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1 / 1)

言无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将治下四郡五万多户民众全部掳到关中。一二十万民众扶老携幼,远走千里,受尽诸般苦楚,一路倒毙无数。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只因为张遇将这些民众当作私产,当做奴隶,当做兵源。

经过这次掳掠,豫州成为真正的不毛之地,荒芜之地,两年后,桓温攻克洛、豫、兖等河南数州,请大晋迁都还洛阳,竟把大晋朝廷上下吓得失魂落魄。如此荒凉之地,谁愿意去?

朝廷不愿迁都,民众不愿回转。一切军需辎重,需要从襄阳转运到黄河南岸,长此下去,怎经得一路消耗。中原大地,昔日的繁华世界竟然让北伐军无法立足。桓温无奈,象征性地留五百死士守洛阳,全军回转荆州。旋即,这数州之地被鲜卑慕容不费吹灰之力拿到手。

历史开了一个黑色幽默,详论其中因果。张遇实在难辞其咎。

这样的人,也许毒蝎会没肝没肺地投靠。但是,受过现代民族意识启蒙的穿越客石青怎么会投靠?石青想投悍民军,想在这个动荡的大时代,轰轰烈烈干一场。可不想跟着张遇,东倒西歪,最后再祸害豫州民众。

听说是张遇领军后,石青隐隐明白。张遇大概由此而起,先占据豫州,然后在石闵的支持下,谋得豫州刺史的职位。

“哎!兄弟,走什么神。”孙威重重拍了石青一掌。提醒道:“到悍民军大营了。”

石青心中一凛,立即恢复了清明。身处险地,还需小心,先把张遇应付过去再说。

张目四顾,一队队的悍民军、豫州兵正在忙碌地安营立栅,还有的在生火做饭;显然不准备行动了。前方不远,十数个身披铁甲的悍卒和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簇拥着一位年青将军,年青将军单人独骑立于土坎之上,比身周众人高出许多,显得格外瞩目。

年青将军显然注意到石青三人,眼光正冷冷地盯过来。

这就是张遇?石青觉得眼熟,恍然记起,第一次遭遇悍民军,司扬还夺一位骑士的长刀,可不就是他吗。

张遇一脸傲色,看在石青眼里,却觉得他的傲与孙威的完全不同;孙威的傲是历经沙场后自信的表现,张遇的傲,仿佛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视他人如蝼蚁般的高傲。

“将军。毒蝎、司扬心慕悍民军威名,诚心来投。”孙威确实认同了石青,介绍的时候。话里话外透着好感。

石青、司扬随孙威一同向张遇行了一个军礼,不卑不亢道:“毒蝎、司扬拜见张将军。我等愿归入悍民军,以供驱策。”张遇是郎将,还没有称号。两人只有含糊地称呼‘将军’。

“毒蝎!”

张遇的注意力全在石青身上,盯着看了半响,点头道:“你不错。以后随了张某,必有重用。起来吧。”他远远见到石青的身手,当真动了心。

石青起身,司扬依然单膝跪着拱手道:“张将军,司扬不敢妄自菲薄,若有合手兵刃,也敢单人冲阵。”

“哦?”张遇饶有兴趣地转向司扬,回忆了一阵,点头道:“某记得你,很是勇猛。你叫司扬?用的是何种兵刃?”

司扬起身,温文笑道:“司扬惯用长刀。和将军兵刃有些相像。不过是步战之兵。”此时军中制式兵刃有环首刀、木杆枪、木杆矛、马槊。长刀属于私兵,刃长两尺,刀背加厚,刃体加宽,装六尺长的铁杆,为步战武器;加上丈长铁杆,为马上兵器。这样的武器,须得请铁匠特地打制。

“来人。取一柄长刀、两套铁甲,赏给二位勇士。”

张遇招呼一声,立即有亲卫送来两套铁甲,一柄全长八尺的长刀。石青、司扬谢过张遇,当即穿戴起来,司扬终于有了趁手兵刃,有些兴奋。亢声道:“将军,可愿观小将舞刀。”

张遇微笑叫好。

司扬退后几步,说了声:“献丑了。”长刀一起,整个人立即换了个模样。

“嗥――”长嗥声中,平地一阵风起,四十多斤重的长刀已如风车一般旋转起来,泥土、草屑扑地一下四处腾飞。

一人舞刀,却如千军万马争战厮杀。

“杀!”

怒斥声响。司扬一刀快过一刀,一刀猛过一刀,每一刀都如砍山劈海一般,威猛沉重,势不可挡。

“好!”四周悍民军俱是一声震吼,情不自禁地爆出一声喝彩。

忽地,刀光一敛,余波尽去;长刀笼罩之处,厚实的青草地上出现一个丈许的圆圈。圆圈正中,司扬卓然而立。

张遇脸上绽出笑容。下马上前拉着石青和司扬的手,温声道:“某得二位,如得双虎。有双虎在翼,何愁豫州不平。”

石青心中一动。拱手道:“张将军缪赞,毒蝎愧不敢当。如今,我等已在将军麾下,手下弟兄不知如何置措?”

张遇微微一笑,压低了声音,道:“张某意欲借用‘征东军’的旗号。令汝等继续打着‘征东军’的旗号行事。汝等愿意否”

石青早已拿定主意,一旦脱身,便即翻脸,张遇说什么自然是无有不应。“毒蝎唯将军之令是从。只是。。。”石青迟疑了一下道:“末将不明白将军深意?”

“实不相瞒!张某意欲扫平汝南、谯郡两地坞堡山寨,只是缺少出兵理由。”

张遇眼中精光一射,阴狠道:“如今,征东军就是某的出兵理由,征东军亦是某的前部先锋。汝等戮力向前,不负张某,张某亦必不负汝等!”

------------

十三章反复(求收藏)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石青没有想到,张遇的**这么大。悬瓠城只是目标之一,只是一个插曲,他的目的是淮河北岸百十坞堡,上十万人丁;包括世族农庄、当地豪雄、南下流民。一网打尽。

听到张遇的计划,石青心里掀起滔天波澜:这就是乱世。只要手中有刀有枪,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将一切据为己有。忠孝廉耻,仁义公道,只是无聊书生夸夸其谈的口水――毫无用处。

“汝等要做的是,去投三义连环坞,与某里应外合,一举破了三义军。。。”张遇双眸闪着幽光,逼视着石青。“然后,杀进悬瓠城,制造混乱;张某跟进之时,你们向东逃,沿淮河之下,见村烧村,见寨破寨。怎么样?办得到吗!”

石青激灵灵打了个冷颤,压住极度的厌恶,反问道:“张将军,我部两千人,能拿刀枪者不过千余,兼且甲胄兵器不全,上阵者不过五百。如何杀进悬瓠城?”

对此,张遇胸有成竹。“自今夜子时起,只要汝等冲击悬瓠城北门,就有‘征东军内应’打开城门予以接应。汝可明白?”

原来如此,他们早伏下暗手。石青的疑惑一扫而空。心中一转念,又道:“虽有接应,但我部既无粮草亦无兵甲,杀进去,不过是送死。”

“此事某自有安排。”石青的疑问,反让张遇认为是认真经事的模样。他欣慰地说道:“汝等名为‘叛军’,实为我部先锋,一应兵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