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宋汴京游(1 / 1)

重生之我是八贤王 贺兰拓跋 2628 汉字|18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十一章 大宋汴京游

不知道是因为小德芳觉得赵德昭亲切和蔼还是觉得在宫里没有自己的玩伴自从昨日赵德昭陪小德芳在大相国寺玩了一圈之后小德芳就缠上了赵德昭。每当赵德昭听完窦仪的讲课之后小德芳都会跑过来找他玩耍。兄弟两人几乎把皇宫能跑的地方都跑遍了偶尔也去王皇后的大殿中吃饭真的是一副母慈子孝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样子。

赵德昭刚开始还能高兴的陪着德芳玩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就觉得不好意思了自己都13岁了在古代人的眼中可都到了持家处事的年龄了更有甚者可以谈婚论嫁了总不能一直陪着小德芳玩下去吧。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赵德昭到王皇后的宫中和王皇后交谈了一番很友好的避开了小德芳。

自此每天除了窦仪的讲课赵德昭还会向窦仪关于目前天下各诸侯国的情况向窦仪讨教再附加上自己前世的记忆慢慢思考应付这个时代局面的方法。赵德昭的这种变化着实让窦仪高兴了不少回家还特意多喝了几杯酒。

赵德昭自那次出宫去大相国寺还没有怎么出去走走。因此一直以来很想找个机会出去。但是窦仪每天讲课剩下的时间就不多了出去走不了多长的路就要回来很是不方便。真是急在心里就是想不出法子。

正好事有凑巧这一天早晨外面的小黄门来报窦仪大人的家人前来说窦仪大人前一晚着了凉加上年纪大了近期就不来讲课了让赵德昭自己看书。道声“天助我也”赵德昭就带着一个小太监王顺一起溜出宫了。

汴京就是现在的开封。(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相传夏代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附近)直至第十三世胤甲才迁至西河共历6世成为当时政治、经济中心。开封建城的历史已有27oo多年春秋时期郑庄公(前743一前7o1)为向中原拓展在今城南未仙镇附近古城村构筑城邑、取名启封(汉初因避文帝刘启讳、改为开封)此为开封故城。今开封城春秋时为仪邑战国时为大梁。战国时期魏国为争霸中原惠王于六年(前364)由安邑迁都大梁此为开封有史可考的第一次建都。魏在大梁共历6君14o年。唐末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先是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最终废弃唐帝而自立在开封建立后梁政权。朱温称帝后升汴州为开封府称东都洛阳为陪都称西都长安则降为雍州。从此开封府不断扩大管辖范围后梁时辖15县。至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相继在开封建都开封府亦扩大辖18县24镇。开封最繁盛的时期是北宋建都长达167年。公元1127年为金人所破毁于兵燹。

因为后晋、后汉、后周都在此见都所以开封如今已经成为北方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的中心。此时开封水运十分兴隆贯穿全城的水道有四条即汴河、惠民河、五丈河和金水河。当时仅汴河一路每年从江南运往京城的粮食就有五百万石到七百万石之多。《宋史。河渠志》中记载“京东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

赵德昭前世没有去过开封更别提现在的汴京了。从宫里出来就带着王顺怀着好奇的心理徜徉在古老的汴京城里。

沿着大路一直走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肉铺、庙宇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顶还挂着“彩楼欢门”的旗帜吸引路人的眼球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走过一条大街汴河便呈现在眼前。汴河两道栽种了无数杨柳风景秀丽。赵德昭看着浓绿的杨柳在风中摇曳不禁想起了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宽阔的水面上有一条货船逆水而上船右弦上面的水手们都在严密注视着避免与停泊的船只生碰撞。再往河道上游看去一艘船上有八位橹工摇橹可见水流的度是很快的一位舵手严密注视着前进方向的水情与船情。前面一艘客船正忙着靠岸那儿是客运码头客船上有二十多人在紧张的工作船顶的几位船工正在收帆放桅有的船工正在接收从汴河大桥上抛下的缆绳准备把客船牵引到码头再拴牢在岸上的栓船柱石上以增加客船的稳性左弦上的水手用船蒿把船撑向码头以增加向码头靠近的动力船头有两位水手一面把船向右撑一面扭头注意码头用以使客船对正码头调整撑船力度另一位船工手拿撑蒿右手向前挥动、指挥码头的船工接应看来他应是此客船的水手长了。

在汴桥与汴河的旁边有一座货运栈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四周街道四通八达南边紧靠深水港湾有好几艘船只停泊在港湾里依次装卸货物一条靠码头的般正在卸货几个码头工人正把像装有粮食之类的麻袋扛下船船仓里有人正在翻仓与上货似乎能听到船仓里传出给人把货物麻袋上肩的劳动号子声。紧靠货栈码头停泊着待卸货与装货的船舶等船老大上船后就吃饭开船货栈前面的船老大刚结完帐正要上船半路中正巧遇见了一个熟人心中记挂着赶路行船但又不能待慢了熟人或朋友在急切中与之寒酸家常最后抱拳行礼告辞。这时脚步早己转向急奔船上去的样子己然若现。

汴河上的大桥气势不菲高大得使汴河流域最大的船舶都能顺利穿越宽阔坚固得能并排行驶几辆装满货物的畜力车。从桥的结构来看好似是一个很大的创造整座大桥全部由木材修建而成可能当汴河水流很急河床中不利于修建桥墩估计是当时的修建人员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把整根整根的大木材并列铆接以支撑大桥的跨度桥面又用成排的木料链固紧使之形成一个硕大坚固的整体并分散了负重使跨河木料受力均匀试想在一千多年前没有工程机械的情况下把这么大的木料横架在河道上建筑的难度可想而知工程的浩大是多么的气壮山河。在桥边有牢固的护拦以保障车马行人的安全。桥面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由于过往行人多商贩不失时机的占道经营有的摆地摊有的卖食品还有一家卖刀、剪、牛尾锁等小五金的摊子为了使商品更加醒目把货摊设计成斜面这样的场面一直延伸到桥头形成了一个特色的商贸区。

赵德昭和王顺经过汴桥转向向东穿过汴河两道的杨柳顿时出现繁华的街市商业区这儿是汴河码头与城门的中间地带特别有利于商贸活动随着大宋的建立酒店茶楼逐渐展起来各种店铺字号应有尽有各种车轿骡马忙碌不停前明一间木工作坊的两位技工正在紧张的赶制一辆骡马车;拐弯的街道一位货主租用毛驴驮工正在把地上的货物上驮还有一位女士准备租用一乘轿子代步;一位算命大师不失机缘的在这儿盖了一间房子找他推算寿命财运的人很多生意非常兴隆。再往前的门前有不少劳工有的坐着休息有的在打瞌睡还有的干脆躺下休息脚行里面还有骡马也栓在那里看来他们是在养精蓄锐以便来了生意后精力充沛的工作虽然现在还没有事做但也不会哄抢别人的生意是很遵守脚行规矩的。

这才是古代的都城繁华热闹。人们生活在其中不用像边疆的城镇那样时刻担心战火的袭扰不用担心地方官员如天高皇帝远般的为非作歹只要付出自己的劳作就可以让每个人活下去。这对五代十国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幸福的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