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0 章(1 / 1)

大唐得道 里天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名士卒的扶持下冲向关门,前端露出一丈多长的尖锐头端撞击厚重结实的城门,撞门车上安装了扇形护顶,石块砸上去、弓箭射上去都不能伤及下边的敌军。

那一下下猛力的撞击,哥舒翰的心也提了起来。当然,敌军这点伎俩当然难不倒全年累月的守军和哥舒翰了。这时城头上有人将一个特意准备的一个黑色陶罐对准城下那撞门车砸下。那陶罐准确砸在撞城车护顶上摔得粉碎,随即有人将一支火把掷下,整个撞城车轰地一声燃烧起来。几个敌军身上溅了油,因为身上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兽袍,顷刻间变成一个火人,嘶吼着满地打滚,想将烈火压灭。

这边一乱,敌军撞门的计划立即被瓦解,这一波攻势稍稍平息下来。

就在这时,范阳中军中,史思明的令旗再次挥下。又有近万范阳军冲杀过来,如同燎原烈火一般席卷狂飚,马蹄轰隆,大地震憾。冲锋的骑士发出摄人的呼啸,声势极为骇人。

一队骑兵在中间骑射掩护,步兵分居两侧拖后,这种阵型就是锥形攻击阵形类似但是队形更加密集,唐军几乎随意丢进去一块石子,都可以砸中一个士兵或马屁。中军冲锋骑兵利用疾驰的快马,和精准的射术,借着强悍的冲力想一举破掉唐军的防守。

眼看这等骇人的威势,经历过无数战役的老将哥舒翰也不禁暗暗骇然,但是这时也只能跟敌军死拼了。对付骑兵,从长枪大阵御之,长枪兵在他的指挥下立即奔赴谷口,匆匆布下了一个纵深九列的凸半圆形阻击阵。

但是叛军的箭矢实在是太密集了,雪白的地面,高耸的城墙上,刷地一声,就象乍然长满了一大片野草,角度刁钻些的箭矢还是射中了一些士兵。紧接着,夭矫如龙的鞑子铁骑到了。

这种长达两丈的红缨枪以白蜡杆为体。积竹积竹为柲,再密密缠以多层丝麻,层层髹以上等耗漆以胶合紧固。最终通体漆成黑色,枪杆刚柔相济,坚韧无比,寻常刀斧难伤,可受大力而不折,坚韧比之用钢铁打造的枪杆毫不逊色,而且比较轻便。

作为先锋的铁骑冲到了,他们明知是死,但是已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甚至只要稍一迟疑犹豫。就会后续源源不断的大军铁骑挤撞踩踏而死,只有冲上去,无论他们心中是否畏惧,是否愿意。

密集如林地长枪闪耀着刺眼的锋寒,成三十五度角斜斜上指,战马还未触及枪尖,马上的骑士就发出绝望的一声狂吼,挺起身子挥起手中地大刀狠狠向下劈去。

“噗噗”、“咔嚓”声不绝与耳,那是长枪贯入马屁人体的血肉之躯时发出的声音和被巨力折断的声音,马上的骑士在惨叫,地上阻击地长枪兵也在惨叫,人仰马翻,血花四溅。

蹄声如雷,第二对骑兵迅捷无比地到了,扬在空中的鲜血还未落地,他们的马蹄已将战马和人体毫不留情地踩踏在地,又是沉闷地枪戟贯入人体马身的沉闷噗声,和士兵绝望的惨呼声。

骑兵暂时压制住唐军,随后的步兵就象潮水般的涌来,面对从天而降的弓弩,石弹,冲在罪前面的敌军战士就象撞到岩石上的浪花,猛地在咆哮声中扬起,然后重重地摔下,摔得粉身碎骨,后浪继续义无反顾地撞了上来。

面对敌军猛烈的冲锋下,九列纵深的密集枪阵无法阻挡势不可挡的范阳大军了,他们终于跌跌撞撞地冲垮了阻截阵形,在离城下三丈距离,利用精准的弓箭继续对城上的唐军进行剧烈的压制。

后面铺天盖地跟上的步兵纷纷架起云梯,迎上攀爬。敌军箭如雨下,城上的唐军根本不能探出头来,几乎没有防守的能力。就在这紧要关头,

哥舒翰仍是镇定从容,他老道的经验起了作用,他立即下令,所有士兵撤掉弓弩,改用补刀。躲在墙垛下等敌军爬上城墙顶时,骑兵的弓弩自然会停止射击。敌军的木梯是很多,但是守城的唐军也不少,三四个人守住一架木梯,敌军爬上来一个就砍他一个。

果然,一个个敌军刚刚爬上城墙边沿,援护的骑兵立即停止了射击。不过他们这一次的计划还是落空了,范阳军刚探出头来,眼前寒光一闪,一把明晃晃的补刀就砍了下来,鲜血随着它的躯体跌落城下。

唐军一反击,城下的骑兵立即放箭反攻。这一下,不仅是唐军有死伤,连攀爬上去的范阳军也成了活耙子。怎么是自己打自己人?这下范阳军这边都不干了,为了躲避箭袭,他们纷纷倒退。

史思明看到已方军自行后退,攻城的阵势乱了,他立即下令一队亲兵出来呵斥倒退的士兵杀回去,不听者杀

这个马上起到了作用,后退的士兵很快反扑回去。反正前后都是死,不如选择战死,自己的亲人就有补偿金,若是当逃兵,全家抵命。这个举措一向都是范阳军的传统,也是安禄山治军之道。

这一仗,从早上打到了天黑,双方都是死伤惨重,哀嚎遍野。

见军备已疲乏,史思明只好鸣金收兵。稍作调整一日,第三日一早,范阳军再次攻城了。

这几日来,哥舒翰连个安稳觉都没睡,一直在研究防守的策略,精神有些恍惚。

敌军再次袭来,好在这次攻城的规模比之前要缩小许多。打到中午,范阳军未能攻上城墙,很快就鸣金收兵了。一连数日,范阳军都是采取这样蜻蜓点水的攻城策略。

唐军这边只好谨慎应对,兵来将挡,水来淹之,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半个月。

就在大家以为双方就这样僵持下去的时候,一道圣旨悄然的来到了潼关,这道圣旨也改变了整个战局。

...........................。.。

大唐得道三百七一章潼关大战(正文)

[记住网址 . 三五中文网]

------------

三百七二章 大战背后

从京城来的这道圣旨很诡异,也很让人气愤,它居然是来催哥舒翰主动出兵与叛军决战

李隆基老糊涂了吗,为什么突然下了这么一道圣旨?当前潼关守军有八万多人,后援有五万多军队。(请记住我们的网址..)(成都:)而盘踞在潼关下的叛军就有十万之众,安禄山在后方还有十万余人,按双方的兵力来看。叛军仍是占一点优势,况且还有骑兵掩护。唐军出城决战,就等于自毁长城,自寻死路。

两军双方的优劣谁都能看得出来,作为最高掌权者李隆基难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