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1 / 1)

水火中原 华人 2000 汉字|2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张胆地发展,邻近各村都只能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当时在多数老百姓心目中,国民党政权是正统的官府,多数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与官府对抗的。

新成立的游击队既无力对抗国民党军队可能的清剿也无法与当地的土匪之类的武装抗衡,生存环境相当严峻。好在这里地形复杂,游击队可以利用这里的山峦沟壑与敌人周旋一番。

严峻的环境并没有演化为现实的危机。冈村宁次发动了“1号作战”行动,扎崖山游击队发展的机会也来了。

汤恩伯的部队从平汉铁路沿线向西溃退,败兵们沿途对百姓进行sao扰。抢劫、强奸甚至杀人的事情到处都有。一些村镇开始组织起来武装自卫。汤军是一群惊弓之鸟,欺软怕硬,遇到百姓抵抗也不敢进行战斗,只是绕路奔逃,人们见状,反过来开始追剿这些个散兵游勇,主要是为了收缴武器加强自卫力量,因为大家知道,紧接着要对付的曰本鬼子是十分凶残的,既然指望不住了,那就只能靠自己了,要保卫家乡,没有武器是绝对不行的。

盆沟不在大路上,全村只有一百多户人家。汤军开始败退,飞飞就按照根据地对付敌人扫荡的办法组织坚壁清野,设立警戒哨,布置消息树,预定转移方案等。

虽然不在大路上,不久,小股的败兵也来到了盆沟。飞飞坚决制止了有些队员想拚命的冲动,按照麻雀战的法子逐走败兵,第一次就俘获了两人,缴获到两只七九步枪,数百发子弹和几颗手榴弹。此后,不断地有所收获。败兵进了盆沟,总是见不到一个人影,然后喊声四起、“枪声”大作,心慌意乱,以为中了埋伏,进了包围圈,急忙没命奔逃,对村庄根本来不及进行任何破坏。逃走的败兵,不但没有从盆沟得到任何东西,往往还会丢下一些对游击队有用的东西,而那些没能逃脱的家伙,“奉献”就更大了。开始时,飞飞也不贪多,每次有所获即可,趁机锻炼自己和自己的队伍,尽量避免损失。

------------

第八十九章 怦然心动

“兵灾”之时,盆沟完好无损,扎崖山游击队的名头开始叫响,附近村庄的百姓也有人开始到盆沟避难,躲避“兵灾”。不断有人要求参加游击队,附近村镇的党组织和民兵也得到发展。飞飞的队伍开始不局限于保全盆沟,开始主动出击,伏击那些散兵游勇,抓住一切机会获得武器弹药。后来在小王集时已经敢于向50多人的溃兵发起攻击了。最后一次,遇上了徐亮的西进支队。

扎崖山游击队壮大了,要不是飞飞不急于扩大规模,也许人数比现在多一倍都不止。其实发展各村的民兵来扩大管辖范围更有效。

附近村镇已经没有溃兵的踪影了。凶残的鬼子接踵而至,由于这些日军都有战斗任务,都是沿着交通线向西急速前进,一时无暇下乡清剿,只有沿公路线的村镇惨遭荼毒。

飞飞遵照上级指示,在公路沿线对鬼子进行了麻雀战袭扰。鬼子急于前进,对他们的袭扰要么不予理睬,惹急了组织反击,但是不追击,不纠缠,继续前进。游击队的力量实在太弱,面对鬼子的大部队也实在无可奈何。不过在几十万大军望风而逃的时候,一支只有几十人的新成立的非正规武装敢于主动向鬼子发动袭击,这种精神和勇气,以及全身而退的智谋都是值得称道的。(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扎崖山游击队名声更响了,当地老百姓把他们当成了希望的寄托,传说中难免有添油加醋神化之处。

此时这个地区出现了四种武装势力并存的局面。第一种就是领导的游击队和民兵;第二种就是国民党军队,距离盆沟50里的曲梁驻扎着高团长的部队,这支部队原是28集团军直属部队,28集团军撤退的时候这支部队被隔在了敌后,就地占领了曲梁一带自保,该部军纪较好,在撤退时还曾经主动弹压过sao扰民众的溃兵,收缴了不少的武器弹药;第三种就是曰本鬼子,占据着县城,并且在距离盆沟20里的湾岔地方驻有一个中队;第四种就是土匪武装,主要是飞云寨应天红的这一股,在撤退的时候也趁机扩充,有所壮大。

这四股势力以游击队的力量最小,但是发展很快,实际控制的地盘也不小。地方党组织和飞飞的游击队有强烈的危机感。

这时传来了徐司令要率领西进支队到来的消息。但是飞飞受训时听说过部队越过铁路干线的困难,深恐远水不解近渴,还是千方百计要扩大自己的力量,首要的任务仍然是获取武器弹药。派人到湾岔打探过,鬼子在这个靠近公路的山环里囤积了物资,防范十分严密,以游击队的力量实在难以下手,而鬼子的运输车队都是以大车队编组运行,而且均有装甲车护送,最多可以用地雷之类的袭扰一番,但是却难有什么缴获,何况游击队这时也没有地雷。

这天后夜,东南边一个村的民兵来报告,说是又有一股的败兵过来了,而且这股溃兵“逃”得很急,连村庄都不进,专拣小路拼命向这边跑来了。

飞飞纳闷:怎么又有溃兵来了?前些天听说平汉铁路南边又有战事,难道那边的国民党军又溃败了?赶紧派人继续监视,与老韩他们以商议,都说管他呢,先把他们缴械了再说。虽然游击队已经有了30多人,但是以前却从来没有对付过100多人的溃兵,最后飞飞一咬牙,把全部人马集合,通知附近村庄的民兵配合,又一再告诫部下不可硬干,还不能太贪,只要把这伙人赶散,能缴获几十支枪就行了。这时,飞飞在这些人心中跟女诸葛似的,她的命令已经具有了绝对的权威。游击队中有些年轻的小伙子简直把她当神一样,就是她叫去死,怕是也会有人照办不误。

紧急布置一番。天亮的时候,去侦察的三个队员回来了,说那伙在5里外的柳树林里休息,不过和以前的不太一样,不仅衣服不一样,拿的枪也和不同,倒好像和鬼子的武器差不多。

他们是什么人?难道是鬼子兵力不足,调其他地方的伪军来增援?飞飞知道伪军战斗力很差,100多个伪军调过来能起多大作用,难道是执行守备任务?飞飞提高了警觉,再次命令各处不准硬来,先用以往的麻雀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