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会说他懦夫,而不会说杨大洪无礼。现在,该装的也装了,是时候亮出自己的杀手锏了
听了杨涟的话,左光斗“嗞”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道:“大洪是说你还有后招?”
李应升、周宗建也被杨涟这话惊了一下。李应升心气为之一振,咋舌道:“大洪还有何策,快说与我们听听。”
杨涟点了点头,瞅了一眼门房,压低声音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魏阉定是在我那奏疏上动了什么手脚,所以皇上才被他蒙蔽,不追究他的罪责,反而斥我胡言。他以为只要皇上的圣旨一下,朝中就没人再敢呼应与我,而叶向高又袖手旁观,凭我杨涟一人之力,断不可能再掀起什么风浪…哼哼,不过他想得倒是不错,但他却不应该忘记,当年是何人在西李面前喝骂于他的”
当年移宫时,魏忠贤被杨涟当众怒骂之事不是什么秘闻,知道的人很多,所以左光斗他们听了,都点了点头,但不明白杨涟说这个和他那后招有什么联系。
杨涟见他们疑惑,便接着说道:“魏阉以为我在内廷无人,这才有恃无恐,哪怕矫诏害我,我也是有口难辨。不过他若真那样想,却是太小瞧我杨涟了。”顿了一顿,有些神秘道:“他道内廷之中就没有我杨涟的人吗?”。
左光斗大吃一惊,不可思议道:“大洪是说,内廷有咱们的人?”
“自王安死后,从未闻杨公与内廷有何来往,杨公这话从何说起?”
周宗建十分不解,打王安死后,众所周知,杨涟便断了与内廷的合作,哪怕魏忠贤亲自上门请他,也断然予以拒绝。可以说,对内廷诸阉之恨,杨涟那是超出常人的,但现在却突然说自己早与内廷有所勾结,这让周宗建震惊万分?不由寻思内廷有何人与杨涟已经暗通,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
左光斗也早把司礼监的几个有权势的太监挨个从脑海过了一遍,但却是一一排除了,他不信司礼监的人会和杨涟早有联络。但见杨涟说得这般肯定,由不得他不信。好奇之下,忍不住问道:“大洪说的那人是谁?”
杨涟没有回答他,而是笑道:“这是我早就布下的一招暗棋,以前不值得动,尔今却是要动了。若我估计没错,这人怕正在想法替我在皇上面前澄清呢吧。”
见杨涟不肯说,左光斗也不追问,一直以来,他所担心的就是内廷那边无人为东林张目,尔今有了内应,皇上一旦得知事情真相,肯定不会让魏忠贤胡作非为下去,一想到魏阉伏首的场景,不由大感振奋。
李应升书生气最重,也是最激动的,兴奋连连道:“魏阉只手遮天靠的就是蒙蔽皇上,要是皇上不为他所蒙蔽,大事便能为”
见三人斗志重燃,杨涟暗一点头,又道:“不过咱们也不能全靠内廷那边,该做的准备还是一个不能少。明日朝会,依然是要当廷与他魏阉对质的”说完吩咐周宗建:“你马上去联络国子监,请蔡祭酒与缪谕德发动监生至宫门请诛阉贼我要重演北宋末年太学生请诛六贼之壮举”
第九十七章内廷有人
第九十七章内廷有人,到网址
------------
第九十九章 镇压(上)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九十九章镇压(上)
急切需要书友的订阅支持,骨头不希望刚上架后的二十四小时订阅太过悲剧
书友的订阅支持才是骨头创作的保障,肺腑之言。
……………
要想出入皇宫,除午门外,还有三座宫门,一个便是东华门,此门主要供二品以上官员出入,西华门则主要供帝后到西苑、西郊各园时出入,而北面的玄武门主要供帝后到景山、以及宫中其他人日常出入。四大门中,午门处于皇宫的最边缘,也就是后世的天安门,以前又称端门,民间有“午门斩首”一说。
自大明开国以来,午门前的广场上前后发生过两次官员大量聚集的事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件是发生在正德年间,原因是因为年轻的正德皇帝要出塞,而大臣们不许,从而导致数百官员齐聚午门长跪。另一件则是嘉靖年间因“大礼议”所引发的官员聚集午门事件。在这两件事件中,正德与嘉靖出人意料的采取了同样的手段来对付官员们,那便是廷杖。
但袁大海没这个权力,也没这个胆子敢把国子监那帮人放到午门,然后再对他们采取廷杖的手段压制,因为真要这样做了,恐怕在午门前领受廷杖的不会是那帮监生,而是他这个倒霉鬼了。
国子监和翰林院的那帮人会闹事,这个袁大海是想到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到他们会闹得这么大,直接就来翻他的底牌了。而袁大海的底牌就是你们可以闹,但绝不能跑到大街上来,更不能跑到皇宫前面,若是你们越过这条底线,那袁大海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他掌握的东厂力量进行镇压了。
不过镇压也得讲手段,一昧的以黑旗武力镇压,甚至搞出人命来,这显然是不明智的。要知道国子监的这帮监生虽然没有功名在身,但却一个个都是未来的候备官员,大多数人的家族非富即贵,关系错综复杂得袁大海根本理不清。如果硬来,胡来,固然可以暂时把眼前之危压下去,但是后果却是不堪设想的。搞得不好,很可能在东林没垮前,自己先成了东林党攻击的目标。更何况据报信的番子说,里面还有很多翰林和一些各部小官,这些人官卑职小,个体不以为虑,但要抱成一团,所发挥出的政治能量也远不是自己可以轻松化解的。
因此,袁大海决定采用文压,通过不死人的办法来阻止这帮被蛊惑的监生们,以尽可能的减少自己成为东林攻击目标的可能性,当然,也不排除会成为内廷牺牲品的可能。只有当局面真的无法控制时,他才能杀人立威。
在前往鸡鸣市的路上,袁大海一直在想,国子监生集体到午门来为杨涟鸣冤,若说这当中没鬼,那才是有鬼了。不用说,这幕后的推手除了杨涟他们这帮人,肯定不会有其他人。
袁大海不信这个世界上真有公义,往往那些公义的行为后面都有人为的阴影,都被人为的添加了阴谋的成份。
一千多人,不是一个人短时间内一千人突然拧成一条心,抱着同一个目的而来,那只能说明,这是一场有组织,且是蓄意针对魏忠贤的一场政治运动。
身为阉党的拥护者与既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