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安得广厦,庇我寒士?(1 / 1)

大圣乐师 夕阳几度 215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622章 安得广厦,庇我寒士?

四海珍宝阁全城施粥的事,很快就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这事当然也传到了兰溪街,那几位曾经讽刺过杨活不会做生意的大老板又聚到了一起,大伙商量后决定亲自去瞧一瞧。

兰溪街在城北。

他们来到城北的银条街,这里有一家破旧的养济院;这个简易的四合小院,是以前一个富绅捐钱办的,后来不知怎么断供了,这院子倒保留了下来,没有收回。

四海珍宝城北施粥点,就设置在这个小院门口。

由于地方宽敞,这里可以说是四个施粥点当中规模最大的;门口架了两口大锅,就在这里现场煮粥,现场布施;馒头也在院子里蒸好。有专人维护秩序,领粥的队伍从养济院一直排到了银条街口。

这几位富商坐在马车里,一边观看排队的乞丐、流浪汉,一边闲谈。

“我去,咱们上京城竟然有这么多乞丐,这怕有上千人吧”

“嘿嘿,越多越好,吃穷他看他一个经商白痴以后还敢这么嚣张不”

“古人说为富不仁,这可是真理。富足的人,就不能有这种妇人之仁,否则就等着倾家破产吧天下的穷人这么多,连皇帝都没办法解决,他以为他是神仙”

“呵呵,让我们来算一算。馒头二文,粥一文,一个人就是三文钱,这里我们算他一千人,那就是三千文、三两银子,加上人工费、杂费,得四五两吧城里四个施粥点,那就是近二十两,每个月施十五天,那一个月就得三百两银子”

“三百两我靠”

“现在我明白老沈员外这养济院为什么办不下去了,任谁也办不下去啊一个月三百两,一年就得三千两白花花的银子打水漂,谁家扛得住”

“这傻小子想靠这种方法来打响珠宝店的招牌,真是个损招只怕招牌还没打响,店子就折进去了”

“所以说嘛,好好唱你的歌罢,真以为经商是个人就能赚钱吗,真是好傻好天真”

“年轻人嘛总是不服气,不然怎么会和咱们赌这一次可教他好好吃个教训,长点见识,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马车停到了养济院的门口。

几个大腹便便的商人从车上下来了,其中一个瞧了一眼排列整齐的队伍,不由笑了一声:“哟,你们瞧这队伍排得多齐整,就像打仗的军队一样。”另一个笑道:“乞丐大军”

在他们的眼中,这些衣着褴褛乞丐和小猫小狗没什么区别,不会同情,更不会害怕;只会觉得可爱或讨厌。

“哟,这粥还挺稠的,照不出人影,哈哈哈”

“馒头也是白面的,难得啊我家吃的也不过是白面馒头,这些乞丐有福了。”

“护国大人还真是在做功德啊,哈哈”

几个富商站在旁边冷嘲热讽,而布施的长工们却听不出来,还以为真的在夸奖东家,不由喜道:“那当然,护国大人和四海珍宝阁这功德深得人心呀,老百姓们都交口称赞呢几位贵人,可是来赞助的吗”

“赞助什么意思”

发放馒头的那长工朝后指了指。

富商们往后面看去,只见养济院门墙上贴着一张告示,于是走过去瞧。

“敬告各位父老乡亲:

“四海珍宝阁设立此施粥点,是为了救济危难;但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希望社会各届的有识有爱人士,都可以参与进来,慷慨解囊,共攘善举出钱出力,不论多少,都是一份心意,如果有意赞助财物的,请与布施点人员联系。”

看完之后,几个富商相视而笑。

“神经病,谁和你共攘善举,这可是一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的”

“呵呵,他能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说明还不傻。我看他恐怕撑不了多久,算他财力雄厚,能撑一年,两年”

富商们还到整饬一新的养济院里瞧了瞧。里面人满为患,全是无家可归的人,洋溢着一股臭烘烘的气味,他们很快就出来了。

他们刚坐上马车,排队的流浪汉们就开始议论了。

“你们说这几个人是来干什么的”

“一看就是有钱人,可能是来赞助的,那咱们就不用担心这免费饭吃不长久了”

“切,那是几个绝户头没瞧见他们一脸嘲笑的神色吗”

“不会吧,我看人家笑得挺和善呀。”

“那是你傻。我可认得其中一人,去年冬天我在他家门道下避风过夜,被他一脚给踢睡了,还指使他家长工打我。这样的人会来赞助,呸,鬼才信”

“我靠,真是黑心的绝户贼啊”

“那他们是来看笑话的了妈的,真不要脸,为富不仁的狗东西”

“唉,真希望四海珍宝能撑下去,至少撑到春天,那咱们这些人明年都还能再见面”

“说的是啊。”

马车驶出了银条街。

刚转上大路,就听到一阵喧嚣的鼓乐响声。鼓乐过处,民众如潮,将马路给堵了。马车只能停了下来避让。

“干啥的”富商们不耐烦地把头探到窗口往外看。

刚巧,这鼓乐队还停下来了。

奏乐声也停了,只听一个声音高叫着:“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四海珍宝阁又给穷人带来了福音”

说完一句,就敲一下锣:“咣”

民众们捂耳皱眉,同时心里都在想,又是宣传布粥的事吧可为什么要说又呢

“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四个城门外”

“咣”

“都设立了四海珍宝庇护院夏可避阳,冬可避寒无家可归者的福音啊”

“咣”

“地面已经买下来了,三天后建好,每个庇护院可住五百人免费,免费入住啊”

“咣”

此人高声唱完,鼓乐队又响了起来,队伍再次前进。

现场的老百姓们议论纷纷,兴高采烈,这气氛就像过年一样。

“四海珍宝阁是啥来头”

“听说是一家新开的珠宝店,在四庙街。”

“这你们都不知道杨护国开的啊”

“我去,怪不得又是施粥,又是建庇护院,我说哪来的大好人,原来是杨护国”

“那是,除了杨护国哪个有钱人会这样爱护百姓”

“也不尽然,以前不是有个沈富绅吗,也开过养济院的。”

“可惜只开了半年就停了。希望杨护国这个可以坚持得久一点。”

突然一个瘦弱的年轻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高声呼道:“安得广厦,庇我寒士安得粥汤,活我饥人杨护国你真是我们的大救星啊,我楚孟修给你磕头谢恩啦”

说罢,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北连磕三个响头。

围观的群众们也连声恭敬道:“感恩,感恩,杨护国永保长生,护佑百姓”

坐在马车里的几个商人,脸色难看,一声不吭。

其中一人突然道:“城外的荒地不值钱,几十亩也不过几十银,这小子挺精呀,没花多少钱还赚了好名声。”

另一人则道:“纵然他四海珍宝的声名响遍四海又有个屁用,反正这些穷鬼也买不起任何珠宝,不会给他带来任何收入”

“就是,他已经死定了,只看时间早晚,咱们等着瞧吧。”

“通知其他同行,这个月珠宝大幅度降价,拉拢老顾客,集体抵制四海阁,绝不能让他做成一单生意”

“啊不用出这种狠招吧,他四海珍宝也撑不了多久。”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们既然和他定了赌约,如果不发一招,这岂不是对护国大人不够尊重吗”

“哈哈哈,严大人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