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
“去吧!大伙儿一起去。热闹。”孙留北很是豪爽,干脆利落地出了帐。
自此,泰山郡四方势力来了三方,虽然都是使者一级,但仍然让人振奋。等到泰山县的使者抵达,这次试探性的会盟,就算大功告成。可是泰山县的使者为何迟迟不到?想到这,石青蹙起眉头。
四方势力中,泰山县距离北草滩最近。
沉吟着,他随祖凤迎来了诸葛尚和羊琨。诸葛尚是个年近四十的文士,羊琨则是一个锋芒外露的年青小伙。
一见到诸葛尚,诸葛攸就紧盯着不放。在他的记忆里,诸葛氏全族南渡,并没有留下人手照管北方产业;这个诸葛尚是从哪冒出来的?
与奉高城两位小督护的热情相比,后来的两位对王师北伐的兴趣淡漠了许多;表露的神色很明显是应付和观望。
客套寒暄一阵,诸葛攸啾准时机,趋到诸葛尚身边问道:“二庄主,小可与诸葛氏颇有些渊源,对诸葛氏家系也算熟悉。不知二庄主是诸葛氏哪一系?”
诸葛尚警惕地啾了他一眼。“请问,阁下是。。。”
“小可葛攸。”诸葛攸笑眯眯地回答。诸葛氏原本姓葛,他说自己姓葛倒是没有半点心理负担。
“呜。。。”诸葛尚含糊地说了一声,转身与羊琨攀谈起来,将他置之一边。
山寨啊山寨,李鬼撞见了李逵。
石青正好瞧见这一幕,摇头晃脑地连连叹息。这时候,耗子悄悄靠近,低声道:“石帅!子弟骑抓了一个名叫刘复的文人,他自称是兖州刺史刘启的密使。”
“兖州刺史刘启?”石青一楞神。这还得了,短短两天,消息就传到兖州刺史耳中了,这可是大赵朝廷的官员。唯一让石青安心的是,这个刘启是刘琨的幺弟。刘琨――和祖狄并称的人物,他的弟弟会真心事赵?这是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据史料记载,一年后,他孤身南下,投奔了大晋。如此想来,他绝不会从中作梗,破坏石青的好事。
心惊肉跳之余,他疾步而出,准备找刘复问个究竟;刚出大帐,侗图一脸慎重地跑过来,神秘地说道:“石帅,东北来了一伙不速之客。自称是青州刺史刘政的密使,要请见祖小姐。”
青州刺史刘政?
石青一阵眩晕。这事闹大发了;新义军为了夺取泰山郡,随便竖了个旗号;不想假戏成真,四周心向大晋的尽皆跑来联系。
他奶奶的。这些人该怎么打发?
(求票!求票!!求票!!!求票。。。各位兄弟,我的嗓子已经喊哑了,你们听到了吗)
------------
四十章两个密使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睿远。你出的主意,你要负责善后。”石青喊来诸葛攸,将情况一说,随后强迫诸葛攸去应付兖州和青州密使。
“此事易耳。”诸葛攸轻描淡写,说出来的话却让石青心惊肉跳。“新义军索性假戏真做,以大晋名义拿下青兖两州再说。”
这家伙真是个莽书生!难怪敢用三千残兵平定河南,屡屡挑战慕容氏。可新义军拿下青兖两州,夹在大晋北伐军和大赵之间,岂不是找死。石青冷汗淋漓,连连摇头:“不可!不可。。。新义军必须蛰伏,影响不能再扩大了。”
“不会再扩大了。石帅,你不见青、兖来使皆是密使么?这些人不过是提前联络,安排后路。可不会公开和大晋勾连。”
诸葛攸一言点醒梦中人。石青一拍脑袋。“不错。他们有顾虑,不敢和我们公开来往。暗中么。。。呵呵。睿远,你去见见他们,来使有什么要求,你可以替大晋朝先答应下来,然后,想办法找他们要点援助。”
“放心!攸自会省得。”诸葛攸坦然自若,没有一点愧色。对他来说,这不是行骗,这是手段,是智慧。
兖州密使刘复是刺史刘启的儿子。刘复斯文有礼,说话不紧不慢,很是从容。没有想象中密使那种鬼鬼祟祟的感觉。
石青侍立在诸葛攸身后三步外,一边打量一边暗自点头。不服不行,世家子弟的风度气质是伍慈这等草根寒门拍马也赶不上的。
刘复没说兖州意欲投诚附晋,也不提大晋北伐;只随口打听了一下三义连环坞和祖家军。然后就聊起南渡各世家的境况。
石青摸不着要领之际,也在暗自庆幸。幸亏是诸葛攸出面,换作他人,还真应付不来这种话题。
诸葛攸给自己封了一个官――大晋先遣使。随祖家军北上是为了联络北地豪雄。此时的他,显得格外沉稳谦和。和刘复说些世家逸事,不时发出愉悦的笑声。
天近午时,石青上前附到诸葛攸耳边,低声提醒,还有青州来使等着他应付。
刘复看出有异,一揖道:“刘复此次前来,主要是想见识一下祖家军的威武。如今已大开眼界,这便告辞了。”
“啊。。。”诸葛攸一惊。这个密使是来聊天的?没说到任何实质话题怎么就想走。“刘公子何故如此匆忙。用过午饭再走不迟。”
“谢诸葛大人盛情,刘复意欲早去早回。”刘复去意甚绝,一拱手,转身欲行;就在这时,他身子顿了一顿,回过头不经意地问道:“哦。对了,诸葛大人,这次朝廷北伐,以何人为帅?”
“哈哈。。这事江淮一带人人皆知。乃是征北大将军诸国丈为北伐主帅。”石青担心诸葛攸回答不上来,抢先开口。
“诸国丈!”刘复闻言动容,眼中闪着惊喜。“好!好。贤后稳定朝局,国丈进兵北伐。如此收复故土有望了。”国丈诸衰和女儿诸太后贤良方正,天下闻名,人所共仰。北方士子也不例外。所以,刘复听说是诸衰为帅,忍不住喜形于色。
“刘公子。刺史大人是从何处得知祖家军的?”石青趁机闻出了自己的疑惑。
刘复脸色一肃,郑重道:“这正是刘复前来的目的。实不相瞒,泰山县王传谴人向家父告密,言道祖家军北上泰山,响应大晋北伐,请朝廷派大军征讨。家父把这个消息压了下来。不过,不知王传有没有其它告密渠道。。。”
刘复话音一顿道:“当然,若是王师早日北上,就算王传告到邺城也是无用。只是不知王师何日北上,刘复父子早就翘首以盼了。罢了,诸葛大人请小心在意,若有用得着刘复父子之处,遣人去禀丘通知一声。刘复这就告辞了。”
望着他的背影,诸葛攸得意地笑道:“石帅。如何?”
石青满意地点点头。和兖州保持这种默契地局面最好,更好的是,刘复临走所说的那一句话:若有用得着之处,通知一声就是了。
对新义军来说,用的着兖州刺史的地方太多了。至于王传告密之事,他们没放在心上。只要占据了泰山郡,祖家军自会销声匿迹。大赵派军来剿,只会扑个空。石青更加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