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靠勇气更靠胆色
冲在队伍最前面的阿骨打在把战马向回圈过来的时候现了侧面出现了辽军阵后冲上来的骑兵。(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他很清楚辽军变阵之后即将带来的形势变化心中暗自窃喜:虽然刚才耗费了两万支箭最多也只会射中一千敌兵(抛射虽然射程远但准确度和杀伤力比平射差了不少)但迫使辽军把原来攻守兼备的严密方阵变成了较为松散薄弱的三才阵这正是自己期望的这样自己才有机会获胜!
此刻阿骨打的战马已经驰回一开始的出点正好遇到作为另一支分队头领的大儿子粘罕。他告诉粘罕不要害怕包抄过来的敌军继续转圈射箭。如果辽军围上来就与他们缠斗等待其他战场上的变化。接着他又告诉身后的侄子拉罕让他和弟弟那颜等带六千人截住包抄过来的一万敌军一定要杀败他们。自己带四千人去阻截中央方阵压过来的敌军。拉罕一听伯父要带少数人去抵挡至少一万五千敌军急着想说让自己来承担这一重任可阿骨打的战马早已向敌军的方向冲去。拉罕只好对弟弟说明大狼主的命令两人咬着牙带着六千女真勇士迎向包抄过来的一万契丹兵。
卢俊义在城楼上也清楚地注意到两军形势上的变化:粘罕和兀术的一万人缠住了帖木儿分出来包抄的一万人以及中央方阵的左翼两军陷入混战之中;阿骨打亲自插到辽军中央方阵的右翼与包抄的一万人之间因为人数悬殊所以最为凶险;拉罕、那颜的六千人在阿骨打的策应下攻打辽军的万人队是战场上本方机会最大的一点!
他对身边的吴乞买说:“大狼主这样做很是凶险。原本是两万对五万的一个战场变成了三个战场粘罕那里基本上是一万对两万大狼主那儿是四千对两万拉罕是六千对一万。大狼主的意思是要宁可别的地方吃些力也要先击败辽军的一翼。因此大狼主那儿最危险拉罕那里最关键。如果拉罕不能在最短时间里取胜其它两个战场是支持不住多久的。要不我现在带人就上去?”吴乞买犹豫了一下:“不行。我同意我大哥的观点你们是奇兵一定要在最关键的时候出动让耶律延禧因战场上出现宋军而惊慌失措。现在兀颜光的人马只动了一半其它的敌军也可能围上来所以你们不能动。我去哈迷蚩叫上你的人跟我走去支援拉罕!”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站在高台之上的耶律延禧密切观察着战局的变化。虽然已经很久没有亲临沙场了但他依然可以洞悉那一丝一毫的变化:开始时帖木儿的变阵让他觉得很满意但阿骨打的狂妄自大稍稍让他吃了一惊;随后黄龙城中冲出的两千人加入战团更是导致局面向他不愿见到的一面展时他差点暴怒起来:帖木儿右翼分出的万人队在女真援军加入攻击后已经支撑不住开始四散奔逃了!幸好他及时现兀颜光派出的两万骑兵也很快加入了战场把女真人重新包围起来。耶律延禧的脸色再次由阴转晴:自己的大都督还是很能审时度势的及时派出的援军一到战场料想马上就会将对方的气焰彻底压下去。虽然女真人也还算能战两万多人对抗着自己的五万人不过阿骨打的家底看来已经山穷水尽了看这个蛮子还要什么办法来逃脱生天?
心情好起来的他想起刚才来触自己霉头的那几个报事的侍卫。耶律延禧冲着那几个正战战兢兢在木台上跪着的奴才一招手几个眼巴巴地等了半天的侍卫你争我抢地跑了过来:“西京大同急报宋军连日来在边关增兵其侦骑多次闯入我境内恐有北犯之意。”
“燕京镇守副元帅沙耶龙急报河北宋军进犯边境已占去我两个县城和三处关隘。因南院大王萧现常已连续几天没有到府衙理事故此南京军马难以调动增援。请陛下圣裁。”
“东京镇守元帅卞吉拉则禀报营口一带有人见到无数的巨舟海船昨日又现有数队骑兵从辽阳西面北上。经多方查证不知道是哪里的人马。特提请皇上下令通查何方军马擅动。”
“嗯?”延禧对宋军犯境并不十分担忧多少年来两国在边境上你来我往的惯了偶尔丢了几座城池不久也可以夺回来倒是南院大王数日不露面以及东京附近有来历不明的人马异动让他有些不安。南院大王是契丹贵族的另一支早年曽多次与耶律家族争夺大辽的王位直到后来那位赫赫有名、德高望重的萧太后虑及社稷安危公开在朝中晓谕萧家子孙今后一律不得谋取王位这才逐步稳定了耶律家族早契丹人中的绝对皇权。可萧太后死了已经上百年了谁能把百年前祖先的一句话真的当回事呢?何况朝野上下都知道现在这位南院大王萧现常论文论武都是萧家子弟中的佼佼者难保他不生异心。此时此刻延禧对自己御驾亲征集全国之兵讨伐女真多少有些感到莽撞了。
他望了一眼丞相见建平也在望着他心中记起丞相对自己多次劝谏悔意更甚。耶律建平见皇上的目光中充满了对自己的期盼忙凑过去在皇上耳边低声说:“陛下可是担心后院起火?臣看黄龙府这里大局已定女真人负隅顽抗也难以支撑个把时辰可以先谋划一下派得力人手赶去东京和上京传下旨意以免小人趁机难。”延禧用嘉许的目光看着这个善于揣摩自己心思的臣子:“爱卿替我跑一趟东京带两个禁军营去孤赐你尚方宝剑若现那一家的异动准你先斩后奏。孤也要赶回上京反正留兀颜光在此收拾阿骨打也是一样。”耶律建平领命招呼几个大臣连忙下了高台去准备拟旨点兵。延禧也想下台回金顶黄罗帐用玺当他抬头准备再看看剿灭反叛阿骨打的最后一眼的时候令他大吃一惊的事情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