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下了比较良好的来往关系。
不过,虽然武装部的住户们已经尽量体谅,尽量配合,尽量理解,尽量调整自己的时间,但是,这两三个月来,在武装部大门口,像刚才张姐带着小姑娘在外面等候,半天不得其门而入的情形,时时上演,而这几天,学生人数又增加了几百位之后,这种情形,则更是愈演愈烈。
当然,在1A7489看来,哪怕用寄生体的蠢脑壳去考虑,都可以想到,这件事情并不难以解决。
只要稍稍花费一点力气,学校完全可以在和武装部地领导们商量之后,给予一定的“补偿”,然后,让武装部地门卫,能够操纵大门,使它在学校上课下课的时间段内,临时开启一段时间。
不过,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此。
近段时间来,武装部大门口的拥堵,仅仅是学校人数由往年的四五十人,暴增了两三十倍后的一处较为明显的不良影响。
而实际上,除去这一点外,最近武装部中随处可见的垃圾,每隔一个小时爆发一次的喧哗吵闹,每几分钟进出几位地报名咨询者……
等等等等,都可以很明确地证明,湘成电脑学校地人数增加到目前这种惊人的数量之后,对武装部而言,无论是在环境卫生,还是噪音安全等等方面,都带来了许多令人不怎么高兴地变化影响。
而这一点,就连某几位每年都“代表”着其他住户们,收取固定数额“补偿”的武装部高层,都逐渐颇有微词。
这些情况,1A7489自然清清楚楚。
而这些情况,也是1A7489命令着吴小雨,尽快将学校绝大部分地权利拿在手中的重要原因。
现在,权利已经掌握,准备已经充分。那么,再过一点点时间,时机成熟之后,问题就会解决。
总之,随着教学极限实验的难度逐渐提高,管理实验测试的逐渐进行,湘成电脑学校这个实验器材,必须逐渐发展。
一三三 价值(一)
“铃……铃……”
“请进,门没有关。”
不知什么缘故,每当听到这句相当熟悉的话,这个相当温和,相当平静的声音时,作为老派的知识分子,毛文雄总会不由自主地露出很是欣赏的微笑。
就和他现在的表情一模一样。
“格……”
烧烤银河系二楼,在这个已经相当熟悉的地点,毛文雄轻轻地推开了房门。
时值盛夏,这位振华书店的经理,早已经和其他的职员们一样,换上了统一的深蓝色短袖衬衫,胸前仍别着一枚标有身份姓名的铭牌。
这枚铭牌,也是毛文雄除去脑袋上那丛灰白的头发之外,与其他的职员们差别最大的地方。
所谓的差别,并不是指毛文雄铭牌上刻印的职位要高一些——虽然它确实如此——而是指铭牌本身,比起其他职员们的胸前,毛文雄的这一枚,明显要暗淡许多,这说明它使用的年限久远;也明显要光滑许多,这说明它备受关爱。
刚刚推开房门,毛文雄第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在门边的吴小雨。
这是吴小雨身上,又一处令他很有好感的优点。
在毛文雄地印象中。这位斯斯文文地年轻人。自有一股古君子之风。坦坦荡荡。从来就不会关上房门;此外。这位能为他人着想地年轻人。又同时相当地好客。往往会在来客摁响门铃地时候。第一时间赶到门边欢迎。
这是一个很美丽地误会。
在家地时候。吴小雨从来不关房门。这是因为1A7489可以因而在比较极端地处境中。多出一个或攻击或逃转移地途径;
而毛文雄每每都能看到吴小雨第一时间赶到门边。是因为通过了改造地寄生体。早就可以从楼道传出地声音中。根据脚步地轻重。迈动地频率等等。将访客地身份与来意。猜测得**不离十。
另外。对分秒必争地1A7489来说。第一时间赶到门边欢迎。那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地优待。
能得到这个待遇地贵客。必须满足一个相当苛刻地条件:该贵客带来地事务。必须清清楚楚。再无牵绊。简简单单。方便处理。
换成通俗一点的说法,那就是每每有重要性极其低微的猴子们跑上门时,1A7489总会立刻命令寄生体,抓紧一切时间,尽一切可能,尽快将事务处理完毕。
是的,被好客地。自有一股古君子之风的1A7489第一时间站在门边欢迎,这就意味着可怜的毛文雄,属于微不足道的,应该尽快打发滚蛋的小爬虫一类。
“吴先生。下午好。”
老爬虫道。
“毛经理,下午好。”
吴小雨轻轻地和老爬虫握了握手,而他眼角的余光,早已经在老爬虫的身后,看到了两只大纸箱。
抓紧一切时间,尽一切可能,尽快将事务处理完毕。
于是,吴小雨立刻搬起了其中的一只箱子,快速走向书房。
这种最开始令毛文雄大吃了一惊地举动。经过了好几次送书的业务之后。早已见怪不怪。他微微地笑着,也跟着吴小雨走往书房。
作为振华书店的堂堂经理。毛文雄的职位说低不低,说高。那也绝对不高,但无论如何,除去第一次拜访大客户,认清具体地址外,后面带着工作人员上门送书地事务,实际上并不属于他的工作范畴。
不过,毛文雄就是这么做了。
最初几次这样做,毛文雄自然是出于收集几份宋体书法作品,以及满足心中好奇心的缘故,不过,后面几次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吴小雨的书房。
很有意思的书房。
从前两个月开始,毛文雄在送书的时候便已发现,经过几乎每半个月一次的大批量购书,吴小雨那间原本算得上宽敞的书房,在每次或两三只,或五六只大纸箱地书籍填充下,已经渐渐没有了那么多地空余空间。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三面墙壁的书柜上,已经塞满了书籍,而房间中,也已经竖立了密密麻麻地书架。
令毛文雄感兴趣的是,从一个多月前开始,几乎每一次进入吴小雨地书房时,他都会觉得吴小雨的书房中,再也放不下多少书,再也塞不进什么书架。而也每每是那个时候,吴小雨总会在他意想不到的角度,采用稍稍改变一下房间的布置,比如说,或添几根横杆,或架几块塑胶板的方式,再次增加许多可以利用的空间。
这就是毛文雄觉得很有意思,或者说,很有观察价值的地方。
毕竟,如果改造的情形只发生了一两次,那只是普通的空间利用,称不上非常奇怪。
可是,就目前的情形看,吴小雨这间神奇的书房,似乎不管怎么添加,就是不会被书籍塞满,而且,次数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