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2 章(1 / 1)

言无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请将军坐下说话。”石青随口吩咐着,一转脸变得异常地体贴了。

胡椅、水囊拿来之后,王朗老老实实地在石青对面坐下,几口水下肚,他的情绪似乎稳定了一些,主动开口说道:“谢谢石帅。”

“王将军。叙话之前,石某有一忠言相告。。。”

石青收起心理恫吓的伎俩,态度郑重了一些,对王朗说道:“。。。王将军既然主动归降,就该有些诚意,不要三心二意,虚应故事。否则的话,对你、对贵眷属、甚至张夫人很不好。”

“石帅说得是,王朗既然归降,日后愿为驱策。”说出愿为驱策之时,王朗不自觉的一阵轻松,仿佛驾辕的牛有了笼头,虽然受到些束缚,却因有了目标而安心不少。

石青呵呵一笑,拣了些不着边际的襄国士人趣闻聊了起来。

王朗有问必答,遇到想不起来的会竭力思索,给予尽量多的线索。两人慢慢聊得入巷,石青开始将话题带入襄国战后石祗、石琨近段时间的打算以及襄国人心士气等方面。

王朗依旧没有顾忌,将襄国近况一一详细道出。从他的话里,石青得到了几个重要信息。

其一是,襄国之战尚未结束,燕赵两家便彻底撕破脸,石祗抵死不让燕军入城,石琨战事中途逃回冀州;慕容恪、悦绾无奈,裹带了一两万冀州军回程北上。这两人岂是省油的灯?回程经由冀州之时,命令裹带的冀州步卒向四乡八邻传讯。言道石氏暴虐无道,背信弃义,不配立于天地之间;王师即将南下,代天伐之,希翼冀州生民黎庶早作打算,呼应王师到来。

不说其他生民闻讯后是何反应,被裹带的冀州军亲人乡邻却因此对石琨恨之入骨。一两万士卒的亲朋可不是小数目,沾亲带故的扯上几十万生民。冀州群情激奋,石琨如坐针毡,不住地向石祗诉苦,并告求粮饷兵甲以扩军镇制。

其二是,襄国石祗同石琨一般,也是日渐困窘。襄国之战确实胜了,可战利品被燕军一股脑卷走,没留下一粒麦粟;夏收眼看就要到了,襄国周边的青苗却被五六个月的战事糟蹋的所剩无几,襄国内外可是有一二十万人嗷嗷待哺。

一年间,襄国与邺城打了三场大战,战果是两负一胜。可是无论胜负,襄国都未落得半分便宜,三场大战如榨油般将襄国士民榨得干干净净,襄国内外怨声载道,只差聚众打进皇宫这地步了。

原来石祗命令刘显率军进攻邺城不仅是趁胜攻击,最主要的目的可能是打算抢一笔资用,以安定襄国人心士气。刘显战败,襄国离散已成定局,那么。。。。。

听了王朗的叙述,石青沉思了一阵,忽然想起以前的思路有些偏颇。念及此处,他顾不得继续和王朗叙话,站起来说道:“王将军,石某有些急务需要处理,今日就到此为至。将军家眷已然安置下来,条件粗陋了一些,将军勿怪,稍后可前往团聚。至于将军麾下士卒,暂时归入新义军之中进行整编,领兵之事,日后再说。”

王朗欣然道:“一切由石帅作主,王朗禀遵吩咐。”

石青告别王朗,急匆匆回到棋盘室,蹲到棋盘前埋头看了好一阵,随后扬声招呼郗超、何三娃进来,吩咐道:“景兴。你去请渤海太守逢约大人前来,就说石某有要事相商。三娃,连夜派一队人马火速传令肥子,命令新义军陷阵营、亲卫步兵营、天骑营、锋锐营、跳荡营、义务兵游击营、预备营、济南营、乐陵营即刻北上,各营各部务必在十日内赶到清渊(今河北临西县),集结待命。命令雷弱儿放下手头一切事物,即刻赶赴邺城听用。”

郗超、何三娃面色一紧,应诺之后各自离去。石青头一低,再次陷入沉思之中。

------------

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

更新时间:2010-07-03

室内一暗,一个人影投射到棋盘之上,石青没有抬头,继续专注地盯着棋盘,口中招呼道:“逢太守。请过来看。。。。。。”

“镇南将军。郎某未约而至,看是做了不速之客哟。”郎闿清朗的声音在棋盘室响起来。

石青略显诧异地扬头招呼道:“实没想到是郎大人。如大人这般贵客请也请不到,何来不速之说。”

郎闿熟不拘礼,径直走过来,隔着棋盘在对面蹲下,打量着石青的神色试探着问道:“镇南将军似乎有些忧虑,遇到了麻烦?”

石青爽快地回道:“算不上麻烦。适才听王朗将军对襄国的一些介绍,石某发现以前估计的失之偏颇,应对策略有问题,是以打算做些调整。”

“没想到将军果真擒住了王朗。”

听到王朗的名字,郎闿兴致大增,兴冲冲地说道:“城里到处都在议论,说镇南将军乃将星转世,专拣名将下手,蒲洪、姚弋仲折在将军手上这才多久,王朗也折在将军手上了。”

“哈哈——”

石青大笑,对这种效果非常满意。他赶在天黑之前,大摇大摆地将张夫人、王朗等人压进西苑,就是要明白地告诉邺城人,南和张氏和王朗这等顶尖之人都需在他面前低头,汝等凭什么不膺服?

“郎大人可能还不知道,如今王朗已诚心诚意地归顺新义军了。”石青冲郎闿一咧嘴,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得意。

“镇南将军若是知道,邺城人心因此稳定许多,合城士民提及此事无不兴高采烈,只怕会更高兴。。。”

郎闿附和着,随即隐晦地将此行的目的道了出来。

“。。。大将军和卫将军似乎另有想法,二位将军晚上联袂来找郎闿商议,打算从镇南将军手中讨要王朗,让其公开向朝廷投诚,以此鼓舞民心士气。另外,大将军以南和张氏家眷流落邺城为由,连夜遣人前往豫州,请冉牧以及荆州史来邺城商议国事,大将军有意在公祭结束后,即刻拥立太子登基称帝。”

招冉遇进邺城?他敢来吗。。。。。。石青双眼渐渐眯到一处。

董闰的目的很明确,他担心石青会破坏太子登基称帝一事,因此不仅在邺城串联朝臣,还把石青的对头冉遇请到邺城作为依助。

石青其实并未把董皇后、董闰、太子当作对手,如果这些人也能成为对手,他算是无能之极了。他在邺城所有的动作,明面上是稳定局势,争取民心,实际上针对的是礼仪习俗和人类思维的惯性,他不愿留下欺凌弱小、窃国盗贼的骂名。

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石青道:“多谢郎大人的好意,此事不用理会,石某自有主意。既然来了,郎大人不妨帮石某参详一下,如何解决襄国石祗?”

“解决襄国石祗!?”郎闿的好奇心一下被吊起来,他抛开杂绪,目注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