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1 / 1)

水火中原 华人 2000 汉字|14 英文 字 2个月前

警卫只留下一半在家何武庭毕竟放心不下。

徐亮抓紧时间和陈浩商议新兵整编训练事宜。虽然现在有了一百多号人招兵的任务仍然很艰巨。两人商定由陈浩负责新兵训练徐亮继续招兵。

徐亮把情况向党组织作了汇报。党组织对这支队伍相当重视竹沟军事部派来了1o名党员骨干来参加这支部队。部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梁有田和其他几名兵工厂的工人骨干被秘密展入党。党组织还动青救会、农救会支持保4团的招兵工作。徐亮带着一辆从警备司令部借来的卡车奔波于开封以南15o公里以内各县的乡村开始了紧张的募兵工作。

警备司令部原来对保4团的募兵事宜相当消极这次怎么肯借汽车了?

梁有田带回第一批铁路工人新兵时陈浩高高兴兴亲自带人去司令部申领军装、武器未料却遭到司令部人员的百般刁难、推托还说什么“这么快就招来新兵了?不是虚报人数想吃空额吧。”“你们吃肉连口汤都不肯分出点太不仗义了吧。”要不是梁有田花钱运动怕是连这些新兵的伙食问题都难解决。陈浩气愤愤地:“我们就这点家底给他们还不如自己办伙食!”梁有田劝道:“团长日子长着呢再说咱们说不定很快就会有大批新兵到来忍点气送点礼也是值得的。”

何武庭来汴在保安部队中引起轰动当日在检查站执勤的官兵把此事当作大新闻越传越神。后来又风传当日上午还曾经有一个军政部的电话绕开一战区和开封警备司令部直接通过开封车站传给保四团说是有一位何长官要来。风声传到王司令耳朵里他派孟副官以送军装、武器的名义到4团去探探虚实。孟副官领人带着一百多套军装3o多支步枪来到4团驻地。

其实一战区既然成立开封保安第4团怎么可能一点不配装备?只是这些正规部队换装淘汰下来的装备到了警备司令部都被王司令截留了下来他的部队原是杂牌部队装备很差他让把配给4团的武器中较好的留下换装自己的部队换下来的极其老旧的枪支也不想一下子给4团此次孟副官按4团上报实有人数带来了军装却不肯多带武器要知道枪是军阀的命根子无论如何也不肯多给别人。可孟副官到了4团一看就傻了眼:正在训练的新兵们人手一支崭新的“中正式”刺刀雪亮。轻重机枪、迫击炮、德式冲锋枪完全国军主力的架势再看看自己带来的不知哪年哪月的“单打一”、“老套筒”之类的老旧破枪简直都该扔掉!4团对武器是来者不拒徐亮当红军的时候部队里比这还差的武器也不少有就不错了何况部队还在扩招武器是远远不够的。在徐亮的劝说下原本很不高兴的陈浩对孟副官他们“热情”接待中午在当地最豪华的酒楼设宴款待孟副官一行陈、徐、梁在雅间专陪孟副官小旺子、严学文在大厅招待随从。临走各有辛苦费奉送。孟副官一行兴高采烈连说4团够意思。席间孟副官曾探问4团的装备来历被徐亮故作高深一句“军政部的朋友帮忙上边和陈团长都不愿张扬此事。”推搪过去。

喝得红光满面的孟副官临走说道:“几位老弟真够意思有用得着老哥的地方只管说话。”徐亮道:“全靠长官关照在司令面前为我们多多美言现在我们这里新兵训练体力消耗大您看他们的伙食——这个啊”“好说几位老弟勤于练兵真是我们警备区的栋梁之才将来说不定我还要仰仗你们各位兄弟呢。增加伙食费的事包在老哥身上。还有别的事没有?”“徐副团长近日要到南边各县募兵想向司令部借辆卡车用用。”“这个我回去给司令说说。”“多谢孟长官!回头经费拨下来定当再行登门致谢!”“好说好说。”“送孟长官!”

王司令早就觉得陈浩这小子年纪轻轻就当了上校不对劲加上一战区指名让陈浩组建保安4团虽然嘴上说不出什么其实心中有气。听了孟副官回来后的报告他仔细琢磨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子上面有人看来来头还不小呀。”“司令何以见得?”“你动动脑筋!要说陈浩年纪轻轻就成了上校军衔和老子只差了二级算是他运气好一战区点名让他当团长是为了制约老子那么他招的第一批兵都是政府不准随便拉壮丁的铁路工人咱们坐火车调动多少次老子都没敢把一个铁路工人拉到队伍里当兵他陈浩就敢这么干?还没有人追究。再说那些装备可都是真家伙呀在一战区能用这种装备的部队有几支?听说还是一个中央军上校亲自把武器送来的陈浩他可只是个新任的保安团的团长啊要不是有大后台能有这待遇?”“司令高见!”“我们杂牌部队本来就是后娘养的这种人得罪不起以后你们少刁难4团对他们客气点说不定以后还用得着他们。这帮家伙打仗、办事都还像回子事呢。”孟副官趁机说了4团的两个要求王司令都照准了。

------------

第十二章 悍敌土肥原

徐亮带了一个班的士兵出到开封邻近各县的乡村募兵。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开封地下党组织派开封少年剧团支援徐亮。战事迫近开封事情急迫两辆摩托车和借来的卡车都随徐亮行动。他们每到村镇先进行演出吸引看热闹的老百姓然后徐亮亲自演讲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和揭露日本鬼子侵略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国的战争动员当时真是不够充分战争已经进行了这么久不远处中日双方数十万大军在徐州地区拼死搏杀而在距省会城市百里之遥的平原地区的农村许多人却只是听说要打仗谁和谁打茫茫然无所知只是感受到官府派夫拉丁征粮的强横与急迫徐亮他们的宣传在有的地方成效显著一些青年应征入伍特别是那些有党的基层组织又受到党的指示配合徐亮的地方募集到的兵员就更多一些。经过连日的抗日宣传徐亮他们的募兵队在邻近各县渐渐获得了一些百姓的信任有个别曾东躲西藏逃避抓壮丁的人主动跑来要求投军。在李家寨当地大绅士李氏家族的族长还专门为徐亮他们召集了全寨大会会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