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1 / 1)

水火中原 华人 2000 汉字|45 英文 字 2个月前

濒临失去一切的边缘因而后者支持新政权的态度会更加坚决。

现在建军村山口外那些越来越多的难民就是在灾荒中失去一切甚至连生存也难以为继的人。只要充分宣传动员一定会有人会有很多人参加我们的队伍。我们对严学文那批政工人员在这些人中的宣传鼓动的能力没有丝毫怀疑。

问题是?

家属安置?先招收那些没有拖累的对于有家属又坚决要求参加的可以考虑放一些安家费有苗沛霖送来的十万两白银呢钱就是要用来花的有钱不花钱就成了累赘。还可以考虑在建军村甚至泼皮山安置部分家属居住。

最大的问题是粮食问题。

原本缴获苗军的粮草加上攻占泼皮山又缴获的山上的部分存粮够我们这支千把人的部队用一年也不成问题可是现在山口外聚集了近万难民而且还在增加之中这样下去我们的粮食恐怕个把月就会出现危机。不行不能这样救济下去。最后我和陈浩商定。立即在难民中招收新兵。选择身强力壮没有家庭拖累和家庭拖累小的参军者和家属可进入山口家属暂时在建军村安置。其他的难民在山口外滞留三日的就要将其劝离对特别困难的可以一点银子作为路费。这也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大限度了。

“救济难民本来就应该是现政权的事情。”陈浩也不知是在劝说我还是安慰他自己。

“而且扩军后我们也要改变原计划尽快扩大占领区了。泼皮山一带养不起数量较多的军队的。”我说道。

------------

第五十九章 泼河镇(3)

夺取泼河镇是没有任何悬念的至少在我们这些高级别的军官心目中是这样的。(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要以最小的代价夺取它。不仅要把部队的伤亡减到最小弹药消耗降到最低。而且还要在攻击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对方的伤亡。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毕竟对方多数是为了保卫自己家园不受李右一伙匪徒蹂躏而组织和武装起来的百姓。而我们这支来路不明的部队又不是官兵让他们轻易放弃防御的可能性实在太小。

我本想亲自操枪击落东门楼上写着“泼河镇”三个大字的杏黄旗。**笑道:“长还是让我来吧。”

董大海也手痒道:“我也来两个人更保险这是第一击立威务求一击中的。”

两支步枪举了起来瞄准了一百米开外旗子上的绳索。

“叭!”**的枪先响了绳索应声而断当旗子刚开始下坠另一侧还与旗杆相连的绳子也被董大海一枪击断那旗子忽悠悠飘落到寨门前的空地上。

寨墙上又是一阵骚动。

严学文的小旗不知怎么挥了几下那些“喇叭筒”们又开始喊话:“团丁们请注意团丁们请注意我们马上就要开始进攻了。如果你们不肯开门投降就赶快下寨墙到镇内躲避。请赶快下寨墙到镇内躲避!只要你们不抵抗我们保证不伤害你们!”

这是什么打法?要进攻了先向对方预告一下?团丁中有些人惊慌起来刚才旗子上的绳子都被一击而断自己的脑袋、脖子等等露再墙外的部分目标可比绳子大多了。现在很明显对方可以打到自己却没有打自己这边无论如何打不到对方的。对方本可以出其不意地突然将团练大部分击毙后再起进攻的。可是现在却事先劝告自己一方躲避……团丁们军心开始动摇连门楼下的几个乡绅也交头接耳犹疑不定。

喇叭筒仍然在高喊着:“赶快下去躲避!赶快下去躲避!进攻开始后在墙头的人视为抗拒天兵格杀勿论!”

一些团丁开始惊慌地下了寨墙向镇内逃去。那个团练头儿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叫:“站住!不准退!泼河镇生死在此一战那些土匪进来肯定要屠镇凡是当过团丁的全家肯定杀个鸡犬不留!”见仍有团丁下墙逃跑那家伙挥舞短铳“砰!”地一枪把一个正在从墙梯向下跑的团丁击倒。团丁们后退的势头一时被止住了。

**把手中的步枪向上一举。在喇叭筒之间几十支步枪的枪口瞄准了寨墙上的目标。各射击小组之间划分了界限射手之间也分配了目标只等**的射击口令。自严学文开了头之后现在中华军的开火信号都是尽可能用口令之类不消耗弹药的方式下达。而且此次规定。**的射击口令下达后山头上每人只能打一子弹。再次射击也必须得到命令才行。

------------

第五十六章 扩军(2)

招募新兵的工作进展顺利。(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严学文带的招兵宣传队第一天就在新兵花名册上添加了1千多个名字。

“饥寒起盗心”我和陈浩晚间听取汇报时忽然脑袋里冒出这半句话来。tmd老子们可不是盗。

民族解放的大旗加上“均贫富”的传统理想以及对美好世界的憧憬还有当“开国功臣”博王侯之位的希望。我知道这些人加入队伍不仅仅是饥寒交迫下无奈之举这么简单。当然饥寒是目前的直接原因。

第二天比第一天参加的人数更多。到了第三天晚间的时候严学文的新兵册上已经记下了第4千名新兵的名字。扩军工作到此告一段落。

这些难民中符合入伍条件的已经不多了。这次迅猛的扩军给我们自身带来的困难和压力也实在不小

先是粮食问题。新兵连同家属有1万多人。我们现有的粮食存量最多够支持一个半月。如果再加上继续救济新增加难民的部分恐怕连一个月也支持不了

第一师改为三三建制干部奇缺。有些当初在建军村突围时的战士都成了排长、甚至连长。连王平军械所中也不得不抽出人员充实基层连队这让王平很是心痛。当然抽调的都是军械所原来负责保卫的战斗人员。陈浩师部的参谋军官有几个被派到部队当了营长。辛兴被任命为新组建的第三团团长。他在泼皮山一战中的表现让任何人对此项任命无话可说。骑兵营实际上仍然只有一个连的兵力由陈浩师部的侦查参谋齐岳接任。(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军装的问题暂时无法解决。现在部队的服装乱七八糟。从笔挺的美式军装到共军徐旅的军装再到团练的号衣。新入伍的人则穿着原来的杂色便衣有些人衣衫褴褛简直不成样子。

武器不足。王平军械所留存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