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1 / 1)

言无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话。

过了片刻。石青突地大喝:“大丈夫一言而决。何需婆婆妈妈。你若愿意,便过来坐下喝酒。若是不愿,就去求李总帅吧。”

王龛嘿了一声,径直走到石青身边坐下,不满地说道:“酒呢?哪里有酒可喝?”

石青大笑:“总帅,客人早已齐了,怎地酒还没上。莫非舍不得。”

。。。。。。。。。。。

七月十日。

李农率一万乞活北返。周成率五千禁军巡视淮河北岸,魏统率五千禁军分镇彭城、下邳。石青和新义军赖在彭城,和魏统厮缠。

魏统在禁军中待了十余年,是个正统军人,很不待见新义军这等私兵,顺带也没瞧上石青;若不是李农交代,让他对新义军照顾一二,他早将石青乱棍打出。

石青碰了几个冷钉子后,有点明白,话里话外透出高力士的身份。

这一着管用。

魏统对新义军态度依旧,对石青已经刮目相看了。“原来石帅是从东宫出来的。难怪李总帅另眼相待。不错,这么年轻,能在东宫出人头地,石帅非比寻常。”

“昭烈将军缪赞。石青痴混二十年,所求不过一口食罢了。呵呵。以后,只怕要请昭烈将军担当些了。”

石青又是抱拳又是作揖,恳请魏统允许新义军在徐州行走。“泰山穷蔽,粮帛需要得到淮南接济。请将军成全。。。”

魏统沉吟不语,颇为踌躇。他是中央禁军,地方形势只有耳闻没有目睹。知道各地边州与南朝有些勾连,轮到自己却不敢轻易决定。

“不过是些商贸沟通罢了。绝不会危及将军防务。”石青拍着胸脯保证。“将军也知,新义军一力赶走北伐军,与大晋势同水火,怎会有其他关联?将军若是同意,新义军半年送。。。”

保证加上许诺,终于让魏统同意新义军自由通行徐州。新义军许诺的厚赠礼品,每半年结算一次。

目的达到后,石青没有急着回返。实际上,他归心是箭,早已是急不可耐;但他不能走。周成在徐州,五万石粮草也还藏在山中,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他不放心走。更何况,他需要安排一些场面,以便于迎接庚二公子和褚衰的使者。

“石帅。你怎么还没走?”

七月十三,周成回返彭城,见到石青仍在,不由得很诧异。

“我是想再见周大哥一面再走。”石青话语中带着浓浓的兄弟之情。

周成不由得有些感动,颌首道:“也好。明日你我一起北返吧。”

石青一听急了。连忙摆手推辞。“周大哥。你是马军,我是步军。你想累死兄弟的部属?罢了,你今晚请我喝顿酒,明日一早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周成大笑:“乞活军只有占人便宜,从不被人占便宜。没想到遇到新义军,倒落了下风。哈哈。。。走吧。今晚哥哥请客。”

------------

五十九章朋友越多越好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七月十四

周成和石青一起出了彭城东门。周成一挥手,率五千马军先行离去。庚方之一控马,越前几步,来到队伍前列,超过石青一个马头。

四天来,庚方之憋闷坏了。身处敌人大军环视之下,一举一动无不小心翼翼,他哪受过这种约束。一俟周成远去,他就像出笼的鸟一般,放开束缚,神采飞扬。

“青子。没想到你真将他们糊弄过去了。哈哈。。。”庚方之哈哈大笑,异常亲热地招呼石青。他听到的北伐军后撤版本自然与李农不一样,所以,对于石青能虚与伪色,骗得大**讨军回返河北,庚方之很欣赏。

因为,如今的青、兖、徐、扬只有五千大赵守军。新义军却有‘两万’,若是筹划得当,与朝廷里应外合,四个州唾手可得。

这正是庚氏崛起的机会!

石青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没什么。这种谦逊越发让庚方之欣赏。

“是你的功劳,谁也抢不去。青子当知当仁不让的道理。好好努力吧,吾定然不会忘记。”庚方之很是嘉许地称赞。

石青诺诺称是。

庚方之意气风发不久,便受到沉重打击。

一骑快马飞驰来报。“大晋征北将军褚衰遣使来告,并赠送新义军粮草五万石。”

石青闻报,大声叫好,径直下令掉头南下,迎接征北大将军的使者。

庚方之癔症了。新义军若是搭上褚衰,还会看上庚氏的家门声望?

褚氏一门正处于鼎盛时期,哪怕是北伐失败,一言一行仍然可以代表朝廷的意思,岂是落魄的庚氏能够相比的。

浑浑噩噩随石青南下,当见到堆集如山的粮草和四个宽袍文士时,庚方之没有了任何侥幸心理。事情很明白:褚衰插手进来,要保留新义军,要为下次北伐做准备。褚氏不会引咎去职,会拼死保住现有的权利。

他心中乱纷纷的,不知如何是好。石青也有麻烦。新义军包括民夫包括庚方之的八百人,合计五千三百人,最多能运三万五千石粮;还剩一万五千石怎么办?

“子弟骑留下,带蹬带弓,就地练习骑射,顺带看护粮食。其余人,一律推车运粮。”石青无奈下令,五万石粮只能分两次运回泰山了。

如今,五百子弟骑战马齐全,马弓凑齐了,马镫早已备好,只等普及骑射。至于具体的骑射之法,没人清楚怎样练习,怎样作战。石青也不清楚。他只能将脑海里零碎印象讲出来,和侗图等几个百骑长探讨,摸索了一些土法。至于效果如何,还需要在实战中得到检验。

四千八百人推着两千来辆大车上路了。没有牛,没有骡马,纯靠人力,一遇到沟坎,五六人吆喝着才能将一辆车推过去。如此一来行军速度顿时缓慢下来,经常一天只行三四十里。七月十八,新义军进入东海郡。

从愁苦中抽身而出的石青恍然发现,这几日,庚方之魂不守舍,异常的安静。

这怎么行?石青还等着他和褚衰的使者针锋相对、鹬蚌相争呢?

“这是褚国丈帐下记室白慕聘白先生。受国丈委托,前来泰山查察新义军。”石青拉着白慕聘向庚方之介绍。白慕聘斯斯文文,清清秀秀,若在南方,一定是位俊逸潇洒的人物;可到了荒僻凶险的北地,兢兢颤颤中,那点潇洒俊逸早已荡然无存。

“白先生。这是庚二公子,讳字方之。庚公子乃真正的名门望族,江左俊彦。难得相遇,你可要多多请教啊。。。”

“。。。两位慢聊,石青失陪一会儿。”石青含笑离开,驱马钻到两辆粮车缝隙间,偷偷张望。只见白慕聘诚惶诚恐地向庚方之行礼,庚方之意兴索然地应酬。

咦!怎地碰不出火花?

他有点纳闷。按照他的理解,新义军就是一个香饽饽,有心借北伐之名争夺权利名望的各方势力,会毫不犹豫地上来争抢。谁知结果。。。

结果与他想得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