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记忆犹新。何武庭部在陈浩他们加入后已经超过两千人,后来很快发展到了3000多人,超过了116团全盛期的人数,装备在中也属于比较好的,而且相当多的官兵经过了战火的考验,战斗力不容小视。
当时很多的步兵师大致也就是这么多人,比如后来守卫许昌殉国的新29师吕公良的部队也就是3000人左右。
人马多了,一战区长官部的亲戚帮何武庭活动晋升中将。何武庭手里有军队,有地盘,有工厂,有煤矿,弹药给养均可自给,手头还相对宽裕,又控制一段陇海铁路,与汤恩伯的辖区紧邻,蒋长官有意拉拢。何武庭趁机举荐陈浩为少将副师长。一战区长官部的人对陈浩的大名并不陌生,有好事者在蒋长官面前如此这般把陈浩部队的传奇般的经历渲染一番,借机义正词严地把汤副司令用人不公谴责一番——倒不是为了陈浩,只是都知道蒋长官爱听这个。
何武庭如愿晋升为中将,而陈浩也稀里糊涂地在仕途上出现了转机。董大海开玩笑说这巩县真是咱们的福地,来此必升官。
柳万祺看到提起张某后陈浩的愤怒表情,笑了笑:“老弟不能再有这么大火气了,你看愚兄我现在就学乖多了。其实仔细想想张某人他们也有他们的道理,很多做官非常成功的人,一般不是做事业成功,而是为上级长官服务做得非常成功。在中国做官的最大特色是跟对上司,那是因为官吏的考核与任免,主要不在于他们有多少战绩或者政绩,而在于他们与上司关系的密切程度,搞掂了上司,就等于戴稳了乌纱帽。所以,要把‘报喜不报忧’、‘欺上压下’作为做官的铁律牢牢记住,做到与上级交往突出一个“谄”字,与下级交往突出一个“渎”字。”
------------
第七十一章 大战警讯
陈浩听了柳万祺的一番宏论,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笑道:“老兄所论似乎有理,以兄弟而论,当初在前线带着弟兄们拼死拼活与倭寇周旋,到头来却差一点被裁撤,到这巩县驻扎,两年多无战事,却升了官,老兄的意思这次我是跟对了上司?”
柳万祺答非所问:“你说两年多没战事?边界上的摩擦少了吗?”
“摩擦?我这里已不和鬼子直接对峙,又不跟gcd的军队相邻而处,何来摩擦之说?”
“那汤司令为什么多次要求蒋长官惩处你们师?”
“你是说我们部队经常制止那些越界抢劫百姓牛马的偷鸡摸狗之徒的事情?”
“人家那边可是说是你们的部队越界扰乱治安。(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别提了,那些家伙简直不是,快成土匪了。说起来让人生气。”
“人家那边也是这么说你们的。谁都知道蒋长官和汤司令不和,让你们捡了便宜。看来你小子做官现在也作出点门道了。”
“万祺老兄,也许你要说我书生气了,但是不管别人如何,我却始终是在为自己的信奉理想和而奋斗的,当官当然也是为了这个目的。要不然只为了做官、升官有什么意义?”
“哈哈哈哈,错,老弟,大错特错。做官的目的是什么?请记住:是利益。一定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种利益。虽然现在有人把这叫,但做官的可不能这样看问题,而是把这一点看作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你不但要明确的把攫取各种利益作为当官的目的,而且要作为唯一的目的。你务必要时时想到:你的上司想方设法提拔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的下属心甘情愿服从你,也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周围的同僚朋友时时处处关照你,是因为你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对一些不义之财,万一你良心发现,自己也可以不要,但属于别人名下的你必须给。记住,一旦你把攫取利益这个目的一模糊或放弃了,你为官也就离失败不远了。”
“如果是按照老兄所言,这个官不做也罢。”
“你不做,那些没有你老弟的信仰却很会求利的张某之辈会千方百计争官、求官。一句话,你不做,别人会争着做。”
陈浩心想这柳万祺负了一次伤之后怎么会如此性情大变?看了一眼万祺身边的申俊生,这家伙坐在那里一点表情也没有,似乎对两人的谈话充耳未闻。
“柳站长,如果大家都是按你说的这个样子去做官,那么党国将会如何?”
柳万祺站起身,眼睛看着陈浩,慢慢说出四个字:“亡党亡国。”
陈浩听他这般说话,着实吃了一惊:“柳兄不可胡说。党国今日如此强大,虽说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可是比起当年前辈们奋斗时的情况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怎么会有你说的那么严重的事情?老兄,我知道你这些年受了不少委屈,老弟我受的气说实在也不比你少,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陈老弟,你以为我是因为自己的事情心怀不满?你这就太小看愚兄了。我了解的情况比你多,现在这个状况,党国确实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
“柳兄何出此言?小弟确实没有你掌握的情报多,但是目前大致形势还是略知一二的。去年,意大利法西斯已经投降。欧洲战场,苏军已经将德军彻底压制,胜利只是时间问题。太平洋战场,盟军也已占据战略主动权,开始反攻,曰本鬼子的失败也是可以预期的不可逆转的结局。目前一些困难是黎明前的黑暗。没什么可怕的。”
“你说的情况都对,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形势让我们内部出现了消极‘等待’胜利的家伙们,他们不肯积极作战,而是想坐等胜利的到来,实际上是想坐享胜利后的富贵,这种情形实在太可怕。”
“这只是一部分人,我相信还是有战斗力的。”
“哦,依据呢?”
“太平洋战争刚爆发时,曰本鬼子最为猖獗,美英的部队都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可这时候发生第三次长沙会战我军以17万对鬼子12万,兵力对比远远少于淞沪会战的时候,最后还不是以消灭了5万日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告终?如今,我们的装备了大批美国的先进装备,又招募了大批的热血青年,力量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没必要过分悲观。”
“可是想必陈老弟也记得去年鬼子扫荡太行山区时,八路军誓死周旋,灭敌5千,可是的前线司令却率部投降,变成了皇协军的事情。”
“这些个旧军阀不能代表。”
“好好,不争论,你可知道鬼子就要对一战区发动进攻了?”
“最近是听说鬼子的调动比较频繁。”
“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