想到攻城的方法守城的将领就能想到相应的破解之道将士们的士气现在已经跌落到了极点。看着越来越烦躁的赵光义本想上去劝说的宋琪和贾琰互相对视之后都摇了摇头。

赵光义已经没有了早前的自信因为太原城的城墙到了第二日便筑起了高高的栅栏他的木楼已经失去了第一日的功效。如今天气越来越寒冷将士们很难适应北地如此寒冷的天气如果在接下来的半个月还不能拿下太原他就不得不下令撤退了。

寂静的夜空很快就被夺人心魄的战鼓声划破但是大宋的将领们却没有被偷袭的慌张将领们因为知道自己已经对城内的偷袭想好了对策而士卒们则赶紧穿盔戴甲拿起兵器出了大帐。但是很快他们就现这次偷袭他们的敌人不是来自城内而是城外。

大郎杨延平和六郎杨延昭从西面攻入宋军大营带着士卒们一路向前遇到宋军的营帐就把手中的火把仍了过去。顿时大火熊熊而起。顾不上杀死这些乱糟糟的宋军们只管向中军大帐杀去。二郎杨延广和五郎杨延德从东面杀入正好遇到了宋军的粮草于是两人奋勇杀了过去指挥士卒们将手中的火把统统仍了过去待吸引宋军忙着救火想起父亲的命令带着士卒向宋军中央杀去。

杨继业带着三郎和四郎从南面杀入大寨。南面相邻大宋赵光义的中军大帐接近南面防守也比较严密。杨继业居中三郎杨延庆、四郎杨延辉左右相护三个人如猛虎下山带着那些常年和大辽对敌的北汉儿郎们冲入宋军大寨来回厮杀。

听得三面都有战鼓声赵光义已经知道这次来的敌人不是从城内出来的。由于天黑不知道到底这次来了多少救援兵马但是听到营中的喊杀声已能判断出敌军的推进度很快心里一片慌乱却是想到了大辽的援兵。

贾琰穿着盔甲头盔都没有穿戴整齐急匆匆进入大帐说道:“王爷敌军来了救兵虽然不知道有多少人但是敌人既然晚上攻击末将思量他们兵力定然不如我们末将护着王爷激烈士气就一定能打退援兵。若是我们打退了援兵城中见无援以待必然心生恐惧。到那时拿下太原或有可能。”

情势危急赵光义也没有其他考虑穿戴整齐头戴金冠身披紫色王袍在贾琰和众亲卫的护卫下上了战马。王爷亲自出战大宋的士卒渐渐向中军大帐靠拢杨继业兵马本就悬殊如此陷入人海之中进展越来越慢形势渐渐生了转折。

杨继业已然现自己前进越来越困难抬头细看却已经现了前方宋军团团保卫之下的金冠紫袍人知道是宋军此次的主帅于是高叫道:“三郎、四郎为父带兵护卫你们二人给我把前方头戴金冠、身穿紫袍者射下来。”

谁想还没等三郎、四郎拿起弓箭杨继业却现自己身后已有一枝箭似流星一样飞向前方入眼处宋军的主帅已经从马上跌落下来。转头望去原来是四郎身后的一个小兵正奇怪四郎身边何时有了个臂力如此惊人的士卒不想那小兵正抬头向四郎笑去杨继业赫然现正是年方十四的七儿杨延嗣。

关键时刻已经顾不得询问高声叫道:“宋军主帅已死此时不降更待何时?”话音刚落后面的三郎、四郎等将士们也跟着高声叫起。

宋军正在惊疑间突然又一枝箭从西面飞来然后中军帐前那显目的“宋”字大旗就从高处缓缓飘落。原来是大郎和六郎从西面杀来那一箭正是六郎杨延昭的绝技“流星赶月”。大旗还没有落到地上东面的二郎和五郎也杀到了此处一时之间大宋营中“宋军主帅已死”的呼喊声传遍四野。

城下杀声四起初时韩之璠以为是宋军的诱敌之计是以一直在城头观看并没有出兵待到宋军中军大帐的旗帜飘落宋军营中传来“此时不降更待何时?”呼喊声心里已经知道是杨继业领兵来的于是留下兵马守城自己带着三万兵马从城内杀了出去。一时间宋军大营四面受敌溃退之势已成。

贾琰随在赵光义的身边待现飞来的那枝箭时他奋不顾身向赵光义扑了过去但还是迟了箭已经射中赵光义右臂。而贾琰的忠心护卫使得两人同时从马上跌落下来赵光义右臂上的箭枝入骨更深头触地后更是昏迷了过去。见赵光义只是胳膊中箭而昏迷贾琰方才放下心来但是也知道此次出兵却是要无功而返了。于是指挥众将士集中兵力收缩防线边战边退直到天明北汉追兵才停止追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