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1 / 1)

重生之我是康熙 庄自在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兑换等收旧换新的一系列动作,应该经一家可靠稳妥、且由**指导的部门监督执行。

在以前,朝廷也会不定时开展发行新版铸钱的活动,尤其在朝代更迭时,新皇帝登基后,大多会想把自己的年号印在钱币上,流通于世,如同纪念币一样。那时候顶多是把旧铜钱部分融毁改铸新钱,一般没有主动回收旧钱减少流通的情形,最多朝廷宣布不让用就完了,导致在许多偏远山区,五花八门的铜钱都能用,还有沿用贝壳的。

康熙既然想搞一件事,可不愿意弄成半吊子,要做就做完善点,索性先把银行柜面支起来,先承接普通的新币发行和兑换业务,以后再谈存贷款的事儿,至少官办银行应该比地下钱庄靠谱儿。

……

------------

150. 东郊大火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丑时三刻,康熙于睡梦中被唤醒,得知了一个令人沮丧的不幸消息,昨夜子时,京都外城东郊民巷起火,因秋干物燥,外加木质结构房屋,大火连绵烧毁一整条街区,伤亡数十人。 就到

子夜火起之时,还有百姓自发的水桶木盆之类零星灭火,起初连知府、提督闻讯皆以为不过是个别民宅小型火患也并未放在心上。

待风助火势绵延牵连数户、烧了半个时辰、愈演愈烈后,甚至畿辅直隶总督于成龙连同顺天府尹熊一潇都分别坐着马车赶到火灾现场,衙门差役连同外城巡捕尽数出动,全部奔赴现场赶去救火。彼时火势旺盛,形同杯水车薪的人工泼水早已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看着火舌剧烈吞噬一户紧挨一户的木质老宅。

于成龙在地方上执政多年,经验不菲,同熊一潇商量后,命令衙役将下风处火势尚未波及到的一片民宅,尽数拆去,岂料遭到该片百姓强烈拒绝。因老百姓观望大火尚未殃及自家,许多人还存着看热闹的心思,甚至仍有许多百姓认为远处大火与自己无关,抱着孩子牵着老婆回家继续睡觉的。

步军巡捕也聚集了一营兵丁,然而在值夜班的护军参领玛喀统带下,除去观望形势维持一点秩序以外并无擅动,反正**须究、天灾不论,救火确实不如救驾紧急。只是谨慎起见,仍然抽派麾下一名校尉快马赶去九门提督官邸向上峰报告火灾情况。

当时费扬古怀中正搂着第七房姬妾歇宿,半夜被吵醒时愤懑不已,连声大骂几句粗口,迷迷糊糊中到底不放心,随口问了一句要紧话:“死了多少人?”

报信的校尉揣度着回答:“禀大人,大约有十口人……。”费扬古登时清醒过来,赶紧着衣穿靴一边心中嘀咕,此事恐怕不好,三五人便罢,伤亡十数口委实太过,明早又要吃皇帝排头了。

少顷,九门提督费扬古骑着高头大马趁夜匆忙赶了过来,费扬古只同于成龙、熊一潇打了个照面,抱拳一揖道,“两位大人安好”,再未发表意见。就到护军参领玛喀立刻凑到费扬古身边,悄声向上司汇报火场情况。

然而形势紧急,于成龙遂上前同费扬古商议:“提督,可否下令步军巡捕营兵士,将此片百姓劝出居所,尽快将几处房舍拆除,余出一片空地以便阻止火势继续蔓延?”

费扬古迟疑道:“抬水灭火才是,拆屋又有何用?何况擅自拆毁百姓房舍乃是扰民行径,恐怕……不大妥当……。”

费扬古心中有个计较,地方府衙差役可做此举,但他麾下步军巡捕兵丁却不可妄行此事,避免身上担责,帮忙抬水浇浇火、维持现场秩序倒是本分。

熊一潇万分焦急道,“费大人,事急从权,此事片刻等不得,还望大人同意派巡捕营配合差役行事。”顺天府尹熊一潇,此刻如同那些被烈火燃烧的老房子一般、五内俱焚,今日之事人命交关、但有处理不当,饭碗危矣。

费扬古默不作声迟迟不肯表态,耽误这一会儿工夫,火势已经迅速蔓延过来。

于成龙高声道:“等不得了费扬古,一切后果都由我于成龙一力承担,请提督尽快下令吧。”

此际,于成龙既然话到这份儿,费扬古再不能装怂,只得交待麾下护军参领:“玛喀,你听于大人全权调遣。”

于成龙立刻命令玛喀:“参领,速派所有兵士将那两排房屋内所有百姓带出来……;熊大人,令所有差役尽快拆除这一趟院墙,拆不走的立刻淋水浸湿……。”

所有人很快忙碌行动起来,步军巡捕营兵丁手持兵器开始挨家挨户敲门,见到有人开门就直接唤出来;偶尔不肯开门的,遂拿起刀枪棍棒用力砸门,强行拖人出来。一时间,哭爹喊娘的声音不绝于耳。

于成龙心虽不忍,终究是没法回避的无奈下策。官府差役也忙忙活活扒倒了十几处房子,干了大半个时辰后,火势渐渐烧到此处,果然有缓慢转小的趋势,街上聚集了许多灰头土脸的差役和老百姓,手中拎着水桶或脚盆,终于灭掉几处零星火点。

于成龙疲累了大半夜,方才稍稍放心。忽然,风向却变了。从东北风向往北方吹去,北边,恰是另一片老街。

于成龙大惊失色,同费扬古等人或驾车、或骑马匆匆赶往东郊北巷。

桔黄色的火焰,在晨曦的微光中肆意舞蹈,蓦然间,几缕儿臂粗的淡色水龙,仿佛甘霖化雨从天而降……。

……

ps:上一章小修,125章大修了。

------------

151. 驴子请假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熊一潇躬身奏道:“启禀皇上,经顺天府两名仵作共同勘验香烛铺现场,此次大火应该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至于那香烛铺死亡三人,极有可能是被谋害的。 就到”

康熙奇问:“怎么说?”

熊一潇如实回答:“仵作初步勘验结果,发现其中一具尸首蜷缩于灶下,躯体保持完整,其面部四肢虽焚至焦黑状,然而口舌食道内壁干燥槁枯,非常洁净,并没有吸入烟灰的痕迹……,可见受害者先已死亡,后又被焚尸灭迹。……因此案伤亡者众,性质恶劣,微臣遂通禀黄大人,拟将此案移交刑部作另案审理……。”

康熙点头称善,看来这些古代法医验尸水平还是蛮有理有据,既然是人为纵火且伤亡众多,已构成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刑事要案,移交给刑部专管也无不妥。

康熙遂叮嘱老尚书黄机:“黄卿,要尽快破案哪。”

于是兼理刑部事的老尚书黄机遵旨领命,分管凶杀案的刑部侍郎高衍站在班列中大为恼火,心中暗骂熊一潇这厮好生可恨,顺天府衙治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