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1 / 1)

言无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两婆娘了,这个让给我。。。”

“李四,老子两婆娘还没一个崽,你他妈一个婆娘六个崽,你好意思跟老子抢。。。”

。。。。。。。

祖凤面色一沉,一锊青丝,右手篡紧了凤尾枪。正在这时,身边一阵风起,忽地一声,黑雪疾掠而过。她的手不由得松开,这些琐事不用她操心,她的依赖自会替她出气。

“张三。那是你他妈的没用,跟婆娘有啥。。”张三一句实在话没有说完,突听四边惊叫,诧异间,一团黑影扑天盖地地掩过来。

他临危不惧,扭身、低头、哈腰。。。一个翻滚的姿势完成得干净利落。就在这时,四周再次惊呼,他刚预感到不妙,随后就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抓住腰间丝绦,提在半空。

青草地刷刷地快速倒退,张三吓得在半空张牙舞爪。“妈呀。大爷饶命。可怜我家还有一个婆娘六个崽子。”

他也算老实人,没有虚报八十岁的老娘。石青哈哈大笑,拎着他拨马回头,汇合了祖凤,风一般去了。

回到大队,一提问张三,石青不由大感头痛。

队伍在泰山县南十里外扎下营寨。石青召来司扬、伍慈、赵谏、赵不隶、张炜、包括苏忘部领队诸葛攸等人前来商议。

“泰山郡已经被人占了。”石青的声音很沉重,新义军想在这扎根,需要一番腥风血雨的争夺;结果不是对手俯首,就是新义军败亡。

“据说,泰山郡已被两个势力瓜分。一个是泰山五大夫寨。一个是徂徕山两大山庄。五大夫寨原是泰山中的五个山寨联合起来的大寨,有近万人丁,三五千青壮;今春出山,占据了泰山县和奉高城。徂徕山两大山庄,一个叫诸葛山庄,原是?琊诸葛氏的冶铁矿村。。。”

石青望向诸葛攸,诸葛攸蹙眉沉思后摇摇头。

“。。。一个叫羊家楼,原是羊氏采掘石炭的矿村。羊氏、诸葛氏南下,两个矿村因为僻处山野,保存下来;目前,两村各有人丁四千多、青壮近两千。为了保障铁和石炭运到青州,两庄互联互报,联手占据了赢、牟、莱芜谷等鲁山西麓一线。”

将审问出来的情况介绍后,石青环视四周,道:“这是泰山郡目前的现状,大家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立刻调志愿兵回来,新义军会合一处,分头击破。”司扬没有多想,说出了自己的主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到对手了,拼命就是了。五大夫寨和两大山庄貌似比新义军人多势强,但分守各处;真的对阵起来,人数最少的新义军反而能在局部占到优势。

司扬的主张很和武人的胃口。赵不隶、张炜等纷纷叫好,磨拳擦掌,大干一番的架势。

赵谏却道:“一旦开战,出其不意之下,我们也许能占上风;可拖延下去;没有粮草辎重补给,没有立足之地,新义军危险了。再说,当前首要之事,是筹备粮食,安置民部,渡过严冬;稍一耽搁,这个冬天就难捱了。”

石青诧异地望向赵谏;赵谏说中了他的心事;新义军没有时间开战,禁受不起消耗。

赵谏的话让很多人心中一凉,新义军带着家眷和民部人员这些累赘,无法向征东军那般放开手脚,任意妄为,闯到哪是哪。

伍慈急得抓头,这既是他表现的大好时机,也是他的分内职责,可他偏偏想不出办法。

哎!看来只有拼杀了,只是不知道需要死多少人。

望着众人紧蹙的眉,石青有些黯然。抵达泰山郡时的兴奋和雄心不翼而飞。突然,他眼睛一凝,看向诸葛攸。

一片沉重中,唯有诸葛攸与众不同,一脸的轻松不说,还有些喜不自胜的意味。诸葛攸是苏忘的部属,不算新义军的人。新义军的难题与他无关,可你也不能幸灾乐祸吧。

石青的脸沉下来。“睿远。新义军遭逢艰难,前途坎坷;你很高兴么?”

诸葛攸一个愣怔,旋即笑道:“非也,非也。攸是想通了一件事,所以心中高兴;忍不住喜形于色了。”

“何事让睿远如此忘形?军议之时还能分心旁鹜。睿远须知,石青视你为友,这才请你前来商议。睿远此举,也是为友之道?”石青很是不悦。

“呵呵。。”诸葛攸对石青的态度毫不在意,笑道:“攸牵挂之事,正是石帅心忧之事。石帅待我如友,攸自当为石帅分忧。”

石青闻言,又惊又喜,抱拳告罪道:“石青鲁莽,错怪睿远兄了。不知。。。睿远兄如何为我分忧?”

诸葛攸没有直接回答,直通通地问道:“石帅,你知道你的新义军最大的缺陷是什么?”

“最大的缺陷?”石青咀嚼着。“应该是没有立足之地吧?”

“错!”诸葛攸断然否定:“立足之地算什么?世间荒芜之地甚多,哪儿会容不下小小的新义军?以诸葛攸看来,时至今日,新义军仍然是莫名其妙,不知自身持何立场?大晋?大赵?或是另立旗号,要打出一片天下?我不知道,新义军士卒不知道,不知石帅知不知道?”

石青闻言有些踌躇,他的立场很清楚,新义军将会站在汉族黎民一方。可是这个答案却不能说。因为现在还是大晋、大赵的天下。公开自己的立场,等于造反。传扬出去,会遭到围剿。

诸葛攸显然误会了,看到石青沉默,他眼中精光一闪,道:“石帅想做大事,当知变通之术。须知刚直易折。。。”

诸葛攸来开架式,准备长篇大论,却不知司扬最烦这个调调,不耐烦地叫道:“诸葛攸,你有什么主意说出来就是了,哪来那么多废话。”

诸葛攸一窒,恼怒地瞪了司扬一眼道:“司扬。你是征东军出来的;你可曾见梁犊派使者降晋?他的征东大将军可是大晋任命的?”

“呵呵。。。怎么可能?”司扬嗤笑道:“什么大晋征东军,不过是哄哄人罢了。”

“哄哄人罢了?哪有你说的这般轻巧?”诸葛攸斜视司扬,颇有些看不起。“实话告诉你,这个哄哄人的旗号,抵得上十万大军。义旗高张。望风景从。懂不懂是什么意思?就是因为有个哄人的旗号。而新义军最缺的就是这个哄死人的旗号。”

石青心中一震,有所领悟。

诸葛攸转向石青,截然道:“以诸葛攸看来,解决五大夫寨、徂徕山矿村易如反掌。石帅只需竖起大晋先锋旗号,派人前去联络就是了。对方未必每个人都愿归降,但一定是有人愿意,有人坐视旁观;如此便会出现分化。石帅暗中收纳愿降之人为内应,安抚观望之徒,待去其戒心后,里应外合,突然发难;如此,什么泰山五大夫寨,冒充我们诸葛氏的山庄,岂不是尽在掌握;是偏是圆,任由石帅揉搓。至于稳定了泰山郡,这个大晋先锋旗号是继续还是丢弃,石帅一言可决,谁能阻挡。”

诸葛攸一席话,惊翻一群人。这个斯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