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杨涟和胡良机、魏大中那帮东林党的御史们给革职掉,在都察院来个大清洗。
就在这时,天启再次下旨,叫内阁尽快把会推吏部尚书与总宪人选报上来。
陈于廷已经决定上疏推让,王体乾自然不可能再把事情压下,他便将韩爌的推荐名单报到了天启那。
天启看后,对内阁的推荐人选十分不满,言语中对杨涟的态度一如那日朝会,对陈于廷的出任却是可有可无。
等王体乾再将陈于廷的推让疏给递上后,天启立即就发话了,叫内阁重新推举。
韩爌得知皇帝不同意陈于廷与杨涟的任命后,不禁再次发愁起来,也顾不得找来陈于廷问问他为什么要上疏推让,急忙就找来吏部相关人员,都察院的佥都御史王图、曹于卞等人,经过协商,再次列了个候选名单出来,这次,名单上是三个人,分别是乔允升、冯从吾、汪应蛟三人。
乔允升、冯从吾、汪应蛟这三人原先都曾担任过部院大臣,且又是东林党人,颇有声望。乔允升时任礼部右侍郎,冯从吾则是做过工部尚书的,汪应蛟则是南京吏部侍郎。这三人无论是资历还是党内的影响力,都要比陈于廷要强些,与杨涟却是无法并提的,但无奈,杨涟如今逆在圣心,要捧他上来已是不可能。
四月十五日,会推三人的名单送进宫中,又是袁大海第一个反对,他对刚从涿州回来的魏忠贤说绝不能前门刚走了虎,后门又进来狼!这会收拾的是在京东林党人,南京那边千万不能掺和进来,否则南北闹起来,事情不好收场。
魏忠贤深以为然,吩咐李永贞道:“你去面奏皇上,就说这乔冯汪三个人都与杨涟是一党,必是杨涟在幕后策划,据说魏大中、胡良机等东林党人也参加了讨论,可这落款的职名却隐去了杨涟,实属居心叵测!”又对王体乾如此安排道:
“王公去和夫人说说,叫夫人无论如何劝动皇上,这回一定要罢了杨涟、魏大中、胡良机三个人的官,尤其是杨涟,绝不能容他御殿上疏!”
奉圣夫人客印月一出马,本就对朱国祯包庇魏大中、夏嘉遇,后又以辞职要挟不满的天启,顿时对东林党人更加没有好脸色了。尤其是对杨涟,更增添了几分痛恨,他命令王体乾拟旨,立即将杨涟、胡良机、魏大中三人革职为民。
圣旨这回没有让魏广徽拟,而是由袁大海毛遂自荐,亲自操刀就在司礼监给写了出来,袁的文言功底不强,圣旨中可谓是文白相结,大意是吏部、都察院久为党人所占,此次会推仍是拟用私人,而杨涟、魏大中、胡良机等钳制众人,抗旨徇私。
又闻杨涟与高攀龙前在陈九畴一事上,相互勾结,不秉公办事,公然欺朕,真老奸巨猾顽钝无耻。杨魏恣肆欺瞒,大不敬无人臣礼,俱革了职为民!
这圣旨可以说是相当的无耻,颠倒黑白的有些过了份,陈九畴和谢应祥他们的事是魏广徽和朱国祯较劲的后果,而推出乔允升和冯从吾他们是韩爌做的决定,里外都和杨涟没有关系,但圣旨却把所有的过错和罪名全推在了杨涟身上,说袁大海无耻透顶也不为过。
……
------------
第二百一十八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一)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二百一十八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一)
**星下狱、朱国祯滚蛋;左光斗下狱、高攀龙辞职;这回是杨涟、魏大中、胡良机直接被下旨削职为民,再加上叶向高、孙慎行的离去,可以说,吏部、都察院已经是署内一空,余下的人都不足以撑起台面。东林党的半边天已经彻底垮了。
垮台来的是那么的快,那么的莫名其妙,又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从魏忠贤大旗一树广揽三党英才开时,东林党的失败便是注定的。而杨涟孤注一掷的上疏往死里弹劾魏忠贤则是多米诺骨牌崩溃的前奏,也是东林党悲歌的序曲。
一夜之间,仿佛世间全变了,一切都变得让人无从适应。
圣旨下发后,韩爌怒火中烧,行使了他内阁首辅应有的权利——封还!
可是这道圣旨却依旧出宫了,魏忠贤、袁大海他们行使的是皇帝的权利——中旨!
当圣旨不再经过内阁时,韩爌这个首辅便变得可有可无了。
……………….
杨涟被削职为民,拍手称快者有之,如魏广微、崔呈秀及浙党徐大化等人;黯然神伤者有之,如缪昌期、李应升、曹于卞等东林党人。
缪昌期更是特意前往杨涟、魏大中、胡良机家去安慰他们,说起来,他的老师叶向高是自请离职,朱国祯和高攀龙也是同样如此,所以对于他们的离去,缪昌期并不觉得悲伤,心中倒还坦然,只是对杨魏胡三人的被免职,他心中是愤愤不平的!就如一口郁气憋在心中,让人十分的不舒服。
为了让三人心里好受些,缪昌期特意请他们去南城的松竹庵,凭吊前朝因反对奸臣严嵩而遇难的杨继盛。
杨涟本不想去,奈何缪昌期一意相请,胡良机和魏大中也都说该去凭跺先烈,无奈之下,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松竹庵是杨继盛的故居,地点在顺城门外的校场口。杨继盛号椒山,嘉靖年间的兵部员外郎,他曾上疏弹劾奸相严嵩十大罪状。起草劾疏时,夫人张氏劝说道,那严嵩威焰熏天,老爷是老虎头上搔痒,无补国家。
杨继盛回答说:“本官绝不愿与这奸贼同朝共事,不是他死,就是我死。”
杨入狱三载,五刑俱尝,他深夜疼醒后,把瓷碗摔在地上,然后拾起碎瓷片,亲手用瓷片挖去身上的腐肉与相连的筋络。在刑部大狱,他曾赋诗《小雪》,中有“四海寻家何处是,此身死亡更无求”二句。后被杀害于菜市口,年仅三十九岁。死后被尊奉为京城的城隍爷,即百姓的保护神,庵中常年香火不断。
.............
缪昌期清楚的记得,去年十二月,首辅叶向高曾上疏皇帝,称“杨继盛享世宗皇帝第一忠臣,应予恩典”,随即,天启皇帝便下旨:杨继盛先朝忠臣,已经赐谥立祠,准补给全葬。
回忆起这件事,缪昌期总觉得有点匪夷所思,杨继盛弹劾严嵩遇害,天启皇帝称他为“忠臣”,可杨涟上疏参劾魏忠贤,反倒被斥为“哪里有忠爱之心?”,真不知这位皇上生就一副什么心肠?
今日庵内游人不多,走在鹅卵石铺就的甬道上,缪昌期问杨涟:“大洪、你还记得椒山先生临刑前赋的那首诗吗?”
杨涟脱口而出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