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
没了袁崇焕。
大明就失去了辽东之地的一座最大的屏障。
没了孙承宗。
大明也就失去了力压百官以及东林党等等的铮臣,失去了大明的一个脊柱。
没了孙传庭。
大明的脊梁没了一半。
没了卢象升。
大明的脊梁就彻底没了。
崇祯皇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楚风也没有想到这一步。
而民宿之中,崇祯皇帝算是这三个皇帝的最末,他知道其他帝王的历史,却不明白自己正在遭遇什么。
接到了龙井关战况危机的奏折之后,这心情就再也没有好起来。
“军饷!军饷!朕那什么给他们!?”
崇祯皇帝直接拍桌子了。
国库最后一点儿钱都已经交出去了。
就为了能够安慰一下左良玉的大军,好让他们守住龙井关。
一旦鞑奴破关而入,京师之地就会遭受战火。
而大明天子的威望必定会大受打击。
“万岁爷息怒!”韩癀连忙劝说道。
而在韩癀的身边,作为兵部尚书的刘洽却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身在兵部,还是一个尚书。
他很清楚左良玉的大军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军饷,也可能会守住龙井关。
毕竟一旦龙井关被鞑奴攻破,他自己就活不了。
要么被鞑奴杀死。
要么就是直接舍弃龙井关,退回到京师。
然而,这要是退回来了,按照万岁爷的脾气,那还不得脱层皮。
左良玉肯定是清楚这一点的人。
就算是他不清楚,他家的那个才女肯定是明白。
作为朝臣,还是一个兵部尚书,刘洽知道左良玉能从一个中郎将到总兵,再到总督,这其中就是他的女儿在出谋划策。
就在刘洽想要谏言,却又有一些犹豫的时候,就又听到崇祯皇帝继续发脾气。
“你让朕息怒,朕如何息怒?”崇祯皇帝唾沫直喷。
“鞑奴都要打到京师了,朕这个位置都要不保了,还怎么息怒?”
“辽东缺少军饷,密云缺少军饷,陕西的平叛大军需要军饷。三边守备也需要军饷。
各地的总兵更是张口是军饷,闭口也是军饷。”
“一个一个都把朕当做是富可敌国的富商不成?朕之皇后现在都要在宫中带着人纺织,用以宫中的吃穿用度。
朕那有什么钱?!”
崇祯皇帝觉得自己下一次去仙境,直接带着一大箱子玉器和黄金,请求仙师的指点。
如今的大明,当真是让他左右为难。
辽东的军饷已经掏空了国库,现在左良玉也要军饷起来。
好像没了军饷。
他们就守不住关口了,鞑奴就要到京师之地来了。
就要取他这个大明天子的人头。
这就相当于是一种要挟。
而崇祯皇帝还不能直接杀了他们了事,更不能不给。
左良玉和袁崇焕真的要是以军饷来鼓励将士们,到时候他不给,那结果……。
崇祯皇帝承受不起!
“万岁爷,下臣有一建议。”
作为御前太监,高起潜的身份虽然比王承恩和曹化淳低了点,却也是备受万岁爷信任的太监。
“说说看。”
高起潜连忙躬身施礼道:“如今国库无银,然则世人的手中还是有些钱财的。
而左总督和袁总督都是为了护卫大明的安危,也是护卫百姓之安危。
他们理所应当也该出一部分力气,用以支持辽东和密云的守备。
下臣以为,可以加征三响。”
当高起潜把这三响解释了一番,崇祯皇帝明显有一些心动。
但是却又想到,仙师曾对始皇说过,百姓乃是江山社稷重中之重。
王朝想要长治久安需要的是百姓发自于内心的支持,这就需要仁政来得到百姓的认可。
而他现在要是加征三响,岂不是要让本来就艰难的百姓更加艰难了啊。
想到了这里,崇祯皇帝还是有些犹豫的。
可是,这不过几天。
左良玉的战报又来了。
这一次,他们遭到了鞑奴正黄旗的正面猛攻,第一次没守住,直接让其破了关。
奏折上面描述的是危机万分,战况更是十分惨烈。
之后,左良玉亲自带着亲兵反击,这才夺了下来,守住了龙井关等地。
只不过嘛,最后还是提到了军饷,还有其他的物资等。
崇祯皇帝叹了一口气。
背着手,走到乾宁宫外,看着青铜门的方向。
那里已经被羽林军戒严了。
“仙师,朕该如何是好?”
而在密云之北的关口。
这里乃是大明左家军的主营。
营帐内,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肌若凝脂、气若幽兰,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斜插一根镂空金簪,缀着点点紫玉,流苏洒在青丝上,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
此人便是左良玉的小女,也是左家身份第二尊贵的人,更是左良玉的军师。
而另外一人,却是留着少许胡须,身穿红色内泡,外加一身铠甲,看起来面相儒雅,却有一双小眼,似睁未睁的样子。
“灵韵,你虽聪慧,不过啊,这一次却是想漏了一点。”左良玉眯着眼,声音带着一些沙哑。
“哦,还请父亲指教。”左灵韵诚意施礼,说道。
左良玉缓缓地说道:“你忘了京师还有一座仙境,其中有一位仙师。”
------------
第五十八章 这一届的臣子太难带了
“要知道,自从这年关之后,紫禁城传出来仙门、仙境、仙师的消息。
便一直未曾停过,差不多是世人皆知了。”
左良玉如果事事都靠着左灵韵,那真的就是小瞧此人了。
能够在历史上寿终正寝,但是却又褒贬不一的名人,就不可能是一个没什么才能的人。
“万岁爷第一次进入仙境,回来就杀了周延儒和温体仁这两个朝臣。
想当初,这两位可都是万岁爷身边的红人,多少人想要吹捧这两个朝臣。
就是左家能有如此地位,也是有着他们的关系。
只是啊,你也说了,紫禁城的万岁爷疑心重,不可能宠信一个臣子到十几年光景。
要让为父早做打算,你说的不错。
万岁爷出了仙境,就让人砍了他们两人的头,还再一次启用锦衣卫和东厂,清肃朝野上下。”
说到这里,左良玉看了看左灵韵,对方微微蹙眉,看起来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如今这大明与其说是听万岁爷的,不如说,是要听仙师的!”
左良玉此言一出,便让左灵韵不再深思,直接看向了他。
“仙师到底是何许人也,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最起码可以肯定仙师真的存在。
这位仙师不是以前的那种江湖术士,也不是茅山道宗之流。
而是一位真正的仙师,他知道周延儒和温体仁是奸臣,还知道这龙井关之危。
那么,他肯定也知道辽东乱局,我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