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1 / 1)

穿成庶女的庶子 明照万里 3713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一百三十一章

  她拿起?小车翻来覆去的看, 放在地上行驶,突然懂了朗月的意思?,如果?把这个小零件转移到梭子上, 不就可?以稳稳移动, 毫不费力吗?

  说干就干, 她们两专门去找了木匠, 让他拆解小车里的小部件。本来这个小部件也?很简单,工匠只需要稍微一解开看过, 就能完整复制,仿造轨道,然后运用到纺织机上。

  看着一来一回轻巧穿梭毫不费力的梭子, 宋朗月激动的拍手,妙啊!这下?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别的丝线都?是提前?固定好?的, 唯有纬线需要移动,解决了这个问题, 效率就提升了一大?截。

  李骄杨让梭子不停的来回穿梭测试顺滑度,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更改细节,反反复复的改了三回, 终于能够让梭子自如活动。

  看着灵活的梭子,她再三跟木匠强调保密的重要, 木匠跟宋家来往颇多,慎重的点头承诺。

  上次帮忙做自行车让木匠狠狠出了回风头,订单如同雪花一样?飞来, 也?让木匠狠狠赚了一笔,并且好?生在同行之间赚了名?气出了风头。

  他也?自知事关重大?, 打算把嘴巴闭的比蚌壳还紧。

  送走了木匠,两姑嫂看着被改装过的纺织机, 竟一时?不知道该拿这个东西怎么办。思?来想去,还是李骄杨提议先把侧间关好?,两人去正院的书房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做。

  宋朗月虽然看着纺织机改造成功,更多的还是一种对新奇事物的兴奋,虽然隐约知道这其中的厉害,但并没那么看重,对她来说,这跟写了一首好?诗,写了一篇好?文没什么区别,只是新鲜而?已。

  李骄杨却更明白其中的关窍,一旦梭子能够活动自如,不仅仅能提高纺织的速度,而?且布匹的宽度也?会?随之拓展,不用费心裁剪计算布匹大?小,为了美观拼凑图案,对于整个纺织行业会?是一次全新的变革。

  如果?李骄杨狠心一点把这个技术隐瞒下?来,作为家中秘藏世世代代流传下?去,相信用不了几代,就能成为一代富豪,保几代人的富贵。

  她捏紧了衣角,心神不定的想着,该如何选择才是最好?呢?

  正没有头绪时?,外头李骄杨的贴身丫头喊了一声小姐,就要敲门进来。

  “有事吗?”

  丫头回答说:“小姐,到了每月清账的时?候了,要不要奴婢把账本送进来?”

  “就放在我的书桌上吧,我等会?儿再去检查。”

  丫头躬身应是,转身去抱账本了,可?在她转身的瞬间,衣裙之下?不经意露出一点被缝补过的裤脚。

  丫头的手非常巧,把裂缝巧妙的补成了一支脆生生的竹子样?式,但是仔细瞧,还是能看出痕迹的。

  丫头的月例不低,每季度发两件衣裳,绕是如此,丫头对于衣裳也?是缝缝补补,再三珍惜。

  她们已经不算贫穷,也?如此珍惜衣物,就更别说外头的人了,李骄杨想起?曾经看过村中孩童的打赤脚和光着胳膊到处跑的样?子,原本摇摆不定的心,终于稳定下?来。

  银子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赚,但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这样?的钱不能赚。

  想通此事后,李骄杨长长舒了一口气,又?暗笑自己想太多,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都?在筹谋钱怎么花了!

  笑过之后,李骄杨拉着宋朗月进书房,低声说道:“东西才刚刚造出来,能不能用,好?不好?用都?不可?知,咱们两个先悄悄的干着,等到确定没问题后,再上报,可?好??”

  朗月一想也?是这个道理,点头答应,并且开始认真翻看相关的纺织书,想要做到尽善尽美。

  宋朗旭一回家就见着两姑嫂忙忙碌碌,连吃饭都?是挤出时?间的,也?没去打扰她们,只让她们先安心做自己的。

  大?概过了十?余天,李骄杨抱着自己亲手纺织的几匹棉布,绢来做对比后。她发现了许多东西。

  首先,采用新式机器纺织的布匹,至少节约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其中图案越简单的布匹,省的时?间越多,毕竟不需要来回换丝线。

  但即使是复杂的图案,也?会?节省一定的时?间,比原来强的得多。

  其次,这样?织出来的布匹,长度比原来宽了一尺多,做起?衣服来更有余裕。

  这个一尺的数据,只是在原来的纺织机上加装了轨道才改良的数据,如果?把整个纺织机都?全部改造一番,想必还能加长,到时?候两尺三尺甚至更长,完全不是问题。

  最后,这样?织出来的布匹,并不会?跟原先的布匹质量产生任何差异,这次的改造是完全成功的。

  宋朗旭做了很多提醒和暗示,但在二人面前?,还是要装出惊讶的样?子:“这是你?们两人的成果??乖乖,厉害啊!”

