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入云龙道法惊天
入云龙公孙胜最近正在酝酿一件大事天大的事。
到京城两年多了他已经做了许多的大事比如剪除巨贼蔡京比如改善徽宗的体质比如说服皇帝遏制朝中官员对梁山忠义军的诘攻比如鼓动皇帝对收复燕云十六州重新有了信心。不过相比现在想做的这件事那些以往的作为不过是小试牛刀——这便是要让徽宗把皇位禅让给太子赵桓!
赵诘已经四十四岁按一般人来说还算是年富力强的中年可是赵佶在皇宫养尊处优、荒淫无度身子骨早已经像个迟暮的老人。尤其是赵诘始终对于政事缺少漏*点这固然是受宋朝历代皇帝世代相传的信奉老庄道教“清净无为”思想的影响更也是因为他本人嗜好玩乐专注书画。这种艺术家轻佻浪漫的个性用在一国之君身上实在难以驾驭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于是徽宗对于那些让自己难以决断的重要事情往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交给朝中大臣去全权处理因此他在位的这十几年内奸臣权臣横行宫阙朝纲松弛。与其去千方百计的操纵这位消极从政的皇帝还不如让他彻底退休把国事交给更富有进取精神也更便于公孙胜驾驭的太子赵桓。
作为皇长子太子赵桓继承了皇室血统中优秀的一面:聪慧过人文采横溢。同时赵桓还与几位祖先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念念不忘收复失地东征西讨耀祖光宗。如今不过十七岁的他在一年前就在祭祀先祖时在宗庙放声大哭后立誓要继承太祖、太宗、真宗及神宗等诸位先帝未竟的事业。此事传到公孙胜耳中让他心中怦然一动。五十年前同样年少的神宗皇帝十九岁即位翌年便启用王安石推行新政企图通过变法来富国强兵使举国上下为之一振令环伺列强胆战心惊。可惜朝中及后宫中的保守势力对新法百般阻挠兼之王安石的新法在实施中有些脱离现实操之过急最后变法大计功亏一篑。神宗愤而举兵征西夏又遇到挫折就此郁郁而终!如果说当年神宗的革新时机把握得不好的话而今经过这五十年的时事变迁王安石新法中的很多内容已经悄悄地在各行各业潜移默化推广开来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富国强兵的基础已经部分达成。假若此时此刻再有人自上而下地推动变法完全可能把过去半途夭折的新法贯彻下去。那样的话大宋王朝不仅可以走出内政外交的困境更有望创出一片全新的局面!
宋江对于公孙胜的这一想法是基本赞成的他也希望通过新君执政将朝中原有的文武格局彻底打乱把有利于自己宏图大计实施的人推向权力的第一线。比如现在的太子少保李纲将来就有望坐上太师的位子而新君如想对外用兵象忠义军这样战斗力出众的部队也会得到朝廷格外的重视。要达到这一目的出了要压制可能来自于保守派的反对之外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徽宗让位呢?
军师吴用曾提出让公孙胜用金丹慢慢要了赵诘的命这样操作对于公孙胜来说并非太困难可是宋江不同意。(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他认为这样做一来并不人道毕竟徽宗皇帝不是天怒人怨、无可救药的暴君二来毒死赵诘会使公孙胜在朝中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并不利于日后整个局面的控制。在多次密函往来商议之后还是请公孙胜尽量用修道成仙来诱导赵诘让他感觉做皇帝是毫无情趣的苦差事而主动提出禅让这种历史上并不多见的权力转让。
为此公孙胜先暗中试探了徽宗的口风确认他对自己的长子赵桓比较满意。之后公孙胜一面加紧与太子的接触努力在日常接触中加强赵桓对自己的好感和信任另一方面开始把徽宗领上主动让权退居二线的道路。
这一日正值汴梁城中风和日丽春光明媚。公孙胜照例在早朝之后来到东暖阁面君论道。见到徽宗正冲着一堆奏章愁眉不展一问方知是湖广四川干旱少雨各州官员上本请减今年徭役税赋。徽宗问:“一清仙师你说寡人登极以来为何总有灾害?不是这里旱就是那里涝没有哪一年说是风调雨顺。难道是因为寡人有失政德吗?”公孙胜答道:“陛下正忧国忧民怎会有失政德?祖师云:人法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间万物皆有其道也。陛下何以过于自责?为人不可求全责备天地且向东南倾人事何求无瑕疵。只要陛下顺应天道无事不可解。”徽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公孙胜继续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世间之事并非全可仗人力亦非不可仗人力。既然有州郡受灾可命当地官吏设法救济中央职部居中调和先解黎民之苦后补国家之亏。此即为仗人力。若为长久计可在户部之中专筹资金按年积累;无灾之年亦不挪用有灾之年应付自如。预则立不预则废天下之事莫过于此。陛下以为如何?”徽宗大喜:“仙师不禁法术精深亦是理政高手此天赐于寡人为师也!”公孙胜微笑谦辞:“陛下谬赞贫道不敢领受。然适才之言乃是仗人力耳。为天子者修身养性以求感应上天得天之助方为上品也!”徽宗不解地问:“感应上天?如何能做到?”公孙胜正色道:“陛下可听说道术中有呼风唤雨之能?”徽宗眼睛一亮:“寡人听人说过然从未见识过。仙师可会此法?”公孙胜避而不答:“祖师说过世间万物皆有其道也。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徽宗追问:“此语还请仙师详细解说。”公孙胜微微一笑:“今日春光灿烂陛下不妨去祭天。”赵诘眨眨眼睛:“好好就依仙师所言。”
圣命既出皇宫内外一片忙乱:太监宫娥忙着准备仪仗虎卫禁军忙着净街戒备钦天监忙着打扫圜丘皇家道观的道士们更是手持法器乱作一团。钦天监的监正是蔡京的儿子蔡攸陪着皇帝和仙师离了紫禁城一路南行。队伍刚过南熏门徽宗忽然传旨停辇指着前方的空中问蔡攸:“那玉津园的东面好像有亭台楼阁重重叠叠寡人从未见过。卿家可知是什么去处?”蔡攸眨巴眨巴眼睛不知该如何回答。见一旁的公孙胜拂尘轻摆微笑着冲他点点头。蔡攸心中猜测应道:“微臣只见云彩间隐约有楼台殿阁离地怕有百丈之高。”徽宗揉揉眼睛又问:“看到人吗?”蔡攸望了公孙胜一眼:“好像有一些道家童子手持幡锺节盖相继现于云间。”徽宗大喜转头冲着公孙胜说:“一清仙师此必是神仙下凡。你我君臣前去拜见如何?”公孙胜手拈长须:“贫道以为神仙下凡定会为我大宋带来祥瑞。凡夫俗子前去打扰恐惹神仙不悦啊!”徽宗不舍说:“若只仙师陪朕去拜见想必神仙不会见怪吧?”公孙胜朝他一努嘴:“人仙相会恐泄天机。陛下怕是要失望了!”徽宗回头再向东望去见刚才云间的亭台楼阁渐渐淡去很快就踪影全无了。他叹了口气:“寡人身为天子以为贵极然人与神仙毕竟天隔。寡人益信神仙之事也!”遂降旨在神仙下凡的地方修建一座新的道观赐名迎真宫声称要在此常驻修道争取与神仙相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