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3 章(1 / 1)

任意门:开局点化秦始皇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臣。

想来,还是会站在自己这边的。

朱祁镇这般想着。

杨士奇思索了一下,如今这个局面,还是要一个公正的人担任锦衣卫的指挥使,并且,还是一个在这官场上吃得开的人。

而现在这朝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是很多。

当然,这个人也要坐在上面的皇帝能够接受,以现在来看,能够担当这个官职的人,倒也有一个不错的人选。

这个人就是锦衣卫校尉袁彬,袁家算得上是忠心耿耿,袁彬此人,在锦衣卫中也算得上是一个名声不错的人。

“万岁爷,我这里,倒是有一个不错的人选,锦衣卫校尉袁彬。”

杨士奇开口道:“此人三代都为锦衣卫,其父乃是锦衣卫校尉,袁彬后来也是子承父业,袁家对大明对万岁爷,那也是赤子忠心。”

“袁彬在锦衣卫中的名声也都不错,臣以为,此人可为锦衣卫指挥使。”

朱祁镇也想到了这个人。

说起袁彬,其实他也认识,虽然不是很熟悉,但是这锦衣卫乃是他的刀。

作为锦衣卫校尉,也有过几次面缘。

而杨士奇让袁彬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也算得上是弥补了,刚刚发生在皇城门外的那个血案的影响。

百官们对于这个袁彬自然是没有什么映像。

所以杨士奇提起,朱祁镇直接同意下来,他们也没有再反对。

刚刚他们可是在皇城外,打死了大明的锦衣卫指挥使,这件事情,真要是闹开了,对他们也不会有好结果。

而现在这样轻拿轻放,传出去,可能还会让他们这些文官的名声更加的好。

这也是为何,三杨等人会极力镇压这件事情的影响的原因。

就是让朱祁镇可以轻拿轻放。

随着袁彬成为锦衣卫指挥使。

随着这考察天下的开始,大明的官场,其实也已经变得风云涌动。

……

“仙师,我是不是太无能了?”

朱祁镇小心翼翼地说着,那眼神看起来要多委屈就有多委屈。

楚风听到朱祁镇说完了大明的近况。

这心中也是一阵无力。

都说烂泥扶不上墙。

朱祁镇这样的帝王,就是真正的烂泥扶不上墙。

那个朱祁钰,都要比这个朱祁镇好太多了。

明明可以学习崇祯皇帝,慢慢地温水煮青蛙,最起码,要让朝堂上大部分的官员都能够听他的,都成为他的人。

明明可以利用党争,利用派系之争,利用群臣之间的那点儿矛盾,给自己营造一个平衡的局面。

却只以为,拉拢了一下三杨,拉拢了一下于谦、石亨等人,就可以直接称量天下。

只能说,这个朱祁镇的思想太过于单纯了。

“无碍,最起码,你已经做出了努力,只不过成果并不是很好罢了。”

“还是先抵御外敌吧。”

“等到解决了北地瓦剌还有蒙古等蛮夷的压力,再把于谦还有石亨等人调回来,进入朝堂。”

“这些武将们对于那些个文臣,可是不会含糊。”

“你要……。”

楚风再一次给朱祁镇做了一些规划,如何拉拢朝中官员,如何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

如何用锦衣卫这把刀,慢慢地除掉朝中的毒瘤。

当年朱元璋可以用锦衣卫来监察百官,杀了那么多的贪、官、污、吏。

现在的朱祁镇未必不可以。

楚风是尽量把自己的意思表达的更为清楚,好让朱祁镇可以理解。

以免再生出这样的事情来。

如若每一次都因为朱祁镇的意气用事,太过于单纯的手段,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君臣反目。

到时候就算是杨士奇、杨浦、杨善等人支持朱祁镇,那也挡不住整个朝堂上的百官的反对,挡不住其他投机者的布局。

而朱元璋听到了朱祁镇的那些个情况,顿时坐在朱祁镇身边,伸手就是一巴掌。

“你这个蠢货!”

也只有朱元璋能做这样的事情了。

“连自己的威望都没能培养出来,手中连一个可用之人都没有。”

“你就想着考察天下?”

“你以为,大家都真的是听从于你?”

“真的是愚笨的可以了!”

------------

第四百零八章 战神要自强

能够真正教导朱祁镇的人,其实也就朱元璋。

至于楚风。

他的身份乃是仙师,作为仙师,自然不可能让朱祁镇玩弄那些比较阴暗的权术。

也就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

不然,朱祁镇永远都是那个非常单纯的大明战神。

“能够让文臣把锦衣卫的指挥使给打死,你也算是独一份,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你才好。”

坐在旁边的崇祯皇帝也是一样,对于这位大明的英宗,那也是一肚子的槽想要吐,却又不敢说出来。

毕竟自己可是后辈的后辈,大明的江山社稷,还是在他的手中灭亡的。

虽然说,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大明的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不少矛盾,到了他这个时候彻底爆发。

但是在崇祯皇帝现在看来,可能原本的历史上,大明王朝的覆灭,很大一部分也是有着他这个帝王的胡作非为。

本来还算是大好的局面。

他现在可以建立一个强盛的大明,那原本的历史上其实也是可以的。

为何会发生那样的情况?

就像是在独自得到仙师指点的时候,仙师有时候也会说,自己的疑心太重了。

那时候相信谁,对方说什么都是对的。

不相信一个人的时候,他做什么都是错的。

结果呢?

有些能力如袁崇焕,可以挡住皇太极的入侵,迫使对方从其他关口入侵。

却因此责怪袁崇焕没有守好辽东。

是,对方在辽东的那些所作所为,也其实有着很大的罪责。

差不多把辽东当做是自己的后院了。

可是最起码,有着袁崇焕在,整个辽东的守备,那也还算是铁板一块。

没了袁崇焕这个蓟辽总督,辽东直接变成了一盘散沙。

就算是后来洪承畴去去辽东,也是无济于事。

崇祯皇帝的思绪飘了。

而朱元璋却在一旁,认认真真地教导朱祁镇。

“想要用好锦衣卫这把刀,不是让你随意去杀人,君臣之间,还是要讲究一个证据。”

“你本身的威望就不是很高,贸然用锦衣卫去镇压这些文臣的反抗,并且还让锦衣卫去滥杀无辜,自然会引起大臣们的抵触。”

“一个不好,你自己都不知道你自己是什么死的。”

“千万不要以为,你是大明的九五之尊,又是久居皇宫之中,有着御卫营,还有禁军,更有着御前带刀侍卫,就可以高枕无忧。”

“文臣们要是勾结起来,你就算是在皇宫,那也有可能被他们给暗杀。”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他也知道了大明的那些其他皇帝的经历,从其中不难看出。

有好几位皇帝的驾崩,都有着很大的隐秘。

朱祁