  两人相视一笑,宋朗月表示,全靠嫂子脑筋转得快,竟然能够想到这样?的法子。

  李骄杨也?不肯居功,只说是朗月送来的小车给了她灵感,不然她也?想不到可?以改造轨道。

  “你?们两都?是功臣,就不要你?推我让,互相谦虚了。”宋朗旭一锤定音,“我先问一个问题,保密,做好?了吗?”

  李骄杨先点头:“那当然,应该说除了我跟朗月,只有做活的木匠知道此事。”

  “那就好?,事不密则不成,最要紧的就是保密。”他又?强调了一遍,“骄杨,你?在庄子上专门种了一批棉花对吧?”

  李骄杨不明所以的点头。

  “上报的事情,先不要急,等到秋收棉花丰收时?,才是新式纺织机亮相的最佳时?刻。”宋朗旭的手摸过纺织机上的纹路,“我有一种预感,它一定会?大?放异彩的。”

  李骄杨也?深信这点。为了等候这个时?候来临,她愿意先做好?完全准备。

  在这段蛰伏的时?间里,她也?没闲着,一边测试机器的耐久度,一边考虑用纺织机做出点新式图案来,纯色布料固然牢固耐看,但有图案的布料肯定更美观大?方,更受欢迎。

  她耗费心思?,终于研制出一种带着暗纹的布料,既不用额外费心思?编织,又?显的好?看美观,于是把这种布料特特织了好?几匹,以作他用。

  李骄杨还暗戳戳的给自己缝了一身衣裙,得意的穿出门去显摆。

  而?宋朗旭这边,京城的这股流行风,终于吹到了江南。

  江南本为鱼米之乡,不论?首饰还是衣裳都?别有一股柔婉清新的风格,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江南的商人都?会?运送一批新鲜的衣饰来京城,赚上一笔大?钱。

  客商们自有自己的骄傲,觉得江南的事物样?样?都?好?都?新鲜,可?是今儿打眼一看,嘿?街道上这些怪模怪样?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居然不用牲力,也?能移动?

  商人多瞧了几眼,虽然不懂为什么能够移动,但却能看出它的价值。江南道路平坦,处处都?是平原,正需要这样?的东西来代替马车。

  而?且,光是够新奇这点,已经够了。

  察觉到商机的商人也?不迟疑,转头问自己的合作伙伴那是什么东西,合作伙伴乐呵呵的说,正是大?江一厂造出来的自行车,如果?想要订购的话?,请早!一厂的订单都?快要排到半个月后了。

  两人嘀嘀咕咕说话?的时?候,陆陆续续有好?几辆同样?款式,同样?招牌的马车路过,上头满登登的坐着人,车夫还都?穿着一模一样?的马甲。

  商人嘀咕,这又?是哪家的马车行,竟然这么阔绰?连车夫都?配了制服。

  合作伙伴故弄玄虚的一笑,“又?是你?不知道的事吧?这可?是公共马车!只要给十?个大?钱,能够从这拉到城门口,除了掏钱,什么心都?不用操,多省事!”

  那些没有地方养马车的平民,可?喜欢这样?的公共马车了,出行方便太多了。

  合作伙伴带着几分骄傲说:“这可?是独一份的东西,叫,叫什么市政建设?听说以后啊,还要根据人数的多寡,逐渐增加路线呢!”

