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1 / 1)

企业家人事管理之原则 读书堂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另一种逻辑思路下豁然开朗,取得突破。如果长期固定在一个单位,容易形成轻车熟路、因循守旧思想,产生惰『性』和某种习惯势力,甚至还可能造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助长不正之风。

三、充分发挥人才的专长

1.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这是清代诗人顾嗣协写的《杂兴》诗,浅显易懂,说明了用人贵在用当其才。

据一项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知识分子,使用合理,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只占25%一35%;50%的人能发挥若干作用却不能尽其所长;另有10%一20%的人基本不能发挥作用。即使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深圳,1993年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在企业中,15.4%的专业人员认为自己未能发挥作用,有59.4%的专业人员希望"跳槽",56.1%的专业人员希望改行。

现在不少地方、不少单位竞相开发、招揽人才,许多领导用了很大的精力,费了很长时间来培养人才。然而有些领导者往往忽略了人才的合理使用,没有将下属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造成了人才的浪费。解决这个问题,领导者一定要有系统思想,从全局的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

1确实掌握下属的能力特长,做到心中有数,尤其要注意那些从外表一时看不出的"隐『性』才能"。

2根据工作『性』质、特点的要求,在下属分工上做到扬长避短,并根据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调整,一时不能到位的,要做好工作。

3对学有专长,并适宜于某类工作的人才,不要因成绩突出而让其随意改行,防止舍长就短。

4对具有较强的其他才能的人要果断委以所任。专业人员一般不轻易改行,但确是适合别的工作,就要灵活处置。

5用当其才还要求破除"人才单位所有制"。领导者要有宽阔的胸怀,允许有合理流动,使那些身怀绝技而工作不对口的人才有用武之地。

2.既然要延揽人才,就要爱护人才

绝对不能今日用得着就另眼相匠,明日用不着就弃之如敝展,特别是有妒贤嫉能之心的人,本身就不配当领导。美国汽车界巨子李 雅科卡在他的自传《反败为胜》一书中,非常痛心地批评了福特汽车公司的亨利二世,指出亨利二世有一个极大的恶习,就是不喜欢任何人超过他自己。因此在享得二世当政期间,许多杰出的人才不是被他扫地出门,就是自动辞职另找门路。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逐雀的政策,只能是挖自己的墙脚,不会有任何好处的。

3.理解和宽容人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其长,必有其短。从群体看得,是人才必有出众之处;而从个体看,人才又有他的独特。们一般不会随波逐流,趋炎附势,但常常对上司不亲不热,之。虽然这种心理不是一种美德,但毕竟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常不拘小节,异才者常有怪痹,恃才自傲往往是个通病。人;点越突出,缺点也就越明显。汉武帝在《求茂才异诏》中说千里奔驰的长处,也有落拓不羁的缺点。奇人奇才既有大志2往又恃才自傲,不流俗随众,对这种人才求全责备,势必会将其埋没。

所以,用人不易,容才更难。有的领导人身边虽有人才之间矛盾重重,关系紧张,有的人才本来是领导自己选来的多久便后悔不迭,"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最后不得不想扒调离。观察可见,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心胸狭窄的领导者所的往往不是人才的缺点,而是人才的特点。既是人才,必有他自己的独到见解,必对自己的观点、见解及才能充满信心,因而和和领导的意见。既是人才,由于忙于求知做事,自然没时间和精力去拉关系,走后门,有的甚至不懂人情故,有的不知社交礼仪。有的不顾领导情面,不分场合地点直言不讳,这些恰恰容易被人视为"狂妄"、"傲气。"

用人的领导者应该具有容人的度量,善于理解和容忍人才的缺点和短处,肚能撑船,虚怀若谷,不以肚肠,斤斤计较。至于那种嫉贤妒能,"武大郎开店",容不下高于自己的人,看似是无容才之量,实质是无爱才之心。这种人严格地讲,根本没有资格当领导。

4.把工作交给他

这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法。其实,人的能力主要是干出来的。还是那句话,实践出真知。1给课题,培养人的工作能力。航天某基地设计所人才辈出,到这里的人会感到一种很强的青年人的蓬勃朝气,不少三十几岁的人就顶大梁了,成了研究员,成了型号负责人,原因是这里有个能大胆使用青年人的总设计师王振华。他就是用型号研究任务把青年人聚拢起来,又把他们提高上去的。日本索尼公司的井深和盛田就说:"每个人都有做创造『性』工作的愿望,行政领导的工作就是给出课题,培养兴趣,井鼓励其真正发挥的能力。"2交权力,培养人的素质。权力似乎是个人需要避讳的字眼,权力和培养人也风马牛不相及,可实际上,培养领导者,没有权力是很难出人才的。他不在其位,便没办法体会那个位置的具体工作,也不可能受到只有在那个位置上才能受到的各种锻炼。邓小平同志说:"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培养起来。" 盛田昭夫说得更为明确:"培训一个人的最好方法就是把权力交给他。没有权力和责任,就很难使一个人自我完善。"把人放在一定的位置上,他就会产生压力,产生责任感,产生完善自身的推动力,产生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愿望和行动。3给台阶,积累工作经验。关于用给台阶的方式培养人,这里有陈云同志和邓小平同志的几段话,他们已经把其中的好处说得很清楚了。陈云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说过:"干部是从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的。班长要从老兵中提升起来,区委书记要从支部书记中提升起来。一般说来,越级提拔常常会发生领导无经验和不称职的现象,而有害于事。领导工作的能力要从下层的实际工作中成长起来。" 邓小平同志75年说:"发现好苗子,要让他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来,每个台阶可以快一点,比如搞个把年再上来。这种培养方法好,是对干部真正的爱护。"80年邓小平同志又说:"干部要顺着台阶上,一般的意义是说,干部要有深入群众、熟悉专业、积累经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