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2 章(1 / 1)

言无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中充满了哀怜。

祖凤身子缩了缩,纤细的身子似乎更加纤细了。她摇了摇头,螓首慢慢垂了下去,下巴抵住前胸之时,她犹自未觉,还在拼命地往下垂。

“凤儿。”石青轻唤一声,双手一探,将祖凤揽近怀里,附耳低声道:“凤儿,那一天我不仅和麻姑成亲,还要和凤儿成亲呢。”

怀中的身子一绷,祖凤撑着石青胸膛将身子撑的稍离一些,随后扬起了脸庞。那张俏脸依然煞白,只是那双黑幽幽的星眸却灿然生光,满是坚强和决绝。

“石青哥哥。别!为了中原的稳定,为了巩固先前的胜果,为了结好麻帅,石青哥哥应该一心一意迎娶麻姑姐姐;不应该为了凤儿而耽搁大事,否则,日后发生什么变故,岂不是置凤儿于祸水之境。作为祖家的儿女,能够一步步实现先祖恢复中原的遗愿,能够跃马挺枪打败一个又一个敌人。这样的日子很好,凤儿很满足,很骄傲,不会再奢求什么,石青哥哥,请万勿以凤儿为念,凤儿是冲阵杀敌的战士,不是负担。”

一席话咬金断玉,掷地有声,石青听到耳中又是骄傲又是心酸。百念杂陈中,他用力搂住对方,喃喃耳语道:“凤儿,你想差了,我娶你不因为别的,只因为我爱你,你不是我的负担,你是我的袍泽,是我的帮手,以后也将是我的妻子。你放心,无论有没有这件事,我都会把中原局势牢牢控制在手,不会让任何人、包括麻督在内,坏我的大事。”

“真的?”祖凤的语气半信半疑,身子却动了动,以一个更舒服的姿势偎在石青怀里。

“真的!”

石青重重地肯定,犹豫了片刻,他斟酌着说道:“远古时候,娥皇、女英共事一夫传为千古佳话,我原有意你和麻姑效仿之。然,有礼以来,名分一说已成千年习俗,我虽对此不屑,却无力改变。你我、麻姑三人成亲,一来麻姑年龄大些,二来情势如此,只怕你要受些委屈,屈身为侧。。。。。。”

古时候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但是对妻妾的等级规定的很严苛,除了正室夫人算是女主人外。其他妻妾不管称呼多么好听,不论男主多么宠幸,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性(奴)、女仆、婢子的身份。她们的子女就是所谓的庶出,在家族中低人一等,和嫡出有天壤之别。因为这个缘故,一般的大户人家都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别人做小。

“石青哥哥若是一般人,父亲、母亲必定不会愿意。可石青哥哥不是一般人,乃是世间少有的大英雄大豪杰,哪怕凤儿做了侧室,也不算辱没门楣,想来父亲、母亲不会阻止。”

祖凤话语幽幽,很是体贴,石青还是从中听到了些微遗憾。因为她说的是“不算辱没门楣”,而不是“光耀门楣”。

“凤儿。我以前承诺过,娶你之时,不会让你受委屈。这话不是戏言。。。”

祖凤感受到石青话语的矛盾,不由得困惑地扬起头。石青肯定地点点头,继续说道:“事实上,正室、侧室这种名分虽然有些不公平,但还能让人忍受,真正不能让人忍受的是嫡出、庶出之分,同是骨肉至亲,还没出生便分出三六九等。是可忍孰不可忍。是以,天下平定之后,我定要根除这些陋习,名分可以保留,待遇却需要平等。”

祖凤闻言,惊的忍不住插口说道:“天呢!这怎么可能?上下之别,尊卑之分,天经地义,石青哥哥怎么能改变得了?”

“这是一种悠久的习惯而已,谈不上天经地义。”

石青蹙眉纠正了一句,随即说道:“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想做得是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世界。等级可以有,上下可以有,尊卑可以有。只是居高位者需得是贤良有德之士,需得是勤奋努力之士,需得是才能出众之士,而不是依靠祖荫、说出“何不食肉糜”的糊涂蛋。”

说道这里,石青注目祖凤,认真地说道:“我的孩子日后若想承继我的大业,必定论才论德,绝不论嫡、论庶,也不论长、论幼。不管是麻姑生的,还是你生的,一视同仁。”

“谁和你生呢——”祖凤满面羞红,娇嗔一声,一跺足转身跑了。她终究是处子之身,哪里受得了这种话题。

石青呆了一呆,随即失声大笑。听到笑声,祖凤跑得更加快了。

“凤儿。这段时间好生物色人选,准备接手你的部众,嫁给我以后,不许你再上阵厮杀——”石青扯着喉咙大喊,吓得祖凤如受惊的小鹿蹦蹦跳跳飞快地逃走了。

石青畅快地大笑几声,随后搓唇唿哨,黑雪闻声而来,他一跃而上,打马向西追赶大队。

------------

第四章 桓冲北上

人类是自我恢复能力最强的族群。*.*1 38看書網*不过三个月,襄国城就从战火创伤中痊愈了大半,城头上、城门内外值哨的士兵脸色不再紧绷肃杀,带上了许多轻松;街巷里行人随意来往,没有了惶急和不安;城内墟集已经开了,虽然物品单一,数量很少,却能代表安宁平和。

石青牵着战马,缓步徐行,一边向四周打量,一边满意地点头。襄国临时城守曹伏驹在他身边蹿来蹿去,讨好地做着笨拙的解说。

“曹将军统带过数万人作战,说起来也是大将之才,如今手下只有八百城守军确实少了些。不过你看看。。。。。。”

石青环手一指,感概地说道:“这就是城守军少的好处,城守军若是多了,难免会出现兵痞扰民现象,襄国黎庶哪能这么快恢复过来?”

“大将军说得是,说得是。。。。。。”无论心中如何想,曹伏驹只请憨笑着连声称是。

“城守军少只是暂时的,待襄国官吏、律令明确下来,一切就绪后,曹将军至少要统带三五千人马才合适。”

石青安慰了一句,旋即口音一变,肃然说道:“不过,汝需谨记,无论多少人马都不可骚扰民生,若是出了什么差错,石某唯你是问!”

“是是。。。大将军说的,末将不敢不从。”曹伏驹停下脚步,匆忙叉手应了一诺,然后赶上石青,指着前方城门紧闭的皇城说道:“大将军!到了——”

石青点点头。“曹将军请回去巡视城防,勿须陪石某进去。”

曹伏驹应声退去,石青牵着战马来到牛车一侧,向车上的邓恒问道:“邓将军,精神还好吗?襄国皇城里关的差不多有两万原幽州军士卒,一会和老部下们说说话?”

“哦?这是怎么回事?”邓恒支起身子。

“呜——呜——呜——”

“咚——咚——咚——”

石青还没有回答,皇城城楼上无数只号角吹响,又有不知多少面战鼓擂了起来。震人心魄的声浪忽地卷过来,把亲卫骑发出的动静全部掩盖住了。

石青对邓恒无奈地摇摇头,伸手前指做了个进去再说的手势。

号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