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5 章(1 / 1)

水火中原 华人 2000 汉字|25 英文 字 2个月前

到达吉林。5月初,刘根带领两个骑兵团拖带二十门大炮进驻宁古塔。物资、弹药开始远远不断向宁古塔输送。中旬,董天赐率两个骑兵团接管了瑷珲城。这只是为后续步兵接管瑷珲预做准备。骑兵从来都不是专门用来守城的兵种。雅克萨不是重点。瑷珲是防御方向。这些地方的清军对我军的到来多数迎合作的态度。赞颂欢呼处处可闻。收复乌苏里江流域的战役在不动声色地积极准备中。

斯捷潘诺夫又站上门来了。这一次他带来了以海参威为基地的俄国远东海军舰队的大部分舰只,共计10条军舰停泊在了天津外海的渤海海面上,显然他是想炫耀一下武力,比起前年英法联军的庞大舰队而言,这只舰队的规模实在太过于逊色了。但是其中有两条700吨级的蒸汽、风帆双动力的“巡洋舰”很是气派威风。在后世这种吨位的舰艇连充当护卫舰都很勉强,可惜此时这可确实算得上“巨舰”。

------------

76 乱与定(18)

.虽然这个时候英国人已经造出了万吨巨轮,但是也仅仅是英国一家,况且作为军舰,吨位还很少有超过千吨的级别。

俄国的远东舰队本来是要绕道马六甲海峡回欧洲运送武器弹药等补给的,路过上海,被斯捷潘诺夫这个特命全权公使抓了差来充当讹诈的工具。早一点签订确认侵略成果的条约比运送给养维持军队重要。何况斯公使手中有沙皇的圣谕。这一次可是带了俄国政府正式的带有最后通牒性质以战争威胁来逼迫签订割地条约的。

有了舰队,特别是“尼瓦号”和“图瓦”号两“巨舰”撑腰,斯捷潘诺夫腰杆很硬,信心满满。新修的炮台都加了伪装,而且都不甚大,在斯捷潘诺夫看来,天津的海防还是以往的大沽炮台的旧观,甚至远未恢复到英法攻破海岸以前的状态,北运河还是停泊着一些清军水师的木船,其实这只是民兵的运输船。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从俄舰进入渤海湾我们已经得到了情报。俄使一行上岸后一举一动更是在我们的监视之中。我密令秦雄加紧在前线展开。三日内必须做好进攻的准备。其实这段时间,秦雄一直在向东部输送兵力和物资。此时东北地区还没有一寸铁路。官道也比中原相差甚远,部队很多时候就是在深山老林靠指南针引路而已,还好有后世的指示大致方位的地图。此时刘根率领的两个骑兵团已经到达绥芬河、东宁一线,董天赐也已经率领其余两个团的骑兵在从瑷珲奔向绥芬河的途中。秦雄亲自率领第三师精锐从吉林经过艰苦行军到达珲春,准备直接杀奔海岸,然后北上与刘根南北合击海参威。大草甸、白桦林、起伏的群山,清澈的河流,满山遍野的山珍,历尽千辛万苦的将士充满了为国尽忠的豪情壮志。好不容易拖带过来了30门山炮,另外每个步兵排都配有一门迫击炮,有些步兵班还配了掷弹筒,最后这段路程运输弹药的困难真是难以想象,不过后方的清军们和当地的百姓听说是朝廷派来赶走残暴的俄国人的大军,纷纷主动帮助大军运输物资。许多猎户主动带路充当向导。其时,江东领土上我国人民居住生活已久,不仅是边疆少数民族,而且不少汉族人也在此定居生活。其实江东领土与东北领土并无差别。俄人强行占据此地后,采取种族灭绝政策,把江东华人尽数杀死或者驱逐。俄国人对新占据的土地一向尽可能采取这种政策以达到永久占据的目的。非常的残酷。就是后世二次大战后割占的东普鲁士后来的加里宁格勒也是把德国人尽数驱逐到东德。秦雄、刘根两路进军屡屡遇到边民哭诉俄人暴行。将士个个义愤填膺,杀敌报国的**熊熊燃烧。

斯捷潘诺夫进入北京,却是杜翰和李守业接待的。对他还是相当客气。问及摄政王,说是出外巡查近日就可以返京。又问总理大臣,答说南方出现些事情,陈大人坐阵指挥去了。斯捷潘诺夫不死心,又问起秦雄和崔明贵,说是听说秦总督被委派为黑龙江将军,是否带着他的部队上任去了,崔将军,那位会讲法语的炮兵少将是否也随他一起去了。回答是并非如此。问急了,李守业笑道:“公使先生,您是我们摄政王和总理大臣的老朋友,有些事情不妨直接告诉你,南方,我们的老家那边出现了叛乱,总理大臣带着秦将军、崔将军这些精锐部队回去平叛去了。当然,更南一些的地方的叛乱是众所周知的,政府正在尽力征剿,在英法美等国朋友的帮助下,最近已经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进展。”斯捷潘诺夫放下心来。

------------

77 乱与定(19)

.杜翰和李守业开始安排他的日程,俄使进京,皇帝接见一下也是礼遇,摄政王传话专门安排接见贵使。

这个俄使无法推托,到皇宫勤政殿拜见了同治小皇帝,此时小皇帝身边已经有两个宫中女官身份的我们的政治部调查处的女特工随时在身边控制。小孩子一举一动都在我们掌握中。

见完了皇帝,两个大臣设宴招待俄国使团,美酒佳肴美不胜收,俄国使团哪里享受过如此丰盛的宫廷御筵?

斯捷潘诺夫一再追问摄政王何时见他们,说他们来这里不是为了喝酒吃饭的,他有沙皇交给的重大使命一定要尽快面见摄政王,否则会对两国间关系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李守业神情极为恭敬:“公使先生放心,明天摄政王就在圆明园招待您这位尊贵的客人。相信他一定会让您不辱贵国沙皇的使命,说不定会给您一个意外的惊喜,您尽管放心好了,您的使命一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的。”

斯捷潘诺夫略略有些放心。这大清国焦头烂额,就是这个徐王爷日子怕也不好过,他给了英法那么多的好处,相信没有理由单独对俄国例外,都是那可恶的英国佬、法国佬在背后挑拨。这次签约之后,不妨赠送他们一些武器弹药助他们平定叛乱,将来好从他们那里获取更大的利益,比如西部的划界问题……

第二天,也就是俄使进入北京的第三天,还是杜、李两位陪着俄使吃喝、看戏、游玩。(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好不容易到了下午,终于坐上马车赶赴圆明园,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