  他摇头晃脑模仿着当初衙役的说辞,充满了天子脚下?的自得感。

  客商舔了舔下?唇,“确实。”

  从这一样?又?一样?的变化里,他体会?到有一股风,即将慢慢的吹起?来,并且席卷整个国度。

  *

  宋朗旭在翰林院当过差后,又?轮到去丰产司当值,巡视一厂的运作。

  今天他才刚走到一厂门口,就听到前?头有人吵闹,高声说话?,本来以为是有人居然敢闹事,没想到走进一瞧,居然看了一场热闹。

  有个穿金戴银,衣着不俗的中年男子,拉扯着一厂厂长,两人正扭扭缠缠不知道说着什么。

  一厂厂长每个毛孔都?写着无奈,不知道该如何劝阻对方。

  等宋朗旭再凑的近些,终于能听到两人的对话?,中年男子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拿一批自行车的订单,苦苦哀求说自己远道而?来,加价也?行,拼凑也?行,反正是要带着自行车走。

  这里需要提前?说一下?,因为早就料到相关产品一定会?热销,宋朗旭早就给厂里立了规矩,订单只管先来后到,不管人脉身份。

  凡是过来下?单的人,批发也?好?零售也?算,都?会?拿到一张订单纸,上面写了编号,备注数量和客户姓名?,还盖了章,分成一式两份,凭着单据领现货。

  最初肯定会?有人不服气的,想要拿着自己的身份压人,抢先一步,可?惜谢雪斋眼皮子半抬,“先来后到,天经地义的规矩,谁也?不能例外。”就把这些人打发了。

  而?且这项规矩执行的不打分毫折扣,那些人就慢慢回过味来,反而?觉得这样?最好?。

  身份尊贵的,前?头总是还有更尊贵的人,比较永无止境。既然他们抢不走别的订单,相应的,别人也?不能凭身份抢走他们的。久而?久之,这项规定就坚决执行下?来。

  所以任由重金和人情,一厂厂长也?没有动摇,反复劝阻着对方等待。

  两人正纠缠不清时?,厂长看见了宋朗旭过来,大?喜过望:“宋大?人救我!我可?是全都?按照规矩办事的!”

  可?别让宋大?人误会?了!那他才冤枉呢!

  宋朗旭含笑上前?,先把厂长解救出来,然后再转过来跟商人模样?的人说话?,“厂里的确是这个规矩,前?来后来,凭订单领取货物,概无例外。”

  商人从厂长的态度看出来了说话?管用的人,巴巴说的一句:“真的没办法吗?”

  宋朗旭再次点头。

  那就真的没办法了,商人垂头丧气了几秒钟,不服输的性格立刻又?让他抬起?头来,“那,现在下?订单,需要等多长时?间?”

  “走,先去待客室说吧。”

  宋朗旭把人带进茶室,茶水糕点摆上,再细细询问。

  厂长对订单数量最清楚,不用翻账册都?知道,目前?还需要等上二十?多天,才能做新的订单,而?这位姓薛的客商要的数量还特别多,一张嘴就是一千辆,又?要消耗一定的时?间。

  宋朗旭看了对方一眼,估计这位觉得江南京城来往不易,打算一次就把货物屯够。

  送上门的银子,自然没有不笑纳的道理,宋朗旭让厂长先下?订单收定金,转而?询问薛商人这边的情况。

  薛乙立刻开始卖惨,诉说种种辛苦,其实也?不能算是卖,从江南一路过来何止千里?路上的辛苦风霜,挫折心酸,不足为外人道。

  宋朗旭听完也?不置可?否,而?是反问了一个问题:“路程遥远,你?不想来回折返耽误时?间也?是正常的,但是你?考虑过,如何运输吗?”

  “不就是放到马车或者船只上,运......”薛乙说着一下?子断了话?头,对啊,怎么运输?

  别的货物任由如何珍贵,只占了一小块儿地方,精心包装,派人看着就行,可?车子怎么运送?

  它倒是不怕跌,可?是体积大?啊!

  薛乙一下?子楞住了。

  刚才宋朗旭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目前?一厂的产品虽然热销,但辐射范围只在周围,被限制的原因就是运输,小数量还行,大?数量真的不行。

  薛乙冥思?苦想,终于说到:“那就只能走水路了,船上面积大?,尽量减少陆路的行程。”但这样?耗费的成本也?太高了。

  但一想到这独一份的新奇,倒也?觉得划得来,只要站稳脚跟,薛家商行屹立不倒,些微花费也?值得。

  宋朗旭却比他想的还要多,借着这个机会?打开江南市场,岂不美哉!谁也?不会?嫌弃银子多,尤其是这银子又?来的这么快,只是他暂时?没想到更好?的法子,只能按捺下?,让薛乙也?先回去再考虑考虑,他则转身去寻谢雪斋。

  谁知道谢雪斋笑道:“就为了这事啊!我早就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