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6 章(1 / 1)

大唐得道 里天崖 2000 汉字|38 英文 字 2个月前

里忐忑的把欧阳雪带到靠近李林甫所站的地方等候。她目前是太监身份,只能站在大殿的后面,至于什么时候动手,就看她临场的应变了。

此时离早朝时间还有些时间,也有一些官员碌碌续续的早来到殿中,三三两两聚在一块闲聊这些天的趣闻。

欧阳雪斜视四周,现四周每隔几步距离各有一个穿着像自己一样服饰的太监躬着身站立着,那站立的姿势一动不动,不仔细看还以为是雕像。欧阳雪觉得有趣却不敢大意,学着他们的姿势站了一会。这早朝还没开始,欧阳雪打量起周围,暗暗打算好了退路。在来之前,她早抱有必死之心。但在死之前一定要亲眼看见高阉人先死,为死鬼报仇,这是她唯一的要求。

这座大殿实在是宽大宏伟,气魄非凡。殿东西各长七十米,南北宽多达四十多米。在殿前门一百三十米处,有三门并列的宣政门,若从这里冲出去估计要费很多时间。大殿的天hua顶太高,也很牢固,想冲破殿顶瓦片决非易事。若是被血魂的高手缠住,能冲出这大殿还是个问题。

欧阳雪皱眉沉思,难道要借用刘得道教她的方法?

在大殿前左右分别有馆、史馆、御史台馆等官署。在这大殿里,到处都是朝中二三品的官员,刘得道教唆她若是遇到危险就随便抓住一位官员挟持保命。官职越大自己就越安全,最好是抓住杨国忠,他位高权重,又是自己人必会配合。挟持而出,燕乘风会在门外接应,不必那么拼命都可以冲出来。

欧阳雪把整个宣政殿巡视了一遍,才觉刘得道所说办法或许很管用哦。

这时,殿内的大部分官员突然的朝殿门外一拥而去。原来是当朝尚书令杨国忠来了。众官员纷纷围上来,拍马的,吹捧的,含笑打招呼。杨国忠得意洋洋,随意向诸位官员挥手致意。然后朝心腹鲜于仲通望了望。

鲜于仲通心身一寒,知道大人望过来的意思,忙点头回应:一切准备就绪。

杨国忠心飘飘然走百官前面,回过头朝大殿中扫了一圈,想见一见刘得道派来的杀手在何处,最后定格在李林甫所站的位置。暗暗憧憬道:过了明日或几日后,这个位置只有是我杨昭有资格站立,百官之,权倾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下,嘿嘿。

过了一会,李林甫在两官员搀扶下缓缓步入宣政殿内。与杨国忠百官迎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林甫名为百官之,却只有七八个官员肯低调的出来迎接他的到来。远远不如二把手杨国忠那样的威风。诸位官员都知道李林甫大势以去,恨不得对他敬而远之,杨国忠接替他成为宰相只是时间问题。

李林甫望着诸位官员一双双冷漠的眼神,心里jiao瘁,懊恼怨恨之及。渐渐感到日薄西山的能力渐渐枯竭,当年的风头将不复存在。但要李某人就此认输,那是万万做不到。杨瘪三,谁输谁赢还说不定呢。

李杨二人皆站在大殿的最前面,四目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心中的那份敌意不语言表。此时文武百官皆到齐了,按官职大xiao排列站好位置。皇帝很少上早朝,按照惯例。如皇帝不上朝,朝中政务由李林甫杨国忠掌理。百官要向大殿前那空空的龙椅叩拜三呼万岁,方才可开始议政。

等百官排列整齐后,黄门令官手捧一面黄色令旗走出来,高声吆喝:“圣上驾到,百官叩恭迎!”

皇帝要上早朝?听到这一喝声,鲜于仲通傻眼了。杨国忠身体更是颤抖的惊出一身冷汗出来。

他们派来的杀手此刻就潜伏在大殿中某个角落,随时能把李林甫给杀了。但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皇帝会来上今日这早朝!要知道,李隆基上次上早朝的时候还是两个月前的事了。今怎么会心血来chao的来了?要是当着皇帝的面把李林甫杀了,那就是引火烧身了。为什么,因为皇帝亲眼所见你杀人了,想要隐瞒一些事实都难了。

但愿那杀手见皇帝来了,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收住手啊。见李林甫带头走出来了,杨国忠暗暗惊慌,慢了半拍。二人率百官叩高呼:“臣参见圣上,祝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文武百官齐齐跪下叩,三呼万岁!

等了一会,穿着一身黄袍的李隆基在两名太监的挽扶下走吃力的走上那庄严的龙椅上,目光炯炯的俯视堂下百官,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

今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可议,但李隆基为什么会突然来上早朝呢。说来说去,还是杨贵妃引起的。三天前,杨贵妃吃醋无理取闹,反被李隆基严厉责骂几句,负气出走,在杨府省亲。

刚开始,李隆基到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当杨欲环离开后宫仅仅两天,李隆基一下子失落了,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妃子,但她们不管哪一方面都不如朕的欲环啊。失去的才知道她的好,梨园里没有欲环在还叫梨园吗。杨欲环不仅是他的贵妃那样的简单,她是知己,也是忘年知jiao的朋友。

这时候,他开始想念儿媳fu在自己身边的种种好处。无奈之前说的话太狠太绝情了。碍于面子,李隆基暂时不想把贵妃那么快招回来。二人单独呆几天冷静一下在说吧。但一闲下来了李隆基满脑子都是欲环的身影,他想到来上早朝,处理烦琐的政务麻痹烦闷的心情。

他突然来上朝,恰巧打1uan了杨国忠的计划,这下不得了。

.. 享受阅读乐趣,尽在看下书我要网,是我们唯一的域名哟!

------------

二百三六章 对垒

看下书我要网提醒书友注意休息眼睛哟李隆基在龙椅上缓缓坐了,颔道:“众卿有本启奏?”

很快,一个声如洪钟的苍老声音道:“臣,户部尚书张崇越有本要奏。(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黄门官得到皇帝的许可,吆喝道:“准奏。”

闻言,一人走向前两步,须皆白,不过精神矍烁,身材魁梧,言语举止间神情闪烁,此人正是户部尚书张崇越,朗声奏道:“启禀陛下,淮南大水,民饥慌怨,受灾三十万民众,臣等求拨银援救啊。”

“哦,淮南又受灾了?”李隆基听了他的说辞微感不悦,因为淮南那里每天这时候都准时大水。治根要治本说的到容易,拨去修理堤坝的钱一年比一年的多,用钱堆积起来都可以建成一道围墙了。但就是不见任何成效,这丢哪里去了?说来说去,这钱还不是你们这群贪官给私吞了。

李隆基人老了,心里却明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